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与星河皆凛冽:靠山村女战神手札 > 第70章 青云梯

初夏的蝉鸣尚未聒噪。

一纸盖着吏部鲜红大印的升迁文书,便如投入滚油的冷水,在青州官场炸开了锅。

陈县令,如今该称陈知府了,因“劝课农桑卓有成效”、“保障军需调度得力”,重点提及沈记棉衣之功、“安靖地方”,被破格擢升为邻近富庶府城的正五品同知,即日赴任。

消息传开,青州震动。

州府衙门和临山县衙门都是贺客盈门。

锦华庄的胖掌柜带着厚礼,笑得见牙不见眼,仿佛自家亲戚高升。

隆昌号在青州的管事也遣人送来名贵玉器,言语间极尽巴结。

连之前被沈厌收拾过的一些地头蛇,都缩头缩脑地托人给沈厌捎来一份“心意”。

工部那位留守等待机会的钱特使,闻讯后立刻备了更厚的礼单。

亲自登门“道贺”。

言语间旁敲侧击。

重提“璇玑新法”织机的推广之事,暗示陈知府到了新地方,更需要“得力助手”和“可献之功”。

京中某些通过钱特使关注沈记的势力,也再次活跃起来,密信往来骤然频繁。

隆昌号总号更是快马加鞭送来指令:

“务必在陈同知离任、新官未到的真空期,不惜代价,拿到织机核心图纸或绑走关键匠人!”

陈同知在送走最后一波贺客后,于书房密室单独召见了沈厌。

“沈老弟,”陈同知脸上带着春风得意的笑容,但眼神却异常清醒,“青州池浅,如今你沈记已是潜龙在渊。本官此番赴任,临州府城百业兴盛,商路四通八达,正是大展宏图之地。你…可愿举家随本官迁往临州府城?有本官在,自可为你遮风挡雨,铺就更广阔的青云路!”

面对这看似天赐良机的邀请,沈厌的反应却出乎陈同知的意料。

他先是满面红光,显然对“潜龙在渊”、“青云路”的赞誉极为受用。

但随即,他脸上露出一丝纠结。

最终化为矜持的叹息:“知府大人抬爱!沈某感激不尽!只是…眼下实在走不开啊!”

沈厌拱手,声音洪亮,带着刻意为之的“苦恼”。

“哦?沈记的各个工坊已步入正轨,还有何事牵绊?”

陈同知不解。

沈厌立刻挺直腰板,眉飞色舞,仿佛在宣布一件比赚万两白银更荣耀的大事:“大人有所不知!犬子豆芽…沈泓,呵呵!蒙玄尘道长不弃,收入门下,潜心苦读!今年便要下场童生试!还有我家那几个丫头小子,虽不如豆芽,沈泓,但也都在名师指点下进益不小!这节骨眼上,搬家迁户,舟车劳顿,万一惊扰了孩子们读书备考的心境,影响了前程,那可如何是好?我这个当爹的,于心何安呐!”

他语气沉重,仿佛豆芽已然是板上钉钉的秀才老爷,沈家满门都指着这次秋闱光宗耀祖。

陈同知何等精明。

瞬间看穿了沈厌那点小心思——这厮是舍不得青州这“沈半城”的威风呀!

在青州,他是跺跺脚地皮颤的豪商。

到了府城,不过是陈同知庇护下的“新贵”,哪有在老家被人前呼后拥、奉承巴结来得痛快?而且用孩子科举当挡箭牌,冠冕堂皇,让人难以反驳。

陈同知心中暗笑,目光短浅!

面上却露出理解的神色。

“原来如此!舐犊情深,科举大事,确实轻忽不得!是本官考虑不周了。”

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不过沈老弟,树大招风。本官离任后,新县令是何脾性尚未可知,工部、隆昌号乃至京中某些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你和…凌娘子,还需早作打算,谨慎为上。”

沈厌脸上的得意稍稍收敛,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谢大人提醒!沈某省得。”

回到家中,沈厌将陈同知的邀请和提醒在晚饭桌上说了,重点渲染了自己为了孩子们的前程“忍痛”放弃府城大好机会的“深明大义”。

末了,他看向凌战,带着点试探。

“娘子,你看…我这决定…也是为了孩子们…”

凌战正在给小石头夹菜,闻言头也没抬,只淡淡应了一声:“嗯。”

沈厌心中一松,知道这是默许了。

只要自家的“定海神针”不反对,他就安心在青州继续当他的“沈半城”。

他谁都不怕!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

青州县城内的喧嚣与暗流,被凌战果断地隔绝在身后。

她带着小石头和大丫,再次回到了那座与世隔绝的山巅基地。

这里,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晨曦微凉,天光初透,薄雾如乳白的轻纱,流淌在苍翠的山峦之间。

