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暗恋的人吗
又到一年毕业季,六月的风吹过B大梧桐大道,簌簌声响如同无数双手在为即将离校的学子鼓掌送别。沈析抱着装满杂物的纸箱,沿着林荫道慢慢走着,箱子里最上面放着一本厚厚的《建筑设计原理》,书页间隐约露出照片一角。
“沈析!”
熟悉的嗓音从身后传来,沈析脚步一顿,纸箱边缘被手指不自觉地掐出浅痕。他调整好表情,转身时已是一贯的平静。
周予追上来,额角带着细汗,阳光下泛着光。他一手随意搭在沈析的纸箱上,气息微喘:“走怎么不叫我?说好了一起吃散伙饭的。”
“看你睡得沉。”沈析简短回答,目光落在周予搭在纸箱的手上。那只骨节分明的手曾无数次拍过他肩膀,揽过他脖子,却从未感知过他心跳如鼓的瞬间。
周予咧嘴一笑,露出标志性的虎牙:“昨晚班级聚会喝多了。走吧,他们都等着了。”
沈析嗯了一声,两人并肩向校门口走去。四年前,他们也是这样并肩走入校园,只是方向相反。
“你工作定了吗?”周予问。
“上海那家设计院。”
“可以啊,牛逼!”周予用力拍他后背,力道大得让沈析踉跄一步,“我在北京,以后常聚。”
沈析轻轻点头。一南一北,两千公里,这就是他暗恋四年的结局。
“对了,你有暗恋的人吗?”周予突然问,眼睛瞥向沈析,带着几分试探。
沈析呼吸一滞,纸箱角落那本厚书下的照片似乎在发烫。他垂下眼帘,淡淡回答:“没有。”
“真的假的?”周予凑近,温热呼吸扫过沈析耳廓,“四年都没见你喜欢过谁,我还以为你暗恋我呢。”
一句玩笑,却像针扎进沈析心脏。他勉强扯出笑容:“想多了。”
周予哈哈大笑,又重重拍他肩膀:“开玩笑的,知道你不是。”
是啊,你知道我不是。沈析在心里默默接话。因为你知道我喜欢女生——至少,我曾经这样告诉过你。
大一时,沈析曾在宿舍深夜谈话中编造过一个喜欢的初中女同学。那是他唯一一次在周予面前谈论感情话题,一个为了避免怀疑而编织的谎言。
散伙饭上,同学们哭成一团,啤酒瓶倒了一地。周予是人群的中心,一如这四年中的每一天。沈析坐在角落,安静地喝酒,目光却始终追随着那个耀眼的身影。
“沈析,咱俩喝一个。”周予突然挤到他身边,醉眼朦胧地举杯,“谢谢你这些年陪我刷夜画图,帮我带饭,还替我签到...”
沈析举杯轻碰:“小事。”
“对你来说是小事,对我很重要。”周予难得认真,仰头干杯后,忽然压低声音,“其实我有喜欢的人。”
沈析手指收紧,杯壁凝结的水珠顺着手腕滑进袖口,冰凉一片。
“谁?”他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
周予却神秘地摇头:“以后告诉你。”
饭后,一群人又吵着去KTV。沈析以收拾行李为由提前离开。夜色中的校园熟悉又陌生,每一个角落都存着他不敢言说的秘密。
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他们曾一起刷夜备考;建筑馆后面的小树林,周予在那里抽过无数支烟;篮球场边,沈析坐着看过多少场比赛已数不清;还有宿舍楼下,总是周予搂着他说“明天见”,然后转身离开。
四年暗恋,到此剧终。
回到寝室,沈析放下纸箱,取出那本《建筑设计原理》。书页间夹着一张照片,是大二那年社团招新时偷拍的。照片上的周予站在建筑系展位前,举着模型,笑容灿烂如阳。背面有一行小字,是沈析自己写的日期和一句“今天他又赢了比赛”。
这四年,沈析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了关于周予的无数瞬间,全部藏在这本厚重的专业书里。
“再见。”沈析轻声道,不知是对照片上的人,还是对卑微喜欢着对方的自己。
毕业后的生活按部就班。沈析在上海的设计院工作,周予进了北京一家知名建筑师事务所。他们偶尔微信联系,多是周予发起——分享项目进展、吐槽客户、或者简单一句“在干嘛”。
沈析总是简洁回复,不敢过多表露关心。他小心维持着安全距离,怕稍有不慎就泄露了深藏心底的感情。
十月,大学同学结婚,邀请同班同学参加婚礼。沈析原本不打算去,直到周予发来消息。
“你去吗?咱俩可以凑个伴。”
看着屏幕上那行字,沈析犹豫再三,最终回复:“好。”
婚礼在北京举行,深秋的香山红叶正盛。沈析提前一天抵达,被周予拉着去了母校。
走在熟悉的梧桐大道上,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
“记得吗,大二那年咱们在这儿打雪仗。”周予指着路边的长椅,“你摔了一跤,额头撞椅子上,肿了好大一个包。”
沈析没想到周予还记得这种细节。他当然记得,因为那天周予背着他跑了半个校园去医务室,焦急的样子像是世界末日。
“你后来请我吃了一个月食堂,说是补偿。”沈析微笑。
“应该的,谁让我非要打雪仗。”周予搂住他肩膀,动作自然如昔。
他们走过每一个有回忆的地方,周予如数家珍般提起往事,有些甚至连沈析自己都模糊了。奇怪的是,周予记得的都是两人独处的细节,而非他那些轰动校园的高光时刻。
傍晚,他们坐在曾经最常去的校外小餐馆。几杯酒下肚,周予忽然问:“你还是没谈恋爱?”
