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棠下歌 > 第10章 镜中仙

棠下歌 第10章 镜中仙

作者:日野森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9 10:59:23 来源:文学城

掌柜挠了挠头,笑着说道:“呃,这道菜毕竟十分考验厨师的水准,能做的不多,全县就三家,东来酒楼、聚芳轩和福顺居。”

“都是十五送去的?”江谨承继续问。

掌柜说:“聚芳轩和东来酒楼是十五送的,但福顺居的老板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庙里斋戒礼佛,所以是十六送去的。”

四月十六……

岂不就是宋序他们进山的前一天。

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

短暂地接触后又迅速分开。

已无需多言。

从掌柜这打探到了福顺居的所在,便即刻动身前往。

***

福顺居是当地的老店了,门面装饰也比较朴素,牌匾已经被虫蛀空了不少却也没换新的。

不过看这进进出出的食客,看来掌柜所言不假,这的厨子确实有些水平。

两人步入酒楼,环顾四周。

只见里面宾客满座,笑语喧哗。

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祁让轻声对江谨承嘱咐说:“我们装作食客直接点菜就好,切莫暴露身份,你也低调些,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话说的,大爷我一向很低调。”这话刚说完,江谨承就朝店小二招了招手,高声道:“小二,过来——”

小二闻之热情地迎了上来,“客官,要点些什么?”

“把你们店里的好酒好菜都……唔”

祁让立刻捂住他的嘴。

生怕再让这混小子叫两声,整层楼的食客都要被他招引过来了。

祁让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地说:“我二人途径此地,听闻贵店有一道招牌菜,颇为有名,今日特来品尝。”

小二眼睛一亮,笑道:“不知客官说的可是那道‘附子乌鸡汤’?”

“正是。”

“客人真是好眼光,附子乌鸡汤虽是我们当地特色,但放眼整个凤水,就我们家做得最正宗。”小二说着,压低了些声音,神秘道:“二位客官要常规的汤食还是需要加料?”

祁让挑了挑眉,顺着他的话往下问:“加料?”

“哎呀,就是除了附子,可需要再添四物汤?”

四物汤江谨承知道,无非就是当归、川穹、白芍、熟地黄之类补气血的方剂,当年跟着师父练武的时候没少喝。

心想这有啥稀奇的。

“区区四物汤而已,搞这么神秘作甚。”

小二面露难色,“客官有所不知,我家的四物汤不是那个四物汤,而是甘草、黄芪、葛根和柴胡。”

祁让端茶的手微微顿了顿,似乎明白了什么,随后说:“那……还是不加了,我们不需要。”

江谨承:“等等,要,为什么不要,咱们都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没能好好睡觉了,不得赶紧补补。”

这几天连夜查案确实辛苦。

江谨承大手一挥,想着反正都是补药,先喝了再说。

小二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微妙,“原来二位……”

祁让抬眸怒视着对方,连声音都透着一丝寒气,“你话有点密了。”

“我这就去吩咐厨房准备。”

小二被吓一跳,连忙抱着菜单逃之夭夭。

“他刚刚那话什么意思?”江谨承低声问祁让。

“没什么,你一会儿多喝点。”

不久,一道色泽鲜艳、香气扑鼻的附子乌鸡汤被端上了桌。

二人小心翼翼地品尝了一口。

还别说,虽然里面加了不少药材,但汤却依旧保持着乌鸡的鲜香。

附子也炖得软烂,浸满鸡汤之后,苦味便被压制了。

小二还贴心上了甜茶。

祁让假意闲聊说:“果然不错,难怪我们那朋友极力推荐我二人过来。”

小二点了点头:“那想必二位的朋友是常客吧。”

“嗯,十七那天他还来过,你有印象吗?”

“客官说笑了,店里每天来往这么多客人,我哪里都记得住。”

“我那朋友是个怪人,你应该能记住。”祁让放下手里筷子,看着店小二道:“他……不喜欢被人看到自己的真容。”

刘愿生前好歹也是凤水县的名人,在凤水县吃饭不可能毫无遮掩。

当然,这只是祁让的猜测。

没想却还真叫他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小二好像忽地想起来什么,一拍掌心说:“您说的是锦绣姑娘吧!”

听闻此话,江谨承一口汤差点没喷出来。

“锦绣?”

祁让也愣了愣。

“姑娘?”

***

“锦绣……”

柳司珩拿起了梳妆台上一块精致的木牌,上面以金粉书写着“锦绣”二字。

这是见喜三元每个姑娘随身的名牌,柳司珩的手指轻轻摩挲过两个金字,轻声念了出来。

而宋序在屋中找了一圈,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了房间一角的古琴上。

这把古琴做工精细,看着应该价值不菲。

琴身上泛着淡淡的光泽,显然是经过精心保养的。

然而,就是这把被主人精心养护过的古琴上,却有一根弦异常地断开了,显然不合逻辑。

宋序蹲下身,仔细查看那根断裂的琴弦,眉头紧锁,“柳司珩,你快来看。”

柳司珩闻讯走来,目光随即也落在了那根断开的琴弦上,“嗯?断了?”

