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是我的镜子 > 第2章 镜像的邀约

她是我的镜子 第2章 镜像的邀约

作者:椰子味奶皮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7:39:42 来源:文学城

周三的省博物馆,在秋日清晨的薄雾中显得格外肃穆。孟予安站在入口处的台阶上,看了眼手机——距离与卢帆柚约定的九点半还有十五分钟。她习惯性地提早到达,享受预约时间前那段属于自己的宁静。

初秋的风已带着些许凉意,她拢了拢米色风衣的领口,目光落在广场上几只踱步的麻雀身上。对于这次相约,她心中有种奇特的期待感,仿佛不是去会见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人,而是要去见一个认识许久的朋友。

“予安!”

清脆的呼唤从身后传来,孟予安转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

卢帆柚小跑着靠近,微喘着气,脸颊因运动泛着红晕:“我以为我迟到了。”

“没有,是我来早了。”孟予安微笑道,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对方。卢帆柚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针织连衣裙,外搭深蓝色牛仔外套,简约又衬得她肤色极白。更让孟予安惊讶的是,卢帆柚也背着一个帆布材质的托特包,款式和颜色都与自己的极为相似。

“你的包...”两人异口同声,随后都愣住了。

卢帆柚先笑出声来:“不会又是同款吧?”

孟予安拉开自己的包,取出一个小巧的薄荷绿卡包:“我是在线上官方店买的。”

“我也是!”卢帆柚眼睛睁大,从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包里拿出同色系的零钱包,“上个季末打折时抢的。”

一种奇妙的默契感在空气中流转。孟予安摇摇头,笑意更深:“这已经不能再用巧合来形容了。”

“或许是审美同步?”卢帆柚俏皮地眨眨眼,与孟予安并肩走上博物馆台阶,“我昨晚还想着今天要穿什么,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这身搭配。”

“我也是。”孟予安轻声回应,“站在衣柜前犹豫不到五分钟就选定了。”

她们相视一笑,一同走进博物馆大厅。

敦煌展设在三楼特展厅。沿着指示标志前行,暗色的展墙上投射着柔和的灯光,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神秘氛围。

“我一直想来看这个展,”卢帆柚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千年之前的魂灵,“敦煌壁画中的饮食图像非常丰富,有些点心造型甚至能在我现在的甜品创作中找到灵感。”

孟予安有些惊讶地侧头:“你对敦煌的饮食文化有研究?”

“谈不上研究,只是业余爱好。”卢帆柚略显羞涩,“开店之前,我特意去查阅过古代点心图谱,想从中汲取一些创意。敦煌壁画中有一幅‘斋僧图’,描绘了各种面食和点心,给了我不少启发。”

“那幅图就在这个展厅。”孟予安眼中闪着愉悦的光,“我论文中曾引用过它来讨论唐代寺院经济的供养体系。”

又一次不约而同的契合。

两人停在第一件展品前——一幅巨大的《五台山图》复制品,色彩斑斓,细节繁复。

“每次站在这样的古画前,我总会想,千百年前绘制它的人,会不会想到有朝日会有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因他的作品而相遇。”孟予安轻声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专业性的光芒。

卢帆柚静静站在她身旁,目光在壁画上流连:“我相信会的。美好的事物本身就具有连接人心的力量,无论跨越多少时间。”

她们沿着展线慢慢前行,在一幅描绘婚礼场景的壁画前停下。画面中,新娘身着华丽嫁衣,低头接受亲友的祝福。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孟予安推了推眼镜,进入了她讲课时的状态,“传统观念认为古代女性在婚姻中完全被动,但敦煌文献却告诉我们,许多唐代女性在婚姻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特别是嫁妆的支配权。”

卢帆柚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就像甜点一样,外表看起来甜美柔和,内里却可以有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个性。”

这个比喻让孟予安眼前一亮:“很精准的类比。历史研究往往也是如此——表面叙事下藏着无数被忽视的真相。”

她们走到那幅“斋僧图”前,卢帆柚兴奋地指着画中一个托盘上的点心:“看这个,形状很像现代的马卡龙,只是更大一些。我尝试复原过这种点心,用胡麻、蜂蜜和面粉,口感出人意料地好。”

“你尝试复原古代点心?”孟予安颇感意外。

卢帆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算是我的一个小爱好。从文献中寻找配方,用现代工艺加以改良。店里有几款招牌点心就是基于古方创新的,比如‘唐宫蜜糕’和‘宋式云酥’。”

“这太有趣了。”孟予安由衷地说,“历史学常常局限于文本分析,却忽略了物质文化的实践层面。你的尝试为理解古代生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卢帆柚的眼睛因受到认可而闪闪发光:“那你愿意来做我的顾问吗?我对一些古方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有限,如果有专业人士指导...”

