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是我的镜子 > 第4章 银杏与提拉米苏

她是我的镜子 第4章 银杏与提拉米苏

作者:椰子味奶皮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7:39:42 来源:文学城

孟予安从未想过,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件会获得如此热烈的反响。

周三上午的《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课上,当她讲到管道升与赵孟頫的婚姻关系时,引用了卢帆柚分享的那首“你侬我忒”词,并融入了前一天晚上在小酒馆里获得的灵感——将历史人物的个人经历与现代人的情感共鸣联系起来。

“管道升并非仅仅作为赵孟頫的妻子存在于历史中,”她站在讲台前,声音比往常更加生动,“通过她的书画作品和诗词创作,我们看到了一位元代女性如何在婚姻中保持自我认同,如何通过艺术创作确立自己的声音。”

她点击幻灯片,展示管道升的《墨竹图》与赵孟頫的题跋:“请注意这里的细节,赵孟頫在题跋中明确表达了对妻子艺术造诣的敬佩。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逐渐强化的元代,是相当难得的。”

教室里座无虚席,学生们专注地听着,不时低头记录。孟予安注意到,当她说出“在传统框架内寻找自我表达的空间”时,不少学生的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下课铃响起,几个学生立刻围了上来。

“孟老师,您今天讲的管道升案例太精彩了!”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激动地说,“我从未想过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古代女性的婚姻。”

另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眼镜:“老师,您提到的‘自我认同与婚姻关系的平衡’,是否可以应用于其他历史时期的女性研究?”

孟予安耐心解答着问题,心中却有些恍惚。仅仅在24小时前,她还因为丢失课件而濒临崩溃,现在却站在这里,享受着教学带来的成就感。

命运的转折,往往始于最不经意的相遇。

送走最后一名学生,她回到办公室,打开手机,发现卢帆柚发来的消息:

“课顺利吗?:)”

她快速回复:“比想象中还要好。谢谢你的启发和资料。”

几乎立刻,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就跳动起来:

“那就好!今天店里有新做的抹茶提拉米苏,想请你来尝鲜,有空吗?”

孟予安看着那条邀请,唇角不自觉地上扬。今天下午原本要参加系里的教研会议,但会议临时取消了。她本可以回家继续修改那篇拖延已久的论文,但此刻,她却更想去那家温暖的甜品店。

“四点左右到,方便吗?”

“随时欢迎!:)”

放下手机,孟予安开始整理桌上的资料。同办公室的李教授从隔板后探出头:“小孟,今天课上得很成功啊,我在走廊都听到学生们的讨论了。”

孟予安谦虚地笑笑:“只是尝试了一种新的讲解角度。”

“很有效果。”李教授赞许地点头,“系里正在考虑明年的教学创新奖提名,我觉得你可以准备一下。”

教学创新奖?这是孟予安从未想过的荣誉。她一直以为自己在系里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年轻讲师。

“谢谢李教授,我会努力的。”

带着轻松的心情,她提前离开了学校。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校园小径上,路旁的银杏树已经开始泛黄,偶尔有几片叶子随风飘落。

她忽然想起什么,绕道去了学校东侧的银杏大道。这里的银杏树龄更长,枝叶更加茂密,每到深秋就会变成一条金黄色的隧道。她弯腰捡起几片形状完美的银杏叶,小心地夹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

也许,卢帆柚会喜欢这些。作为甜品师,她总是对自然的形态和色彩有着独特的敏感。

---

“柚见茶时”的门铃清脆作响。下午四点,店里的客人不多,只有几桌学生在低声讨论着什么。

卢帆柚正在柜台后装饰一个生日蛋糕,听到铃声抬起头。当她看到孟予安时,眼中立刻闪烁出明亮的光彩。

“你来啦!”她放下裱花袋,快步走出柜台,“位置给你留好了,老位置。”

孟予安注意到,靠窗的那个位置今天特意摆放了一个小花瓶,里面插着几枝清新的小雏菊。

“谢谢。”她坐下,从包里拿出那个夹着银杏叶的笔记本,“来的路上看到银杏开始黄了,捡了几片,觉得你可能会喜欢。”

卢帆柚惊喜地接过笔记本,小心地翻开:“好漂亮的叶子!脉络这么清晰,颜色也正是最漂亮的时候。”她抬头,眼中满是感动,“你怎么知道我正在为秋季新品的装饰寻找灵感?”

又一次不约而同的默契。孟予安只是微笑:“直觉。”

“等我一下。”卢帆柚拿着笔记本快步走向柜台,小心地取出银杏叶,放在展示柜旁的窗台上。金色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她很快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今天的新品,抹茶提拉米苏,还有你喜欢的桂花拿铁。”

托盘上的甜品确实令人惊艳。传统的提拉米苏被重新诠释,抹茶粉代替了可可粉,层次分明的奶油与蛋糕体中隐约可见绿色的纹理。

“我尝试用抹茶酒代替了咖啡酒,更适合下午食用,不会影响睡眠。”卢帆柚解释道,眼中带着期待,“尝尝看?”

