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与星河皆凛冽:靠山村女战神手札 > 第47章 新房建成

夏日的午时阳光开始变得火辣辣。

烤着新宅院,有一股新木的馨香。

最后一根房梁被稳稳地安放到位。

沈厌站在院中央,抹了把汗,环顾这座耗时两个月建成的宅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瞧瞧!这才叫房子!"

他张开双臂,得意地对正在收拾工具的工匠们喊道,"不是我吹,整个县城找不出第二家这样的!"

玄尘子拄着拐杖从厢房踱出来,闻言捋着胡须笑道:"沈小哥,这房子有一半功劳得算凌女侠的。她那套排水设计,连老道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都没见过。"

确实,这座宅院处处透着与众不同。

凌战参考了边关堡垒的构造,将主屋建在高出地面三尺的夯土台上,四周暗藏排水沟渠。

最妙的是按照玄尘子“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要求,东西两侧各建了一个宽敞的大通铺房,形制古朴,通风采光极佳,确有几分修道净舍的意味,十岁一下的孩子可以住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收留更多孩子。

主人房,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和预留的客房则都是独立的单间,更令人叫绝的是,每间都带有一个小小的“浴室”——用打磨光滑的石板砌成,下方连接着陶制的排污管道,直通宅院外新挖的化粪池。宅子后门还修了一条石板小径,通向河边新搭的简易小码头,方便取水浣洗。

“爹!爹!你看我擦的窗棂亮不亮?”

五岁的二毛举着一块抹布,像只小猴子似的窜到沈厌腿边,仰着小脸邀功。沈厌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一把将小家伙抱起来颠了颠:“亮!我儿子擦的,能不亮嘛!”

起初不过十几岁就被叫爹的沈厌还觉得别扭。

如今却已甘之如饴。

“娘!娘!”

小石头的声音从主屋那边传来,带着点急切。只见他费力地抱着一个几乎有他半人高的大陶壶,摇摇晃晃地走向正在调试主屋门轴的凌战,“喝水!苏姐姐晾凉的!”

凌战停下手里的活,小石头这声“娘”沉甸甸地砸在她心上。

她转过身,看着孩子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和殷切的眼神,沉默地接过了沉重的陶壶,仰头灌了几口。清凉的白开水滑入喉间,也似乎冲淡了那点不自在。她依然没应声,只是抬手,用袖子不甚熟练地抹掉了小石头鼻尖上的一点灰。

小石头立刻咧开嘴笑了,像得到了天大的奖赏。

“哎哟,我的乖徒儿们,慢点跑!别撞翻了师傅我的罗盘!”

玄尘子故作慌张地护着放在院中石桌上的风水用具,一群半大孩子正嘻嘻哈哈地追逐着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喊着“知道啦,师傅!”,脚下却半点没停。

玄尘子脸上却笑开了花,显然已经对这“师傅”的尊称极为受用。

苏婉从宽敞明亮的厨房探出身,温声唤道:“大妞,带弟弟妹妹们来洗手,准备开饭了。跑了一身汗,仔细着凉。”她身上系着干净的围裙,发髻一丝不乱,指挥着几个稍大的孩子端菜摆碗,井井有条。

孩子们脆生生地应着“来了苏姐姐!”,一窝蜂地涌向水井边。

这两个月,苏婉的温柔细致和一手好绣活、好厨艺,彻底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苏姐姐”的称呼里满是亲昵与信赖。

看着院子里孩子们围着沈厌、凌战、玄尘子和苏婉,一声声“爹”、“娘”、“师傅”、“苏姐姐”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又奇异地和谐,里正站在院门口,感慨地叹道:“这还真像个家了,有爹有娘,有姐姐有师傅,齐全了!”

新宅落成,沈厌坚持要摆三天流水席,好好热闹一番,答谢乡邻和工匠。

他甩开膀子操办,请厨子、买食材、借桌椅碗筷,忙得脚不沾地,排场务求体面热闹。

而凌战,却完全成了甩手掌柜,只在沈厌拿不定大主意,主要还是花钱的问题,才言简意赅地给个准话,其余时间要么在河边码头调试新打的小船,要么在屋里默默擦拭她的刀,

流水席终于开席,举村欢庆。

第一日,晌午。

新宅前的空地上,十几张八仙桌排开,碗筷叮当,人声鼎沸。

浓郁的肉香、蒸腾的热气弥漫在空气中。

村里男女老少几乎都来了,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沈厌穿着一身簇新的宝石蓝绸缎与细布混合的长衫,颜色极衬他的肤色,墨黑的头发梳得,珍珠白的发髻衬着他白皙的脖颈都散发如玉的光泽。他满面红光地穿梭在席间,声音洪亮:

“王大叔!您老上座!尝尝这红烧肉,特意给您炖得烂乎!”

“李婶子!别光顾着吃啊,多夹菜,管够!”

“张木匠!辛苦辛苦!这房子能这么快这么好,全仗您手艺!”

