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关于段唐的讨论早已沸沸扬扬,众人翘首以盼。
终于,在跨年前夜的暮色刚漫过城市天际线时,那个沉寂许久的账号亮了起来——他的回应,终究是在一双双眼睛的翘首以盼中,千呼万唤始出来。
段唐发布了一条动态:
久等了,诸位。大家要的“盛宴”,希望会喜欢。
@辉哥,你要的,也一并给你。
顺便说一句,从今天起,再无“堂主”,江湖不见。
随动态一同发出的,还有一条视频。
画面一开篇,便是带着咸湿气息的海风扑面而来,伴随着段唐平静的讲解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记录下了海岸边发生的一切:
“海岸路西南,断崖口岸。
“今天晴转多云,此刻阳光时隐时现,能见度大于3000米,体感温度在2-3摄氏度,湿度68%,风速4.6米/秒,算是不错的天气状况。
“我决定先探一下路,毕竟这条路没走过。”
……
车轮碾过路面时,能清晰地听到细小砂石被压过的“沙沙”声。
路的一侧是连绵的矮丘,覆盖着枯黄的杂草,另一侧则是陡峭的崖壁,往下望去,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深蓝色的海水在风的推动下,翻涌着细碎的波浪,偶尔有海鸟展开翅膀,从镜头前匆匆掠过,留下一声清脆的鸣叫,又很快消失在远方的云层里。
……
“第一遍,5公里,三分三十五秒五一。
“路况不错,路面平坦无急弯,最大弯道半径约80米,属于缓弯,不需要大幅度倾斜车身;偶有几处小坑洼,小心避开就好。
“周围没什么人,除了风声、海浪声,听不到什么其他声音,没有行人或车辆干扰,能保持稳定的行驶节奏。
“起始点我做了标记,用了一点荧光橙的喷漆,辨识度高,终点一直延伸到路尽头的石崖,石崖前100米处有个明显的坡度变化,所以终点也就定在了那里。
“全程5公里,海拔落差总共12米,属于平缓路段,对动力输出要求不高。路面没有积水,不会影响制动。
“再探一次。”
……
镜头里的景色明显过得更快了些,路边的野草飞速向后退去,海鸟的身影也成了一闪而过的黑点。在耳机里隐约响起呼吸声,带着一点急促,却依旧平稳。
……
“第二遍,5公里,二分十一秒一三。
“刚才的动力测试没问题,5500转时扭矩输出达到峰值,加速时车身没有明显晃动,侧风的影响也在可控范围内。
“不过在接近石崖的最后500米,发现路面有少量海藻残留,可能是涨潮时海浪打上来的,虽然现在已经晒干,但下雨后会变得湿滑,正式跑的时候要避开那片区域,走道路中间的沥青层。”
……
“第三遍,正式,开始了。为我加油吧!”
