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执凶刃 > 第7章 第七章 静妃

她执凶刃 第7章 第七章 静妃

作者:苏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18:57:32 来源:文学城

翌日清晨,咱们皇帝陛下口中“很规矩”的长宁殿下便溜达进了小厨房,将一大早就忙里忙外的侍书逮了个正着,说要一起去宫里蹭饭。

侍书擦干净手上的水,沉默看着自家主子这副没心肝的模样。亏她昨夜还因为将军府寿帖的事担心了半宿,合着人家自己跟没事儿人一样,只有她还巴巴儿想着。

“你去把时春也给叫来,再把匣子里那几本古籍拿上。”季砚书整个身子没型没款儿地倚在厨房门口,信口吩咐道,“我这么久不出门见人已是不孝,昨儿这安还没请成,今天再不过去,那才是真真的没规矩。”

说罢,她甩甩袖子,似乎觉得再无疏漏,便溜溜达达地回房,坐等侍书打点好一切。

静妃昨夜头疼得厉害,今早才感觉好些,刚要在侍女的服侍下简单用些早饭,就见外面负责通传的小宫女脚步轻快地进来,说是长宁殿下到了。

季砚书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许久不见,心里十分挂念。她忙不迭吩咐宫女将人迎进来,季砚书也不和她客气,进门规矩行了个礼,自然就在桌子另一头坐下。

赵静怡小门小户出身,从不讲究那些规矩,见状连忙将人拉到自己身边,一双保养得宜的手将她全身上下摸了个遍,这才开口:“可是有一阵子没来我这儿了,这么早进宫来,早饭吃了不曾?”

何止“有一阵子”,细算起来,自从去年年末大皇子儿子的生辰宴之后她开始告病,除了过年进宫给皇帝拜了个年,季砚书可足有小半年都没来过静妃娘娘这了。

她不免觉得有点儿汗颜,遂把头垂得低低的,装的乖顺,讷讷道:“没吃。”

“那正好在我这吃一些吧。”静妃笑着指挥携芳殿众人,“去把我昨天做的那些个点心拿上来——侍书也还没吃吧,快快快,都坐下。”

安排好一桌丰盛的早饭,静妃目光一转,视线又落到季砚书身后那个正偷偷掩着嘴打哈欠的小丫头身上,不由笑道:“这丫头我瞧着眼生,叫什么?”

“回娘娘,我叫时春,时宜的时,春天的春!”还不等季砚书开口,时春便已笑嘻嘻地跳出来,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

“真是个好名字。”静妃娘娘拉着时春到自己身前转一圈,对着季砚书笑说,“怪道你一大早就把她带到我这儿来,真是个活泼的好姑娘。”

说话间,静妃身边的大宫女已会意地从内室捧出一个精巧的螺钿小匣,季砚书端着粥碗,好奇地偏头望去,就见静妃娘娘从里面挑出一只小巧的桃花簪,那簪子上的桃花也不知是用什么做成的,晨光下摇曳生姿,好似真的一般。

她不由得笑道:“娘娘偏心,我都没有这么好的东西。”

静妃一边将那支精巧的桃花簪戴在时春头上,一边嗔怪地看了季砚书一眼:“胡说,自小的东西,景义有的,哪回少了你,小白眼狼!”

季砚书闻言吐吐舌头,埋头扒饭去了。

见时春喜滋滋地摸着新簪子,静妃又笑着招呼她们快吃。她一介深宫妇人,平素没什么别的爱好,不过无事读两本闲书,其余的,就是盼着她养大的这些孩子们多进宫来看看她,聊以慰藉。

静妃温柔注视季砚书吃饭的侧脸,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当年送来自己膝下时,明明还是个胖胖的小娃娃,什么时候也出落得这么漂亮了?

她的目光在季砚书身上看不够似的流连,看着看着,那目光却忽地凝住,继而微微垂下了头。

赵静怡一直都觉得季砚书长得很“巧”,生的不算是一等一漂亮,放在京城这样世家小姐扎堆的地方,也只能算不太容易淹没于人群而已。但巧就巧在,她生的与已故的长宁王有六七分相像,像这样垂下头的时候,看起来就有**分了。

忽地,静妃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渐渐浮现出担忧的神色,她放下银箸,出声询问:“自你出嫁,我也没有机会好好问你。夕颜走的早,你又早早出去闯荡,怕是没有人教过你这些宅院中的规矩,你在相府的日子过的怎么样?那韩家公子……对你可好吗?”

静妃养了这孩子几年,脾气秉性最是清楚。她知道这婚事季砚书不情愿,也知道那是个圈不住的孩子,就这样留在京城里,总觉得太委屈她了。

“我没事,娘娘怎么这么问?”季砚书一脸疑惑地放下筷子。这话其实不假,韩弋没有妾室通房,府中琐事自有管家操持,她独居别院,也没有需要晨昏定省的公婆,日子堪称清闲。

“没事就好。”一提起这事,静妃娘娘秀气的眉头就皱起来,“我自是放心你的,你自小就要强,也比旁的人有主意,我问你这件事,主要是因为昭儿。”

静妃娘娘口中的这位昭儿姓宋,镇国公独女,国公爷早年丧妻,只有宋长昭这么一个女儿,宠爱非常,奈何自己常年镇守西南,不方便将女儿放在身边照顾。长昭早早没了亲娘,幼时亦在静妃膝下承欢,算是季砚书在京中为数不多能说上话的朋友。

早几年圣上指婚,将她许给了户部尚书魏盛元家的小公子。想来宋长昭应该是比季砚书有良心一点儿,还知道时不时进宫给静妃娘娘请个安,不然也不会让人轻易察觉出不对劲来。

“长昭?她怎么了。”

提起宋长昭,静妃方才脸上的欢愉瞬间便被愁云笼罩。她斟酌着开口:“魏尚书的小儿子,家里有一门贵妾,是昭儿进门前就有的,你知不知道?”

