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75章 “天柱折,地不满东南”(18)

天假大秦三十年 第75章 “天柱折,地不满东南”(18)

作者:榕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8:10:43 来源:文学城

究竟是什么贵重珍宝,值得虞王殿下嘱咐刘恒千里迢迢带给天珠城外的若敖氏部落?

只见老船长弯下腰,用手指从箱子里捻起一个比青铜符节还轻小的物件:

那是一支一尺有余的细长管子,但估摸着比荆轲刺秦的寒兮剑要短几寸。

管子的材质,就是清澈透明的玻璃。

玻璃管里装满了一种粉红色的液体,跟刘恒身上衣裤的配色倒有几分相似。

但玻璃管却没有任何开口,钝圆形的两端都是封死的,并没有用木塞塞住。

最关键的,是浸泡在粉红色液体里的物品。

那是在莎草纸风行之前,中原人常用的文字载体——

一根竹简。

原本,刘恒是并不打算透过玻璃管和其中的粉红色液体,看清一寸宽的竹简上究竟写了什么字。

但那勾画了了的二十八个方块字,竟然如那满楼的红袖对待那位“骑马依斜桥”的美男那般,主动地向刘恒招起手来!

情不自禁,小伙子出声读了出来:

山中人兮芳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我思君兮夜不寐,

君思我兮然疑作!

多亏了玻璃管是握在老船长手中的,否则激动的小刘肯定会把重要物件掉落在地!

“这是,”刘恒满脸惊讶看向东道主,“这是屈原《九歌·山鬼》里的诗句!”

“这几句的文义,”小伙子继续说,“显然以一名男子的口吻,讲述其在林中遇见那来去如风的山鬼,然后就犯了下流痴病,夜不能寐地单相思起来!”

显然,刘恒一直到现在都记得母亲经常哼唱的这阙楚歌:

曲调来自江南拓荒者的祭歌,歌词则出自流放江南的大诗人屈原之手。

但是,刘恒明明记得,薄夫人教给儿子:

这四句中的第三句,在传抄过程中脱漏了,非常遗憾地成为了诗论中所谓的“遗句”。

但透过清澈的玻璃管,刘恒分明看到,那竹简的第三句“我思君兮夜不寐”,

七个原本勾画了了的篆字,不知被谁蹭得模糊不清。

然后,又不知被谁,用亮金色的细线将七个篆字描边复原,

进而将整支竹简浸泡在粉红色的保护液,又用一只压根无口的玻璃管密封起来。

“请刘公子,”虞王殿下一开口,把沉思中的刘恒吓一跳,“将这只玻璃管交给若敖氏的首领。”

“他们会跟公子解释一切,”头领把话说完,“刘公子就做一名好的听众即可!”

……

母虞号的驾驶舱,这时候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有了泰伯众的馈赠,”刘恒看着满箱子宝贝,“我用不了多久就能获知‘新月之尖’的所指,也就是‘女娲方舟’的所在!”

“对了,虞王殿下,”刘恒需要确认一件事,“您刚说还要赠与我一辆二驾马车,说是半个月的功夫就能从虞城抵达天珠城。”

“是的,刘公子,”虞王回道,“此时此刻,身穿黄衣的马夫正在下层甲板将骏马和马车准备妥当,稍后就会跟其余物资一并交给公子。”

“江南卑湿之地,”刘恒不解道,“不可能出产马匹。旧时代,楚国都是从中原各国买马。那么泰伯众的骏马,难不成是从秦人手中购买的?”

“当然不是!”头领急忙否认,“自从秦三世登基以来,泰伯众就断绝了跟大秦帝国的任何来往。而秦三世的秋后算账也是抛弃整个江南,从此不相往来。”

“为公子拉车的二马,”虞王解释,“都是泰伯众沿着江南曾经畅通的商路,不远万里前往西南大山,从当地的‘滇人’部落买来的良马。”

“相比于北方草原的矮种马,”殿下继续说,“‘滇马’更能适应江南潮湿的雨林,又跟草原马一样拉着两轮马车飞奔疾驰!”

“晚辈知道‘滇马’!”刘恒兴奋道,“大秦帝国的‘苏洛斯’郡,也就是旧称的‘蜀地’,本就跟滇人部落接壤。晚辈在库斯县念书时,就看到来自苏洛斯郡的商队牵着上好的滇马,来到集市上交易。”

“曾经的蜀地,”泰伯众头领问道,“现在在大秦帝国被叫做‘苏洛斯郡’了?”

“很多地名都被希腊化了,”刘恒无奈地耸了耸肩,“不过,苏洛斯郡的百姓,因为生活在富饶的天府之国,所以对于任何外来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晚辈记得曾经尝试跟苏洛斯郡来的马队说上几句话,可对方不仅不会说希腊语,甚至连官话都讲的不太好!”