“我给刘愿验尸的那晚,见他左手拇指处也有一道细小的伤口。”宋序说:“现在看来,应该就是这琴弦所致。”

柳司珩轻轻触碰了一下那把琴。

琴弦微微颤动。

发出了一声低沉的琴音。

这声音虽小,却在寂静的房间中显得格外清晰。

穿透了房门,传到外面。

就在这时,走廊上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是赵妈妈那尖锐而焦急的声音:“锦绣?你回来了?你这几天上哪儿了,闻人公子来了几次都不见你,人家好歹是东家,你说你……”

赵妈妈推开门。

一块水绿色的纱幔就飘到了她脸上。

“诶哟,你这屋里怎么还有风啊。”

她抱怨着,一边挥开头上的幔布。

才抬头,就见柳司珩和宋序两双眼睛直愣愣地盯着自己。

“啊!”

赵妈妈惊叫一声。

“二、二东家……还有宋少爷,你们怎么会在这?!”

她被吓得不轻,可一看是这二位,又瞬间松了口气,不停用手拍着胸口,连嗓音都变了,比方才温和得多,“您二位何时进来的,也不打个招呼,吓死人了。”

她探头往屋内瞧了瞧,四处都不见人,便道:“锦绣呢,你们没对她做什么吧?丑话可说在前头,我们锦绣是清倌,不接客的。”

花楼的姑娘都有清红之分。

清倌卖艺不卖身,红倌卖艺又卖身。

像见喜三元这种级别的花楼,清倌更是得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样才能有竞选花魁的资格。

不过花楼本就是风月场所,能够培养出一个拿得出手的清倌可不容易。

见喜三元的清倌除去花魁,也不过才十余人,赵妈妈可宝贝得紧。

柳司珩还是二东家的时候,这些姑娘就都给他弹过曲儿。

凡见过的人柳司珩一般不会忘,可现在就是想不起来这个锦绣是谁。

“锦绣,是新来的?以前怎么没见过?”柳司珩眯着眼睛,语气像是在质问。

赵妈妈知道他的脾气,便也没再扯东扯西,老实回答道:“锦绣都来一年了,我之前同您提过要不要见见,当时您刚和大公子闹变扭,就说没兴趣,后来闻人公子就把锦绣买走咯。”

赵妈妈还以为柳司珩会因为此事生气,赶紧用丝帕拍了拍柳司珩的胸口,嬉笑着解释道:“锦绣虽还住在此处,但我一想毕竟她已有主,您和闻人公子又是故交,再安排见面,恐怕就不合适了。”

“啥?这地方居然是你的?”

宋序语气一滞,有一瞬的吃惊。

“你不是自称雅士吗,没见过哪个正经读书人开花楼的。”

柳司珩倒是坦然:“宋少爷也读书人,请问你少来了吗?”

“我那是……”宋序一时无法反驳,不过柳司珩也没给他辩驳的机会,弯腰用扇子抵住了他的嘴,展颜一笑说:“办正事要紧。”

他转向赵妈妈,“你方才说锦绣是一年前来的,那她又是何时不见的?”

赵妈妈说:“应该是五天前吧,十七的早上还见她,晚上我来敲她的门,啧,就没人应了。”

时间倒是能对得上。

宋序:“你确定这锦绣是个女的?”

赵妈妈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笑话,半捂着嘴笑个不停,“宋少爷这说的什么话,她不是女的难道还是个男的不成,那闻人公子也不好男色啊,与锦绣相处了这么久,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

宋序跟着干笑了两声,只当作没听懂。

而柳司珩思索片刻后问:“闻人呢?”

……

赵妈妈敲了敲门:“大东家,二东家来看您了。”

说完,从里面紧跟着传出一个清冽的声音:“二郎来了,快些进来。”

推开门,就见一个男子半躺在椅子上,身上穿的是浮生坊的料子。

这家店以奢华闻名,许多富商巨贾都爱在那做衣服,金丝滚边,翡翠做扣,可闻人允身上这套乍一看却与寻常的素衫无异。

不愧能和柳司珩玩到一块。

俩人都是又作又装是典型。

闻人允拿下脸上盖的《文论选》,挥了挥手,示意为他捶腿的两人可以别敲了。

两人轻轻放下小锤,收拾完东西连忙退了出去。

赵妈妈颔首施礼,随即关上门,屋里便只剩下了他们三个。

闻人允一眼就看到了宋序,“让我瞧瞧这谁,唷,宋少爷,又长高了。”

见宋序眼中有些茫然,他又道:“怎么,不记得在下了?你我是见过的呀。”

宋序往后退了一步,心想这人怎么和姓柳的一样爱动手动脚。

“记得记得,上次诗会,闻人公子一举夺魁,叫人想不记得都难。”

远看一条狗,近看狗一条,抬腿就撒尿,饿了汪汪叫。

京都的文人才子中能写出这种打油诗的,也算是……文坛奇葩了。

柳司珩表情变了又变,摊开扇子挡在了闻人和宋序中间,皮笑肉不笑道:“闻人兄确实才华了得,所以今年科举有把握吗?”

“嘶,二郎,你又扫兴。”闻人撇了撇嘴,又瘫回到椅子上,“我已征得家里人同意,以后不考了,反正年年都不得中,还不如放我出来做生意。”

他大手一挥:“你看,你走之后,这花楼转让我经营得多好。”

柳司珩对他如何经营花楼可没兴趣。

把方才那木牌扔到了闻人跟前,直奔主题问:“眼熟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