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逃离深圳 > 第7章 第 7 章

逃离深圳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禅思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2:24:48 来源:文学城

马俊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问卷结果,眉头紧锁。公司要求所有AI项目组成员必须亲自体验约会软件,为情感模块提供真实数据。这对她而言无异于让素食主义者品评牛排。

"你就当是做田野调查。"张昊嬉皮笑脸地递过一张清单,"这是HR筛选过的'相对靠谱'平台推荐。"

马俊峰接过清单,快速扫描:"探探、Soul、她说……"她推了推眼镜,"这些平台的用户匹配算法缺乏严谨性依据,更多依赖随机性和荷尔蒙驱动。"

"所以才需要你这样的理性派去平衡啊!"张昊拍拍她的肩,"记住,重点是体验情感互动过程,不是分析数据库架构。"

回到工位,马俊峰严谨地创建了一个Excel表格,列出评估维度:匹配精准度、对话深度、情感表达丰富性等。她决定每个平台测试48小时,收集足够样本后撰写分析报告。

注册"Soul"时,系统要求录制一段语音介绍。马俊峰对着手机麦克风冷静陈述:"马俊峰,27岁,AI工程师。兴趣包括神经网络算法、量子计算和……"她停顿了一下,"……情感模式分析。"

三小时后,她的收件箱堆满了"心动匹配"。大多数打招呼信息让她眉头紧锁:"小姐姐声音好冷我好爱"、"玩个游戏吗?你问我答"、"照片是本人吗?好纯"……

马俊峰机械地回复着,将每一段对话截图存档分析。第14个匹配对象突然发来一条不同寻常的消息:"情感模式分析是指拉康的镜像理论,还是更偏向认知行为学派?"

马俊峰的手指悬停在屏幕上方0.7秒——比平时反应时间长了0.3秒。她点开对方资料:程远,29岁,艺术策展人,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系。

"后者。"她回复道,"你了解AI情感建模?"

"不了解,但我了解人如何被艺术唤起情感。"对方回复速度很快,"比如罗斯科的色块画会激活前额叶皮层,而蒙克的《呐喊》直接刺激杏仁核。"

马俊峰坐直了身体。这不是常见的搭讪话术。"你有相关实验数据?"

"明天下午三点,华侨城OCAT美术馆,蒙克特展。"程远发来一张电子门票,"现场讲解比微信聊天有效率83.7%。"

马俊峰注意到这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分明是在模仿她的说话方式。更反常的是,她发现自己正在考虑这个邀请的合理性,而非直接拒绝。

"接受邀请。"她回复,然后立即在日程表上添加备忘:『田野调查:艺术刺激对情感反应的影响。预计时长2小时。』

第二天下午2:55,马俊峰准时站在OCAT美术馆入口处。她穿着惯常的藏青色衬衫和黑色休闲裤,唯一不同的是摘掉了工作牌——张昊说那会让人"联想到教导主任"。

"马俊峰?"一个男声从身后传来。

转身时,马俊峰首先注意到的是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琥珀色的渐变效果。程远比她想象中要高,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灰色亚麻外套,左手腕上缠着几圈木制珠子。

"准时。"程远微笑着看了看表,"我赌你会提前5分钟到。"

马俊峰下意识地计算这个判断的准确率:"基于什么依据?"

"你的微信回复间隔平均47秒,误差范围±3秒,典型的规律型人格。"程远做了个请的手势,"这边走,展馆温度22度,湿度65%,你应该会感到舒适。"

马俊峰跟上去,大脑快速分析着这段对话。对方在刻意模仿她的数据化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罕见的社交策略——通常用于建立亲和感或进行隐性操控。她需要保持警惕。

蒙克的《呐喊》前聚集了不少观众。程远没有挤进去,而是站在一个斜角位置:"这里是最佳观赏点,画面对角线正好指向这个位置。"

马俊峰注视着那张扭曲的面孔,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不适——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她胃部轻轻搅动。

"你的呼吸频率提升了12%,"程远的声音很近,"瞳孔放大约0.5毫米。艺术作品第一次对你产生生理影响?"

马俊峰惊讶地转头看他:"你在观察我?"

