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与星河皆凛冽:靠山村女战神手札 > 第78章 馄饨摊

每日午休,馄饨摊更是成了沈厌的固定“行宫”。

无论他何时出现,那张唯一干净的、被老丈特意用抹布擦了又擦的矮桌和那条长凳,必定是空着的。

只要他的身影在巷口出现,老丈那双浑浊的老眼便会瞬间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中气十足地吆喝一声:“沈公子来啦!鲜肉大碗——多加两个——快着些!”

声音里的欢喜几乎要溢出来。

那碗馄饨的分量,肉眼可见地一日比一日更足,碗里堆得尖尖的。

沈厌每次吃完,都会随手抓一把铜钱放在桌上,总是远超馄饨本身的价格。

周围的食客们也会不约而同地压低交谈的声音,目光或明或暗地追随着他的一举一动。

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观赏意味。

卖菜的大婶会特意挑出最新鲜水灵的菜蔬,假装不经意地摆在离他桌子最近的位置。

几个闲汉的荤段子也收敛了许多。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靠山雪云棉工坊”和“云裳记”的沈当家的。

人俊,钱多,出手阔绰。

而玄尘子,更是风雨无阻。

成了馄饨摊最忠实的“食客”兼“观众”。

他总是比沈厌早到或晚到一步,端着他的馄饨碗,就站在老槐树下或蹲在墙根儿,吸溜得津津有味。

沈厌坐下,他便一边吃一边看。

沈厌吃,他依旧一边吃一边看。

沈厌离开,他的目光也久久追随,眼神专注而深邃,带着一种审视璞玉般的灼热,偶尔还会抬起枯瘦的手指,对着沈厌的方向,在空中虚虚比划着什么,口中无声地念念有词。

当沈厌的目光偶尔扫过去时,玄尘子便会回以一个意味深长、仿佛洞悉天机的微笑。

他便微微颔首,好像在家里家外的沈厌不是一个人?!

当然,整个过程都在吸溜他的馄饨。

几天后,沈厌留意到另一个人,就是坐在角落里王伯的存在。

这位“雪云棉工坊”里专管机器维护、沉默寡言的技术总监,不知何时也成了馄饨摊的常客?

他总是选在离沈厌不远不近的位置。

通常是墙根另一边的阴影里,或者背靠着那株老槐树粗糙的树干。

一身沾着些许棉絮和机油的深色工坊短打,空荡荡的右边袖管被仔细地掖在腰带里。

只用左手稳稳地端着粗瓷大碗。

王伯吃得极慢,咀嚼无声。

目光低垂,仿佛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那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上。

然而,沈厌总能“恰好”在玄尘子比划得最起劲时,或是自己放下筷子、抓出铜钱的瞬间,感受到一道沉静得近乎没有温度的目光从那个角落扫过来,短暂地停留,又悄无声息地移开。

那目光里没有任何谄媚或好奇,更像是在……确认什么?评估什么?

玄尘子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沉默的独臂老人。

有几次,老道端着碗溜达到王伯附近,也不管对方理不理,便自顾自地开口。

声音带着点神神叨叨的腔调:

“老哥哥,你这碗里乾坤大啊,馄饨包万象,独臂定乾坤?啧啧,了不得!”

“哎,看你这面相,隐星蔽月,孤煞伴身,本该是飘零客,怎地却在这烟火地界扎了根?怪哉,怪哉!”

“老哥哥,你这断臂之伤……怕是应了天狼冲煞?要不要老道给你算算,是哪个方位冲撞了,也好避避?”

对于这些不着边际、听上去像是算命又像是疯话的言语。

王伯的反应永远只有一个:掀起眼皮,用那只浑浊却异常沉静的眼睛淡淡地瞥玄尘子一眼,喉咙里滚出一个毫无意义的单音:“嗯。”

或者连“嗯”都没有,只是继续低下头,专注地用筷子尖拨弄碗里的馄饨。

仿佛老道的话不过是巷子口吹过的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玄尘子碰了软钉子,也不恼,反而嘿嘿一笑,眼神在王伯空荡荡的袖管和沉静的脸上转一圈。

又吸溜一口馄饨汤,踱着步子走开了。

沈厌在一旁冷眼看着,心里忍不住嗤笑一声。

这老道士,见人就爱神神叨叨地攀扯几句,连王伯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也不放过。

不过,沈厌对王伯倒没什么恶感。

反而觉得这老头虽然沉默寡言、眼神有点怪,但在工坊里却是顶顶靠谱的。

他可是听凌战提过,也听工坊管事汇报过,王伯是工坊的“定海神针”,那些复杂的织机、轧棉机,别人搞不懂的毛病,到了王伯那只剩半截的左手里,敲敲打打、调校一番,总能重新轰隆作响。

