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与星河皆凛冽:靠山村女战神手札 > 第171章 小蛮牛当家

卫烬一道任命沈章武为内务府大统领的旨意,如同在滚油里滴入了冷水,瞬间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

“陛下!万万不可!”

御史大夫王岢几乎是扑出班列,痛心疾首,花白的胡子都在颤抖,“内务府总揽宫廷事务,关乎皇家体面,历来由谨慎持重之内官执掌。沈公子虽忠勇可嘉,然弱冠之龄,更非内侍,于礼不合,于制不符!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议!陛下抚恤皇子,可厚赏金银田宅,岂能以宫廷要职为儿戏?”

“内务涉及采买、宴饮、修缮、库藏,条目繁杂,非经验老道者不能胜任。沈公子恐难当此任啊!”

“陛下,沈公子并非内侍,常年行走内宫,于宫规亦有妨碍啊!”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文官集团几乎一边倒。连一些中立官员也面露不赞同。

龙椅上,卫烬打了个哈欠,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才懒洋洋地抬了抬手。

殿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新帝。

“诸位爱卿,”卫烬掏了掏耳朵,语气带着点无辜的困惑,“你们说了这么多礼法规矩,听得朕头疼。朕就问一句,这内务府,是给谁办事的?”

王岢一愣,答道:“自然是为陛下、为后宫、为皇家办事。”

“对啊!”

卫烬一拍扶手,身体前倾,“既然是给朕办事,让朕用得顺手、过得舒心,是不是头等要紧?”

“这……话虽如此,然……”

“没什么然不然的。”

卫烬打断他,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一直沉默不语的霍英身上,“霍太傅,朕就觉得小蛮牛好用。朕就爱吃他做的饭,合朕的胃口。朕就觉得他管账实在,一个铜板都能掰成两半花,从不让朕吃亏。你们推举的人,做的饭有小蛮牛好吃?管的账有小蛮牛明白?嗯?”

群臣再次哑然。这简直……胡搅蛮缠!

“陛下,此非庖厨算账之事,乃……”

“那就比一比!”

卫烬猛地提高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既然诸位爱卿觉得朕的人不行,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就比两样:做饭、算账!你们推举个人出来,跟朕的小蛮牛比试比试!让事实说话!”

他根本不给人反驳的机会,直接下令:“传朕旨意,今日午后,御膳房!朕请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户部官员,还有原西山别院管过账的杨老夫人,一同来做裁判!公平公正,谁也无话可说!”

这日午后的御膳房外,人头攒动。

闻讯赶来的宫人、部分被特许围观的低阶官员挤在一旁,窃窃私语。场地中央,一边是御膳房推举出的首席御厨,刘师傅,五十余岁,面容精瘦,手指保养得极好,眼神里带着惯常的傲慢与审视。另一边,则是穿着崭新官服却依旧难掩憨厚壮硕的沈章武,他好奇地打量着四周锃亮的厨具,逐一检查,很像是个很有经验的帮厨小伙计。

太皇太后、皇太后、凌战、户部官员、以及被紧急请入宫的杨老夫人端坐上首。

卫烬则懒散地坐在一旁,手里还把玩着两个核桃。

霍英并未亲至,只派了个心腹幕僚过来,意在表示对此等“儿戏”的不屑,顺便看看结果。

现内务府官员一声令下,第一场比试为厨艺,开始。

刘师傅冷哼一声,率先动手。

取上等乳鸽,刀工精细如绣花,去骨、填料、过油、浇汁……动作行云流水,充满表演般的艺术感,一道“百鸟朝凤”做得华丽无比,香气扑鼻。

反观沈章武,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回到了西山的灶台。他拎起一条肥美的五花肉,玄铁菜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不是精细的雕琢,而是充满力量与节奏的劈砍剁切,动作大开大阖,充满一种野性的韵律。大锅烧热,油爆葱姜,肉块下锅翻炒,糖色炒得油亮红润,加水投料,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整个过程朴实无华,却自有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浓烈香气弥漫开来,霸道地压过了刘师傅那道菜的精致香味。

刘师傅的“百鸟朝凤”被恭敬地呈上。色泽艳丽,形态优美。

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尝了,微微点头:“刘师傅的手艺,自是极好的。”