"职业习惯。"程远微笑,"策展就是研究人如何与艺术互动。你刚才的反应比任何问卷调查都真实。"

他们沿着展厅慢慢走动,程远讲解每幅画作的创作背景和心理学意义。马俊峰发现自己在记录这些信息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分析程远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他谈论蒙克早期作品时左肩会微微前倾,提到"分离焦虑"主题时眨眼频率增加……

"你在分析我。"程远突然在一幅《青春期》前停下,"从进馆到现在,你看了我的嘴角7次,手指3次,喉结……大概5次?"

马俊峰感到耳根一热——她没料到自己会被发现,更没料到对方统计得如此精确。"社交习惯。"她平静地回应,"AI训练需要大量人类行为数据。"

程远笑了,眼角浮现出细小的纹路:"所以我们是在互相研究?"

"不对等。"马俊峰指出,"你事先知道我的职业背景,而我只有你提供的有限信息。"

"程远,29岁,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现任华润艺术中心策展总监。"他流畅地自我介绍,"喜欢巴赫的平均律、冷冻酸奶和收集各种语言的'我爱你'发音。讨厌香菜、迟到和故作感性的当代艺术评论。"

马俊峰注意到这段自我介绍的结构异常清晰,像是专门为她量身定制的数据格式。"为什么选择匹配我?"她直接问道,"你的匹配条件设置应该排除了90%以上的普通用户。"

程远凝视着她:"因为你的自我介绍里提到了'情感模式分析',而我的博士论文正好写这个。"他停顿一下,"另外,你是我三年来遇到的第一个在约会软件上用句号结束每句话的人。"

咖啡馆里,程远为两人点了单:"冰美式,不加糖不加奶;热拿铁,糖浆另放。"他准确复述了马俊峰在软件上填写的信息。

"测试记忆力?"马俊峰接过咖啡。

"测试相似度。"程远拿出手机,"玩个游戏?我列出五个特质,你排序哪些最可能吸引你。"

马俊峰接过手机,屏幕上写着:【智慧】【幽默】【同理心】【外貌】【经济实力】。她毫不犹豫地将"智慧"拖到首位,"外貌"放到最后。

"预测正确。"程远拿回手机,"我的排序是:智慧、幽默、同理心、经济实力、外貌。"

马俊峰挑眉:"79%的男性用户会将外貌排在前二。"

"而你是那21%会把外貌放在最后的女性。"程远啜饮咖啡,"知道吗?这种特质组合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高门槛筛选机制。"马俊峰接话,"通过设置非常规标准快速过滤不匹配对象。"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露出类似实验室里发现有趣现象时的表情。马俊峰感到一种奇怪的舒适感——和程远交谈不像社交,更像在进行一场高质量的专业讨论。

日落时分,他们走出美术馆。深圳湾的晚风带着咸湿的气息,马俊峰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这是她今天第一次注意到天气。

"数据收集顺利吗?"程远突然问。

马俊峰一怔:"什么?"

"你的AI情感研究。"程远指了指她的手机,"今天应该录入了不少新素材?"

马俊峰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她确实在备忘录里记下了大量观察笔记,但……有些东西似乎无法归类。"部分有效。"她谨慎地回答。

程远没有追问。他在路边停下,夕阳将他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理论上,我应该现在问你要不要一起吃晚饭。"

"但?"

"但我猜你更倾向于有明确结束时间的约会。"程远看了看表,"我们已经交流了2小时47分钟,接近你的社交耐力阈值了?"

马俊峰惊讶地发现这个预测相当准确——通常在三小时左右,她开始感到社交疲劳。"你研究过阿斯伯格谱系?"她脱口而出。

程远摇头:"只是认识几个类似特质的朋友。顺便说,我不认为那是一种缺陷——更像是不同的操作系统。"

这个比喻让马俊峰嘴角微微上扬。她犹豫了一下,打开手机日历:"下周三下午,科技园有个AI艺术展。如果你需要继续……收集数据。"

程远眼睛一亮:"我会准备好问题清单。"他顿了顿,"以及,按照社交惯例……"他伸出手,"今天的实验很愉快,马博士。"

马俊峰握住那只手,触感温暖干燥。她注意到自己这次没有计算握手应该持续几秒。

回公司的地铁上,马俊峰打开手机备忘录,光标在"结论"一栏闪烁许久。最终她只打下一行字:"艺术刺激对情感反应的影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她关上手机,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城市景观。深圳的黄昏如此短暂,就像某些难以捕捉的情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