他抬手按了下车把上的运动模式按钮,仪表盘瞬间切换成红色背光,引擎的怠速从1500转提升到2000转,排气声浪变得更加浑厚——这是竞技模式的设定,能缩短油门响应时间,让动力输出更直接。
同时,他戴上了降噪通讯耳机,只保留引擎声、风声和自己的呼吸声,避免外界杂音干扰判断。
……
视频画面开始由慢到快,起初还能看清路边野草的晃动,很快,所有景色都成了模糊的色块。飞逝的尽头里,是穿织如梭的时光印记。
路边树木的苍翠像是被打翻的颜料,顺着镜头飞速向后流淌。
天空的湛蓝被拉成了长长的丝带,云朵的洁白则成了丝带上点缀的棉絮,一掠而过。
大海的深邃在镜头下方铺开,像一块不断延伸的深蓝色绸缎,不停的轻轻起伏。
路面的浅灰成了唯一的基准线,笔直地向前延伸,仿佛要通向天的尽头。
阳光的璀璨则成了细碎的光点,在镜头里不断闪烁,让人几乎睁不开眼。
所有景色都如潮水般排山倒海而来,又飞速向后退去,让人目不暇接,整个世界都在围绕着这辆摩托车旋转。
耳机里满满都是呼啸的气流声与摩托车引擎的轰鸣声,从最初的躁动刺耳,渐渐变得低沉嘶吼。
当转速突破8000转时,引擎进入高功率区间,排气声浪带着明显的“爆鸣”,这是气门正时切换的声音,标志着车辆已经进入最佳动力状态。
到最后,仿佛只剩下骑手粗重的喘息声与怦怦作响的心跳声,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
他的心率已经升到每分钟120次,却依旧保持着均匀的呼吸,这是长期极限训练形成的生理适应,能在高强度运动中维持稳定的生理状态。
在那近乎万籁俱寂的边缘,所有声音又骤然回归——
引擎的爆发声冲破了极限的束缚,转速瞬间飙升到9500转,这是这辆车的安全转速上限,再高会有引擎爆缸风险;
气流声也变得尖锐而狂躁,时速已经突破180公里,风阻带来的压力让他的肩膀微微发酸,头盔的风镜上开始凝结细小的水珠,那是呼出的热气遇冷凝结而成;
连同海浪声、风声,一起轰鸣着席卷而来,带着冲破一切的力量,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在极致的喧嚣中,透着一种令人窒息的震撼。
他的视线死死盯着前方100米处的路面,大脑飞速计算着刹车点和路线。
按照当前速度,到石崖前的制动距离需要至少80米,必须在看到荧光橙标记时就开始收油,采用点刹的方式逐步降低车速,避免急刹导致车轮抱死。
……
视频的最后,画面渐渐慢了下来,最终停在崖边的巨石前,摩托车的引擎缓缓熄灭,只剩下海风的声音和段唐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他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透着释然:“平均时速185,用时一分三十五秒二七。这样的结果,足够了,毕竟不是正规赛道,安全第一。最后,祝大家跨年快乐!”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段唐依旧清晰地记得那种极致的感受。
彼时精神高度集中,脑海中一片空白,唯有前方的道路与耳边的风声。
当双脚重新踏上地面的那一刻,摩托车的余温还残留在裤腿上,他任自己随意的坐在地上,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铺天盖地袭来。
是双腿的酸痛,是胸口的闷胀,是极致专注后的疲惫,是引擎熄灭那一刻的轻松,是看到终点标记时的安心,是完成承诺后的释然,更是一种冲破束缚的自由。
此刻,连呼吸都变得格外顺畅,仿佛整个人都轻了几分。
他忽然想起那位以643公里时速创造世界摩托车速度纪录的车手说过的话:“当你全速行驶的时候,会感觉整个人有种被气流牵引向上的感觉,就好像上帝之手在助你飞翔。”
是啊,飞翔的感觉真好!
轻盈、自由,仿佛能挣脱一切束缚,摆脱一切烦恼。
可人心底总有一个声音在问:人真的能飞吗?或者人能一直飞吗?
或许有人会说,当然能。
可就算真的能飞又怎样呢?
段唐举起右手,阳光透过指缝倾洒下来,手上还沾着些许海沙,掌中的薄茧是经常握车把留下的痕迹。
他忽然笑了笑,是啊,就算能飞,最终还是要脚踏实地——累了要停下来休息,饿了要找地方吃饭,受伤了要慢慢愈合。
走、跳、跑,总归要降落在这片坚实的大地上,感受泥土的温度,触摸草木的质感,感受到真实的活着。
此刻的自己,褪去“堂主”的光环——那曾让他被众人追捧,也让他被流言缠绕的光环;卸下过往的纠葛——那些曾让他热血沸腾,也让他疲惫不堪的纠葛。
终究要回归平凡的生活,回到那个有热饭、有灯光的家,为了心里还没实现的梦想,为了那些珍视自己和自己珍视的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总要落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