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城市,被湿冷的寒气笼罩。周六早晨,苏念特意选了件暖和的燕麦色高领毛衣,搭配格纹毛呢裙,对着镜子练习了几次“专业人士”的严肃表情——今天是沈倦项目演示的日子。
A大实验室楼比想象中更肃穆。沈倦在门口等她,穿着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和深色牛仔裤,身姿挺拔,在来来往往穿着随意的大学生中显得格外醒目。看到她,他快步迎上来,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装着素描本和资料的帆布包。
“冷吗?”他低头问,视线扫过她被风吹得微红的脸颊。
“还好。”苏念摇摇头,好奇地打量四周,“你的项目……”
“上去说。”他示意她跟上,领着她穿过安静的走廊,走进一间小型的演示室。
房间里只有几排座椅和一个大屏幕。沈倦让她在前排坐下,自己走到电脑前。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屏幕亮起,呈现出一个简洁干净的初始界面,背景是柔和的渐变蓝色。
“这是一个基于情感记忆的个人时光轴应用原型,”沈倦开始讲解,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专业,“用户可以通过上传图片、文字或音频,标记当时的情绪,系统会通过算法进行归类和组织,形成一条可视化的情感记忆轨迹。”
他操作着演示程序,界面流畅地切换。“比如,这里可以标记为‘喜悦’,”他点开一个模拟的晴天图标,界面展开,显示出虚拟的照片和文字,“系统会关联类似情绪的记忆碎片。而这里,”他又点开一个细雨图标,“可以标记为‘宁静’或‘沉思’。”
苏念认真地听着,作为一个设计系学生,她立刻被这个概念的细腻和界面简洁的美感吸引了。“所以,它的核心是帮助用户回溯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记忆?”
“嗯。”沈倦点点头,目光与她在空中交汇一瞬,又迅速回到屏幕上,“但目前的交互逻辑还不够直观,视觉引导也可以优化。想听听你的看法。”
他调出交互流程图,苏念拿出素描本,一边听一边快速勾勒着想法。
“这里,”她用笔尖点着屏幕上的一個跳转节点,“从‘喜悦’情绪进入详情后,返回的路径不够清晰,用户可能会迷失。或许可以增加一个固定的、带有情感色彩标识的导航栏?”
沈倦若有所思地凑近些,看着她的草图。“有道理。视觉上呢?”
“渐变蓝色背景很舒服,但不同情绪之间的区分度可以再强一点。”苏念翻到新的一页,画了几个色块小样,“比如,‘喜悦’可以用更温暖的杏黄色点缀,‘宁静’可以保留蓝调但加入一些水墨感的晕染……”
她讲得专注,没注意到沈倦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她神采飞扬的侧脸和飞快舞动的笔尖上。直到她停下询问地看他,他才恍然回神,轻咳一声。
“很好的方向。”他表示赞同,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欣赏,“比我们团队之前讨论的几个方案都更……打动人。”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们沉浸在设计与逻辑的碰撞中。苏念从用户视觉和体验出发,提出天马行空的构想;沈倦则用严谨的代码思维评估可行性,并给出技术上的补充。他们时而争论,时而达成一致,演示室里只有画笔的沙沙声、键盘的敲击声和两人低低的讨论声。
中途,沈倦起身去给她接热水,回来时,手里还多了一个小小的纸盒,里面是她喜欢的抹茶马卡龙。
“补充点能量。”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顺手。
苏念捏着那颗绿色的甜点,心里也甜丝丝的。这种并肩思考、彼此启发的时刻,比任何单纯的约会都让她感到一种更深层次的连接。
演示和讨论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他们收拾好东西,并肩走出实验楼。
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苏念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就在这时,一点点冰凉的触感落在她的鼻尖。
她抬起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下雪了。”
细碎的、洁白的雪粒,从墨蓝色的夜空中悠然飘落,在路灯的光晕里翩跹起舞,像是撒下了一层面纱。这是今年的初雪。
沈倦也停下脚步,仰头看了看天空,然后目光落在她仰起的、带着惊喜笑意的脸上。雪花点缀在她的发间和睫毛上,像星星的碎片。
“苏念。”他轻声唤她。
“嗯?”她转过头,眼中还映着雪光和灯火。
他看着她,眼神在初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深邃温柔。雪花无声地落在他们周围,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新年……”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跨年那天,你有安排吗?”
苏念的心跳悄然加速。她摇摇头:“没有。”
“那,”他向前迈了一小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声音低沉而清晰,“我们一起过,好吗?”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浪漫,只是一个简单的询问,却比任何情话都更让她心动。雪花落在他的肩头,也落在她微微发烫的脸颊上。
她看着他眼中清晰的期待,还有那被雪花衬得更加清晰的、微红的耳廓,弯起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
“好。”
沈倦的嘴角终于扬起一个明显的、放松的弧度,那笑容比夏日的阳光更让她觉得温暖。他抬起手,极其自然地、轻轻拂去她发顶积聚的点点雪花。
“走吧,”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送你回去。雪要下大了。”
两人并肩走入初雪的夜幕中,身影在飞舞的雪花里渐渐模糊,只留下地上两行并排的、通向未来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