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三 回
夏明薇勇敢争民主
盛墨芳无畏抗强权
茶叶采完了,天也渐渐热起来了。一大早,杨氏跟盛墨芳说了声,就叫夏国富陪她去夏村往西两里路的锦里村,看望夏明衍的外婆。
家里刚忙完这一季茶叶,夏国富就给所有人放了两天假。盛墨芳一个人在家,吃好早饭,洗好碗,又打扫了一下卫生。临近中午,盛墨芳突然想起,昨天晚上还盖着冬天的厚被子,觉得有点热,就转身上楼想把床上的厚被子拿到院子里的竹竿上晒晒太阳,再收起来,晚上换一床薄一点的被褥。
盛墨芳抱着一床厚厚的被子,低着头,小心翼翼地从楼梯上一步一步慢慢往下走,到了楼梯转弯处,突然发现,许久不见的夏明衍竟拉着夏明薇慌慌张张地往楼上跑。三个人差点撞到了一起。
“你们怎么突然回来了?”盛墨芳抱着被子,看着兄妹俩,疑惑地问道。
夏明薇转头看着夏明衍,没说话。夏明衍凭着对盛墨芳的了解,觉得没必要瞒着她,就实话实说:“明薇他们抗议政府不作为,现在有人要来抓她,我带她回家来,先去楼上躲躲……你赶紧让让,他们好像追来了!”
“啊?明薇这才多大,就这么勇敢!既然都追来了,那你们躲家里,不会被找出来吗?”盛墨芳想起上次县里警察在自家“找”龙旗陷害父亲,就随口说道。
“啊?那我躲到哪里去啊?躲大伯家去?”夏明薇急切地问。
“躲大伯家,就隔壁,和自己家有什么区别?”夏明衍赶紧说。
“我有个好地方,我们家笋干厂现在空着,钥匙就在我身上。明薇和我身形差不多,换上我的衣服,再拿把伞遮阳,把伞拿低点,村里人一定以为是我,明衍哥带着她,不要从盛家村走,而是沿着白洋溪往里走,一直走到封门桥下,再从桥底爬上去,然后……”盛墨芳急忙说。
“什么封门桥?白洋溪里面还有一座桥?我怎么不知道?从桥底爬得上去吗?”夏明衍也急了。
“你别急,听我说完!封门桥就在我们村后的大山口子上,在白洋溪很里面呢,你没到过,所以不知道。你们一直往里走,到了桥下你一看就明白了。你往白洋溪右边走,桥底右侧有小路通向桥面的。你们上岸后一直往山里走,走到水库尾巴上,再走几步,笋干厂就到了。笋干厂有五间大房子,笋干刚做完不久,里面很干净的,楼上被子、毛巾等什么都有……房子就在龙门寺后面啊,龙门寺你总去过吧,快把被子拿下去啊,我带明薇去换衣服吧!”盛墨芳着急地说。
“龙门寺我当然去过,只是我怎么不记得有一座桥?”夏明衍一边说,一边接过被子。
盛墨芳没功夫跟他解释,拉着夏明薇到自己房里,找了件常穿的衣服给她换上,又给她一把自己常撑的遮阳伞,还去厨房拿了两个早上煮过的粽子给她当中饭。盛墨芳目送他们兄妹俩从后门两家的弄堂里出去……
等他们走了,盛墨芳把家里所有的门窗都关好。想了想,盛墨芳又拿了一块布料出来,在堂屋旁边的厢房里做起衣服来。她觉得有事做,能让自己镇定点,等下真要有人来搜查,也能应付过去。
过了一会儿,真的有人大声叫嚷着,敲打前院的门。
盛墨芳放下剪子,慢腾腾地走出去,一边打开大门,一边问:“谁啊?有事吗?”
一群人冲了进来,也不理盛墨芳,冲到里面开始搜寻。人群里面赫然站着麻德天,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啊!盛墨芳硬是忍着,没有发作骂人。
麻德天陪着一个大腹便便的警官走在最后面。大腹便便的警官似乎是麻德天的上司,麻德天对他低头哈腰的。大腹便便的警官问盛墨芳道:“你是谁?夏明薇呢?”