“我很乐意。”孟予安几乎是立刻回答,随后才意识到自己答应得有多迅速。她通常不会如此轻易地承诺参与别人的项目,但面对卢帆柚,一切似乎都那么自然。

她们继续前行,在一组飞天壁画前驻足。柔和的灯光洒在卢帆柚侧脸,勾勒出她专注的轮廓。孟予安忽然发现,当卢帆柚沉浸在感兴趣的事物中时,下巴会微微抬起,眼神变得格外明亮——这个小动作又是如此熟悉,因为她自己也是如此。

“你在看什么?”卢帆柚察觉到她的目光,转过头来,嘴角带着俏皮的笑意。

孟予安有一瞬间被看穿的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只是在想,我们连专注时的表情都很相似。”

卢帆柚的笑意更深:“我刚刚也在想同样的事。当你认真看展品时,会无意识地用指尖轻轻点着下巴——我妈妈总说我这个习惯像在思考重大哲学问题。”

“我父亲也常这么说我。”孟予安摇头轻笑,“这太不可思议了。”

她们在展厅中流连了近两小时,对每件展品都交换着看法。孟予安发现,卢帆柚对历史的理解虽不似科班出身那般系统,却有着独特的直觉和洞察力,常常能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见解。

“历史不仅是王侯将相的故事,更是普通人的生活,不是吗?”站在一幅描绘市集交易的壁画前,卢帆柚轻声说,“就像这些市井中的小人物,他们如何生活,爱什么人,吃什么食物,这些细节往往比战争和条约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本质。”

孟予安点头赞同:“这正是当下史学界关注的方向——从下往上看的历史。你很有做历史研究的天赋。”

卢帆柚不好意思地捋了捋头发:“我只是个旁观者,觉得历史应该是有温度的。”

“正因为你是旁观者,才不受学院派框架的限制。”孟予安认真地说,“有时候,专业训练反而会限制人的思维。”

走出展厅时已近中午,两人在博物馆的咖啡厅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木制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谢谢你今天陪我看展,”卢帆柚搅拌着杯中的拿铁,“我已经很久没有和人聊得这么投机的了。”

“应该我谢谢你,”孟予安放下手中的美式咖啡,“很少有人能跟得上我跳跃性的历史话题,还提出那么多有见地的观点。”

卢帆柚笑了起来:“我们这样互相夸奖,是不是有点过于客气了?”

孟予安也笑了:“确实。那就不客气了——你接下来有时间吗?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川菜馆,他们家的宫保虾球做得特别地道。”

“你也喜欢宫保虾球?”卢帆柚眼中闪着惊喜的光,“那可是我的最爱!”

“看来我们的默契还在继续。”孟予安拿起包,语气轻松,“走吧,我带路。”

午餐时光愉快得超乎预期。她们从历史聊到文学,从甜品制作聊到教学趣事,发现彼此不仅兴趣爱好相似,连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出奇地一致。

“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是村上春树,”孟予安说,“特别是他的《挪威的森林》。”

卢帆柚差点被茶水呛到:“那是我最爱的书!我甚至为了它特地去了一趟东京,寻找书中描写的地方。”

“我也去过!”孟予安难掩惊讶,“去年学术会议期间,我专门空出一天去了趟明治神宫和井之头公园。”

“等等,”卢帆柚放下筷子,眼神变得狡黠,“你是不是也收集复古明信片,特别偏爱那种带有植物标本的?”

孟予安怔住了:“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也是!”卢帆柚兴奋地拍了下手,“而且我猜,你的收藏里一定有一张来自镰仓长谷寺的紫阳花明信片。”

“...去年六月收到的。”孟予安几乎说不出话来,“店主说那是最后一张。”

“我就是那个店主!”卢帆柚眼中闪烁着恶作剧得逞的光芒,“我在线上经营一家小小的复古明信片店,那天有位来自成都的顾客买走了最后一张镰仓紫阳花明信片。我记得那个ID——‘安史之乱’。”

这下孟予安彻底震惊了:“那就是我。”

一阵沉默后,两人同时爆发出笑声。

“这已经不是巧合能解释的了,”孟予安摇头,仍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早在相遇之前就已经有了交集。”

卢帆柚托着腮,眼神温暖:“就像两条早已注定的平行线,终于开始交汇。”

饭后,卢帆柚提议回她的甜品店尝几款新研发的产品。孟予安原本下午要修改论文,却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与卢帆柚相处的时间越长,她就越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仿佛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的女人。

“柚见茶时”下午的客人不多,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为店内镀上一层金色。卢帆柚请孟予安在靠窗的老位置坐下,自己则系上围裙,走进开放式厨房。

“今天特意为你准备了几款特别的甜点,”卢帆柚回头笑道,“都是基于古方创新的,想听听你的专业意见。”

孟予安看着她熟练地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忽然有种奇异的安心感。她取出笔记本电脑,准备边工作边等待,却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神——目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那个在厨房中有条不紊忙碌的身影。

约莫半小时后,卢帆柚端着一个托盘走来,上面摆着三款造型别致的甜点。

“这是根据敦煌文献复原的‘胡麻蜜饼’,我调整了甜度;这是受《山家清供》启发创作的‘梅花汤饼’,用红菜头天然染色;还有这个,”她指着最后一道装饰着金箔的小点,“是我尝试复原的唐代‘贵妃红’,古籍中记载的宫廷贡品。”

孟予安逐一品尝,每一款都给她带来惊喜。甜点的口感层次丰富,既保留了古风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特别是这个‘贵妃红’,”孟予安评价道,“外层酥脆,内馅绵密,甜中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

“那是玫瑰和桂花混合的香气,”卢帆柚解释道,“根据你的论文《唐代宫廷饮食中的花卉应用》,我尝试复现了文献中记载的‘百花香’。”

孟予安惊讶地抬头:“你读过我的论文?”

