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73章 “天柱折,地不满东南”(16)

天假大秦三十年 第73章 “天柱折,地不满东南”(16)

作者:榕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8:10:43 来源:文学城

黄衣服务生端上来这碗咸鱼盖饭,刘恒吃着是有些后悔的。

他本意是不麻烦主人家,所以就选了自己在渔村时就常吃的简餐。

但是一动筷就发现,无论是鱼、饭还是青菜,都是很上讲究的,想必花费了很多精力来制备。

就拿这最简单的白饭来说。

整碗吃完,刘恒愣是没吃出一颗稻壳来!

“我们楚人向来是吃米饭的,”刘恒放下筷子,苦笑道,“中原的麦饭太粘牙,南楚人吃不惯。”

“每到秋收,”刘恒转述着薄夫人告诉他的旧日往事,“家家户户就会在院子里用链枷打稻壳,整个村子都会噼啪作响。”

“小麦的外壳叫做麸皮,”四体勤快、五谷分清的小伙继续,“就算不脱去,也可以日常参在面粉和麦饭里食用,很有营养。”

“而稻米的外壳也就是糠,”刘恒继续,“则更坚硬,更难脱壳;在正常情况下是猪食,而非人吃的。”

“到了秦三世的时代,”小刘看向老船长,“我们那个双峰小岛根本没法种植水稻,去库斯城买米,也时常断货。而北方传统的麦饭更是基本绝迹了。各地百姓主要是把麦子用机器脱壳并碾成精粉,然后发酵或不发酵烤制各种面食。”

船老大一面仔细听着,一面按下了餐桌上的铃铛,然后又给刘恒斟满佐餐的美酒。

“咱们母虞号上的大米,”他对贵客说,“也是用机器去壳的,所以完全不含糠。”

很快,那名黄衣侍者又从扁圆舱室下层跑上来,弓腰收走了刘恒的餐具。

“既然,”刘恒思忖着跟船长说,“你们泰伯众拥有如此先进的设备,被如今的大秦帝国还要出神入化,那么为什么不早早拿出来使用?”

刘恒没有往下说,因为意识到自己可能触犯了敏感话题——

他显然是在暗示吴国自从周初建国以来的惨痛历史:

在与越、楚等国的交锋中屡屡落入下风,最终只得据守在长江口孤零零的虞城。

并没有被冒犯,船老大笑道:“这个问题,我们的王更有资格回答!”

说罢,就站起身要走。

刘恒也便提着树枝困扎的竹筒,跟着老船长走出这古怪的扁圆舱室。

从位于蚂蚱船胸背部的扁圆舱室,走到位于卵圆形头部的驾驶舱,只需走一条笔直的通道。

所以,刘恒这次行进,迷宫般的眩晕感要小了很多。

只不过,在穿过一圈圈如瞳孔般自动扩大的圆门时,一身绛红的访客还是吸引了一众中产乘客们的惊恐目光——

乍一看,还以为有人越狱了!

渐渐地,通道里的老百姓少了,只剩下忙忙碌碌的绿衣海员们。

最终,老船长用其人身散开了最后一圈儿圆门,将刘恒带进了母虞号的驾驶舱。

“很奇怪,”刘恒好奇地环顾道,“比我之前预想的要小很多,甚至比改造成餐厅的扁圆舱室要小至少一倍!”

的确,在并不大的驾驶舱里,总共能挤下不到十名高级船员,全都是白衣、黑裤、亮银色配饰。

就仿佛,这超级大船的指挥所,原本并不是为人类这种生物设计的。

驾驶舱中央,是一张被垫高了的座椅。

刘恒眼下只能看到椅背,但却预感到对方一定是在场级别最高者。

而当这把转椅从容旋转一百八十度之后,刘恒看到了一位中年男子,跟其他人一样扎着发髻,穿着短褐式的修身制服,但却拥有着独一无二的配色:

他的上衣和裤子都是纯白,腰带、靴子、护腕则是灿烂的金色。

无需老船长开口介绍:“这就是是泰伯众的头领,虞城百姓的王!”刘恒心里就已经门儿清了。

当刘恒最终在虞王右手边一张高级海员座椅上落座后,船老大终于完成了上级交给自己的特殊任务,回到了指挥母虞号准备启航的工作中了。

“欢迎登船,御龙将军之子!”

