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托孤谋士不想被推倒 > 第5章 005

托孤谋士不想被推倒 第5章 005

作者:庄九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4 13:25:35 来源:文学城

于是黄昏时分,谭康、朱子真来找季恒时,便见二十几名宫人正长生殿进进出出,像是在搬运什么行李。

两人不明所以,三步一回头地走了过去,而一入殿,便见季恒正跪坐在屏风前,怀里抱着一个婴孩,旁边还坐着一个少儿,少儿面前放着食案,像是在用饭。

只见季恒身子前后摇动,眼睫微垂,看着婴孩,那目光温柔得有些过分。

看看小的,再看看大的,见那少儿放下筷子,季恒温声问道:“吃好了吗?”

少儿“嗯”了声。

这画面,仿佛是什么一拖二的“母子图”,谭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走上前去道:“恒儿,你在做什么呢?”

季恒眼睫微抬,一双温润的桃花眼看向了谭康。

天气一日日炎热了起来,季恒抱着阿宝,更是热得面颊微红、怀间微汗,叫了声:“老师?”

谭康是季恒的老师,如今造纸术都尚未问世,书写用的还是简牍,书籍因此十分珍贵,很难流向下层阶级。对书籍的释义,更是几乎被世家垄断,只在师生之间口传心授,因此一个好的老师至关重要。

季恒的父亲也学问高超,桃李满天下。

但毕竟孟子有云,“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1]”。

差不多就是说,辅导孩子学习,容易闹得鸡飞狗跳,伤父子感情,给家庭带来不祥,因此要“易子而教”。

于是在季恒幼时,季太傅先是请了先生教他识字,到了他要读四书五经的年纪,季太傅便又一手牵着小季恒,一手提着束脩六礼,到乡下找自己的师弟谭康拜师去了。

当时的谭康还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天种种菜、养养鸡、喝喝小酒、弹弹小曲的惬意日子。也是看在师哥的面子上,才答应给这个年纪的小豆丁当启蒙老师。

不成想,这一点头便上了贼船,这辈子彻底与田园牧歌无缘了。

那之后没几年,季太傅离世,季恒被接到了齐王宫。

谭康秉着负责到底的心态,每日仍到齐王宫来给季恒授课。

结果这一来,便又被齐王给看上了。

齐王见他学识渊博,又与季太傅师出同门,一脉相承,便盛情邀请他到齐国来上班。

谭康三辞三让,齐王便三顾茅庐,到了第四次,谭康实在不好推脱,这才应下,出任了齐国新一任太傅。

他原本想着,反正给季恒授课也要到齐王宫去,倒也顺路,等过几年季恒出师,他刚好两边一起卸任。

不成想,没两年,王太子姜洵也到了该读书的年纪……

齐王又一手牵着豆丁大小的姜洵,一手提着束脩六礼,来找他拜师了!

太子殿下头都磕了,他又怎好拒绝,且他之前已经破例收了季恒,便也不好推脱说自己不收小孩子,也只能是认了。

因此谭康既是季恒的启蒙老师,也是姜洵的启蒙老师。

此时,季恒正抱着阿宝撒不开手,说道:“这是阿宝小殿下,我一放开他他就哭,不信老师抱抱他试试。”

谭康心道,试试就试试。

结果别说抱了,他刚一靠近,小殿下便开始哇哇大哭,仿佛是叫他不要来,吓得他赶紧撤了。

而旁边那刚用完饭,更在饮水的少儿不是他另一个学生姜洵又是谁?