孟予安舀起一勺,送入口中。绵密的马斯卡彭奶酪,浸过抹茶酒的手指饼干,淡淡的茶香与甜味完美平衡,既有提拉米苏的经典口感,又带着东方的清新韵味。

“太好吃了。”她由衷赞叹,“抹茶的微苦正好中和了甜腻感。”

卢帆柚松了口气,开心地笑了:“其实这个创意还来自于你上次提到的宋代茶文化。宋人点茶的方式给了我灵感,将茶粉融入西点,创造一种古今交融的味道。”

她们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即将到来的宋代茶文化讲座。孟予安详细介绍了主讲人陈教授的研究方向,卢帆柚则提出了几个从甜品师角度出发的问题。

“我一直很好奇宋代的茶点是什么样的,”卢帆柚说,“如果能为讲座准备一些复原茶点,会不会很有趣?”

孟予安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太棒了!我可以帮你找些史料参考。”

“那就这么说定了!”卢帆柚兴奋地拍手,随后又有些犹豫,“不过...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了?你那么忙...”

“不会,”孟予安轻轻搅拌着咖啡,“其实我很享受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历史不应该只存在于书本中,更应该以各种方式融入当代生活。”

卢帆柚凝视着她,眼神温暖:“你知道吗?当你谈论自己热爱的事物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孟予安微微脸红,低头抿了一口咖啡。

窗外,秋风拂过,几片银杏叶翩翩落下。卢帆柚望向窗外,忽然提议:“既然银杏已经开始黄了,要不要周末一起去人民公园?那里的银杏比C大的更壮观,而且我知道几个绝佳的取景角度。”

孟予安几乎是立刻就想答应,但突然想起周末的安排:“周六下午我有个学术沙龙,是关于唐代女性墓志铭研究的...”

她看到卢帆柚眼中一闪而过的失望,但对方很快理解地点头:“学术活动更重要,没关系,我们改天...”

“不过沙龙三点前应该能结束,”孟予安接着说,“如果你不介意傍晚时分去的话...”

“傍晚的光线最适合拍照!”卢帆柚立刻接上,眼中的光彩重新点亮,“我们可以四点左右在公园门口见?”

“好。”孟予安微笑着答应。

这时,店里进来一群喧闹的年轻人,卢帆柚不得不回到工作岗位。孟予安本打算离开,却被卢帆柚挽留:“再坐一会儿吧,等下客人少了,我还有东西想给你看。”

于是孟予安拿出笔记本电脑,在甜品店的角落里工作起来。偶尔抬头,她能看见卢帆柚在柜台后忙碌的身影——耐心地为客人推荐甜品,熟练地制作饮品,细心地擦拭桌子。

她注意到,卢帆柚与熟客互动时显得格外活泼开朗,笑声清脆悦耳;而与陌生人交流时则保持礼貌而克制的微笑。这种社交模式与她自己是如此相似。

大约一小时后,店里的客人渐渐稀少。卢帆柚端着一壶新泡的花茶走过来:“忙完了吗?给你看个东西。”

孟予安合上电脑,好奇地看着卢帆柚拿出一本厚厚的素描本。

“这是我的灵感笔记,”卢帆柚有些不好意思地翻开,“里面有一些基于古方创新的甜品设计,还有我对相关历史背景的笔记...可能很幼稚,但我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孟予安小心地接过素描本,一页页翻看。本子里不仅有精致的甜品草图,还有详细的做法笔记,以及从各种书籍中摘抄的历史片段。她惊讶地发现,卢帆柚对历史的理解远比她想象的深入。

“这是...根据《东京梦华录》复原的宋代冰雪?”孟予安停在一页设计图前,画中的甜品造型古朴,旁边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原料和做法。

卢帆柚点头:“我尝试用现代工艺复现那种口感,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孟予安思考片刻:“宋代甜品的特点在于香料的运用,而非甜度。你可能需要增加一些檀香或者沉香的气息,那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口味。”

“对啊!”卢帆柚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史料中确实经常提到‘香饮子’之类的饮品。”

她们沉浸在对历史与甜品的讨论中,不知不觉窗外已华灯初上。

“糟糕,这么晚了!”孟予安看了眼手机,惊讶地发现已经快七点了,“我该回去了。”

卢帆柚也略显惊讶:“时间过得真快。”她犹豫了一下,问道,“你吃晚饭了吗?如果不介意的话,我知道附近有家很地道的担担面...”

