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72章 “天柱折,地不满东南”(15)

天假大秦三十年 第72章 “天柱折,地不满东南”(15)

作者:榕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8:10:43 来源:文学城

离开了熟悉母虞号的老船长,第一次进入天外巨舰的刘恒,早已经在迷宫般的通道里晕头转向了。

主观上,他自觉仿佛瞬间移动了一般:忽然就出了狭窄的走廊,进到了一间扁圆形的舱室。

尽管比船腹的大统舱要略小,但却让刘恒想起了学宫的圆形礼堂,故而顿感亲切。

而因为这里是一间颇上档次的餐厅,故而舱室的扁圆外形,又让饥肠辘辘的小刘想到了在库斯城的希腊语学校常吃的贝果面包。

这形似贝果面包的扁圆形舱室,大概位于蚂蚱形大船的胸背部。

因为它的四壁上开了一扇扇圆形玻璃窗,就如一颗颗大眼睛,无死角地透进了长江口周围的景色。

而这四转圈的墙面上则爬满了古怪的纹路;

在刘恒看来,颇像他已故父亲刘邦那张饱经沧桑的脸。

老船长拉着访客,坐到了一张靠窗的桌子旁,坐到了固定在地面的椅子上。

刘恒这才意识到,餐厅的地板其实是将扁圆形舱室从中间隔成上下两层;

上层就是刘恒和船长所在的大堂,可以一面赏景、一面就餐,下层就是油烟弥漫的后厨了。

伴随着哒哒声,一名船员走悬梯从后厨上到大堂。

刘恒一眼发现,对方上下衣都是土黄色;配饰的颜色,则是跟刘恒绛红色短褐上同样的玄黑。

“之前,”刘恒寻思,“所有低级船员衣色都是青绿色,眼前的黄衣船员怕不是餐厅服务生。”

黄色短褐的服务生一路小跑来到船长和刘恒的桌前,先朝着船老大作揖行礼。

“两位大人,”他道,“敢问想吃点什么?”

刘恒这家伙,别看喜怒不形于色,内心却像女生一般纤细和丰富的。

从对方开口一句话,刘恒就听出了谦卑、恭敬甚至有一丝丝怯生。

说着,招待员就将手伸入自己土黄色交领的内襟里,掏出了一块翠绿色的凹面碟子;

然后凝神静虑,手指轻触,凭意念将全息影像投射到空气中。

“这就是大秦帝国常见的秦镜,”刘恒心想,“只是不知道泰伯众管它叫什么。”

服务生手中秦镜投射出来的,并不是来自另一部即时通讯器远程传回来的影像,而是绿色碟片里面业已储存的全息图像。

那是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包含了鲁、蜀、吴等各大华夏菜系,甚至还有各种西域美食。

黄衣侍者用手指滑动这凹面绿碟,不停切换着不同菜品图像,继续用谦卑、恭敬、怯生的语气让两位客人选择。

“显然,”刘恒心里盘算,“这是餐厅之前做好,然后用勾玉摄录影像,传到这部秦镜之中并储存起来的。”

“食色性也”,这世上没有谁会不为美食所动。

换做在库斯县念书的时候,刘恒肯定会把菜单研究个透,然后才点自己最想吃的。

但这回,小刘不忍心麻烦这位看上去委屈巴巴的侍者。

当秦镜投射出来的全息图像切到中原最传统的米饭配咸鱼时,刘恒便一口咬定:“就要这个了!”

至于老船长,则什么都没点。

黄衣招待便将凹面碟子放回到领口里,然后作揖告退,急匆匆跑向楼梯口,顺着悬梯下到底层的后厨去了。

其实,就在楼梯口的旁边,也就是这扁圆形舱室的中央,有一样东西一直吸引了刘恒的目光:

一根尖头立柱,其尖尖的柱顶也如秦镜一般在空气中投射出全息影像。

那是一颗蔚蓝色的发光大球,正在缓缓地由左向右自旋;

刘恒不难认出,那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但是面临灭顶之灾的地球!