沈析摇头。
“为什么?”周予追问,眼神里有沈析读不懂的期待。
“没遇到合适的。”沈析轻描淡写。
周予似乎有些失望,仰头喝尽杯中酒。
第二天婚礼上,老同学重逢,热闹非凡。有人起哄让周予这个“建筑系男神”分享感情经历。
周予站在人群中央,笑容依旧耀眼却多了几分沈析看不懂的落寞:“我一直有喜欢的人,只是他不知道。”
周围顿时炸开锅,大家纷纷猜测是谁。沈析站在角落,心脏钝痛。他早知道周予有喜欢的人,毕业散伙饭那天就已知晓。
婚礼结束后,周予提议多留一天,去看看刚退休的系主任王教授。沈析本想拒绝,却抵不过周予软磨硬泡。
王教授见到他们很是高兴,留他们吃晚饭。饭后,老人拿出相册,翻到他们那届的毕业设计展。
“这是沈析的作品,”王教授指着一张体育馆模型照片,“概念很新颖,记得当时有公司看中了。”
沈析愣住。他的毕业设计确实获了奖,但从不知道有公司感兴趣。
“是我爸公司。”从王教授家出来,周予才坦白,“当时他想买下你的设计,但你已经签了上海那边。”
沈析停住脚步:“为什么没告诉我?”
“你说要去上海。”周予声音很轻,“我以为你不想留在北京。”
夜色中,两人站在小区门口,路灯将影子拉得很长。沈析忽然意识到,这四年里,他对周予的了解或许并不全面。他总是默默注视,却从未真正试图走进对方的内心。
“你记得毕业那天我问你有没有暗恋的人吗?”周予突然转身,目光灼灼。
沈析心跳漏了一拍。
“其实那天,我是想告诉你...”周予停顿片刻,像是鼓足勇气,“我喜欢的人是你。”
空气凝固了。沈析怔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从大二开始,我就喜欢你了。”周予声音有些发抖,“但你说过你喜欢女生,所以我不敢说。这四年,我看着你谈恋爱,看着你毕业去了上海...我以为我没机会了。”
“我没谈过恋爱。”沈析下意识反驳。
周予愣住:“可是你大一时说...”
“那是骗你的。”沈析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我怕你们发现我喜欢男生。”
两人面面相觑,突然同时笑了起来,笑中带泪。
“所以,你现在有暗恋的人吗?”周予问,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
沈析看着眼前这个人,这个他暗恋了整整六年的人,轻声道:“有,一直都有。”
周予眼眶瞬间红了,上前一步将他紧紧抱住:“我等这句话,等了六年。”
晚风拂过,带走经年秘密,留下相拥的影。原来暗恋从未是独角戏,只是两个胆怯的人,都不敢先开口。
后来沈析才知道,周予保留着更多关于他的记忆——第一次对话的日期,他喜欢的咖啡口味,他随手画的素描,甚至是他生病时吃过的药盒。这些琐碎的物件被周予仔细收藏,如同沈析珍藏的那本夹着照片的书。
“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沈析问。
“怕连朋友都做不成。”周予握紧他的手,“但有件事我必须坦白,毕业设计那件事,我不是只想帮你。我是想把你留在北京,留在我身边。”
沈析看着他,突然想起婚礼上那句“他一直不知道”。原来暗恋中最大的错觉,是以为自己的喜欢卑微而孤独,却不知对方也在同步注视着自己。
“下周我要去上海出差,”周予抵着他的额头说,“可以住你那里吗?”
“没有多余的房间。”
“没关系,我可以睡沙发。”周予眨眨眼,“或者...你的床够大吗?”
沈析耳根发烫,却没有拒绝。
深秋的北京夜空罕见地明朗,星光洒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沈析想起大学时读过的一句诗:“我们的孤独如此相似,有幸如此不同。”
他有暗恋的人吗?
有的,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说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