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执凶刃 >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开战

她执凶刃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开战

作者:苏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20:12:50 来源:文学城

今夜草原上起了不详的烟雾,月亮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灰,怎么都照不亮旁边这一亩三分地。

一望无尽的草原中藏匿着虎视眈眈的狼群,猎鹰呼啸盘旋,最后落在一人肩头,此人身后,千军万马。

阿达尔视线放得很远,仿佛要越过广袤无垠的草原,穿越一去不返的旧时光,落在当年那个只身穿梭突厥营帐,不到他胸口高的小姑娘身上。

“阿荣……”

万籁俱寂里,这声音和叹息一般轻。

从没人敢那样戏耍他,经年的怨恨在见不到对方的日子里无从发泄,渐渐浸入骨髓,变了味道。

亲卫毕恭毕敬地呈上一封密报,阿达尔并不打开,只是扫了一眼信筒上的暗纹,旋即收回了视线。

“差不多了。”他轻声说出这一句,随后拔刀向南。

“杀。”

风声乍起,倏忽从四面八方传来,营帐中久久没能入睡的顾玄明夺门而出,朝着漆黑一片的北方望去。

瞭望台上,一个小斥候朝着他大喊:“将军,有敌袭!”

今夜月色不明,那群人的身形恍若鬼魅,行进声惊天动地,草原山川为之震颤。

转眼就到了近前——

“大帅!”

“传讯北疆都护府。”顾玄明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报长宁王,北境军遭突厥人偷袭,快去!”

他一手推走了斥候,身先士卒地冲了出去。

北境军是实实在在的国之利器,全营响应很快,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所有人倾巢而出。

自从钟老北上平乱之后,这几乎是第一次,他们与突厥人正面对上,而此刻老将已死,又有千千万万的后来人顶上。

两方人马一对上,顿时难舍难分,几乎厮杀成了一股乱流。月暗不明,顾玄明置身其中,几乎有了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长剑起落,最先冲上来的人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脸,大好头颅便已经搬家,鲜血侵染了大地,几乎蒸腾出了雾气,腥甜味沾染舌尖,一路点燃了全身的血。

直至杀的四周横尸遍野,顾玄明终于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他倏地在战场上停下来,仔细观察,发现对方的攻势并不猛烈,甚至都算不上有章法,那些五大三粗的突厥人只是像一个又一个面团,只一味向前,就好像是要将他们一行人死死黏住一样……

草原上黑黢黢的,耳边充斥着刀剑割开皮肉的声音,热血泼洒的到处都是,本该是热烘烘的,顾玄明却一下子从头凉到了脚底。

“后退!”

他倏地大吼,身后一股罡风袭来,顾玄明举剑架住,回头,对上了一双绿油油的眼睛。

阿达尔脸上依旧挂着似有还无的笑意,弯刀一寸寸压下,碾出令人牙酸的响声:“这么多年没见,你这剑使得依旧没什么长进……”

顾玄明咬牙不语,长剑使了个巧劲脱困,借着甲胄遮掩,自下而上角度刁钻地刺了上去。

剑乃百兵之皇,练剑的人大多练的是一股浩然正气。祖皇帝招揽天下英雄,受万民敬仰供奉,是帝王剑;季桓的功夫正经家传,镇山撼海横绝天河,是将军剑;季砚书虽然力气上吃亏,但胜在轻巧伶俐,是女儿剑。

顾玄明却不一样,他的剑既没“正气”,也不“浩然”。因为他自小过的都是你死我活的日子,出手往往恶毒精准,血气盎然,更像是刺客剑。

用这手法舞将军,多少有点不伦不类。

阿达尔被这一剑逼得撒了手,眼神却是**裸的嘲弄。顾玄明没空管他,见一击得手,立马转身。

北境军的将士们令行禁止,主帅一声令下,全体自两翼收缩,迅速后撤,是以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问题——

对面的突厥人似乎是不怕死的,只要他们抽身,仅仅只是一瞬,很快就会被追上来缠住,就在他们打算强行突围时,眼角忽然闪过一道白光。

几乎所有人都同时停下了动作,漆黑一片的夜空上,一个星子一般的东西缓缓升上了天空。那白光越来越大,几乎要将这一片夜空照的恍若白昼,让人睁不开眼。

很难说清楚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人群中的顾玄明一个激灵,不祥的预感成了真。

是天崩。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豫章郡,一大批人马悄无声息地从四面八方涌来,为首的正是近日来杳无音讯的盛景仁。

他面容沉静,端坐在马上,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不过一刻钟,城中侧门打开,一个中年男子越众而出,对着盛景仁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大殿下。”

盛景仁不开口,等着他的下文。

谁知那中年男子也不多说话,而是对着身后众人使了个眼色。片刻,城门传来隆隆声,缓缓打开。

盛景仁冷笑一声,开口吩咐身后众人。

“进城。”

北境军似乎和季砚书心有灵犀,她心慌了一天,没回王府,在金銮殿上和盛景义相对而坐,正发着呆,门外突然传来小厮冒冒失失的声音。

“陛下!陛下不好了。”小太监没注意脚下,被大殿上翘起来一个角的地毯绊了个结结实实的大马趴,来不及爬起,他膝行着上前,大喊道,“北境急报,突厥人夜袭北境军大营,我方将士应对不及,损失惨重!”