“我是这家去年新娶的儿媳妇,夏明薇是我小姑,她在杭州读书,连清明节都没有回来呢!”盛墨芳故作镇定地说。
过了一会儿,搜寻的人都回来了,都说没找到人。
“我说了,她在杭州读书没有回家,你们却不信!”盛墨芳说。
“你不用狡辩,我们看她逃回来的,还有人见她进了村子……你们家其他人呢?”麻德天厉声说。
“我公公婆婆一大早就到外婆家去了,家里就我一个人,我才把门都关上的,我真没看见我小姑回来啊!”盛墨芳从容地说。
麻德天看了一眼大腹便便的警官,那人沉默不语,像在思考着什么。
麻德天拿出手枪,走到盛墨芳身边,抵着她的头说:“你快说,夏明薇躲到哪里去了?不说,我就以窝藏罪毙了你!”
“你毙了我,也没用,我又不知道,我怎么说?要不你像当年变龙旗一样把我小姑变出来?”盛墨芳面不改色地说。
麻德天之前没认出盛墨芳,听她这么一说,就知道她是盛泽霆的女儿。麻德天也知道夏家颇有人脉,可他反正跟着章天禄到底了,也不怕得罪夏国富家。他见大腹便便的警官没有阻止自己,自以为做得对,伸手就给了盛墨芳一把掌,恶狠狠地说:“你不要嘴硬,我们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
“你怎么能乱打人?我侄媳妇犯了什么罪?还有律法吗?”夏国强带着夏明德走了过来。原来夏国强和夏明德一早就去村里各家收蚕茧,夏明德的媳妇金桂芝听见隔壁小叔家有动静,赶紧去把夏明德叫回来。
大腹便便的警官看了看夏国富,傲慢地说:“夏明薇带头闹事,我们奉命抓她。你们要是知情不报,就同罪论处!”
“我们家明薇才十五岁,能带什么头?能犯多大的罪?我侄媳妇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村妇,又犯了什么罪?你们证据呢?你们没有证据就拿枪抵着她?我现在就派人去杭州找陈易文陈大人……我倒要看看,我侄女、侄媳妇都犯了哪门子法?”夏国强说。
大腹便便的警官一听到“陈易文”三个字,紧绷的脸松弛了下来,说:“麻局长,把枪放下……也不是什么大罪,学生们少不知事,被人利用,到政府闹事,我们想把他们抓进去,教育教育……既然人没回来,那我们走吧!”
麻德天见大腹便便的警官说法又变了,只好收回指着盛墨芳的手枪。大腹便便的警官率先走出了院子,一群人跟着一下子都走光了。
金桂芝连忙拉着盛墨芳说:“脸都肿了,快进屋,我打盆井水给你敷敷……”
“我不要紧,……要不我们先把家里恢复成原样,不然等下爹和妈回来看见会担心的!”盛墨芳说。
金桂芝连忙和盛墨芳一起把那帮人弄乱的地方理整齐。夏国强对围观的村民说:“没事了,都散了吧!”