他干活时专注得可怕,仿佛整个魂儿都钻进了机器里,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而且,这人除了工坊、茶棚和偶尔出现在馄饨摊,似乎再无其他去处。

也从不见他与外人有什么交往,更别提做什么对工坊不利的事情了。

工坊的账目、材料进出,凌战盯得死紧,从未出过纰漏,王伯管的是技术,跟钱物不沾边,更是清清白白。

想到这里,沈厌那点因为被“暗中观察”而产生的不自在也就散了。

一个只知道埋头修机器、连话都懒得多说半句的老匠人,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大概就是自己最近太“风光”,连这古怪老头都忍不住多瞧两眼罢了。

几次之后,沈厌也只得在心里嘀咕一句“怪老头”。

便把那点微妙的被窥视感归咎于自己近来太“耀眼”,随即也就释然了。

这种无处不在的、被高高捧起的氛围,像最醇厚的美酒,无声无息地浸润着沈厌。

最初的些许不自在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膨胀的满足感。

他走在书院回廊上,脚步是轻快的;坐在馄饨摊前,脊背是挺直的。

连凌战那张总是没什么表情、眼神锐利的眼睛,在记忆里似乎也变得柔和了些——

娘子再厉害,挣的钱不还是给他花?

他这派头,不也给“靠山雪云棉”和“云裳记”长了脸!

这天下午,蒙学散得早。

沈厌在书院门口又被王福等几个小同窗围着说了几句闲话。

接受了一通诸如“沈大哥字写得一定很好看”、“明日背书沈大哥肯定第一”之类的童稚恭维,才得以脱身。

他步履轻快地穿过熟悉的街巷,心头被一种名为“志得意满”的情绪填得满满当当。

他甚至开始琢磨,今天这“风光”,回去得跟凌战好好说道说道。

让她知道她男人在外面多受欢迎!

多给“靠山雪云棉”和“云裳记”长脸!

连工坊里那锯嘴葫芦似的王老头都天天在馄饨摊“瞻仰”他呢!

说不定娘子一高兴,下个月零花还能再涨点!

推开家宅的黑漆侧小门,绕过影壁,一眼便望见凌战坐在西厢廊下。

一张小几,一炉红泥小炭火,上面煨着一把紫砂壶,壶嘴里逸出袅袅白气。

她穿着家常的浅碧色襦裙,发髻松松挽着,斜簪一支素银簪子,侧影被夕阳勾勒得沉静而专注,正低头看着摊在膝上的一卷书——不是话本,是“云裳记”的出货账册。

这画面本该是娴静美好的。

可此刻落在沈厌眼里,却让他想起了怀中那迅速瘪下去的粗布钱袋。

几天前还觉得沉甸甸,如今见识了自己在外的“价值”和给工坊铺子“长脸”的功劳,那钱袋似乎瘪得太快了些,完全配不上他的“身份”。

一股“功臣凯旋,理应受赏,”的豪情在胸口激荡。

他几步走到廊下,停在凌战面前,下巴微扬,眉宇间是掩饰不住的飞扬神采,连声音都比往日清亮了几分,带着点邀功的意味。

“喂,凌战!”

凌战闻声,并未立刻抬头,只是长睫微动,目光依旧落在账册上,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一行数字,精准得如同丈量战场。

沈厌等了片刻,不见回应,心头那点得意劲儿被这无声的忽视浇灭了一星半点。

他忍不住又拔高了点声音:“我说,凌战!我在书院这些天,表现得可好了!夫子夸我天资聪颖,同窗个个敬我重我,连书院外头摆摊的老丈,还有玄尘子道长,现在见了我都客客气气,另眼相看!还有王伯,工坊的王伯,天天在馄饨摊见着我,那眼神……”

他本想描述一下王伯那难以言喻的注视,但话到嘴边又觉得难以形容,且似乎也构不成“功绩”,便含糊带过,着重强调自己的“功绩”和那点铜钱的“价值”。

“总之,你给的那点钱,我可是花出了大用处!给咱家‘靠山雪云棉’和‘云裳记’长脸了!你看是不是…该加点?”

他伸出手,拇指和食指搓了搓,做了个再明显不过的讨钱手势。

一双桃花眼亮晶晶地望着凌战,只等待投喂的,一脸的骄傲又理直气壮。

廊下静了一瞬。

只有炭火上紫砂壶里的水,发出轻微的“咕嘟”声。

凌战终于缓缓抬起了头。

夕阳的余晖落在她脸上,那张素来没什么表情的脸。

此刻镀着一层暖金,少了一些她惯有的,金属般的冷硬感,柔和了许多。

让沈厌有些错不开眼睛。

她的目光平静无波,缓缓地扫过沈厌那张写满“快夸我、快赏我”的脸。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