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 第248章 名义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第248章 名义

作者:糖炒栗子不放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55:16 来源:文学城

“周副将,骗我可以,千万莫骗了自己!”刘今钰满脸讥讽,“援军?周副将莫非还不知道流寇已入豫境?”

周继先心里冒火,被一个女人这般嘲笑,实在难以忍受。

他干笑一声道,“流寇不过土鸡瓦狗,迟早再被驱走。贵社爱护百姓,岂能坐视百姓在城下无辜丧命?刘社长,要银子,抑或不阻农联入境,我部都能答应。”

刘今钰顿时捧腹大笑,“周副将,甚么时候没有的东西,也能当作筹码了?”

周继先脸色极为难堪,刘今钰目光一冷,“周副将,我与你说实话,巴陵城,我志在必得,你们守不住的!

“你们唯一的筹码,便是这座巴陵城。你们乖乖让出城池,我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你们机会逃出巴陵!

“不,巴陵还不够,我劝你们最好退出岳州,甚至,干脆不要回武昌了。去江西,周副将,江西大有可为!”

周继先双眼冒火地走了,刘今钰看向赵得柏,吩咐道,“北门到九华山一带,撤一些人走,能保证不失要地即可。”

赵得柏没有马上应下,刘今钰多看了他一眼,笑道,“可是在想我为何会放过邓玘这部血债累累的明军?”

赵得柏迟疑一阵,点了点头。

“说实话,我也很想留下邓玘这部明军,但……”刘今钰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正如周继先所说,官兵尚有两千余人,且都是打过几十场仗的老兵。

“这些全无军纪的老兵,罪恶深重,但同样凶悍非常,尤其是垂死挣扎下,恐怕会爆发出极大的斗志。何况,城中还有一众极为抗拒我社的死硬士绅。

“这些士绅的打手族丁足以控制全城、支援守军,我社不付出大代价,夺不下巴陵城。若是以困代攻,不说银粮够否,时间一长,北边未必腾不出兵力来援。

“再者,我们放过邓玘,明廷却不一定会放过邓玘。邓部进南楚后寸功未立,还丢失了巴陵城,以致武昌腹心受敌,大江更是有被截断之危。”

顿了顿,她看着赵得柏正色说道,“我也晓得这话有些自欺欺人了,但我不希望把这些百姓当做代价,只为了消灭这些无甚价值的‘杂兵’!

“你且放心,我会一直记得这位邓总兵,便是他运气好,逃过一劫,下次落到我手里,也定叫他万劫不复!”

赵得柏一脸钦佩地说道,“古往今来如此爱民护民的仁主,唯社长一人。”

“唉?唉!”刘今钰难得有些躁得慌,摆摆手道,“你且下去按我说的去布置,我得想想,若是邓玘发了疯死守巴陵,我们该如何以最小代价夺下这城。”

“是!”

赵得柏拱手告退,刘今钰的目光跟着他的背影向前,帐篷的帘布掀起又落下,她稍稍弥散的眼神又凝聚起来。

或许“济世救民”一开始只是一句口号,但如今却已经深入人心,成了大同社合法性最重要的来源。便是曾经的打手,也不知不觉信了这一套。

往后,有些事情便是她也得谨慎去做了。

“邓玘……”

她的思绪又重回到这位援剿总兵身上。

以她对邓玘的了解,这位总兵绝不会死守巴陵,但万事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而且,如果说攻打巴陵起于顺应民心,那么现在已经绝不止于此。

无论是提振军民信心,还是真正实现“通江达海”,都必须夺下巴陵城。

要是吓不跑邓玘,哪怕觍着脸去求老杨,她也得想办法挤出钱粮去调兵。

但没想到邓玘滑跪得非常快。

初八凌晨,邓玘派亲信偷摸摸出城,表示接受刘今钰的提议,但有一个条件——

大同社必须先打下临湘城。

赵得柏难以理解,“攻打临湘对邓玘有何好处?是希望我部分兵,还是借此拖延时间?”

刘今钰却大笑道,“邓玘这是把我的话听进心里了!”

她琢磨一阵,脸上还残余着些许笑意,“当然,也或许他有别的小心思。但,没关系,临湘本也是要取的,且让邓总镇看看我社攻城的本事!”

……

崇祯八年八月二十日,启明城。

兄长打开窗户,略带凉意的风吹了进来,王石耳畔启明城车水马龙的声音更加清晰,繁盛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明日便回家,”兄长的声音有些轻,“今日叫他来见我。”

王石心头一震,一时忘了回话。

他们到邵四个月,或在昭陵各处游历,或在启明城休息,甚至还去了启明大学旁听,但就是没去见他的侄儿,他兄长也不允许他侄儿来见他们。

这个时候,兄长突然要返回衡阳,还要见他侄儿一面,是准备做什么?

兄长再次说话,“我要当面问他王夫之,是选圣学还是所谓新学,是选王家还是大同社。”

王石惊骇不已,“大兄,三思!”

“何止三思!”兄长轻飘飘地笑了一声,“三十思,三百思,三万思都有了!”