他热情洋溢地招呼着每一位宾客,时不时被相熟的汉子拉着手灌上一杯酒,引来阵阵哄笑。彻底沉醉在那一声声玉树临风、貌比潘安、风流倜傥、气宇轩昂的赞美声中。

孩子们更是像一群快乐的小蜜蜂,在桌子和人群间灵活穿梭:

“爹!爹!刘奶奶说还要一碗鸡汤!”四毛端着个空碗,挤到沈厌腿边。

“得嘞!等着!”沈厌应得爽快,顺手把刚夹到自己碗里的鸡腿塞进四毛嘴里,“先垫吧垫吧!”

“苏姐姐!赵家弟弟把汤洒身上了!”大妞拉着一个哭唧唧的小男孩跑到厨房。

凌战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喝茶。

凌战放下茶杯,叫住大妞,从怀里摸出一块干净布巾,蹲下身,动作略显生疏但仔细地给那孩子擦去衣襟上的汤渍。小石头立刻像个小尾巴似的贴过来,递上自己的小手帕:“娘,用这个,干净的。”

凌战没说话,接过来继续擦拭。

那孩子被她沉静的气息安抚,渐渐止了哭。

“苏姐姐!灶上蒸的糕快好了,胖婶问您要不要加糖?”二毛从厨房方向跑出来喊道。

苏婉正利落地给一桌添菜,闻言头也不抬地应道:“告诉胖婶,按原方子,糖已放足,火候到了就起锅,莫焖过了。”

她声音温婉,指挥若定,俨然是这场盛大宴席的隐形总管。

她腰间挂着一串钥匙和一个小巧的算盘,不时有帮厨的妇人或负责采买的汉子过来低声请示,她总能迅速给出清晰指令,账目更是分毫不差,精打细算下硬是让席面既丰盛又不显铺张浪费。

玄尘子则坐在里正王老汉那一桌,捋着胡须,端着酒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享受着“师傅”的尊称和乡邻们对“风水宝宅”的恭维。几个半大孩子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

“师傅师傅,咱新房子真的能聚财吗?”

“师傅,您教我们画的平安符贴我床头啦!”

老道眯着眼,一一解答,很有些得道高人的架势。

宴至酣处,村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只见几匹健马簇拥着一顶青呢小轿,在衙役的护卫下缓缓行来。当先一人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正是县令大人。他身旁跟着的,是心腹周师爷。

里正慌忙起身相迎,席间众人也纷纷放下碗筷,面露敬畏。

“不知县尊大人和周师爷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里正躬身行礼。

县令下了轿,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虚扶一把:“里正不必多礼。本官听闻沈姑爷家的新宅落成,广济乡里,特来道贺。此乃仁善之举,民风淳朴之象啊。”

他的目光扫过气派又透着实用智慧的新宅,尤其在看到那独特的排水沟渠和规划整齐的房舍布局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目光掠过人群,落在角落里安静喝茶的凌战身上,停留了一瞬。

沈厌作为明面上的家主,连忙上前见礼,态度恭敬却不卑不亢:“草民沈厌,拜见县尊大人,周师爷。寒舍新成,蒙大人亲临,蓬荜生辉!”

县令笑着颔首:“沈义士不必客气。本官一路行来,见村中气象祥和,此宅更是别具匠心,想必费了不少心思。”他顿了顿,话锋似有若无地一转,“尤其是这排水之法和屋宇布局,颇有章法,非寻常匠人可为。”

沈厌心头一跳!

面上笑容不变:“大人谬赞了。不过是乡野之人,图个住着方便结实罢了。多亏了里正和乡亲们帮衬,还有我家那位…嗯…拙荆,她性子静,但心思细,有些想法。”

他巧妙地把功劳推给了“妻子”凌战。

凌战在角落,仿佛没听见这边的对话,只是低头给小石头擦了下嘴角的油渍。

赵县令的目光在她身上再次停留,却没去打扰。

周师爷适时上前一步,笑容可掬地打圆场,向沈厌和里正拱手道喜:“恭喜沈姑爷,贺喜凌娘子!新宅落成,人丁兴旺,实乃靠山村之福,也是我县首教化有方之幸啊!”他话锋随即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几分忧国忧民的感慨,“如今西方边陲战事胶着,流民渐增。陛下仁德,屡下恩旨抚恤,奈何…唉,天意难测,圣躬近来也颇有些违和,且尚无子嗣…这朝野上下,人心难免浮动。”

顿了一下,继续:“似沈姑父这般成婚不仅安家立业、收容孤弱、亦知造福乡梓,实为社稷之幸,百姓之福,更显得弥足珍贵!县令大人与我等,心中甚慰啊!”

他这番话,巧妙地拔高了沈厌,更是在不动声色地提醒和观察。

里正连声附和:“是极是极!全靠朝廷恩典,县尊大人治下有方!”

沈厌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堆满感激的笑容。

“周师爷言重了!草民不过是喜欢孩子,当不起如此赞誉。大人和师爷快请上座!”

县令在主桌落座,周师爷陪坐一旁。

席间气氛变得有些微妙,乡民们拘谨了许多。

沈厌打起十二分精神应酬,苏婉则指挥着人迅速添置了精致的碗筷和几样拿手小菜。

凌战依旧安静,只是将小石头往自己身边拢了拢。

目光偶尔掠过谈笑风生的县令和周师爷,沉静如水,看不出情绪。

玄尘子摇着酒葫芦,眼神在官民之间滴溜溜转了几圈,捋须不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