“已故的叔孙通长老,”刘恒情不自禁回忆道,“曾是嬴政身边的首席博士。”

“我在学宫的时候,”他继续,“就听这位八十多岁的人瑞讲过,暴君曾命令将长舰胸背部的扁圆形舱室卸下来,肩拉人扛运到他在骊山北麓为自己劳民伤财修建的陵墓,然后将其上下颠倒地放置在墓坑底部,用来停放嬴政遗体和灵柩,也就是所谓的‘玄宫’。”

“也就是说,”刘恒把话说完,“嬴政死后是躺在扁圆舱室的顶壁上,而头顶上则是‘上具天文’的全息影像!”

“刘公子博学!”老船长赞赏道,“秦始皇的玄宫,正是长舰胸背部的扁圆形舱室。而你我所在的母虞号,则将扁圆形舱室改造成了高档餐厅。”

“嗯,”刘恒回道,“但舱室中央立柱却被你们保留了下来,目前投射出了地球的全息投影。”

“是的,”船长说,“中央立柱投射出来的影像,其实是地球和周边星球的实时画面!”

“刘公子请看,”对方继续,“那亮蓝圆球的西大陆,是否有一颗闪烁着的红点?那就是母虞号即将前往的集结点,我们会在那里等待女娲方舟来接咱们。”

刘恒看向投射到空气中的全息地球,看向那尚未被人类发现的西大陆,果然在其最南部发现了一个闪亮的红点;

那个位置,都快到地球那冰天雪地的南极了。

“看到了,”刘恒回道,“而且,还有一条细细的红线,从长江口一直连到西大陆的集结点。”

“公子好眼力,”船长说,“扁圆舱室的中央立柱,之所以要投射出地球及周围空间的实时图像,其实就是为导航和操控而用。而公子看到的红线就是从虞城到集结点的航路。”

“导航?”刘恒好奇问,“扁圆舱室又不是位于长舰头部的驾驶舱,那么这里的地球投影为谁导航呢?”

“或者,”小刘直勾勾看向母虞号的船长,“更好的问题是,星舰胸背部的贝果形舱室,原本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喀巴拉》里也没有讲哦。”

船老大听到问题,并没有马上作答,但也没有明确表示这个问题不便作答。

那张跟扁圆舱室墙壁一样沟壑纵横的老脸,显然在犹豫是否要向贵客透露自己掌握的机密。

不只是故意还是不小心,黄衣服务生恰在此时端来了刘恒点的咸鱼盖饭,并且在托盘里还摆了一壶美酒,外加两个酒盅。

这为老船长提供了就坡下驴的台阶。

“刘公子先吃吧!”他说,“漫漫旅途上可以慢慢聊。”

说罢,就开始尽地主之谊,将酒壶拿起来,给客人和自己斟满。

刘恒既没有动筷,又没有敬酒,而是兀自念叨着:“白、黑、绿、黄、红……”

“刘公子说什么?”主人家问。

“船上人员的制服颜色,”刘恒回道,“按照等级顺序就是白、黑、绿、黄、红五种颜色。”

“比如,”他解释,“船长您和其他高级海员都是白衣黑裤,普通船员一身青绿色短褐,卑微的服务生穿黄衣服,而底层甲板蹲号子的则是像我一样一身绛红。”

“只是用颜色区分不同人群罢了!”老船长打哈哈说,“哪有那么强的等级意识?”

“如果只是区分,”刘恒冷眼道,“那为什么不同服色人群配饰的颜色,也明显有等级差异。”

“船长您吧,”小伙继续解释,“腰带皮靴护腕都是亮银色,普通海员配饰是古铜色,服务生的配饰是黑铁色。您甚至提到,束缚囚犯的球形镣铐也是黑铁色。”

“如果没猜错,”小刘看着对方,“最高贵的虞王,肯定扎着黄金色的腰带。也就是说你们船上制服配饰的颜色,也是按照金属贵贱来从上到下排列的!”

一时间,老船长哑口无言。

从这一刻起,他怕是要对这位“御龙将军之子”刮目相看了。

“如果说,”老船长心有不甘地回道,“配饰颜色体现了等级高下。那么请问刘公子,白、黑、绿、黄、红的顺序,又算哪门子等级高下?”

“五行相克相生!”刘恒冷冷道。

“什么?”连见多识广的船老大都不熟悉这个概念。

“金、火、水、土、木,”刘恒解释,“这五种元素是按照‘后者克前者’的顺序排列。金色是白,火色是红,水色是黑,土色是黄,木色则是青绿。”

“既然按照金、火、水、土、木五行的顺序,”船长反问道,“那么从高到低的颜色,难道不是白、红、黑、黄、绿吗?”

