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唐朝小医娘 > 第12章 你怎么知道

唐朝小医娘 第12章 你怎么知道

作者:松雪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4:33 来源:文学城

无药无针的绝境,竟真被那乐小娘子用一双手、几块石子、一捧热沙给破了!

也是这一日功夫,众人才知晓,原来治病除了吃药针灸,还有如此多样的法子可以一同施治,只是推拿、砭石之类的外治之法,没有医者高超的技艺或是敢于施为的胆魄,只怕没有这等疗效的。

何况乐小娘子施治时那手法便与寻常医家大不相同。

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众人是亲眼看着杜六郎从奄奄一息、呕咳不止到能一口气吃下泡软的半个麦饼,要不是乐瑶不许他吃太多,他甚至能吃下一整个!

旁观者大多不通医理,但都有一样淳朴的思想:只要能吃,能吃就能救回来!这孩子虽还未痊愈,但绝对已从鬼门关上被拽回来了。

这下他们对乐瑶的医术再没有质疑的了。

乐瑶能知道人们对她的议论,但还算淡定,毕竟前世这样的议论声也不少,从患病开始,她便活在旁人或怜悯、或好奇、或疏离的目光与流言蜚语中,长大后又因太年轻了,还是残疾人,病人及家属对她的审视、怀疑乃至轻视,更是从未停息过。

她从小便知道,自个一句抵不了旁人千万句,与其耿耿于怀,与其徒劳争辩长短,有那等时间,不如多看两个病人。

所以她只是平静地监督着杜六郎吃完那半个麦饼,又仔细吩咐杜彦明将孩子抱好,再让他搓热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揉腹部,帮助消食,略歇两刻,再喂他服下熬好的汤药。

临睡之前,她又特意来到杜六郎身旁,再次为他探了探额温,确认没再反复,这才放心,顺道再用推拿帮助他排了一回痰。

之后,孩子沉沉睡去,连咳嗽声都少了。

夜渐渐深了,大漠之上星河远去,四野无声,只有干牛粪燃烧、风卷沙海的声响。

众人犹如看完了一场名为“乐娘子妙手救患儿”的瓦舍大戏,都心满意足,纷纷围着破毡毯挤挤挨挨卧地歇息。

柳玉娘搂着怀中呼吸平稳、大为好转的孩子,不住地低声向乐瑶道谢,杜彦明更是心头卸下大石,给乐瑶郑重其事地行完礼,竟还忍不住咬住袖子呜咽不止,最后被柳玉娘嫌弃丢人,狠狠踹了几下才收了哭声。

乐瑶顺带还把陶罐底部剩下熬烂的药渣,用她随身那只布袋挤得七成干,裹成贴包,让柳玉娘给杜六郎贴敷背后的肺俞穴上,贴一晚巩固疗效,明日再揭掉。

忙完这一切,乐瑶才得闲坐下,寻了块略微平整的石块坐下,忽又想起答应为周婆诊脉之事,忙转向方才一直在旁默默帮助却默不作声的周婆,温言道:“周阿婆,如今都忙完了,我替你把把脉吧。”

机不可失,周婆忙将手伸过来。

乐瑶搭手凝神片刻,又观其舌,才问道:“周婆,你腿脚疼,应该并非近来之事吧?怕是在长安时便常隐隐作痛了吧?”

周婆两眼瞪圆:“你怎会知晓?”

乐瑶想了想这时的风湿该如何说,才道:“你的脉沉而紧,是寒湿痹阻已久才会有此脉;舌呈淡紫,苔白而厚,也是气血运行不畅、湿重寒盛的症状。”

周婆听得有心惊:“我得了风痹之症?”

“的确是。”乐瑶直言不讳,但也安慰道,“不过您也不必过于忧心,还不算严重。只是边关寒冷,往后要多保暖,多食用温阳散热的食物,如生姜、羊肉、茱萸等,不能再吃寒凉生冷之物,尤其是生鱼脍及其他河鲜,即便是晒制过的干货,也最好忌口。”

周婆听到“鱼脍河鲜”这句话,便彻底被乐瑶折服。

还未获罪时,家中殷实,她最嗜食各种鱼鲜美味:鱼脍、腌鱼、熏鱼、虾干、瑶柱等等皆是她挚爱,即便是冬季,也也会想方设法托南来的商队捎带、囤积好些晒制的鱼获,以供应日常吃用。

这一切私密喜好,乐瑶是绝无可能知晓的,但她却诊断得如此确切,一语中的!足见其医术之精了!

见周婆诊得准,米大娘子也忍不住凑上前来。她素来有眩晕之症,曾在长安多方求治无效,便也期期艾艾开口:“乐小娘子,我也想请你把脉,我被这头晕之症困扰已久了……”

乐瑶正有借行医之便与众人结交的打算,自然来者不拒。她示意米大娘子伸手,但指尖才刚搭上腕间不久,她便忽地一愣,下意识抬眸看向她,张了张嘴,却欲言又止。

见乐瑶面露古怪,又忽然沉默不语,连旁边的周婆、杜彦明等人见状也不免心生好奇,问道:“她怎么了?难道病得很重?”

乐瑶实在有点说不出口。

米大娘子立刻便知道她真把出来了!顿时面红耳赤,压着声问道:“小……小娘子瞧出来了?为了这事儿,我在长安已访过不少大夫,服药无数,却收效甚微,我这……这病,究竟该如何医治呢?”