山风带着沁骨的凉意和草木的清香,瞬间涤净了山下的燥热与尘埃。

山顶湖泊平静如镜,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悠悠白云,偶尔有羽毛雪白、眼周金环的雪翎鸟掠过水面,留下清脆的鸣叫和一圈圈涟漪。凌战仿佛能感受到星核零的心跳。

这种感觉,让她心底安静踏实。

云田里的灵种摇曳。

之前开垦出的大片田地,层层依着山势自然铺展,仿佛形成了天然的梯田状。

凌战带来改良粮种和药种,在富含特殊矿物质的土壤和纯净山泉的滋养下,生机勃勃。

金丝纹路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在晨风中泛起金色的波浪;叶片泛着奇异蓝紫色光泽的“凝神草”散发着清冽的香气;一畦畦“赤炎花”如同跳跃的火焰,蕴含着惊人的热性药力。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泥土、植物汁液和淡淡药香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

大丫仿佛鱼儿入了水,小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和专注。

凌战就是她最好的老师。

辨识药草:“这株叶片锯齿细密、背面有银线的,是‘银线蒿’,止血良药,采摘要留根。”

翻整药田:“土要松而不散,透气保水,根才能扎得深。”

炮制药材:“‘凝神草’需晨露未干时采摘,阴干,火候过了药性则燥。”

大丫学得极其认真,小手沾满泥土也不在乎,细心记录着凌战说的每一句话。

她尤其喜欢炮制药材,看着新鲜的草药在自己手中经过清洗、切割、蒸晒或烘焙,变成可以治病救人的成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而小石头,在山巅住了一阵,展现了他独特的天赋。

他不仅抱着厚厚的书卷,坐在那块光滑的大青石上对着天池背诵文章,清亮的童音在山谷间回荡,更有着一项奇异的亲和力——他能与禽鸟沟通。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山雀、画眉、甚至偶尔掠过的鹰隼,都会停落在他附近。

它们歪着小脑袋,啾啾啁啁,仿佛在与他交谈。

小石头时而认真倾听,时而咯咯笑着回应几句谁也听不懂的“鸟语”,有时只是摊开手掌,便有大胆的雀儿跳上来啄食他特意留的谷粒。

鸟儿们似乎成了他特殊的伙伴,会在他读书时安静相伴,也会在他呼唤时成群掠过药田,帮他驱赶偷食的害虫。

这份与自然生灵的默契,让他每日都欢快不已。

凌战并非完全放松。

她每日清晨雷打不动地带着金宝、霜刃、岚影巡视山巅。

她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岩石的棱角、泥土的痕迹、草木的倒伏方向。

有时,她也会留意小石头与鸟群的互动。

以及那些鸟儿飞来的方向是否异常。

她知道,这些小小的生灵,有时也是天然的哨兵。

山巅的宁静是她需要的。

修罗星际战士的警觉早已刻入骨髓。

她教导大丫和小石头辨认可食用的野果、寻找干净水源。

以及如何利用地形和简单的工具进行隐蔽和防御。

教授大丫如何用蜂蜜与小黑熊,现在已经是大黑熊了,有效沟通。

小石头甚至尝试用他的“鸟语”跟大黑熊“交流”。

虽然效果不明。

但那份煞有介事的模样和鸟儿们好奇的围观,总能逗得大丫哈哈大笑。

让这个超马力“犁地神熊”抢着干活。

忙完一天,三人烧烤吃菜吃灵果,一起泡着温泉,看着夕阳下山。

暮色中,倦鸟归林。

小石头会仰头看着盘旋的鸟群,发出几声清越的呼唤,仿佛在道别。

有时,会有一两根色彩斑斓的羽毛,轻轻飘落在他身边。

山巅的日子是平静的。

更有星际战士未雨绸缪,生存本能的倾心传授……

夏日的临山镇,被溽暑蒸得有些蔫头耷脑。

唯有镇东头王老锤的铁匠铺很是不同。

往日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围满铺子等着修农具、买镰刀的农人,是镇上最热闹的去处。

这几日,气氛却变了。

铺子还是那个铺子,炉火也烧得旺,但门口排队的人却少了,还多了不少抱怨声。

“李老哥,你这锄头修好了,三十文。”

柜台后,一个陌生的中年汉子声音粗嘎。他光着膀子,露出虬结如铁的肌肉,古铜色的皮肤上油汗混合着煤灰,一道狰狞的疤从锁骨斜划到胸口。

他叫赵铁柱,是铺子的新东家。

原来的王老锤,据说是被城里的儿子接去享福了。

老农李三接过锄头,看着那粗糙的焊接痕迹和明显被磨薄了的刃口,眉头紧锁。

“赵师傅,这…这焊得结实不?还有这刃口,咋比原来薄了这许多?使不住啊!以前王老锤可不是这手艺…”

赵铁柱眼皮都没抬,用一块油腻的破布擦着手。

“爱要不要。就这价,就这手艺。嫌不好,去别家。”语气硬邦邦的,像他打出来的铁。

李三被噎得够呛,还想争辩两句,后面排队的一个后生忍不住嚷开了。

“赵师傅!我前天送来的犁头尖呢?不是说好今天能取吗?”