虞王殿下可能觉得有点扯远了,便把对话引导了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上。

“不过,”头领不怒自威道,“既然公子驾车的滇马,都是我们泰伯众跟滇人等价交换来的……”

“那么,”殿下顿了一顿,继续说,“公子是否也应该反馈一些东西,回报我们的帮助呢?”

刘恒低头看了看自己,再次确认自己的确一文不名;

就连这身绛红杂着玄黑的行头,都是老船长带着刘恒去船上的衣帽间换上的。

“实在不行,”刘恒难为情道,“我在母虞号上面打几天工吧!”

“如果说,”小伙子眼里发光, “在这样一艘天外巨舰上当水手我不够格,那么让在下换上一身黄衣,去扁圆形餐厅做一名卑微的服务生,那还是可以胜任的!”

一番话,把在座的各位泰伯众全都逗乐了。

“实在不需要!”虞王殿下笑道,“再者说母虞号很快就要启航了。”

但很快,头领收起笑容,将如鹰的目光落在刘恒的脚边,落在那一捆竹筒上。

“既然,”头领缓缓说,“刘公子即将获知想要的答案,那么也不需要带上这人鳐血的彩绘了吧!”

“就好比,”虞王殿下打了个比方,“一行人骑马来到大秦的西陲,然后就登上了那前无古人的龙车,冒着白汽在骨白色轨道上日行数千里,那么之前的马匹和行李就可以统统抛弃在站台上了!”

“所以,”头领说出结论,“本王希望,公子能将狂叟绘制的三十卷作品留给我们!”

“既然我不再需要晁博士的彩绘,”刘恒礼貌反问道,“那么敢问殿下,泰伯众保留这些画卷究竟做何用呢?”

这话,倒是把虞王给问住了,默然凝思起来。

一旁的老船长便再度出手,为主公解了围。

“刘公子,”白衣黑裤的老者说,“从虞城去到西大陆的集结点,数万里之遥的航程,不要说船上的泰伯众,就连驾驶舱里这些管理层也会觉得无聊。”

“而丹青博士晁术的长画,”船老大继续,“实在出神入化。这三十卷彩绘会被我们保存在母虞号的图书馆里,供泰伯众途中欣赏,打发旅途中的苦闷。”

“寡人也正是此意!”头领连忙附和道。

接着,驾驶舱里不下十双眼睛便齐刷刷看向刘恒,仿佛再催促他赶快将狂叟的画作分享出来,作为泰伯众馈赠的回报。

“诸位恩人,”刘恒稍作思索,说,“既然晚辈可以在天珠城得到答案,那么也的确无需费事巴拉带上全部的画卷。”

“更何况,”他继续,“我也的确需要感恩泰伯众的协助。”

听到这里,一众管理层全都喜上眉梢。

“但是,”刘恒也学会了杀回马枪,“这麂皮包里的一卷画,包括装它的竹筒,是丹青博士亲手交给我的。”

“若是把这件也舍弃,”小伙看向泰伯众,“怕是要伤到晁博士的在天之灵。”

听罢,虞王殿下转瞬即逝地皱了皱眉头;

然后,望向身旁的老船长——这位泰伯众的首席谋士,也微颔了颔自己老迈的头颅。

于是,这场讨价还价的交换就此完成了。

……

一身绛红的刘恒斜挎着珍贵的麂皮包,空手离开了母虞号的驾驶舱。

那只好几十斤的箱子,则被一名身穿黄衣的力工扛在肩头,闷声不响地一路扛出了船舱,扛到了蚂蚱船的阔背上。

骄阳之下,刘恒看到最后的泰伯众正在紧锣密鼓地完成登船。

而蚂蚱船的细腰部底下,则系泊着刘恒来时所乘的断桅舢板——

但上面多出了两匹黑色骏马和一辆马车,把结实的小船压得吃水很深。

刘恒顺着绳梯下到舢板,然后接过了同样用绳索递下来的百宝箱。

老船长救人救到底,也颤颤巍巍顺着软梯下到了用绳索牵拉舢板的一艘大帆船上。

然后,这艘帆船牵引小舢板,离开了硕大无朋的母虞号;

徐徐驶过宽阔的橙黄色江面,驶向长江南岸早已经人去楼空的虞城。

“母虞号上什么神奇设备都有,”刘恒在摆渡中心想,“可就是没有搭载太先进的小船,无论是泰伯众登上大船,还是把我送上岸,都只能用划桨杨帆的旧时船只了。”

最终,送行者将刘恒和二驾马车,放在了虞城敞开的北门外。

“刘公子,”老船长道别道,“此行凶险,多加小心!”