兄长转过身来,瘦削的脸庞宛如一把匕首,坚硬锐利,“我原以为,大同社不过是心学一支,无非比李温陵更激进一些,却不想……”

兄长冷笑两声,“不想大同社非理学,亦非心学!彼等何止不尊天理,更视天理为一驭民工具,所谓伦理道德,有用便用,无用便舍!

“依彼等所言,皇帝为唯吾独尊,用寒门取代贵族,而寒门或能读书,却无钱习武,故文武兼备之君子成文弱书生,进而崇文抑武。

“再如妇女,何以汉时皇帝不以娶寡妇为耻,而自宋后,寡妇竟连改嫁都被声讨?原因竟是汉时人少,需寡妇再嫁生子以增强国力!

“在大同社看来,没有万世不易的道德,只有维系一家一姓之统治的道德。道德既然可变,他们自然也能更易道德去实现他们的目的。

“若信了大同社,则名教不存,甚至三千年华夏变为无仁无义的蛮夷之地。昔日鞑元野蛮愚昧,不知治国,圣学尚能喘息,然则大同社……”

他神色淡漠,却不难看出被强行压下去的愤怒和恐惧,“一旦大同社成了事,则以夷变夏,将在明朝!

“大同社推崇之理念,比陆王邪说更为荒唐,我王家耕读传家,奉濂洛为正学,绝不能与之同流合污!”

劝说的话到了嘴边全咽了下去,王石已能确定,兄长是打定了主意要与大同社划清界限。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兄长岂能忍受一个追崇他眼中邪说的儿子?

王石长长一声叹息,“大兄,你在这稍等一段时间。”

他起身走到门口,迟疑一下,还是推门而出。

木门吱呀响了几声。

“我等所倡之道德,乃万民均能认可、皆能共守之新道德,而非官绅借以抬高身价、贬低百姓之旧道德!”

启明大学大讲堂里的激情呐喊仿佛穿越时空,钻入了王石兄长耳中,他面色发白,张嘴想要大喝一声“荒唐”,窗外却平地一声惊雷。

“好消息!大好消息!流寇入楚,大同社连克临湘、巴陵、平江三城!”

欢呼声冲破云霄,连暂住内城的蒋信止也依稀听见了。

他抬起头,脸上的虚弱、衰老一览无余,停在门口的蒋大预暗暗叹了口气,脸上挤出一道微笑,“大嗲嗲,公债、股票大涨。”

蒋信止愣愣地看着他,没说话。

蒋大预走进去,提高了一些声量说道,“大嗲嗲,流寇闯入豫楚之地,前几日便传回了,当时那几支股票便有小幅上涨。

“昨日连克岳州三城的消息传来,股票价格今日飞涨。若保持今日的增速,五日便能回本。”

“何需五日!”蒋信止面色潮红,“这次收获颇大,我再无虞矣!”

蒋大预等着蒋信止稍稍平静,轻声问他,“这些股票、公债,虽是以大嗲嗲的名义购买的,但族中那些长辈……”

“既是以我的名义购买,与族中有何关系?”蒋信止冷声道,“当时我与他们说好了,是借钱与我,不是我帮他们去买股票。

“我与他们约好年前还钱,半年三钱息,如此高的利息,已经是顾及同族的面子!”

蒋大预沉默,蒋信止瞥他一眼,“天贺被抓是他罪有应得,大钦胸无大志一个草包,两人往后只能做富家翁。我蒋氏长房,日后只能看你了。”

蒋信止说得十分平静,好像并不知道蒋天贺的名字是蒋大预写上的,好像也并不在乎蒋天贺被抓。

蒋大预却突然跪在地上,“大嗲嗲,写上七叔的名字,是我自作主张,但……”

“我知道!”蒋信止重重一声说道,“是我老糊涂了,竟以为刘今钰会高抬贵手。你写上天贺名字,半点不错。多亏了你,才不至于白招人恨。”

蒋大预低头认错,“大嗲嗲,是我错了,没有与你先通气。我以后会尽力为大钦谋划,如今社里空出许多位置……”

“为蒋大钦那个草包谋划作甚!白费心思!”蒋信止讥笑,转头看着蒋大预道,“他既然甚么都不想干,干脆辞了大同社的职位!

“大预啊,长房以后便系于你一人之身,你要尽心办事。我豁出这张老脸,向杨社长,为你求了昭阳县令的位置,他答应了……”

蒋大预猛地抬头,一脸的不可思议。

在相隔不远的大同社本部大楼,捏着一支毛笔练字的杨文煊同样为一句话大吃一惊。

他搁下笔,很是认真地问了一句,“唐理事,你当真要辞职?”

“老了,不服老不行。”唐景谦双手拄着拐杖,说话有些气短,“年老体衰,精力不济,还请杨社长同意。”

杨文煊想了一阵才道,“唐理事,本部理事离任并非小事,要么通过理事会集体决议,要么刘社长特批。便是你心意已决,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他直视着唐景谦那对浑浊的双眼,肃声道,“唐理事,不妨在我面前说实话,你辞任,是否与严打贪腐之事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