乐瑶尴尬地嘿笑了两声,委婉道:“少看些书。”

周婆和杜彦明等人都听得稀里糊涂,这米大娘子看着也不像饱读诗书的才女啊?即便是读书,难道勤勉读书还读出毛病来了?

米大娘子脸更红了。

抄家时,米家其他人房中搜出的是金银宝器,唯独她的屋子里翻出一箱男男女女、女女男男相尽缠绵的书……那些凶神恶煞的官兵被她这些东西惊得僵硬错愕的神色,她至今都难以忘怀。

但那些……那些也是她四处搜罗来的大宝贝啊!这些东西可不好找呢,尤其是画工精良、故事又写得精彩的。

她那死鬼郎君去得早,回了娘家后,她原也想再嫁的,奈何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未遇着合适的。长日寂寥,孀居无趣,看看这些书怎么了?

而且……她自觉成婚后算收敛的了,想当年未出阁时,她还常约上几位手帕交,瞒着家人,偷偷跑去瓦舍看那些身强体壮的男伶演百戏呢,她如今都还记得,曾有个极为俊俏的胡人优伶,生得碧眼卷发、高如山峦,只披薄纱跳胡炫舞,实在是……

美味,美味啊!

见米大娘子竟当着她的面,眼神迷离,憨笑着神游了起来,乐瑶扶了扶额头,忍不住重重咳了一声。

她才如梦方醒。

对上乐瑶那双仿佛洞悉了一切的目光,米大娘子扭捏了一下,还是低声追问道:“……不瞒乐小娘子,我自家中获罪后便再未看过那些书,您怎的还能诊出来?”

乐瑶一言难尽地看着她:“大娘子啊,你是不是都看得倒背如流了?即便无书在手,也能在心中反复回味,那……那与看真书又有何区别啊?”

她刚刚那模样分明就又在回味了啊!

米大娘子呆了:“你怎么知道啊!”

乐瑶都被她逗笑了,咳了一声才忍住,认真道:“这样吧,等到了苦水堡,若那儿的医工坊里备有相应的药材,再看看能不能开上几服宁心安神、助益睡眠的方子,你且吃上几日,回头再慢慢地调理气血。”

米大娘子一愣,她还知晓她睡不好?

“你的病急不得,但也并非绝症,先把作息调过来,这样即便不吃药也会好起来的。夜不寐则心气耗,久虚则气无力,日久便易血亏,所以你才会头晕乏力,因此用再多补药也是虚不受补。”

米大娘子脉象不仅细弱还软,再看她面色,眼圈青灰,唇白脸黄,是典型的长期熬夜、还看某类图画书导致的肾虚阴损。

乐瑶不紧不慢地接着说。

“我猜,以往那些大夫给你开的是补益气血的药,药本是好的,只是你体虚不受,反助长虚火,故而服用无效还适得其反。你服用后可是头晕更甚,还时常伴有鼻腔燥热、流血,或是口腔内生疮溃烂的症状?这是因为那些大夫诊出了你血少脉细,便急于为你补气血,但却不知,你的病根不在气血上,故而我教你先调作息。”

中医就是这样,大多时候看的是整体,要阴阳平衡、气血周流,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

“小娘子真如神仙一般,只是把了脉,竟连我先前吃过什么药、吃过药后有什么症候,都说得一字不差!”米大娘子听完乐瑶的话激动得都快结巴了。

神了!

乐瑶笑道:“你过誉了,望闻问切,最后才是切,我方才可不仅仅只是在把脉,也在观察你的面色、神态,聆听你的声音、气息。再说了,身为医者,辨症析因是基本功,何足道哉?好了,你便照我方才说的,先放宽心,到了苦水堡再从长计议。明日路上,若你还觉得头晕不适,我教你个简便的法子,可稍作缓解。”

说着,她便以指尖沾了些火堆旁的灰,拉过米大娘子的手,在其腕横纹上约两寸之处、两筋之间的明显凹陷处轻轻一点,留下一个灰色的印记:“此处名为内关穴,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之效。你若觉得头晕心慌,便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按压此穴,持续片刻,直到感觉有明显的酸、麻、胀感为止,可以左右手交替进行。”

“多谢小娘子了!”米大娘子感激不已,连连道谢。在长安看病时,大夫们从不肯轻传穴位,即便针灸,也不知他灸的是哪个穴位,但乐瑶却这般随意便教了她。

这下不仅是她,如周婆、杜彦明等人也听得认真,还跟着在自己手上也按了按,把这法子都默默记在心里,都想着这法子实用,日后若有不适,或可一试。

此时,同火堆中生得最魁梧的郑山也忍不住伸出胳膊。

他便是方才那个站在乐瑶这边替她说话,与另一名流犯大打出手之人,此时模样很有些狼狈,浑身滚得尽是沙土,脸上还有被官兵训诫时,用刀鞘打得红肿起来的数道伤痕。

此人也人如其名,哪怕一路颠沛流离已瘦了不少,看着却还是如门板般魁梧雄壮。

他伸出他那胖得经脉都已看不见的胳膊,乐呵呵道:“乐小娘子,你瞧,我可有病?”

米大娘子:嘿嘿嘿[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你怎么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