轮到沈章武。他端上来的是一大碗色泽红亮、颤巍巍、香飘十里的红烧肉,旁边配着一小碗晶莹剔透的白米饭。

“爹……陛下,您尝尝,俺按您口味做的,烂乎!”他差点说漏嘴,憨憨一笑。

卫烬率先动筷,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眯起眼,满足地叹了口气:“嗯!就是这个味儿!”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咸中带甜,浓郁的肉香瞬间充斥口腔,是一种最直接、最原始的味觉冲击,让人忍不住立刻扒一口米饭。

对比之下,刘师傅那道工序繁复的“百鸟朝凤”,反而显得有些华而不实,味道被完全比了下去。

连年轻皇太后都忍不住多夹了一筷子。

凌战尝过,言简意赅:“好吃。”

杨老夫人听着,不住颔首,眼中满是“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与骄傲。”

高下立判。

刘师傅脸色惨白,难以置信地看着那碗朴实无华的红烧肉。

小蛮牛很贴心地给他夹了一块肉,配上一勺米饭递了过去,请他品尝。

刘师傅吃后无语,点头。

比赛直接进入第二场:算账。

内务府推出一位头发花白、戴着水晶眼镜的老账房钱先生,手边放着一把紫檀算盘。

沈章武面前则空无一物。

王岢御史亲自出题:“今宫内需采买苏杭锦缎一百匹,辽东珍珠十斛,南海珊瑚树一株,御厨房日常采买半月之用度,共计几何?列出细目!”

钱先生立刻埋头,手指飞快地在算盘上飞舞,噼啪作响,口中念念有词。

沈章武却挠了挠头,眨巴着眼睛,似乎在思考。

就在众人以为他要被难住时,他开口了,语速不快,却异常清晰:

“苏杭锦缎,上等的一匹市价十八两银子,但江宁织造局有贡品余量,内部价十二两,一百匹是一千二百两。辽东珍珠,按成色分,中等偏上的,一斛约二百五十两,十斛是两千五百两。南海珊瑚树,这东西价差大,一株品相不错的,大概八百两。御厨房半月用度,包括米面粮油肉蛋菜,还有调料柴火,俺……臣按西山别院扩大五倍的量算,大约需三百两。”

他顿了顿,总结道:“拢共加起来,四千八百两银子。但这是市价,如果宫内采买直接找皇商或者产地,锦缎能省六百两,珍珠或许能省下一二百两,珊瑚树价格不定,但也能谈。实际开销,大概能控制在三千八百两到四千两之间。”

他话音刚落,那边钱先生的算盘声也停了,他擦了擦汗,报出数字:“禀各位主子,共计四千八百五十两!”细目也与沈章武所说大致相同。

但沈章武,心算,无工具,甚至还给出了省钱方案和浮动空间!

速度、准确性、实用性,全面碾压!

满场寂静。

那老账房钱先生看着沈章武,如同见了鬼。

王岢御史张着嘴,后面所有准备挑刺的官员,全都哑口无言。

卫烬慢悠悠地拍起手来:“好!好啊!朕就说小蛮牛管账是一把好手!不仅算得快,还能想着给朕省钱!诸位爱卿,你们推举的人,可能做到?”

无人应答。

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对视一眼,眼中也满是惊讶。

她们没想到这憨傻小子竟有如此本事!

看来皇帝并非全然胡闹。

霍家那幕僚脸色变幻,悄悄退出去给霍英报信了。

卫烬站起身,走到场中,拍了拍沈章武结实的胳膊,朗声道:“结果已然分明!朕的儿子沈章武,厨艺精湛,算账精明,更难得的是有一颗忠君爱国、为朕省钱的实心!朕任命他为内务府大统领,谁还有异议?”

朝臣们面面相觑,再也无人敢站出来说个“不”字。

沈章武扑通一声跪下,声音洪亮,带着无比的喜悦和坚定。

“谢陛下!爹!俺一定给您把家管好!把账算清!绝不让一只耗子偷吃咱家粮食!”

卫烬大笑:“好!朕的家,就交给你了!”

