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执凶刃 >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立身

她执凶刃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立身

作者:苏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20:12:50 来源:文学城

快马加鞭,将近正午才到,门前两个小侍卫将她拦了下来:“站住,什么人?”

季砚书一愣,这辈子也没想到自己还有被北大营拒之门外的一天,一时间哭笑不得,随后在自己身上摸了摸,将一个小物件扔到了对方手上。

那两人将东西接过,看清那上面花纹,先是愣了一瞬,随后那个稍微年长一点的侍卫倏地跪了下去:“殿下!”

季砚书笑了:“亏您还能认得我,程琦在不在,我有事找他。”

年岁不大的小伙子一听,先飞奔进去叫人,年长者不知想起了什么,只是将手上那一枚小铁块放在手心里摩挲良久,这才毕恭毕敬地递还给季砚书,颇为感慨:“不瞒殿下,属下上次见此物,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季砚书对这人没有印象,那中年人又道:“殿下肯定是不记得俺,俺在北境军做事的时候,殿下还是个奶娃娃呢。”

二人边说边往里面走去,季砚书见一路上都有人对着自己探头探脑,便开口问道:“北大营里,像你这样的老王爷的旧部,有多少?”

汉子正色道:“将近三分之一。”

季砚书吃了一惊:“这么多?”

汉子笑得很爽朗:“都是程统领这些年四处搜罗来的,我们倒是怎么都能过活,只是王爷没了,大家心系小殿下,所以才留了下来。”

“后来打听我的消息应该不难,知我无事,这么多年,怎么也不想着寻个别的差事,留在这里当个丘八,日子不好过吧。”

没想到对方却还是笑:“想过,怎么没想过。俺一辈子跟着老王爷沙场来去,到现在也没讨到媳妇。只不过没亲眼见到小殿下,我们还是不大放心。”

季砚书张口欲言,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在这时,前方人声忽地多了起来,她还没来得及抬头,就见一个青年人跪在了自己身前。

那人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是眼角眉梢却依稀能看得出年轻时的摸样,轮廓柔和,笑纹很深,周身气质平和,看着倒不像个将军。

正是程琦。

季砚书将对方扶了起来,程琦盯着她的脸看了好一会儿,才笑着说:“多年未见,小殿下竟长得这么大了。”

季砚书也跟着笑:“上次见,将军可没有如今憔悴。”

程琦一笑,眼角的纹路都聚在一起,更显得这个人和蔼可亲:“当时长亭一别,以为不过月余便能再见,真是造化弄人。”

“是啊。”季砚书话锋一转,“但我今日来找将军,却不是为了叙旧,将军可明白吗?”

“明白。”程琦将笑收了回去,吸了一口气,像当年侍候老王爷一样,稍微落后季砚书半步,低头说到,“末将得到消息,说是北境已经开战了。”

“嗯。”季砚书也不含糊,只是压低了声音说,“大皇子也过了豫章郡了。”

长江是天堑,以南自先帝时期就已经不在掌控中了,韩氏一家独大,除了太子的清风山庄,其他几乎是半点消息也传不出来。

他们现在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尽量赶早。

季砚书在北大营呆了一个晚上,和程琦安排好了南下的事宜。次日一早,一夜未眠的长宁殿下还要策马回京,到城门口送别钟沁。

钟沁没带什么人,只是从山庄里抽调了一队暗卫。季砚书快马加鞭,对方已经出了城门时才勉强赶到,见她迟到,钟沁先是翻了个白眼,随后二人错身,季砚书拍了拍他的肩膀,相去无言。

季砚书抬头,这才看见城门上的盛景义,于是策马过去,登上城门,见已经看不见钟沁一行人的人影了,盛景义却还是没有要走的意思。

季砚书摸摸鼻子,黄喜也不在,估计陛下是偷溜出来的,只好劝道:“二哥,起风了,回去吧。”

盛景义回头睨了她一眼,不回,只是问:“你什么时候走?”

季砚书更惶恐了:“刚和北大营那边谈好,大概这两天。”

盛景义反问:“这两天?”

季砚书实话实说:“明天。”

盛景义点点头,因为突厥人突然南下,金銮殿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陛下这两天日日面对成群的鸡鸭,脸上倒是不怎么见惆怅,定力绝佳。

两个人相对无言,季砚书没什么话好说,前后无论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多说难免多心乱。

盛景义看出她心思,只好对着季砚书笑了一下,伸手拍拍她的肩膀。

“没事,我在这站一会儿,去忙吧。”

季砚书低眉敛目,告退离去。

次日一早,长宁殿下带着程琦赤霄并北大营、山东直隶驻军凑出来的三万人,悄无声息地南下了,盛景义被兵部因为饷银的事请绊住,没能来得及相送。

季砚书本以为至少要行至两江,才有可能碰得上盛景仁一行。因此一路急行未曾停歇,却不想刚刚行至澶州就被绊住了。

澶州守将是一个还不过而立的年轻人,见了季砚书有些腼腆,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季砚书虚扶了他一把,随口问:“你们知州何在?让他来见我。”

