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医院圣手,但中西医结合 > 第44章 荇菜【霸王票加更大章】

秦晓霜的故乡有一出弹词,叫《梁祝》,讲祝英台女扮男装入学堂读书,与同窗梁山伯相恋的故事。

小时他在故乡听这出弹词便好奇,周围人都是瞎了吗?

女扮男装,周围人一个都认不出来。

现在詹事府里的人好像也都瞎了,这都认不出苏清是女子。

也不怪众人眼盲耳聩。

当一个人美到极点时,她身上性别的特点便会模糊,而苏清继承自她母亲与皇帝的美貌,让她拥有了雌雄莫辨的美。

——碧波池苑泛清涟,鸳鸯交颈镇相怜。

——仙娥已是离阆苑,争奈我、不识罗敷真面。

可她真的是个女子。

每月他都见苏清有些不舒服,开始以为是生病,后来才懵懵懂懂猜到,这大抵……是女子的月信?

这个时候,苏清这饭量总要大些,尤其爱吃肉,总嚷嚷着再去围猎就好,烤点儿野兔野猪肉吃。

皇帝很不喜欢子弟沉迷狩猎,说驰骋畋猎,乃是堕人心性的玩意儿,因而每年也只有一次围猎。

苏清想吃烤肉,自然是落了空,只能继续对着文华殿东庑里厚厚的尺牍和夫子们发愁。

他则偶尔也会在书页的间隙里,凝望她打盹的模样。

——游鱼穿荇藻,叶底莺啼叫。

——观荇菜兮思流芼,抚琴瑟兮对桃夭。

她已是“梅花透露春消息”,他岂能“泥塑木雕不知情”。

那种无忧无虑的日子,终究是他们相处时的少数。

苏清渐渐长大,帝后之间的裂痕也愈来愈大,几乎要到了朝臣也隐隐知道的地步。

因而她光彩绝艳的眉目间,总萦绕着化不开的愁绪。

可她也不过一介没有一官半职的陪读,帮不上她什么,只能在她黯然神伤时守在她身边。

这一年的夏末秋初没什么雨水,天气干燥。

就在这一年,皇帝骤然废后!

朝野一片哗然,探问为何无故废后的奏疏像雪片般飞来。

一天夜里,惊雷声响。

听说劈中了一处宫殿,那处宫殿在大火里化为飞灰。

是夜,被废入冷宫数周的颜皇后死在了这座烧成灰烬的宫殿中。

夜里的文华殿很冷清,还有些书册没整理完,因而只有秦晓霜一人。

空荡荡的文华殿里,苏清失魂落魄地走进来。

他忙放下手中的书,从梯子上下来,还来不及行礼,苏清就像脱力了一般坐在地上。

夜里天气已渐凉,风露重,他来不及去取苏清的常服,急解了自己的披风,给她披上。

苏清好像双目看不见他一样,两眼空洞的没有神采,泪却不停地顺着脸颊流下。

他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只能陪在她身边。

“晓霜,我……母后……”她尝试说些什么,嘴里吐出的却都是破碎的字句,和眼泪一起碎成秋初的霜。

秦晓霜隐隐有猜到发生了什么事。

苏清经历的,不仅仅是失去母亲的切肤之悲。

他也算通晓史书,知道有些荒诞至极的朝代,有杀母立子的恶俗。

前朝也有位看似圣明的皇帝,穷兵黩武,疑神疑鬼,逼死了自己一个又一个儿子,最后要立聪慧的小儿子为皇太子时,声称世间祸患,无不由“主少母壮、女子乱国”所致,将自己孩子的母亲赐死。

这种荒谬昏聩、大逆人伦的行为,自然遭受了后世许多批评。

可人们还是说瑕不掩瑜,他还是圣明天子。

现在,这种残忍的事情发生在苏清身上。

“母后她……”她哭得没有力气,呆滞地靠在秦晓霜身上,整个人好似完全僵住。

秦晓霜手足无措。

“殿下,地上凉,您也要保重自己的身子。”他保持着自己的姿势劝解道。

可是丧母的悲恸,哪里是一两句话可以劝解的。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如果她是男子,那两人此刻的举动自然不为越礼;可她是一个女子。

——即使其他人都不知道她是;即使她也不知道,他知道。

最后,他缄口不言,只是将那件披风给她洗好,跪坐在她身边,任她靠在自己肩上,她的眼泪将自己的衣襟浸湿,和她一起感受她的悲伤。

…………

命运的悲痛还在继续蔓延。

颜皇后接连被废、身死,震惊朝野。

他父亲和其他几个文官一样,上书说颜皇后无过,不应无故废黜。

几乎是毫无意外。皇帝大怒,涉事者一律入诏狱拷问,他虽未曾参与其中,也因与太子过从甚密,入诏狱审讯。

那一次倒是恐吓为主,身上不曾受皮肉之苦。

毕竟皮肉之苦要等到他父亲和他已被定罪,要流放幽州北境之时:

两人各受杖刑二十,流三千里,服苦役三年。

临行之前,他见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太子。

那时秦晓霜知她深陷母亲被废一事,尚自身难保,却执意为他送行。

臀杖的伤还未好全,身上粗布囚衣虽是新换的,也粘上丝缕血迹。

他一瘸一拐地走向苏清,还未至跟前,便被苏清扶住。

“殿下。”

他微微蹲身,正欲行礼,苏清将他拦住:“不必,你……”

苏清顿了片刻,眉眼间闪过一丝痛惜和坚定:“你保重身体,以待来日,我必救你。”

“……是。必不负殿下期许。”

他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安慰她的意思。

北边弱水河畔,苦寒之地,可是,很多流放的人还来不及走到那里,便死在路上,更不要说他受过杖刑。

他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说这话无非是为了安慰苏清。

苏清敛去眼睛里的酸楚,往他手心塞了些东西。

随侍的小太监掏出一个布包给旁边押送的官差:“一点薄礼,还请公差大哥不要嫌弃。他们几个受过杖刑,这身粗布的衣裳未免不利于伤口恢复,若是溃烂了,路上有些什么,也是大哥添麻烦。还请公差大哥为他们添些软和贴身的衣物。路途遥远辛苦,剩下的银子权当给大哥添些酒菜。”

官差小心打开,看见里面露出的银锞子,笑道:“哪里哪里,分内的事。”

“你多保重。”

苏清对秦晓霜道。

和他与父亲两人一起流放幽州弱水河畔的,还有他的母亲。

依照大胤律法,犯罪流放者,其亲眷其他人可以不用陪同,但妻妾是必须要连坐一起流放的。

因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行动也甚为不便的母亲,被迫和他们一起走上流放的路。

他父母算得上恩爱,没有妾室,一路上照料着两个受伤病人的重担便落在他一人肩头。

待到可以歇脚的时候,她怜惜丈夫和儿子都受了伤,总吃干粮也不好,便借锅灶勉强做饭。

秦晓霜觉得身上的伤好些了,便过来打下手。

“我的儿,你起来做什么?去那边休息吧。”

“没事的,阿妈,我好多了。”

他有些庆幸,自己虽然十七八岁,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幸而最后没有娶妻。

不然岂不是连累别人?

他也不肯让这些杂事都落在母亲肩头,一瘸一拐地在旁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母亲顾氏看着,又垂下泪来。

她哭了一会儿,擦擦眼泪,强颜欢笑道:“你尝尝,我许久不下厨了,不知道手艺还比不比得上在娘家时。”

他母亲顾氏,是江南有名的儒商家的女儿。

以前士农工商,泾渭分明,商人为人所不喜;后来经贸繁荣,商人势大,许多也读书,或者和书香门第联姻,那种士人与商贾不婚的成见也越来越少。

秦家世代读书、做官,也娶了殷实的商人之女为妻。

顾家虽从商,家教却颇严,尤其是对女儿,更是心狠的,要个个教成贤妻良母,因而即使富足殷实,仆从甚多,做饭、刺绣女工等也是交给族中女子做的。

嫁入秦家后,秦父怜她辛苦,便请厨娘在家中做,反倒比她在父家时轻松些。

如今秦家落败,这一门手艺又捡了回来。

去幽州的路上,也不都是穷山恶水,艰难困苦。

渐渐入秋,天高气爽,秋色满江山,将翠绿染作彩林,弥望是满目云霞般的色彩。

官差和他们歇脚的破庙里,历来是流放幽州的必经之地,破败的墙壁上题了许多字,都是之前的人,望见这流放途中的山河丽景,心胸开阔,顿解郁结之气,慨然赋诗。

“倒有些意思。”

秦父看着墙壁上这些龙飞凤舞的字迹,连连颔首,取一块儿烧成黑炭的木头,也在墙上作诗题字。

这样的岁月宁静,自然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一代代随着这些罪臣流放的妻妾,就是负重前行的人。

家族得势时,她们是锁在笼子里的囚鸟,无法平分那些荣耀和自由,家族落败时,女人又是必须跟着吃苦的。

荣华时,这个世界或许不会想起女人,潦倒时,女人是万万不能不跟着一起受罪的。

大概是不幸中唯一的幸福,这也是从小被教育不能抛头露面的她们,为数不多可以领略河山秀丽的时日。

这时,秦晓霜常陪顾氏在庙宇边坐着,看山下层林霜染,叠翠流金。

苦中作乐,毕竟还是苦。

为了保证效率、及早赶到流放地,一日要走足足五十里。

官差虽然也要走这么多,但他们好歹不像犯人一样,必须辛苦戴着沉重的枷锁镣铐行走。

一路上,队伍里许多犯人受不了这种苦楚,自我了断的、病死的,不知有多少,最后到弱水河畔,也没剩几个。

撑到了流放地,痛苦也没有结束。

“你们几个运气不好,”当地看管他们的屯兵说道,“正是秋忙的季节,忙着呢,去干活吧。”

三千里的路途,双腿几乎已不是自己的,如何能够马上干活?