坐在前无古人的新奇转椅上,操着吴语的虞王殿下,向访客抱拳作揖。

在刘恒看来,这个传承了上千年的动作跟整艘天外巨舰颇为错位——

“不对,”小伙子转念一想,默默道,“应该是倒过来:这艘母虞号跟我们这个时代彻底错位!”

“陛下认识在下?”刘恒抱拳回礼,然后用他从小习得的南楚口音回道。

“那些彩色的人鳐,”君王回答道,“八百年来一直跟我们泰伯众保持沟通。”

“所以,“刘恒接过话茬,“学生很想知道,既然您和您的民众自从周初受封在吴地之后,就一直知晓天机,能跟五彩人鳐沟通,拥有远超时代的天外巨舰,那么为何不早拿出来呢?”

“那样的话,”小刘把话说完,“怕就没有今天的大秦帝国,天下早就是你们泰伯众的了!”

“刘公子想过没有,”虞王笑答道,“大秦帝国所有那些超凡机器,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叔孙通博士说,”刘恒追忆道,“那些‘无竭轮’、‘维摩纳’、‘勾玉’、‘秦镜’,统统都秦朝是从地下一颗硕大圆球中获取的!”

“将这不详的圆球埋在地下的,”虞王接道,“正是灭亡商朝的周初英杰们。而我们吴国的始祖泰伯,则是建立周朝的国父之一!”

“按照大周朝的祖宗之法,”东道主解释,“所有这些来自天外的不祥之物就是要永远封存,任何情况下不得动用它们,否则天下大乱就是早晚的事情!”

“吴泰伯带人缴获的这艘超级大船,”虞王接着说,“八百年见一直沉入长江口的淤泥之中,就像那颗制造了无数惨剧的三里大球!”

听着,刘恒不由得回忆着自己在临淄学宫听闻的秘辛:

周穆王姬满从他那场史无前例的西行中获得了神圣的玉枝,当时就能够打开地下大球,让祖宗封禁的天外之物重见天日;

不想,在龙门瀑布之下,两尊厉龙尸体被突如其来的洪流冲到悬崖下,不偏不倚将姬满压死了——

幕后真凶,大概率就是那群神神秘秘的人鳐!

“任何情况不能动用天外之物?”刘恒追问道,“可现在,殿下不还是将母虞号开了出来?”

“哦对,”东道主回道,“因为在商周决战之际,在战局眼看对有德的一方不利时,吴泰伯按计划本来可以乘坐这艘巨槎到海外避难。”

“但八百年前的这趟旅程并未成行,”刘恒接道,“所以,现在,你们其实是接续了泰伯未能成行的航程。”

虞王听到一名外人竟能把自己的话补全,不由得眼前一亮。

“哦,”刘恒连忙解释,“这都是负责接应的老船长跟学生我说的——不过,殿下放心,老人家只透露了这吉光片羽,不该说的一句都没有说。”

“其实学生还想问个事儿,”刘恒想起了自己一直想问的问题。

“就是长舰胸背部那扁圆舱室,”他看向虞王说,“内壁有古怪纹路、四周开了圆形的眼孔、甚至舱室中央还有一根尖柱,能够投射出地球和周边太空的实时画面!那么……”

“刘公子,”泰伯众的头领也是在对方没有说完就开腔了。

可是,殿下压根没有回答刘恒的提问。

“对于济口发生的惨剧,”虞王接着说,“寡人深表同情。”

“如刘公子所见,”中年男人继续从容说道,“母虞号船首指向北方,原本就是想在全体泰伯众登船之后,北上去接大公国的师父和百姓!”

又被戳到了伤心处,刘恒忍不住眼泪打转。

“公子切勿悲伤,”虞王连忙安慰道,“毕竟,你活了下来。咱们稍后就会启程前往西大陆,等待女娲方舟把咱们接入‘日岛’。”

“然后,”东道主继续,“‘炎帝之魂’降下洪流,将整个地球清洗干净。”

“当罪恶被洗净,”殿下把话说完,“咱们就回归大地,用这末日之舟上的各种神奇装备,重新开始这个世界!”

泰伯众头领话讲完,刘恒果然不再悲伤,语气倒是变得强硬起来。

“王上说得容易!”小伙子提出道,“与罪恶一同被清洗的,还有地球上所有生命。”

“而即便泰伯众,”他继续,“即便用这艘超级大船,也没有足够的种子、雏子、孩子让全世界重回生机。陛下子民继承的,将是一座座死寂沉沉的废墟!”