卢帆柚略显羞涩:“上周在C大学术库里搜到的。不只是读过,它给了我很多灵感。”

一种被认真对待的感动在孟予安心头蔓延。学术研究常常是孤独的,特别是她选择的这种偏门方向,就连同行都少有关注。而此刻,却有人不仅认真阅读她的论文,还将其中的观点付诸实践。

“你的论文写得真好,”卢帆柚继续说,“特别是关于唐代女性通过饮食文化表达自我的那部分,让我对古代女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孟予安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是轻轻说了声“谢谢”。但卢帆柚似乎理解她此刻的感动,只是微笑着又端来一杯特调的饮品。

“尝尝这个,‘桂花酒酿拿铁’,我新研发的配方。”卢帆柚眼中闪着期待的光,“我想你会喜欢。”

孟予安抿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桂花的清香和酒酿的微醺,恰到好处的甜度与咖啡的苦涩完美融合。

“这味道...”她顿了顿,寻找合适的词语,“就像秋天的傍晚,温暖中带着一丝惆怅。”

卢帆柚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正是我想表达的!你怎么总能准确理解我想要传递的感觉?”

孟予安放下杯子,直视着对方:“也许因为我们太过相似。”

店内流淌着轻柔的音乐,阳光渐渐西斜,在桌面上拉长影子。客人们来了又走,而她们却像被时光遗忘在这个角落,继续着似乎永远不会结束的谈话。

孟予安了解到卢帆柚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由经营小餐馆的母亲抚养长大,很早就学会在厨房帮忙。而卢帆柚也得知孟予安出身书香门第,却因选择冷门的历史研究方向而与家人产生过分歧。

“我母亲一直希望我找个‘稳定’的工作,”孟予安罕见地敞开心扉,“她认为历史研究是‘不务正业’。”

卢帆柚理解地点点头:“我妈妈也曾反对我开甜品店,觉得我应该找个公司上班。直到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她才慢慢改观。”

“但我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孟予安微笑道。

“因为这是我们的热爱。”卢帆柚接上她未说完的话。

又一次默契的相视而笑。

当孟予安意识到时间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她惊讶地发现自己与卢帆柚几乎聊了整个下午,却丝毫不觉得疲倦或尴尬。

“我该回去了,”她有些不舍地收拾电脑,“明天早上还有课。”

卢帆柚点点头,起身从柜台取出一个精致的纸盒:“给你准备了些点心,明天当早餐。”

孟予安没有推辞,接过纸盒时,指尖不经意擦过卢帆柚的手。那一瞬间的触感让她心中泛起一阵奇异的涟漪。

“下周有个关于宋代茶文化的讲座,在文化中心,”孟予安在门口停下脚步,假装随意地提起,“如果你有兴趣的话...”

“我很感兴趣。”卢帆柚立刻回答,眼中闪着光,“具体是哪天?我可以调整店休。”

孟予安告诉了她时间,补充道:“讲座后我可以带你去见见主讲人,他是我的博士导师,对宋代茶文化很有研究。”

“那太好了。”卢帆柚送她到店门外,秋夜的凉风拂过两人的发丝,“那么,下周见?”

“下周见。”孟予安点头,转身融入夜色。

走回公寓的路上,孟予安感到一种久违的轻盈。与卢帆柚相处的一天,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一个有人真正理解她、与她在同一频率共鸣的世界。

回到家中,她打开卢帆柚给的纸盒,里面除了点心,还有一张手绘卡片。画中是两个相视而笑的女孩,背景是博物馆的敦煌展厅。卡片背面是卢帆柚清秀的字迹:

“感谢今天的一切。在遇见你之前,我从未想过世界上真的存在另一个自己。——帆柚”

孟予安拿起手机,想发条信息道谢,却发现卢帆柚已经发来了消息:

“安全到家了吗?:)”

她看着那条简单的消息,唇角不自觉地上扬。回复之后,她走到窗前,望着城市璀璨的夜景,心中升起一种奇异的预感——这个秋天,或许会是她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而在几个街区外的“柚见茶时”,卢帆柚也站在二楼的窗前,看着同样的夜色。她手中握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与孟予安的对话界面。一种温暖而期待的感觉在她心中蔓延,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涟漪一圈圈扩散,无法平息。

“世界上另一个我,我们终于相遇了。”她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期待的光芒。

夜空下,两扇窗户隔着不远的距离,映照着相同的星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