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13章 第 13 章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九月有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30 22:47:01 来源:文学城

刘彻暴怒!

偏偏他又拿秦念毫无办法。

朝堂上下、尤其是出身儒家的官员尽皆噤若寒蝉。

皆知陛下的怒火终究会落在他们头上。

【刘弗陵:……】

刘弗陵开始为阿父时期尚未出生的自己感到担忧。

他还想好好表现,若是大兄继位,那时阿母就能与自己同去封地,以全此生不得尽孝之痛。

如今秦念作乱,刘弗陵很是绝望。

………

刘彻冷着脸没有出言。

若是病重之时,恰好朱安世状告有人行巫蛊之术,他当然会宁杀错不放过。

巫蛊之事是否有用……

以后再有论巫蛊事者,刘彻就让其先去咒杀死囚,做不到就是欺君死罪。

【秦念:巫蛊之祸之初,被诬陷私通的公主是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伉也牵连致死。史书却并未记载诸邑和卫伉是怎么被牵连的,刘弗陵,解惑一下?】

【刘弗陵:……】

刘弗陵不敢言。

史官都不敢记的东西,他怎么敢说?

卫子夫闭了闭眼。

原来不止是据儿,阳石和诸邑也没能逃过一死。

【秦念:那我猜一下。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都是刘据同父同母的姐姐,卫伉是刘据的表兄,公孙贺是刘据的姨父……】

【秦念:这场巫蛊之祸,你爹真正怀疑的对象,其实是你哥刘据?】

秦念知道这很像阴谋论,但她认为这一猜测符合人之常情:

汉武帝病重,就算没人在他面前诋毁刘据,笃信巫蛊的他也会怀疑到太子头上。

毕竟他要是被咒死了,受益者毫无疑问就是太子刘据。

【刘弗陵:……】

沉默就是默认。

这应该就是刘彻拿的剧本了。

秦念记下这一点。

史书隐笔之处,就只能进行猜测。

这是可能性最高的解释,甲方给刘彻这个剧本很合理。

以司马迁的性格,大概率会如实记载。

可惜《史记》中的《今上本纪》早就遗失了。

【刘弗陵:后江充奉命查办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他人认罪。时人皆以巫蛊相告,牵连全国,死者达数万人。】

在霍光的建议下,刘弗陵无视秦念所言,继续回答阿父所问。

【刘弗陵:阿父病情未愈,江充言宫中有蛊气,借此掘后宫之地,再至太子宫。卫……皇后助大兄起兵,诛杀江充。】

【秦念:卫长公主丧夫,被刘彘再嫁给骗子方士栾大。后栾大被刘彻腰斩,史书再无卫长公主的记录。刘弗陵,她没被巫蛊之祸牵连,是因为在此之前就死了吗?】

秦念作出这个判断,是因为茂陵考古测绘中,曹襄墓东侧有封土相连的女性墓,那显然就是卫长公主的墓葬。

官方在该墓棺室北侧发现“盐”字封泥六件,应属于封邑当利县的卫长公主——当利县是汉代胶东盐官驻地。

可见卫长公主死前未被夺去封地。

她的儿子曹宗却被牵连进巫蛊之祸,《史记》和《汉书》对于这段记载有出入。

前者说曹宗“坐太子死,国除”,后者说“有罪,完为城旦”。

不管怎么说,曹宗必然受到了牵连。

如果这时候卫长公主还活着,她也应会受到牵连。

所以她大概率是死在巫蛊之祸之前。

【刘弗陵:……】

刘弗陵绝望了。

他真不明白为什么他不想回答,天幕就会替他承认!

卫长公主惊恐地看着天幕。

她的丈夫曹襄如今正出征匈奴,难道是战死沙场?

曹襄还活着。

如今正驻扎于窴颜山赵信城,正准备随大将军卫青得胜归朝。

曹襄亦是忧愁,既忧自己不知因何早逝,亦忧公主再嫁却并非良人。

【秦念:所以说,是卫子夫的三个女儿都死了,江充又查到她仅剩的儿子头上?】

【刘弗陵:……】

刘启叹了口气。

王娡同样面露不忍。

就算她是彻儿的阿母,也觉得彻儿此举不近人情。

………

“……其中最冷血的那个。”

陈阿娇轻声呢喃。

她早已不再嫉恨卫子夫。

在真正看清刘彻之后,她甚至要感激天意,让她没有诞下刘彻的孩子。

三女一子,皆死。

这比无子痛心百倍。

卫子夫深呼吸数次,没有再次落泪。

【秦念:对于刘据来说,姐姐、表兄、姨父全被杀了,连好友李禹也被蒙冤处死——江充诬陷他勾结匈奴,欲投奔在匈奴的李陵。】

【秦念:刘彘,你的失联是在逼太子起兵吗?】

【刘彻:朕如何得知晚年所想?】

李敢:“……”

李禹是他的儿子。

怎么会成为太子的好友?