“我刚说的这个顺序,”刘恒解释,“是五行后者克前者的顺序,当然不是高下等级顺序。”

“如果,”刘恒继续,“我们将金白作为第一位,那么火红是能够融化金属的,是克金的,故而应该位于最低级的地位。”

“同理,”小刘接着说,“水能够浇灭火,从而拯救金,甚至河沙之中含有天然纯金。故而金白与水黑是相生关系,水黑是金白的天然盟友,故而黑色排在白色的第二位。”

船老大用自己老迈的头脑想了又想,发觉刘公子的理论无懈可击。

“但是,”船老大又问,“绿色为何是普通船员的服色,黄色为何是更低级的服务生的服色?”

“因为,”刘恒对答如流,“砍树需要用到斧头,因此金白能克木绿。故而白衣的管理层,就能很好地控制绿衣的劳工层。”

“至于,”小刘继续说,“最低级的招待员为何穿黄色短褐。因为移山能够填海,土石能堵洪水,所以土黄克水黑。水黑是金白的盟友,而我朋友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故而土黄也是金白最厌恶的元素颜色,仅次于能够直接克金的火红!”

“佩服!佩服!”老船长情不自禁为知识青年拍起了巴掌。

再看刘恒,一反常态地没有回礼,而是继续看向东道主。

“真正的问题是,”小伙继续说,“在母虞号上,白和黑为什么会成为最高贵的颜色,又为什么会按照五行相克相生的顺序给其他颜色分出高下等级?”

“白和黑纯粹好看呗!”老船长又打哈哈。

“五德始终!”刘恒又吐出了一个对方并不理解的概念。

“华夏历史上的每一个王朝,”刘学士对满脸惊愕的对方说,“都会选择五行之一作为自己这个朝代的‘德行’。”

“秦就是尚黑的,”他继续,“嬴政的衮服就是一身黑色,因为周是火德,秦灭周,故而是水德。”

“家父占据咸阳的时候,”刘恒说,“就考虑他即将建立的王朝应该是土德,尚黄,因为土克水。”

“刚说周是火德尚红,”他接着说,“原因是,武王伐纣,而商朝则是金德,尚白。”

“殷商的金白,”刘恒继续,“跟赢秦的水黑非常搭配。因为八百年前,两者就是盟友。”

“殷商的大臣飞廉、恶来父子,”知识青年解释说,“被纣王封在陇西,名为‘守西陲’,实则负责监视关中地区日益强大的周族。嬴氏的血脉,就是从飞廉、恶来父子一脉相承的。”

“老夫觉得,”船长一笑,“刘公子这回有点扯远了。”

“如果说,”他说,“赢秦是从商臣飞廉、恶来父子一脉相传,我们泰伯众也是从周文王的妻兄泰伯传承下来的。作为姬周的后裔,我们泰伯众何必要尊崇商朝的金白、秦朝的水黑呢?”

刘恒叹了口气,又看向母虞号的老船长。

那副神情,就像是在知道对方底细的情况下,遵循“人艰不拆”的原则,给对方留足面子,不愿意将真相捅破——

直到,另一方实在不开眼,非得让难看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这艘超级大船,”刘恒开口说,“连同上面的一切,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

“单单看我这碗咸鱼米饭,”小刘指着自己的饭碗说,“看那一片片翠色.欲滴的油麦菜,就像是刚从地里采摘来的。我知道的渔民,如果要到远海捕鱼,都只能随身带一头盐腌的芥菜疙瘩,从来吃不上新鲜蔬菜。”

“母虞号却不知用什么办法,”刘恒接着说,“至少让进到这间扁圆形餐厅的食客,吃上保鲜完好的油麦菜。这就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刘公子到底想说什么?”船长语调显然带着一丝紧张。

“我想说,”刘恒看着对方道,“将蚂蚱形长舰改造成超级大船的,也许并不是你们周朝的人,而恰恰是你们所颠覆的商朝人!”

“这艘母虞号,”小刘环顾着四周说,“极有可能是武王伐纣的战利品!”

言毕,便将视线收拢,温和地平视着桌对过的老船长。

船老大便也直勾勾地回望向刘恒,然后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端起了自己的酒盅,

“刘公子!”他声线颤抖道“请受老夫这一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