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风波过去两周后,林清颜依然偶尔能感受到若有似无的异样目光。
尽管沈亦舟用行动证明了一切,但那种被误解的刺痛感,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周三下午,她正在图书馆整理文学理论的笔记,手机屏幕亮起。
是沈亦舟发来的消息:“有空吗?发现一篇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献,关于符号学与量子力学的交叉研究。咖啡馆见?”
这不像他平时的风格。
沈亦舟向来习惯面对面交流,或者直接在图书馆递纸条。
林清颜回复了一个“好”字,心里泛起一丝疑惑。
校园咖啡馆角落里,沈亦舟已经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两台笔记本电脑。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篇文献的作者试图用量子叠加态解释语言符号的多义性。”他开门见山,将电脑屏幕转向她,“你看这个章节。”
林清颜认真阅读着,却发现这篇文献虽然有趣,但并非她研究方向的核心资料。她抬起头,正好对上沈亦舟的目光。
“你最近睡得不好。”他突然说,语气肯定而非询问。
林清颜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很明显吗?”
“黑眼圈,”他指了指自己的眼下,“而且你整理笔记时,会不自觉地咬笔帽。这是你焦虑时的习惯。”
这种细致的观察让她心头一暖。原来他一直在关注着她,连最微小的细节都看在眼里。
“是因为那些谣言吗?”他轻声问。
林清颜低下头,搅拌着杯中的拿铁。咖啡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
“周澜已经出国了。”沈亦舟突然提起这个名字,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
林清颜的手顿住了。这是他们第一次直接谈论这个人。
“我知道不该在意,但是...”她不知该如何表达那种复杂的感受——不仅仅是委屈,更多的是对人性的一丝失望。
“无关紧要的人,不必费心。”沈亦舟的声音依然平静,但眼神异常专注,“我的专注力有限,只够分配给核心课题。”
“核心课题?”林清颜抬起头。
“比如我的博士研究,”他顿了顿,目光直视她的眼睛,“还有你。”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咖啡厅的背景音乐、邻座的谈笑声,都变得遥远而不真切。林清颜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敲击着耳膜。
“我不擅长表达,”沈亦舟继续道,耳尖微微泛红,“但我想让你明白:你在我这里的优先级,从来都是最高的。”
这句话如此直白,与他平日含蓄的风格大相径庭。林清颜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
“那些谣言...”她轻声说。
“只是噪声。”他打断她,“在信号处理中,我们学会忽略噪声,专注于有效信号。而你,就是我生命中最清晰的信号。”
这个比喻让她忍不住微笑。
果然,他还是那个用物理学概念表达情感的沈亦舟。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图书馆相遇吗?”他突然问。
林清颜点头。
那个秋天的早晨,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他发梢跳跃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
“那天我本来要去实验室,”他说,“但看到你坐在那里,突然改变了主意。
从那以后,每天早上去图书馆,成了我最重要的仪式。”
这些话像温暖的流水,慢慢抚平了她心中的褶皱。
原来在她偷偷关注他的同时,他也在为她改变着自己的习惯。
“清颜,”他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如此亲昵地称呼她,“我希望你知道,无论外界有什么声音,都不会影响我对你的认知。就像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不会因为观测者的偏见而改变。”
林清颜的眼眶湿润了。她低下头,不想让他看见自己的失态。
“我知道考研压力很大,再加上这些杂音……”,他轻轻推过来一个U盘,“这里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减压方法,还有你可能会用到的参考资料。”
她接过U盘,感觉它沉甸甸的,不仅装着资料,更装着他的关心和理解。
“谢谢,”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为我做的一切。”
沈亦舟微微摇头:“这不是‘为你做’的事,这是‘为我们’做的事。”
离开咖啡厅时,夜幕已经降临。
沈亦舟送她回宿舍,两人并肩走在梧桐道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织在一起。
“下周就要考研了,”在宿舍楼下,他轻声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改变重要的事情。”
“比如?”林清颜抬头看他。
“比如你依然是你,”他的目光温柔而坚定,“而我,依然会在这里。”
这句话比任何华丽的告白都更让她安心。
它不像承诺,更像一个自然定律的陈述——简单,真实,不容置疑。
回到宿舍,林清颜打开沈亦舟给的U盘。
里面不仅有学习资料,还有一个名为“重要”的文件夹。
点开后,她愣住了。
里面是数百张照片:她在图书馆看书的侧影,在校园里漫步的背影,甚至还有她大二时参加诗歌朗诵会的照片。每一张下面都标注着日期和他的简短注释。
最新的一张是今天在咖啡厅拍的,她低头看文献时的样子。
注释写着:“第240天,她终于相信,她是我唯一的核心课题。”
林清颜捂住嘴,泪水无声滑落。
这一刻,所有的不安和委屈都烟消云散。
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光里,他早已用这种方式,默默守护着他们的感情。
她打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心情:“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来自承诺,而是来自理解。而他,比任何人都更理解我。”
窗外,一轮新月挂在空中。
林清颜知道,前路或许还有挑战,但只要他们彼此信任,就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动摇这份感情。
而此刻的沈亦舟,正在实验室的记录本上写下新的观察:“第240天,直接沟通比间接暗示更有效。情感表达也需要不断优化方法。”
写完这句,他轻轻笑了笑,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星形标记——那是他们之间独有的密语,代表着重要的事情。
这个夜晚,两个灵魂在各自的空间里,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一种情感。
而爱情,就像最精密的科学实验,需要耐心,需要观察,更需要勇气去直面最真实的数据。
无论外界有多少噪声,他们的信号,始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