这江充究竟是谁?!

他本以为李家与卫家已是水火不容之势,却见李家卫家皆因太子而被江充构陷。

刘彻此时作答,是因为他发现沉默就会被天幕回以“……”,从而被视为默认。

十岁的刘据绷着脸。

他很想哭,但他又知道自己不能哭。

【秦念:刘据起兵时的唯一援军是卫子夫,可见他没有碰兵权,根本无法对你构成威胁。你想废太子下道诏书即可,何必如此相逼?】

汉武帝要是真的想换一个太子,以他对军、政的掌控力度,加上刘据没有兵权,废太子就是汉武帝一句话的事。

正如刘启废刘荣那样,何必搞得这么麻烦?

太子造皇帝的反,难道这名声就比直接废太子好听?

如果说刘彻并不想废太子,他为什么杀了刘据的姐姐表弟姨父等各种亲戚,甚至连好友都不放过,还允许跟太子有仇的江充去查皇后和太子?

就连只翦除羽翼但不想废太子、结果玩崩了的说法也有漏洞——刘彻为什么失联?

但凡刘据能联系上他,也不至于慌乱中以那么一点兵力造反。

难道真的是太相信巫蛊之说,晚年就是在纯粹发癫,被江充这种小人蒙骗至父子相残?

可这也解释不了汉武帝为什么“失联”。

秦念听说有人认为巫蛊之祸的本质是酷吏集团认为刘据是仁君,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联合起来蒙骗汉武帝,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

但她不认可。

太子上位,充其量不重用他们,最多也就本人下狱或被处死,汉朝还能花钱赎死。

但蒙骗汉武帝,切断他与外界的联系,再谋害太子——

那可是实打实的族诛重罪!

从汉武帝迅速镇压造反来看,他对军、政的掌控度依旧极高。

晚年清算那么多人,也就面临一次刺杀,足见他绝对没被架空。

若是真有人敢联手切断汉武帝与外界的联系,这罪行比刘据造反还要严重得多,应当引发一轮更大的清洗才对。

什么都没发生,就只能说明“失联”是汉武帝主动为之。

【刘彻:……朕,不知。】

刘彻确实不知道。

他现在甚至无法理解他怎么会处死两个女儿。

是他过于相信巫蛊之说?

以至于重病之时,认定是有人要以巫蛊事害他性命,故而命江充不惜代价找出行巫蛊事者。

无论是子女还是重臣,都照杀不误?

【刘彻:刘弗陵,说下去。】

他要知道这场巫蛊之祸,究竟会走到何种地步。

【刘弗陵:长安兵乱,死者数万。大兄兵败后逃出长安,牵连被诛被流放者无数。】

【刘弗陵:大兄藏身于泉鸠,行踪暴露后遭到围捕,自尽,皇孙二人皆遇害。】

【刘弗陵:次年,查出巫蛊相告者多为不实,大兄起兵是被江充所迫。阿父悔之,族灭江充家,清算参与镇压大兄的人,再度牵连甚广。】

【刘彻:江充是何人。】

刘彻此言冰冷彻骨。

李绪他可以饶恕,但江充必死,他必须死!

【刘弗陵:赵国邯郸人,本名江齐,字次倩。】

【刘彻:赵王,捕其全族,送来长安。】

赵王刘彭祖连忙派人去抓捕江齐全族。

江齐看到自己的名字时,软倒在地。

他知道自己必死。

没人能救他,谁都不能。

【秦念:刘弗陵,巫蛊之祸还没结束,继续说。】

秦念继续迫害刘小猪。

顺带也迫害一下装儿子装得特别像的刘弗陵。

至于刘彻要处置江充,剧本而已。

她给自己立的人设是依法治国,不是要求别的皇帝依法治国。

【刘弗陵:……内者令状告刘屈氂妻指使巫师诅咒阿父,以及刘屈氂与李广利祷告祭祀、欲令李广利女弟李夫人子为帝。】

女弟,就是妹妹。

李夫人就是那个借“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曲得到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