这个季砚书还真知道。

倒也不是她刻意打听,只能说这魏小公子和他的那位“贵妾”,实在是有些名声在外。

这贵妾名叫卫柳儿,出身不大光彩,在做魏泽远的小妾前,原是醉太平里的清倌,季砚书没有见过,只听说有一把人人艳羡的好嗓子,是在还未梳拢的年纪就被魏泽远赎了身接回家的。

这魏小公子季砚书就要更熟一些了,因为他虽才是个侍郎,但却是自己踏踏实实考出来的,这就比旁的那些靠祖荫谋职位的人高明了一层,人也长得风流倜傥,所以更有名气些。

魏家虽不算是什么名门望族,但魏尚书到底有点读书人的骨气,起先死活都不肯让这么个不干不净的丫头进门,但也不知道这小柳儿究竟给他儿子灌了什么**汤,使得魏泽远在府上以死相逼,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闹得满城风雨,就连皇帝都听说了,上朝时一过问,魏大人见势不好,这才捏着鼻子认下。

见季砚书点头,赵静怡就接着说:“那姑娘我没有见过,但应该是个厉害的。昭儿的性子你也知道,是你们三个中最软的,镇国公远在西南,那魏小公子不重视她,不是任由那妾室磋磨她么?”

季砚书反问:“是长昭和您这么说的?”

“要是昭儿能说得出口,我倒也不至于这么忧心。那是个受了委屈也不吱声的性子,在魏府的日子要真有她说的那么好,哪还至于三天两头儿往我这里跑?”

静妃叹了口气:“我久居深宫,对外面的事很是鞭长莫及,景义又是个男子,到底不方便,这才来问你。”

季砚书望着眼前满目忧愁的静妃,突然发现,自己离开这个长辈的时间太早了,竟不是很了解她。

外人都道长宁殿下自小长于深宫,金尊玉贵,但其实季砚书自己想想,她长这么大,真正活在静妃娘娘膝下的日子,满打满算加在一起,也不过短短三四年光景。

静妃娘娘家里芝麻小官,自小没那些高门大户里压死人的规矩,还是豆蔻少女时,也很天真烂漫。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新鲜样子,每天醒来身边都有数不清的珍奇玩意儿,日子过得潇洒又恣意。

等大一些进了宫,日子就变得大不一样了,紫禁城巍巍几百年,红墙绿瓦每天都是一个样儿,无论是最初的默默无闻,还是如今圣宠优渥,对她而言却没什么差别,都是应付着过。

只有身边还围绕着这群孩子的时候,赵静怡才真正感觉到时光的无情——看着他们身上的衣服一天短似一天,好像不过只是一个错眼,身边这群孩子就匆匆的出去各奔东□□留她一个人在这暗无天日的宫墙中,年复一年。

每一次相聚,她都打心眼里欢喜。拉着他们像小时候一样吃一顿饭,听他们聊聊近况,若是一切安稳那便最好,要是他们的日子过得有什么不顺,赵静怡也只能暗自忧心,不好说出口来,免得给他们更多压力。

长昭的事请怕是迫在眉睫,不然她也不会对自己开这个口。换句话说,如果季砚书今天不来,那么这样的担忧不知道又会在静妃娘娘心里压上多久。

季砚书回过神来,突然有点懊恼自己对静妃这样少的陪伴,自从回京嫁了人,她就光顾着怨天尤人的找不痛快了,完全没心思考虑别的,还要别人反过来担心她,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这么想着,季砚书说道:“娘娘别担心了,回头我去看看。”

静妃听了她这声应承,就知道季砚书必是走了心的,当即也放下一小半心,又笑着嘱咐她们多吃一些,季砚书也格外捧场,将静妃娘娘亲手做的几样点心一一尝了,临走时还提走一大盒,并再三保证会常来。

回到别院,季砚书吩咐侍书:“你去打听打听魏家那位贵妾,顺便给尚书府递张帖子,就说我近日得闲,想请他家少夫人过来一聚。”

侍书一声不响地领命走了,季砚书独自在窗边站了片刻,目光掠过庭院里正哼着小曲儿路过的时春。

时春正打算给院子里的花浇水呢,见自家殿下鬼鬼祟祟地从屋里探出头来,对自己招招手:“时春,殿下带你回王府看看,怎么样?”

时春虽然年纪小,但是在这院子里呆了这么久,也时不时听侍书给她讲小时候跟着季砚书在外面闯荡的日子,自然知道王府指的是什么,听了高兴非常:“好呀,奴婢给殿下备车么?”

“不用。”季砚书摆摆手,若套了车,这事可就瞒不住韩弋的耳目了。

“王府离这不远,咱们走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