季恒一脸没办法道:“若是两位不介意,不如就这样开始吧。”说着,叫侍女把食案撤下去。

两人自然不介意,朱子真拿出了两卷竹简,其中一卷是各郡敖仓余粮的数据,一卷是公帑所剩铜钱、布帛的数据。

季恒抱着阿宝一目十行地看了,说道:“粮仓余粮的确不多了,是不是应该提前填上?万一发生了什么事,仓窖充实,我们也好应对。”

谭康立刻道:“我觉得没问题!有灾必赈,提前预备,向来是我们齐国做事的风格。先王若在世,肯定也会这么做的。”说着,看向了朱子真,叫朱子真也表个态。

谭康是学者,身为齐国太傅,他日常除了给季恒、姜洵上上课,与齐王论论道以外,并不负责具体事务,因此有些理想主义。

而朱子真出身寒门,又执掌民政,所思所想所做之事便也更加落地些。

他说道:“先王尚简朴,因此在不断向百姓减税的情况下,也留下了一个还算充实的公帑。如今水情告急,公子要提前购粮填上仓窖,以备日后赈济灾民,我认为没什么问题。”

谭康听这话稍微有点话音,不过落脚点倒是没错,便也点了一下头。

朱子真又道:“但我以为,在此之前,还是应尽力避免河堤被洪水冲塌。哪怕要塌,塌在哪儿,也该由我们控制!”

“这如何能控制?”季恒疑惑道,“还请内史大人明示。”

“扒堤泄洪,以减少下游的压力。”朱子真道,“齐王宫地势高,公子可能感受不到。但这两日,城外排水渠水位高涨,城中积水排不出去,临淄水情已经告急!这排水渠水位若是迟迟不降,恐怕还会有倒灌的风险,今日城中地势低洼处,水位也已没过了腰部……”

刚刚文德殿廷议,只谈到各地河堤的问题,而并未谈到临淄城中积水的问题,这些情况季恒也才听说,看来情况已经很危急。

他问道:“那么淹哪里损失最小,且能够缓解水情?”

他见內史已有了想法,便叫人拿了张地图过来,又道:“阿洵,往前一点。”

四人围着一张地图坐下,朱子真在临淄上游某一处画了一个圈,说道:“此地。”说着,又点了点,“我几次乘车从此地路过,见此地全是大片的农田,附近也没什么村落,好像就只有几个大庄子!那地里干活的农夫一个个都穿得体面,用的农具也极好,想必都是豪强家里的奴隶。”

听到这儿,谭康看了季恒一眼,又看了朱子真一眼,说道:“其实未必就是豪强……万一是什么功臣之家,又或者是什么乐善好施的名门世家呢?”

朱子真道:“既是功臣,既是名门,那么百姓危难,就更应挺身而出。这些庄子跨州连郡、田连阡陌、闭门成市,像是快有十万亩!又依河而建,地势低洼,没有村落分布,实在很适合用于泄洪。”

他继续道:“依我之见,咱们不如先与这些庄子的主人取得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在不行便威逼利诱。一方面施压,一方面再给他们些甜头,比如减一两年赋税,或者任命其家中子弟入宫做个郎卫什么的,让他们点头。等临淄危机之时,便立刻向此地泄洪!”

季恒垂眸望着内史大人指尖所指的区域,若有所思道:“其实这些庄子也不是很大……”说着,又意识到此话简直是何不食肉糜,于是又连忙改口,“不是。我是说,这些庄子作为庄子当然很大,但用于泄洪,也不知够不够用?向此地泄洪,真的能缓解水情吗?”

朱子真道:“此地刚好在临淄城上游,地方合适,用来解临淄燃眉之急,够用了。”

季恒又道:“但这些河堤要如何掘开,泄完后又要如何去堵?万一水势控制不住,会不会殃及别处?这些內史大人有把握吗?”

朱子真想,公子出身世家,想必人脉也广,兴许与这些地方豪强也都是旧相识,便说道:“只要公子能让这些庄子的主人们点头,那剩余的,一律交给我就好。办不好,我提头来见!”

“不必不必,内史大人言重了。”季恒忙说道,“那就这么办吧,这些庄子的主人已经点头了。”

朱子真瞳孔骤缩,忙看向了谭康。

只听谭康道:“对,阁下所说的这跨州连郡、田连阡陌、闭门成市的庄子,都是他们季家的。”

准确来说,就是季恒本人的。

季恒:豪横!

猝不及防地早更,哦不是,是提早更新了,明天也中午更~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1]——孟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00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