却没想到对方一听要找知州,面色却是一白,吞吞吐吐说不清楚,季砚书察觉出了不对劲,皱着眉看他:“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对方只是尴尬地挠挠头:“末将新近上任,还不满两月,城中粮草军备,知州县令还不熟悉,所以……所以……”

他说着竟开始脸红,季砚书见状没有追问,只是对跟在她身后的程琦使了个眼色,程琦领命远走,接着说:“带我去知州府。”

小守将领命而动,季砚书吩咐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自己则是带人跟着对方去知州府上一探究竟。

甫一进城,她就觉出内里萧条。大街上几乎看不见什么人,偶尔有人出没,也是低头快行,迎面撞见季砚书,反而跑得更快了。

小守将道:“城中百姓听闻叛军消息,都是人心惶惶,能跑的都已经跑干净了,剩下的都是些老幼妇孺,还望殿下勿怪。”

季砚书摇摇头,她当然知道城中现在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五年前蛮人南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百姓在战火面前也就如同蝼蚁,不忍多看的。

几人没走多久,到了一处幽静宅院,守将眼神躲闪:“回殿下,就是这里了。”

不等对方说完,府门就“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门后面站的正是刚刚还跟在季砚书身后的程琦。守将一惊,冷汗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

季砚书装作没看见对方心虚的表情,用眼神询问程琦里面的情况。却发现就连他也神色古怪,季砚书这下是真生气了,冷声道:“有话就说。”

“是。”程琦两步走到季砚书身边,“末将刚刚在这府上探查了一圈,发现……”

他看了季砚书一眼,随后压低声音说:“整座府邸,除了一众女眷,其他的人似乎都已经离开了。”

季砚书有那么一瞬间怀疑自己的耳朵根本就没好:“你说什么?”

小城守面色惨白,程琦低头不语。

“你是说,堂堂一州知州,大敌当前不思怎么御敌,反而抛下府中一众女眷,自己卷了金银细软跑了?”季砚书怒极反笑,“混账!”

“殿下,还有一事。”程琦开口,“知州府张老夫人求见。”

季砚书进门,甩下一句:“带她来见我。”

不一会儿,张家老夫人就进来了。季砚书坐在上首,发现来的不止她一个,基本全府上下的女眷都来了。

张老太太今年已经古稀,扶着她进门的是她儿媳妇,看样子四十来岁,似乎已经接受了结发丈夫将自己抛下的事实,脸上是一脸麻木的空白。

他们两位身后,跟着的是更年轻的孙媳妇,脸上布满泪痕,手上甚至还牵着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女孩,懵懂地看着这一切。

季砚书沉着脸一言不发,张家老夫人“扑通”一声给季砚书跪下,行了个标准的大礼,她身后的媳妇们也一起跟着跪,老太太似乎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她的脸上没有痛苦和不甘,只有平静。

“给长宁殿下请安。”

“起来吧。”

张家老夫人没动,季砚书单刀直入:“听说老夫人想要见我,有什么事?”

老夫人一言不发地从袖子里拿出一叠书信,让身旁的儿媳妇呈上去。季砚书一目十行地扫过,先是一顿,随后眼神冰冷地盯住张老夫人。

张家老夫人前额着地,声音不卑不亢:“老身要向殿下揭发澶州知州张鸣烨暗地里勾结叛军,以全城百姓姓名作为投名状,不孝不悌,罔顾人伦!”

“殿下手中的就是证据,张鸣烨在半月前就用书信联系反贼一党,答应大开城门,引叛军进城。”

季砚书:“张鸣烨现在何在?”

盛老夫人:“叛贼已于三日前夜中暗自出逃,南下投奔。”

季砚书将一沓书信收起来,心平气和地问:“老夫人可知,勾结叛军意图谋反,该当何罪?”

盛老夫人:“老身明白。”

季砚书又抬头看了一圈眼前这些人,发现她们眼中虽然神色各异,但其中底色竟出奇的一致,哀莫大于心死,地下还有一层仇恨,是不惜同归于尽的仇恨。

她点点头,没再多说:“程琦。”

“末将在。”

“带一队人出城,抄小路,将人给我抓回来。”

程琦:“是!”

张老夫人闻言,似乎是松了一口气,再次俯身下拜,这次不卑不亢的语气中多了一丝疲惫:“多谢殿下。”

她身后的张夫人眼里瞬间噙满了泪,她将老太太搀扶起来:“娘,起来吧。”

季砚书不再多说,起身离开了前厅。

她刚出门,赤霄就跟了上来,不太明白地问:“她们明知道勾结叛军是诛九族的重罪,为什么偏偏还要捅出来,是嫌自己活太长了吗?”

季砚书摇摇头:“不是嫌自己活得长,是怕仇人活得比自己还长。”

“就为了拖那几个懦夫下地狱,不惜搭上自己?”

季砚书将那一沓信纸塞给赤霄,笑着看她:“也不是谁都有你这般身手的,那一室女眷你刚也见了,怕是连一个提的动刀的都没有,不搭上自己,还能如何呢——去,把这些都烧了。”

赤霄:“殿下?”

季砚书拍她的脑袋:“别废话,快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