刘恒便也弯下腰,双手抱拳,目送老船长和帆船返回母虞号——

后者基本是最后一批从虞城北门摆渡到超级大船的泰伯众了。

那蚂蚱形的星际长舰,腹尾处有着上下两排供四只宫殿般硕大的喷口;

在母虞号上,则被改造成了威力巨大的螺旋桨——

当然,能够改造天外巨舰的,并非在孤零零的虞城过着传统生活的泰伯众;

甚至也不是泰伯众的宗主,业已失去天命的周王朝。

一声高亢的汽笛,母虞号腹尾四只宫殿般的螺旋桨缓缓开始转动;

风和日丽的长江口,便很快掀起了一浪浪的水波。

这倒是给在江边喝水的一人二马带来了些许不便。

两匹力畜还好,低头饮水即可。

但刘恒却要蹲在岸边,尝试用铁水壶接取那波涛汹涌的江水。

当然,江口的泥水并不适合直接饮用,泰伯众赠与的工具正好派上用场。

从马车车厢里那只“百宝箱”之中,刘恒里取出一个纸包,展开来则是码放整齐的蓝色小片。

信手拈出一片,投入铁壶中,接着就让满壶的水也如此时的长江口一般翻涌冒泡起来。

待平静下来之后,原本满是淤泥的壶水竟然如山泉一般清澈了!

“这个‘净水片’实在管用!”刘恒寻思着,便将壶水一饮而尽,总算解决了口渴问题。

抬眼再看黄澄澄的江面上,那艘蚂蚱形的“母虞号”早已经开远;

独留那烟波浩渺的长江口,兀自震荡着硕大桨叶掀起的阵阵余波。

“我现在要做的,”刘恒对接下来的旅程满怀信心,“就是找到虞城周围通往‘南武城’的那条路!”

“在鄂君启节上,”小伙子又看了眼手中的青铜符节,“这是通往‘天珠城’的一连串城池中的下一站!”

他将宝贵的路引放入怀中,然后又特地看了眼马车车厢里,那敞开来的“百宝箱”:

确认那支重要的玻璃管仍在箱中,其中的粉红色保存液浸泡着复原后的竹简,等待着交到若敖氏酋长的手中;

然后,刘恒合上百宝箱的箱盖,自己则跪坐在车厢前端,双手抓起了马缰绳。

那两匹来自神州西南深山的“滇马”,用一根丁字形的曲木套在一起,“共轭”地牵拉着高**车。

“我的驾车技术啊,”心细的刘恒便又触景生情,“都是在大公国时跟那个名叫大鱼的渔家少年学来的。”

“逝者安息吧!”他暗下决心道,“我会拼全力让你们的牺牲变得有价值!”

接着,便往后一拉缰绳,让接到信号的二马嘶鸣一声,然后扬蹄驰骋了起来。

……

午后的阳光,映射在波光粼粼的海面。

大如岛屿的母虞号,朝着东南方乘风破浪。

因为大地乃是一颗圆球,故而前往“西大陆”的捷径,其实是向东横穿这无比辽阔的大洋。

在蚂蚱船卵圆形的头部,在那并不宽敞的驾驶舱,

尽管一排前挡玻璃能够鸟瞰一望无际的大海,驾驶舱后部的瞳孔门却是紧紧闭锁。

那位白衣金腰带的虞王殿下,亮银色腰带的老船长,连同其他白衣黑裤的高级船员,

七手八脚拆开了用来捆绑的树枝,取出刘恒留下的二十九只竹筒;

然后,将那一只只糊了鱼胶的盖子拧下来,从竹筒之中取出一份份卷起来的长画。

没有人在说话,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他们所在的位置,就是舱壁上一处小拉门之前。

毕竟,驾驶舱也需要有自己的垃圾通道。

众人拉开小门,然后将所有的树枝、竹筒、画卷一股脑塞进管道里面。

合上拉门,掣动按钮,就听倏然一声,全部的“垃圾”就被强大的吸力吸走了。

与此同时,在母虞号的船底,在管道的开口处,全船的垃圾被喷入深不可测的洋底。

尤其是那些用莎草薄片经纬交织而成的长卷,遇水后便立即消融,化为彻底的乌有!

头领和老船长要求刘恒留下丹青博士的画卷,从来不是想在漫长旅途中作为消遣。

他们期望的结果,无非是让尽可能少的其他人得到这些画卷。

因为,这些画卷,本来就是人鳐通过狂叟向世人发出的登上女娲方舟的邀请!

看着全部二十九份画卷被销毁,虞王殿下和那位年高德劭的老船长对了对眼色。

“师父你说,”头领叫出了两人私底下的称呼,“御龙将军的儿子最终会拯救世界吗?”

泰伯众的头领和这艘母虞号的船把式,像极了当年在云中郡担任督军的大秦太子扶苏和朔方军的统帅蒙恬:

名义上,年轻的前者是年长的后者的上峰;

平素里,老成的后者是稚嫩的前者的尊师。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老船长向自己这位尊贵的徒弟给出了万全的答案。

“能救当然好!”他捋着白须说,“他不能救的话,那只有我们泰伯众独自占有大洪水过后的地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