季砚书心里重重一跳,盛景义沉声询问:“不是传令顾玄明一级戒备吗,怎么回事?”

小太监颤颤巍巍地说:“顾将军来信,说是蛮人手上,有……有……”

盛景义面露不耐:“有什么?”

小太监几乎要哭出来:“有天崩!”

“咔擦”季砚书徒手捏碎了手中玉杯。

小太监哭着说完,长跪不起。

盛景义到还算是镇定,伸手攥紧季砚书已经流血的一只手,轻声安抚道:“不是早有预料吗,也不算是节外生枝,安心——来人,拿金签来,传朕的口谕。”

季砚书飞快缓过神来,她反手扣住盛景义,将自己撑了起来:“传令顾玄明,天崩在前,不必死撑,必要时可以退守朔风关,等候京城调令。”

带着金签的近侍又急急忙忙出去,盛景义对着候在下面的人说:“钟沁呢?宣他进宫。”

钟沁早来了,进门和深色莫测的季砚书对视一眼,刚要行礼就被盛景义打断:“现在不是在意这些个虚礼的时候,坐。”

“我刚听说,突厥人手上有天崩,怎么回事。”钟沁兀自找了个地方坐下,“顾玄明那面现在什么情况,人怎么样?”

“还能送的出信来,想必还没事。”季砚书找了个手绢将手上的茶水搽干净,“顾玄明知道厉害,不会冒进。草原那地方穷乡僻壤,这应该是他们压箱底的东西,倒是不用担心后手了。”

“只是另一边……”

季砚书话还没说完,就见刚才出去的内侍去而复返,这次手上拿的是清风山庄的急信,盛景义拿过来看了,随后接上季砚书的话茬:“西域。”

季砚书见对方会意,也不多解释:“对,西域诸国向来是墙头草、搅屎棍,昔日里尚且能老老实实的装孙子,顾玄明要是一退,估计有的他们闹。”

“我去。”钟沁当机立断,“你给我点人,西边如果稳不住,我提头来见你。”

季砚书一顿,她确实是想过让钟沁上去顶一阵,但又怕无人照应京城,换别人,她也不是那么放心。

“好。”没想到盛景义倒是答应的十分痛快,季砚书看了他一眼,盛景义笑,“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半晌,她松了口:“你明日就西行,但我给不了你太多人,蔡奇现在就在中原,他手上有十五万兵,你带十万走,誓死守住嘉峪关。”

钟沁一笑:“是!”

“南边也该有动作了,我不会在京城呆太久……”

“你就这么走了?江南水军里大概也有他们的人,要是他们兵分两路,另一路走水路北上津门,京城怎么办?”

“北海有兵,江南水军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有兵无将也是白搭,不过说到守城,我……”

“我来!”

门外传来清脆一声,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宫的宋长昭对着季砚书浅浅一笑:“回王爷,城在我在。”

季砚书“啊”了一声:“我倒是忘了你。”

她现在看见宋长昭就能想起前一阵子挨的一闷棍,要么说媒人不能乱作,瞎扯红线是要遭报应的。

长昭手里还拎着一把刀,钟沁贱兮兮地凑上去:“‘望月’啊,你多久没把它拿出来了?”

长昭似乎也不耐烦他,抬手一挥,刀刃擦着钟沁鼻尖过,逼得他不得已后退。

季砚书出声打断:“钟沁别犯贱——如今北大营统领是谁?”

钟沁回:“程琦。”

季砚书疑惑:“程闻远?”

钟沁点头:“是。”

盛景义问:“你认识?”

季砚书欲言又止地看了盛景义一眼,随后说:“程琦是北境军旧部,老王爷的近侍。”

当年北境军几乎折损殆尽,硕果仅剩的那么几个人,先帝先是大肆赏赐,加官的加官,进爵的进爵,不想要功名的,也可以领一大笔金银,自行回家养老。

北境军本来伤亡就惨重,剩下的一些也几乎没什么全乎人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拿一笔金银卸甲归田,零星那么几个留在军中的,也大多被调离了别处,季砚书曾经想过去找,但是无从下手。

一场大战几乎打空了家底,国库空虚,到处都百废待兴,重建北境军这件事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直到六年前,蛮人再犯。

季砚书曾经想过暗自聚集老王爷的旧部,但实在是人微言轻,自己还是个半大孩子,也没办法跟着操大人的心。再后来时过境迁,她也就放弃了。

却没想到回首再遇见,却又是这样的时刻。

四人商议一夜,结束时已是旭日将升,远处文武百官列队而来,每个人脸上都或多或少带着忧惧,可想而知今早的大朝会又是怎样一顿鸡飞狗跳。

不过也没功夫为陛下哀悼,另外三人出了宫门,对视一眼,也来不及说什么,就这么匆匆的又各奔东西。

季砚书随手牵了一匹马,看了看天色,策马出城,朝着北大营的方向飞奔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