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爵无荣 > 第83章 三十一:流水不腐·其二

天爵无荣 第83章 三十一:流水不腐·其二

作者:元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3:27:38 来源:文学城

在雪下一阵停一阵中,很快就到了年关。

舅舅专门写信来,让明斤年后一定要到他们家里去一趟。所以明斤躺在长椅上时便在想着,有什么东西能带过去。

沈度过来找她,喊她到陈端那里去写桃符,做灯笼,并且扔了一筐爆竹给她。说是今年的安排,无论哪里都要炸一炸。

正巧明斤的年画也完工。有沈度搭把手,两个人很快就贴好了。

“等开春后,把这门粉涂一遍,”沈度拍了拍这扇老门,还没有吱呀作响,但颜色已经掉了许多,“这颜色看着有些太暗了。”

两个人边走边用风术把雪扫到路两边。

这个方向常走的只有明斤一个,等走到上下山的主路,路两边的雪也已经堆得很高了。

鱼俏已经回去,但是送了许多新年的贺礼来。陈端在架子上挑些样式,让他们几个随便选些喜欢的回去。大大小小都有,笔筒、笔、一些小幅的画,还有一些小玩意儿。也有些过年用得着的,比如写字用的红纸、笔墨,还有制灯笼用的竹架子和灯纸。

因为明斤和杜格文说过的情况,陈端在书房里研究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把金术封藏,不再使用。她自己也到了该修养的岁数,裴玄镇也同意。于是,陈端把书院都正式移交给容劭和朱真韵,这段时间一直呆在书房烤火,也懒得再读圣贤书,随手翻看鱼俏在小作坊买来的杂书解解闷,偶尔也能被逗得笑出声来。

“鱼师姐要成亲了?”

沈度从笔筒下面翻出来一张帖子。但很明显是随手写成的,甚至还有好几处涂改,显然是再斟酌字句,所以他也不大说得准。

“事情已经说定,但还没有说准日子,大约是过完年。这只是找我写的帖子,我还正在润色。”

容劭和明斤正在铺开红纸,回忆山上有多少处,各处又需怎样纸张大小和多大字幅。

“男方是什么人啊?”明斤和沈度都好奇得很。

“是个书商,”伏章挑了一个小泥人,一个木雕的小马,坐在一张矮桌上玩起来,朱真韵便安稳拿出剪刀,按照容劭所指把纸张裁开,“家里有些积蓄,也不打算考什么功名,在外面游历几年之后回来,准备安心和圣贤书作伴。阿俏的古董铺子也收一些古籍残本,两家就这么认识。”

“我倒觉得,那小子也是哪里来的散修。”

把样式单子找出来后,陈端继续坐在她的椅子上,拿起闲书看起来。

“阿俏说的?”容劭问。

陈端给他们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书:“这书,听阿悄说,就是从他家铺子买来的,里面写的都是些外地的奇闻异事。我看了两遍,觉得内中大有文章。”

“什么书?”明斤问。

“回头我也弄一本来。”

沈度就在旁边翻开灯笼样式册子,所以看见了书名。

“可那人只是卖书的啊?”朱真韵觉得有些奇怪。

“商人才更要有好眼光,”陈端又翻过一页,“爱读圣贤书的人,谁会留意这些怪力乱神之事。”

陈端的身后,大书柜塞得满满当当。

“会不会,和那个抓回来的祟鬼说的地方有关?”

就当陈端所言为实,朱真韵又问。

“那个祟鬼呢?”迷迷糊糊,明斤发现自己也有些跟不上消息。

“大致吐完消息之后就自行了断了。没人接触它,就只是看着,关了半个月,自己就消失了。”

沈度手里正在制成一个小灯笼。

“心力衰颓,身形就难以为继。”容劭把裁好的纸张挂起来。

“反正,现在还没查出来有什么,”第一次尝试失败,沈度只能皱着眉头打量,再重新来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奕山城的那一帮元老祟鬼,大约是从靠北的地方蔓延而来。有意思的是,掌门翻了当初敬豫长老留下来的手迹,发现三位长老当初逃离的那个宗门,大约也在那个方向。”

“往北走,举霞和会城能知道的消息可就少了。”朱真韵细细想来。

“虽然可能有联系,但他们三个当初说了,”陈端开口,“不与外人知晓他们的出身与真名。”

“手迹中有没有留下关于前宗门的具体位置?”明斤好奇问。

“我和世和都看了一遍,没有写明,就写了一个模糊方向,‘一路南下到此’,”沈度回,“但三位长老也是修为非凡,改头换面,隐姓埋名,又再建宗门,连空云山上屋舍规划都是当初敬懋长老留下的。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地方,估计是远大于咱们三家任何一处的地方。”

“空云山和昌合镇平地起高楼,钱财和法器全部都是他们三个带来的。”陈端补充。

“越说越传奇,”但是明斤没有读过那本手迹,问道,“三位长老有说过,后生们能回去那个地方吗?”

陈端顿了顿,想想才说:“他们确实把那个地方说的很邪门。祟鬼猖獗,修士癫狂。但阻止回去的想法,确实没有。只不过,之前咱们在内经营空云山,在外祓除祟鬼,一直没有想到这里。”

“世和应该知道什么吧,”沈度忽然想到,“他不是敬豫长老的亲孙子吗?虽然咱们都没见过他父母。陈长老,你见过吗?”