至此,沈章武内务府大统领一职,再无争议,正式走马上任。

消息传到霍英耳中,他正在书房赏画,闻言只是淡淡一笑:“果然是个只会算小账的厨子。陛下这是要把小家子气进行到底了。也好,让他管着那些鸡毛蒜皮,我们也省心。”他彻底放下心来,觉得新帝的格局,不过如此。

却低估了内务府大总管,真正的正二品官职。管理着皇家最繁琐也最核心的后勤命脉。

交到最信任的人手里。

以后小蛮牛管的,绝对不只是柴米油盐。

御膳房内,胜负已分。那碗令人魂牵梦绕的红烧肉香气四溢。

年轻些的皇太后显然意犹未尽,目光还流连在那油亮诱人的肉块上。

太皇太后则看着沈章武,眼中带着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旧日般的温和。

沈章武搓着手,脸上带着憨厚又熟悉的笑,那是一种回到熟悉地方、见到熟悉长辈的放松。他上前一步,语气里的关切自然无比,带着点儿时的亲昵和如今当了“厨子总管”的责任感。

“太奶奶,”他这称呼一出口,几个新来的宫人吓了一跳,而一些老资历的宫人却面露了然和怀念之色,“太后娘娘,”他又转向年轻的皇太后,“这肉俺焖得透,油都逼出来了,香是香,但您二位可不能贪嘴。尤其是晚上,克化不动,积了食,夜里该睡不踏实了。”

他伸出两根粗壮的手指,像小时候被教导时那样,认真地比划着。

“尝个鲜,顶多……顶多再吃这么一小块,解解馋就行,真不能多了!”

年轻皇太后掩口轻笑,看向太皇太后:“母后,您瞧他,这爱操心的毛病一点没变,倒管起我们来了。”她八岁嫁给先帝,自小从宫中长大。小蛮牛的光荣事迹,比如带着雪狼来宫里玩,当时的小皇帝那可是天还没亮呢,就急着问小蛮牛进没进宫?!

太皇太后看着沈章武那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每每做好小点心都要给她送来一些的小牛犊,不禁莞尔:“哀家这把年纪,倒要你这小子来提醒了。行,听你的,不多吃。”

沈章武见她们听劝,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毫无阴霾的笑容,仿佛得到了莫大的肯定。他极其自然地从旁边取过一个小碟子,熟练地夹了恰到好处的一块肉,又点了些汤汁,先恭敬地递给太皇太后,又同样给皇太后备了一份。

“这样品着吃,最香!”他语气笃定,像是在分享什么宝贵经验。

做完这一切,他不用吩咐,就转头对御膳房里几个原本就相熟的老太监一挥手,嗓门洪亮一如从前:“李公公,把俺灶上温着的翡翠羹快端上来!就那个用鸡汤吊的菜末羹!”

很快,两盅碧绿莹润、清香扑鼻的蔬菜羹被端上。

老太监笑着补充道:“太皇太后,娘娘,章武大总管一早就吩咐熬上了,说无论比试结果如何,都得给您二位备上这解腻顺胃的羹汤。”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热气腾腾、记忆中熟悉的羹汤,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暖意和怀念。先帝在时,这小子就常这么干,盯着她们母子俩的饮食,比御医还上心。

她拿起小勺,尝了一口,味道一如往昔,温暖妥帖。

她轻叹一声,语气里是难得的全然放松:“你这孩子……这么多年了,还是这般心思。好,这羹很好。”

皇太后也尝了,笑着对太皇太后道:“母后,有章武回来管着这摊事,您往后可真能省心了。”她这话里,已不自觉地带上了对“自己人”的认同。

卫烬在一旁看着,嘴角噙着笑意。

小蛮牛这“不懂规矩”的关心,因着这层旧日情谊,变得无比自然和真挚,效果远超任何精心的设计。他成功地让两位太后不仅放下了心防,更勾起了一段温情回忆,从情感上彻底接纳了这个她们看着长大、如今又回来“管家”的孩子。

霍家派来的幕僚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回去禀报时,语气也复杂了些:“……那沈章武与太皇太后、太后言谈甚为亲昵,竟以‘太奶奶’称之,似有旧谊。他劝阻饮食,呈送羹汤,两位太后非但不恼,反而颇为受用,看来情分非同一般。”

霍英闻言,捻须的手指微微一顿。

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疑虑,但旋即被更深的傲慢与轻视所覆盖。

“本官倒是忘了这层。无妨,旧日情分再好,他也终究只是个厨子,格局有限。陛下将他放在内务府,或许也有借这层情分方便行事之意,但终究管的是些琐碎事体,于大局无碍。反而更能让两位太后安心。”

他再次确认。

新帝的布局,依旧围绕着“家事”和“情分”打转,上不得真正的台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