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青向北 > 第8章 观点

天青向北 第8章 观点

作者:白酒不离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2 07:29:58 来源:文学城

上物理课的老师是个小老头,头发已是不多,长相和蔼人颇幽默,老师名叫苏子明,刚踏进教室示意前排同学将一沓资料传下去,圆溜溜的眼睛从耷拉的眼镜上方往下瞟,掂着手中的纸,笑道“同学们,你们手里拿的纸,就是我们整个高中要学习内容。”

夏天青看了一眼手中的四页纸,上面列着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四个部分的所有推导公式,每个公式下方都备注了概念解释,谢少宁暗暗叹道“这纸散发着看似简单又隐隐不简单的恐怖气息。”

反观苏子明老师一脸轻松,“高中物理还行,不到拼智商的时候,你们手里的确是四张纸不是四座大山,放心跟着老师学,如果我讲的知识没人能听懂,是我的问题。”

身体靠着一旁的讲台,接着道“照例第一节课老师不会讲课,跟同学们交流交流,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哪一刻觉得自己其实很聪明?”

前排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男生举手,老师笑着抬了抬手,男同学说道“初中有次和同学们打兵乒球,后面有球刚好掉到一个小小的洞里,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时,我去旁边接了瓶水倒进洞里球就出来了,那时觉得有法子就是聪明,很多事一定是有好的解决办法的 一个人想不出,要能屈能伸去向人求助。”

苏子明老师点头,“同学们要学以致用,不要学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学会,也记得,任何时候采取不可逆的自毁方法都是不明智的,一定有解决途径的。”

这时一向安静的顾北尘举举手,老师微垂眉眼,“顾同学有什么想问的?”

顾北尘“老师,是什么决定世界发展的速度?如果感觉太快了可以减慢么?”

底下陆斯南眉头皱成八字,“到底学霸脑子都在装什么?问个深奥问题都像在问今晚吃啥?持续性怀疑人生,不间断相信上帝?”

谢少宁却支棱起身体单手撑脸,“虽然但是,我也有点想知道。”

上方老师薅了薅稀疏的头发,突然就笑了,拿起了手中的粉笔,转头示意顾北尘先坐下,“顾同学有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这很好,成才先成人,虽说物理从不给模糊的答案,这个问题确实很难,但年轻人要有冒险勇气,所以这个问题老师愿意去跟大家探讨,说不准将来你们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同学们自我感觉现在这个世界发展速度是好还是不好?觉得好的同学举个手。”底下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举了手。

“觉得不好的同学举个手。”又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举手。

“认为不好的同学有没有人愿意说说看法?”

这时后排的谢少宁举手站起身来,直接说道“是有点太快了,有时会觉得学的东西都没用上,对世界没什么参与感,就像是收到了张设计好的图纸,我们只是负责搭建的工蚁,但人类应该跟动物有些区别吧,而且觉得世界向坏的恶化速度快于向好修复速度,比如环境破坏、人口减少、资源匮乏,时间变短了每天很忙碌又没干成什么,还有爸妈说现在大部分复利是债务大于投资。”

老师啧了一下,低头笑了笑,“这一届的学生不好带啊。”

”今天跟大家聊聊历史世界观吧,有时候用理科的逻辑看历史也是种神奇视角。之前为了了解古代科学家—墨子,老师去做了点功课,墨子是农民出身的工匠,很能代表以后要步入社会的你们,物理方面很厉害,比如你们看武侠小说里的机关术,同时他还是位思想家,也会把很多事情缩减到本质。”

老师说着开始在黑板上写下:孔子—儒家(春秋末期),老子—道家(春秋末期),墨子—墨家(战国初期)、韩非子—法家(战国末期)

“我们先人有很多世界观思想体系,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这四位就很典型。

孔子和韩非子多维护统治阶级,也是沿用最深远的,而理想主义者代表的老子和墨子都认为自己的思想很难但终能实现,现今反而用得少,老子道家大隐于市,墨家则虽败犹荣。这四个人要是能凑一桌打麻将,个人认为老子道高一筹,其次是墨子,孔子和韩非子会被这两个人怼死。”

“四个人都提倡君子修身养性,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以什么作为治理天下的法度?就是听谁的。”

“韩非子,提出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君王意志立法治国。”

“而孔子和儒家,注重世俗规矩,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地位结构,但规矩太多阶级固化,国民容易失去生命力。”

“所以晚出生的墨子就在批判孔子,就提出反问‘如果国君老师父母不是仁义之人,也要效忠听从吗?’”