“未曾见过,”陈端摇头,翻看自己的书,“世和是敬豫师兄忽然抱回来的,说他的儿子媳妇都在外面游历,不便带着孩子。”

“世和没怎么提过这些事,”朱真韵和明斤一块收拾桌子,准备研磨写字,“不过,裴掌门是敬懋长老的外甥,所以掌门应该知道的更多吧。”

“掌门这些年都基本不离开山上,”沈度忽然想到什么,“难道是因为有什么秘密,必须由三位长老的传人看守,所以掌门才留守在此?”

于是他转头看向在一旁安静玩耍的伏章。

“章儿,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伏章显然连理解刚刚的对话都十分吃力,而且沉浸在自己的泥人和木马中,忽见沈度看向他,也只是眨了眨眼,又回去他的新朋友身上。

“你又闹什么呢?”刚刚裁纸时出了些小错误,落了些碎纸片在地上,容劭把它们都团起来,正好顺手朝沈度扔过去,后者伸手就抓住,“好好做事吧。再这样下去,年都过完了,东西还没准备好呢。”

爆竹声很快在山上山下响起,吵闹的氛围让众人与过往一年划上些许界限,都在一团红火中走向新春。

在树叶冒出新芽后,空云山再次受到举霞的邀请,请众人前往举霞共庆盛丽宴。

还有一份明斤托习祥风找来的礼物。

于是,在如今温和的春风中,人人都仿佛在一片绿原上随风快速奔走,有忽然被一道不可得见的绳索狠狠拦住,把人沿着胸腹部狠狠向后弹去。

其实是周危在弹奏琵琶。

他根本没学过,只是看到琵琶后眼前一亮,就一定要弹奏试试。一开始只是零零散散飘出几个音符,大家也都觉得无伤大雅。没想到他熟练后,就开始顺着自己的感觉快速弹奏。他自己沉浸其中,双目紧闭,甚至额前流出汗来,但却让一圈人都不由得面带苦色。

“如何?”

他激动看向离得最近的邓林和明斤。

“我觉得,缃儿说不定会更适合这把琵琶。”

正巧周缃跟着就在邓林身边站着,明斤从周危手上接过琵琶,邓林把周危拉开,让周缃坐在椅子上。

“对啊,本来就是给孩子买的,光尺寸就不大适合你,”看着周缃抱着这把跟她人差不多长的琵琶,周危和邓林围在孩子身边,迟惠在明斤身后再小声说,“这把琵琶的命运如何,就看缃儿和长颀有多不相像了。”

刚刚看了周危的演示,虽然不大明白老父亲在做什么,但周缃知道用手拨动琴弦,就会有声音出来。

于是邓林扶着琴头,周缃抬手,在自己能看见的地方沿着琴弦划了一下。

这声音或许对知名的弹奏者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在经历过周危的演奏之后,细细的一溜声音如清澈的水声,格外动听。

“有救了。”明斤道。

迟惠赶快点点头。

“听起来还不错,”周危和邓林笑着说,于是周缃也跟着笑起来,“再试试。”

于是周缃这次伸出两只手。虽然一只手可以摸到琴弦,另一只手在琵琶的背后看不出来。

“黄鹂鸟又到昌合了?”

听明斤说起过买琵琶的事情,朱真韵也想听听看,是否有故乡的声音,所以带着伏鼐和伏章过来看看。

“可不是,还来了一对呢。”

炉灶上还在煮着什么,院子里也有些甜甜的气味。邓林让周危扶着琴头,她进去把准备好的点心端出来。

周危沉迷于乐曲之中,虽然如今只是一些细微的音声。

“看缃儿这么喜欢,来日可要找位师父好好学。”朱真韵笑着说。

“还得离长颀远一些,不然好不容易学会了,又被带偏了。”明斤跟着说。

“明明我弹的也很好啊,”周危不可思议地反驳一句,于是哄着,从女儿手里把琵琶抢过来,无奈的周缃只能去找明斤,“听好,我亦有成为琵琶名手的潜力。”

明斤单臂把周缃抱在怀里,两个人一致面色艰难,看周危如何沉浸在自己的乐曲中。

邓林端着两个碟子出来,因为站的离门最近,明斤得到第一块点心。

“来,给缃儿先吃。”

“给姑母先吃,”虽然有点馋,眼睛都没离开过点心,但周缃还是把点心推出去,“我可以等一会再吃。”

“为什么啊?”看着她口水都控制不知要流出来,明斤不免笑着问道。

“谢谢,谢谢姑母给缃儿的礼物,”周缃细细说来,“而且,姑母带着礼物过来,爹爹也笑得多了。”

心中忽然感慨,但明斤还是能在孩子面前不表达出来,脸上仍带着笑意。

“缃儿喜欢这个礼物吗?”

周缃笑着点头:“喜欢。它像小水一样,碰一碰就能唱出歌来。”

明斤安心笑了笑。

前面,大家各拿着点心,和周危玩笑。迟惠表示自己有成为国手的潜力,于是和周危争抢起琵琶来。

春风里带来些新的动静。

周缃接过明斤给的点心,吃的时候还会笑出声来。

再仔细一听,声音不止在这个院子里。

抬头,有一排三只黄鹂鸟飞过。有嘹亮歌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