“所以,晚辈想,”刘恒说出了自己的结论,“我自己还是留下来,要么找到拯救天下苍生的办法,要么与苍生一同毁灭!”

当这拽得二五八万的话语说出口,局促的驾驶舱里空气仿佛凝固住了。

除了虞王殿下对于男孩的倔强倍感惊讶,就连其他全神贯注于本职工作的高级海员们也都腾出了一只耳朵,倾听这个狂妄的家伙下面要说什么。

“你到哪里找出路?”泰伯众的头领问刘恒。

“就是晁博士邀请我去的地方!”刘恒答道,“晚辈要率先登上‘女娲方舟’——并非干等在某个遥远的大陆,而是在神州找到‘新月之尖’的所在。而那里,数千万年来正是‘女娲方舟’的停泊点!”

“刘公子,”虞王哭笑不得说,“咱们就是要准备登上‘女娲方舟’啊!”

在他听来,刘恒想要在神州大地寻找女娲方舟停泊点的想法,像极了沙漠中一名马上就要渴死的苦行者,对于眼前清澈的泉水弃之不用,非得去找那远在天边的大江大河。

“等咱们登上女娲方舟,”刘恒立即回道,“位于日心的炎帝之魂已经开始降下‘洪流’毁灭世界了!那就太晚了!”

“晚辈的想法是,”他继续解释,“提前找到并起锚方舟,独自飞入太阳核心的日岛,面见那所谓的‘炎帝之魂’。”

显然,刘恒已经从伏瓦长老口中听闻了《喀巴拉》前七卷的刘恒,知道很多冥古隐秘。

“然后,”刘恒继续,“学生会说服炎帝之魂不要降下大洪水,而是要赐予人类一家新的‘岁月槎’——人鳐们托梦给我说,那是由夏伯从日岛请下来的时间之舟!”

“人鳐们还说,”刘恒接着说,“它们原本的计划就是设法搞到玉枝,然后将岁月槎交给我操纵,从而逆时间之流而上,回到过去纠正这个误入歧途的世界!”

“刘公子说什么?”虞王忍不住打断道,“请求炎帝之魂重新赐予人类一架岁月槎?”

不仅是虞王殿下,驾驶舱里所有泰伯众,都觉得刘恒这孩子实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刘公子可知,”虞王殿下透露自己所知道的秘辛,“伟大的夏伯,当年能跟‘双树’直接沟通,是让神树上的一根玉枝发育成了岁月槎的框架。”

“作为岁月槎主人的夏伯,”对方继续讲述,“起锚了那艘意义非凡的女娲方舟,径直飞入日岛,请求炎帝之魂将逆转时间的能量注入到岁月槎的框架之中!”

“所以说,”头领看着小伙子那双清澈愚蠢的大眼睛,“刘公子想要重新得到一架岁月槎,不客讲,就是痴人说梦!”

“退一大步说,”虞王殿下继续,“即便刘公子成功得到了一架新的岁月槎,但操控岁月槎,则需要来自双树的玉枝。”

“而世上仅存的一把玉枝,”他接着说,“在秦三世皇帝手里!公子作为朝廷通缉要犯,如何搞到玉枝?”

“如本王刚才所说,”一身白衣的头领马不停蹄抛出第三问,“要想进入日岛面见炎帝之魂,必须乘坐‘女娲方舟’。”

“但是,”虞王继续,“女娲方舟在哪里?别告诉我它被停泊在‘新月之尖’——世上没有任何人知道那是什么地方。说不定,就是字面意思:一弯新月的尖牙上面!”

泰伯众头领说到这里,也只得歇一歇了。

一直站在主公身边的老船长,这时候也忍不住规劝一下这位到访的愣头青。

“刘公子,”长者开口就不同凡响,“你们读书人的亚圣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公子主动放弃宝贵的求生机会,”老船长继续,“而要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去做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就算不考虑自己,那么难道也不考虑为你父母在天之灵尽尽孝道吗?”

“要知道,”船老大接着说,“‘大洪水’会杀死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但是会将所有无生命物完好保存下来。换言之,刘公子的父母遗骨仍会在双峰小岛的西坡上躺倒地老天荒。”

说到这里,这位白发苍苍的泰伯众似乎真动了情,老迈的语调颤抖起来。

“你难道,”老船长哽咽道,“就没有义务好好活下来,延续御龙将军和薄夫人的香火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