“墨子认为要效仿天,天广大而没有私心,光明长久而没有衰竭,所以要天所希望的就做,天所不希望的就不做。这跟老子提倡天之道相似,老子称天地对万物无所偏爱亦无私,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不为自己存在而长久存在,认为不合天道的制度,要推倒重来。”

“天希望什么厌恶什么,如何听天意制定法度?墨子提到了“兼爱非攻“”,认为天希望人们相互友爱相互给予利益,不希望人们相互厌恶相互残害,因为它就是这样兼爱万物的,不管大小国都是天的国家,人不论高低贵贱都是天的臣民,应该互相友爱,统一这样的法度。”

“墨子还提倡重用贤能之士,确实脑子好用能干实事。但老子却不认同,老子深谙人性,认为一旦过度追求人才优势,那么就会内卷成竞技场,很多人会为了这种好处变得狡诈伪装,善、美、强被推崇的概念,对应而生的恶、丑、弱空间被排挤,他认为圣人要挽救人,而不是抛弃人,众生有的积极前行,有的消极尾随,物尽其用没有该被废弃的,要抛弃强调聪明,仁义这样的概念模糊化,民众才能保持淳朴,只要去除过度、去除奢靡、去除极端即可。”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柔弱胜刚强、道法自然的言论比较难理解,我给大家换种比喻。”

转头在黑板上写下:熵增定律。

“大家应该有听说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独立系统持续从有序走向无序的状态,比如封闭系统里热量从高温物体走向低温物体,房间不收拾逐渐会变混乱等等。它也暗自揭示宇宙最终演化尽头——热寂(热死亡)。熵减就是要对这种从无序变为有序。实际上这个定律跟老子思想非常接近。”

老师在黑板上又写下两行字,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提出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运行法则减损有余补给不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发展到极致会朝着相反方向运动;表面上看是弱者的,实际上反倒是强者。

这里有个递弱代偿原理解释,事物变弱后,会有一些东西去补偿。比如一个人越强依赖性越高,生存度反而低。一个强者要吃饭,他就需要向下去找个会做饭伙夫,伙夫需要蔬菜得向下找菜农等,这就是代偿。人类过度发展看似变强,实际变弱对外界的依赖度更高了。”

“老子尽可能形容出了这种感觉并且给出了解答,可见确实厉害。”

“再回过头,如果从老子的角度,他会怎么看待这个熵增定律的。每个物种从出生到死亡,其实出于生存本能已经做了完整生命线的熵减过程。而人类自发的其他熵减过程对自然寿命本身没有加成,它更多其实是一种精神**的附加,由此形成的人类文明和人类活动反而对环境的熵增损害更大,加速宇宙走向寂灭。

所以老子认为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克制**,最重要的是创造平等存活的空间,宁愿人们愚钝也不要过度聪明,人类的确有可能自我消亡的。比如看过去几千年对比近百年环境变化。”

苏子明老师放下手中的粉笔,双手撑在讲台上,笑着道“老师讲完了,老师只是抛个观点抛个砖,并不能回答顾同学的问题,老师要是知道什么是真的答案就好了。你们要记得就算看到的这些真理也只是一个观点,不要因为权威而害怕质疑,这节课也只是闲聊大家也不用过度相信。”

“大家要努力学习物理啊,说不定有天可以解惑。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身力量薄弱,是谓微明,从细微发现变化,柔弱也是一种力量,要有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少年气。”

“另外老师还有个要求,看书最好要看完整的书籍,摘录一两段话容易曲解其义,很多名言是分场合用的。”

“好了,下课。”

下课铃响陆斯南趴在桌子上,嘴里说道“我喜欢这个老师,我很喜欢历史。”夏天青诧异道,“那你当初为什么不选文科?”,陆斯南把书盖在头上,懊恼道“政治考前把整本书都抄写一遍也只能考四十分,我有什么办法!!!”

夏天青无奈笑道“明明背书不行,非要怪政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