“还请大哥宽限几日。”他跪下祈求,将临行前苏清偷偷塞给他的碎银子交给那人。

“罢了,你们几个休息两日就必须起来干活。”

那人收了银子也不高兴。

后来,秦晓霜知道了他不高兴的缘由。

倒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留在这边陲的兵士许多是当年一位功高震主的将领麾下,后来将领骄纵,满门抄斩,这些兵士也受了冷落,在极寒的北地过着辛苦的生活,每年最盼的就是有流放的人来分担他们的活计。

秋天要收粮食,寒冷的冬天和初春要守着小牛和羊羔。

天气太冷,母牛母羊产下的小崽若不及时保暖,刚落地就容易冻死,需要人在寒风里彻夜守着,睡也睡不好。

繁重的劳作到暮春夏初的时候才稍微好些。

平原旷野,尽是野草莓、野玫瑰、榛子林,一望无际,香花盛放时,流放的人便摘了玫瑰花熬糖,分给当地人一起吃。

江中有鱼,不但味道鲜个头大,数量还不少。

晡夕日暖,他坐在江边一会儿,就钓上来好几条,给旁边休憩的母亲父亲烤鱼吃。

几个当地的屯兵坐在河边聊天。

草长莺飞,藻荇参差,雪山上融下的水化作潺潺溪流,清澈见底,在河石处激起雪白的湍流。

“你说朝廷还会想起我们来吗?什么时候接我们回去呢?”其中一个兵士道。

旁边的人没有回答他:“别想这些了。”

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他们仿佛要一直成为异乡人。

兵士没有等到好消息。等来好消息的是秦晓霜一家。

“你家的案子平冤昭雪了。”

“这小孩运气真好。”几个当地屯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有人看护,有车马,回程的路比来时好了太多。

回京城后,他知道家里的案子,太子周旋了许久,因而单独拜见了她道谢。

苏清没有多说什么,仿佛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只是看到秦晓霜不过流放一年,眉间便已都是风霜雪意,往日玉一般的年轻容颜也憔悴不少,她拿笔的手还是微顿。

洗刷冤屈后,朝廷显然也有疑虑,把秦晓霜外放到地方上。那几年,他治理蝗灾旱灾颇有成效,因而任职期满后又调回京城。

“詹事府左庶子?”苏清看着他的委任状,微微蹙眉。

这几年多,朝堂上发生了很多事。詹事府的右春坊,这个原先秦晓霜父亲做太子右谕德时的地方,几乎都被老皇帝安插了自己人。

又下令让秦晓霜进左春坊当太子庶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苏清对着面前的秦晓霜道:“你的事……”

她叹了口气。

她不得不承认,该死的道德感,让她对这个自小一起长大的人产生一些愧疚。他继续留在自己身边做事,对她来说,当然比老皇帝的那些探子好,但对他自己而言,有可能会招致更多祸患。

“你想好了吗?看你自己。”

秦晓霜的回答却让她意想不到:“太子殿下,我想请假回故乡一趟。”

苏清以为他是因为她的事受尽了苦头,想退缩,并不拦着:“你回吧,长假我这边也准了。”

假期期满,他却准时回来。

这在苏清意料之外。

暗卫把调查的结果送到她手上。

原来他请假是将母亲送回了故乡霅溪,又在祖坟那儿买了些田产房舍,归到他母亲名下。

是怕母亲受牵连,安置她去了。

窗外的流光洒在左春坊,一身官服的秦晓霜在苏清面前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礼。

“愿为殿下效劳。”

苏清脸上的笑意拂之不去:“当然,而且我不止要效力。我们还要报仇。”

秦晓霜惊讶之下,微微抬头看向苏清。

这极为失礼,苏清却没有责备他。

他能看见苏清眼里的野心,苏清也能看见他眼里的不甘和惊喜。

她要报仇,要报他家的仇,也要报她母亲的仇。

苏清眼中的光,像夏日的凌霄,燃烧着野心的火焰。

他们要报仇,向冕旒之下、万国衣冠朝拜的那人报仇。

【下章回主线[亲亲],预计周六更。本章为地雷加更大章,感谢最开始投地雷的小可爱们。(才发现原定的两个地雷加更大章只加了一章,今天补上[爆哭]前段时间的营养液加更之后会逐渐安排上的)。】

案:

①本文因为是异世界设定(以后会在正文里写世界观),《梁祝》弹词部分是自己写的,部分是参考自《梁祝》扬剧、越剧、京剧版本的唱词;

②小秦的流放生涯有参考《宁古塔纪略》和一些其他的书(这样说是我忘了叫啥名了……有一说一第一次看到流放日走五十里真是让我倒吸一口凉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荇菜【霸王票加更大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