“好啊。”孟予安几乎是脱口而出。与卢帆柚共处的时间总是如此舒适自然,让她忍不住想延长这份温暖。

面馆就在街角,店面不大,但干净整洁。老板娘显然认识卢帆柚,热情地招呼她们坐下。

“我经常来这里,”卢帆柚解释道,“有时候忙到太晚,懒得做饭,就来吃碗面。”

热腾腾的担担面很快上桌,麻辣鲜香的气味令人食欲大开。孟予安发现自己的那碗特意减少了辣度,心中微微一暖——她记得自己上次在甜品店提过不太能吃辣。

“周六的约会,我很期待。”吃面时,卢帆柚忽然轻声说。

孟予安抬头,对上对方温和的目光,感觉心跳漏了一拍:“我也是。”

“那之后我们可以去附近的宽窄巷子走走,我知道有家很安静的小茶馆,他们家的茉莉花茶是全成都最好的。”

“听起来很棒。”孟予安微笑着,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期待周末的到来了。

分别时,卢帆柚递给孟予安一个精致的小纸盒:“给你明天的早餐,杏仁可颂。今天刚烤的。”

孟予安接过礼物,轻声道谢。走回公寓的路上,她感到一种久违的轻盈感。与卢帆柚的相处让她想起了大学时代那些无忧无虑的友谊,但又有些不同——多了一份难以言说的期待与悸动。

回到家中,她打开纸盒,发现里面除了可颂,还有一片金色的银杏叶,叶柄上系着细细的银丝,做成书签的样子。附着的卡片上写着:

“谢谢你今天的银杏叶,这是回礼。周六见!:)”

孟予安小心地将银杏叶书签夹进正在阅读的书籍中,唇角带着不自觉的微笑。

周六的学术沙龙比预期结束得早。孟予安回家换了身轻便的衣服——浅蓝色的毛衣搭配白色长裤,简单却衬得她更加青春活力。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扎起头发,任由黑长直发披在肩头。

到达人民公园时,卢帆柚已经等在门口。她穿着杏色的针织衫和棕色长裙,颈间系着一条丝巾,上面印着银杏叶的图案。

“你的丝巾...”孟予安惊讶地指着那条丝巾。

卢帆柚低头看了看,笑了:“别告诉我你也有同款?”

“不,”孟予安从包里拿出一个银杏叶造型的发夹,“我今天的发夹,和你的丝巾图案很像。”

两人对视片刻,同时笑了起来。这种不经意的默契已经不再让她们惊讶,反而成为一种期待的惊喜。

人民公园的银杏确实如卢帆柚所说,比C大学的更加壮观。金黄的树冠连绵成片,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落叶铺满小径,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

卢帆柚果然对这里十分熟悉,带着孟予安穿过人流,来到几处相对安静的角落。那里的银杏树形态更加优美,背景是传统的亭台楼阁,构成一幅幅完美的画面。

“来这里,”卢帆柚拉着孟予安的手腕,带她走到一棵特别高大的银杏树下,“这个角度能拍到银杏和后面的亭子,构图最美。”

孟予安任由她牵着,手腕处传来的温度让她有些分神。

如卢帆柚所料,傍晚的阳光为整个场景镀上了一层金边。她们互相为对方拍照,偶尔请路人帮忙拍合照。在镜头前,两人不自觉地靠近,肩膀相抵,笑容灿烂。

“你看,”卢帆柚翻看刚才拍的照片,“我们连笑起来的角度都很像。”

孟予安凑近观看,确实,照片中的两人不仅发型相似,连微笑时眼角微微下垂的弧度、头稍稍偏向右边的习惯都如出一辙。

“像是双胞胎。”她轻声说。

“但比双胞胎更奇妙,”卢帆柚收起手机,目光投向远处的银杏树丛,“双胞胎有相同的基因和环境,而我们...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长成了如此相似的人。”

她们沿着银杏大道慢慢散步,聊着各自的生活。孟予安谈到她在北京求学的经历,卢帆柚则说起她在法国甜品学校进修的时光。截然不同的道路,却塑造了如此相似的灵魂。

“其实,”卢帆柚忽然说,“在遇见你之前,我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不是因为没有朋友,而是觉得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我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孟予安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我明白那种感觉。就像内心深处有一个房间,却很少有人能拿到钥匙。”

“没错!”卢帆柚眼中闪烁着遇到知音的喜悦,“但你...好像从一开始就拥有那把钥匙。”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橙红色的霞光。她们按照计划前往宽窄巷子,找到了那家隐蔽的茶馆。正如卢帆柚所说,这里的茉莉花茶香气清雅,回味甘甜。

“为世界上另一个我,”卢帆柚举起茶杯,眼中带着俏皮的笑意,“和为我们第一次正式的约会。”

孟予安微微一愣:“约会?”

卢帆柚的脸颊泛起红晕:“我的意思是...朋友间的约会。”

但两人都心知肚明,这已经超越了普通朋友的界限。那种若有若无的张力在空气中流转,如同茶香般弥漫在彼此之间。

分别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卢帆柚送孟予安到公寓楼下,如同几天前的那个夜晚。

“下周的宋代茶文化讲座,”孟予安在进门前提议,“结束后我可以介绍你认识陈教授,他对饮食文化也很有研究。”

“我很期待。”卢帆柚微笑着,“那么,下周见?”

“下周见。”

回到家中,孟予安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的夜景。手机震动,是卢帆柚发来的消息:

“今天很开心,谢谢你的陪伴。附上今天最好的合照:)”

照片中,两人站在金黄的银杏树下,肩并肩,笑容自然灿烂,阳光为她们的轮廓镀上金边,黑长直的发丝在风中微微飘动。

孟予安静静凝视着照片,许久,才轻声自语:

“也许,世界上另一个我,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