赵铁柱从柜台下摸出一个犁头尖,“啪”地扔在台面上:“喏。八十文。”

后生拿起来一看,眼珠子瞪圆了!

“八十文?!王老锤补个尖最多五十文!你这补的啥?铁水糊弄上去的?分量都不对!”

“嫌贵?嫌不好?”

赵铁柱冷笑一声,抱臂靠在门框上,目光扫过门口寥寥几个等待的人,“老子铺子小,活多,接不过来。从今儿起,修农具、打新家伙,每日限量!只收十件!先到先得,过时不候!价钱?就这价!”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限量?这农忙快到了,等着修家伙下地呢!”

“价钱还涨了快一倍!这不是坑人吗?”

“王老锤在的时候,可从来没这样过!”

“就是!这新来的铁匠,谱儿也太大了!”

抱怨归抱怨,可临山镇就这几家正经铁匠铺,农具坏了总得修。

一些人直接离开,去了远一些的铁匠铺。

但大部人只能忍着气,排着队,心里把这不讲理的新铁匠骂了无数遍。

没过两天,沈记工坊的一个小管事,推着一辆独轮车,上面放着几根断裂的铁制连杆——正是之前新织机出问题的那批零件。工坊自己的铁匠太忙,这种小活按惯例送到镇上王老锤这里修。

“赵师傅,麻烦看看这些,工坊急用。”小管事陪着笑。

赵铁柱原本靠着门框打盹,闻言掀开眼皮,目光扫过那些断裂的连杆,尤其是在光滑的断口处停留了片刻。他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光,随即又恢复那副懒洋洋的样子。

“啥玩意儿?破铁棍子?”

他漫不经心地用脚尖踢了踢,“修不了。单修修不了,不打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拿走拿走!”

小管事一愣:“赵师傅,以前王老锤都接的啊?价钱好商量…”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老子说了算!”

赵铁柱不耐烦地挥手,像赶苍蝇,“说了不修就不修!非得修就得去你家工坊,对着机器修,否则没办法,赶紧走,别挡着老子做生意!”

他嗓门洪亮,引得周围几个等待的农人侧目。

小管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地推着车走了,嘴里嘀咕着:“怪事…有钱都不赚…”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沈记工坊大管事刘全看在眼里。

刘全是个老成持重的人,跟着沈厌有些年头了。他原本是来镇上采买些东西,看到工坊的车被拒,又听到周围农人议论纷纷,什么“限量”、“涨价”、“手艺差”、“脾气臭”,“还想进人家工坊”——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街对面一个卖凉茶的摊子坐下。

要了碗茶,一边慢慢喝着,一边观察着铁匠铺。

他发现,这赵铁柱虽然嘴上喊着“限量”、“只收农具”。

但当真有农人拿着破损的镰刀、锄头来时,他修补得却很是敷衍,价钱还死贵。

反倒是下午快收工时,两个穿着打扮不像本地农夫、更像是城里护院模样的汉子,鬼鬼祟祟地抬着一个用麻布裹着的长条状东西进了铺子后院——

让刘全心头一跳的是,其中一个汉子转身关后院门时,腰间似乎不经意间露出了一角铜牌,上面隐约刻着一个复杂的兽头纹样——刘全在州府隆昌号大掌柜的亲随身上,见过类似的牌子!

刘全的茶碗停在嘴边,心沉了下去。

新铁匠的古怪做派,拒修工坊小零件,私会疑似隆昌号的人,还有那夜巡更夫老刘头提过的、后院传出的、不同于普通打铁的沉闷敲击声…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指向一个不妙的结论:这新来的铁匠赵铁柱,恐怕根本不是为了开铺子赚钱!

他是冲着沈记来的!

他限量收农具、提高价格、态度恶劣,就是为了赶走大部分顾客,减少关注。

恐怕就是方便他在后院,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刘全不敢耽搁,放下茶钱,立刻起身,抄小路快步赶去青州府城。

他得马上把临山镇铁匠铺的蹊跷,禀报给正在府城谈生意的东家沈厌知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