夏明衍带着夏明薇沿着白洋溪一路往里走。
白洋溪发源于盛家村后的大山里,却并不流经盛家村,而是直接从盛家村外的水田边流向夏村,然后一路向南,于青云桥外汇入临安的母亲河——苕溪。从大山里流出的溪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溪底的小鱼小虾。溪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泛起白色的浪花,发出哗哗的水声;当溪水遇见溪中的大石头受阻时,更是冲上大石块,浪花飞溅,然后又重新落入溪里。一到夏天,这条小溪就是盛、夏两个村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在溪里玩水,翻找石头下藏着的螃蟹,用竹篮子兜小鱼小虾……夏明衍年少时也没少来,所以盛墨芳说起“封门桥”时,他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在他的印象中白洋溪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桥。
兄妹二人沿着小溪一直往里走,走了大约三里多地,真的在小溪上看见一座石块垒成的拱桥。这拱桥的桥面离白洋溪底有十多米高,拱桥两岸都是树,只有从桥底才能看出这是一座用石块垒出拱洞的石拱桥。兄妹二人从桥底右侧的石阶往上走,上了桥头,回头看向桥面,发现两侧都是茂盛的树木,还有许多低矮的灌木,形成了天然的护栏。桥面和两头的路面一样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就是一条普通的路,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一座桥。所以往日从桥上也走过几次的夏明衍并没有注意过这座桥。两人又往里走了二里多路,终于到了盛墨芳说的那个笋干厂。
夏明衍拿出钥匙打开门,只见里面干净整洁,像时常有人住的样子。夏明衍带夏明薇到二楼歇息,只见被子、毯子等床上用品都洗得干干净净,放在一旁的柜子里。
“大哥,你快回去看看吧!万一他们欺负大嫂怎么办?”夏明薇说。
“好,我现在就回去。不管外面有什么响动,你都别出声!我会把门锁起来的……晚上我看着安全了,再给你送吃的来!”夏明衍说完,赶紧下楼,锁好门回去了。
夏明衍回到自家门口,见家里静悄悄的,他以为军警没追来,就松了口气。走到堂前,他看见盛墨芳在旁边的盥洗间里,站在脸盆架前,对着镜子,拿毛巾捂着一边脸。
夏明衍快步走过去,拉开盛墨芳捂着脸的手,看见盛墨芳右边脸颊又红又肿,他心疼地说:“这帮畜生,他们打你了?对外没有一点用,对普通老百姓倒是凶得很……对不起,都是我们连累了你!”
“一家人,说什么连累啊?我倒真佩服小妹,才十五岁,敢带头向政府抗议……真了不起!”盛墨芳一边说,一边又把脸捂上。
“你真这么觉得?不怪她惹是生非,还连累你受罪?”夏明衍满脸疑惑地追问。
“这怎么能算惹是生非?我看爹放在小客厅里的报纸上写着,北洋政府不作为,准备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不平等条约,这才激起青年学生的抗议。这是义举啊,如果我在场的话,我也会去的……”盛墨芳义愤填膺地说。
“你还知道这些事?你还看报纸?!”夏明衍吃了一惊,惊讶地看着盛墨芳。
“嗯!我……我看阿爹每次去杭城送茶叶的人一回来,他就急着问他们要报纸,拿了就立即坐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所以,我没事时,也拿来看看,我……我不能看吗?”盛墨芳捂着脸看着夏明衍说。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奇怪。因为明月她们都不喜欢看报纸,只是喜欢看一些杂志、小说之类的……”夏明衍说。
“可能是她们有得选择吧!而像我这样认识几个字,平时又没有书看的,只要看到只字片纸,闻到油墨香,就觉得很开心了。但凡有字的都拿来看看,这些旧报纸,我都一字不落得全看了,连报纸中缝的广告也没落下。”盛墨芳不好意思地说。
“你喜欢看书,我书房里有很多书,你自己去拿来看啊!”夏明衍说。
“我真的可以拿来看?什么书都可以?”盛墨芳激动地问。
“当然可以啊,只要看好帮我放回原位就好了,不然我下次找不到的。”夏明衍接着说。
盛墨芳听夏明衍这么一说,立即忘了脸上的红肿,她把捂着脸的毛巾往脸盆里一放,说:“那我们去找书吧!”
“这么急?你的脸还肿的……再捂一会儿吧,书又不会自己飞了。”夏明衍说。
“噢,其实不捂也会好的……”盛墨芳不好意思地说。
“你是不是手酸?我帮你捂一会儿。”夏明衍伸手去拿盛墨芳手中的毛巾。
“不用,我自己捂吧!”盛墨芳见夏明衍认真地望着自己,还把手伸过来想帮忙,她连忙避开,还有一边的脸也悄悄红了。
下回预告:
第 二十四 回
杭州城里明律被捕
神仙桥边墨芳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