不过唱《佳人曲》的人不是李夫人,而是她的哥哥李延年。

秦念读《汉书》时才知道这一点。

李延年陪汉武帝起舞时唱这首曲子,刘彻问“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就说李延年有个妹妹,李夫人因此入宫。

刘屈氂和李广利是儿女亲家,才会共谋让李夫人之子刘髆当太子。

刘弗陵这个“状告”一词用得很妙。

《汉书》记载李广利出征前,希望丞相刘屈氂早日请汉武帝立刘髆当太子。

又记载内者令郭穣状告时说的是:刘屈氂与李广利共同祷告祭祀,希望刘髆当皇帝。

这两段看似一样,含义却并不相同。

不过,这不重要。

总之就是镇压太子的官员,都没有好下场。

【刘弗陵:刘屈氂被腰斩,其妻枭首。李广利妻子儿女被捕入狱,李广利投降匈奴后,其宗族被诛杀。】

【秦念:这个刘屈氂是你的第十二任丞相,曾听从你的命令去镇压刘据造反。】

秦念这话可不是牵强附会,故意把刘屈氂之死与巫蛊之祸联系起来。

《汉书》中记载匈奴单于派人为难汉使,问他汉朝既然是礼仪之邦,太子怎么会造皇帝的反。

汉使的回答是:“乃丞相私与太子争斗,太子发兵欲诛丞相,丞相诬之,故诛丞相。”

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朝这位使者看来,丞相之死与他“诬”太子强相关。

当然,这是汉使应对匈奴的回答,并不代表事实。

秦念认为汉使有刻意将江充背后的汉武帝从此事中摘出去的嫌疑。

关于阳石公主、诸邑公主是不是卫子夫的女儿,在史书上有争议。

《汉书注》写阳石公主、诸邑公主是卫子夫二三女,《史记索隐》写石邑公主、诸邑公主才是。都是唐朝的史书,不是汉朝的,所以都是可信可不信。本文设定为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就是卫子夫的女儿。

巫蛊之祸之初,被诬陷私通的公主是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伉也牵连致死。出自《汉书》。

江充奉命查办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他人认罪。时人皆以巫蛊相告,牵连全国,死者达数万人。出自《汉书》。

刘彻病情未愈,江充言宫中有蛊气,借此掘后宫之地,再至太子宫。卫皇后助刘据起兵,诛杀江充。出自《汉书》。

卫长公主丧夫,被刘彘再嫁给骗子方士栾大。出自《史记》。

曹宗却被牵连进巫蛊之祸,“坐太子死,国除”,后者说“有罪,完为城旦”。出自《史记》《汉书》。

长安兵乱,死者数万。刘据兵败后逃出长安,牵连被诛被流放者无数。刘据藏身于泉鸠,行踪暴露后遭到围捕,自尽,皇孙二人皆遇害。次年,刘彻查出巫蛊相告者多为不实,刘据起兵是被江充所迫。刘彻悔之,族灭江充家,清算参与镇压大兄的人,再度牵连甚广。出自《汉书》。

江充,赵国邯郸人,本名江齐,字次倩。出自《汉书》。

内者令状告刘屈氂妻指使巫师诅咒阿父,以及刘屈氂与李广利祷告祭祀、欲令李广利女弟李夫人子为帝。刘屈氂被腰斩,其妻枭首。李广利妻子儿女被捕入狱,李广利投降匈奴后,其宗族被诛杀。出自《汉书》。

李夫人就是那个借“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曲得到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唱《佳人曲》的人不是李夫人,而是她的哥哥李延年。李延年陪汉武帝起舞时唱这首曲子,刘彻问“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就说李延年有个妹妹,李夫人因此入宫。刘屈氂和李广利是儿女亲家,才会共谋让李夫人之子刘髆当太子。出自《汉书》。

李广利出征前,希望丞相刘屈氂早日请汉武帝立刘髆当太子。内者令郭穣状告时说的是:刘屈氂与李广利共同祷告祭祀,希望刘髆当皇帝。出自《汉书》。

匈奴单于派人为难汉使,问他汉朝既然是礼仪之邦,太子怎么会造皇帝的反。汉使的回答是:“乃丞相私与太子争斗,太子发兵欲诛丞相,丞相诬之,故诛丞相。”出自《汉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