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山之玉 > 第13章 温水鼎

她山之玉 第13章 温水鼎

作者:猫别喝我的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3:53:39 来源:文学城

她乡遇故知是个什么滋味,杜若兰已经记不大清了。

无中生友不是件易事,这戏演得她自己都代入了十分。回过神来,一口气松得莫名其妙。即便知晓贺玉一直跟在她身边,见不着人影,心下总是惶惶不安。

想来她此刻的脸色是极差的,进屋这段路,贺玉频频回头,临近门时,伸手探了探她手背的凉意,不知从哪掏出袋暖呼呼的纸包塞到她手里。

然后极轻地笑了一下,蜻蜓点水似的。

杜若兰一时间觉得花眼病还没好透,或也叫小鬼上了身,不然怎会无端觉得心叫人暖了一块呢?

但一想到眼下境遇是拜谁所赐,这心又暖不起来了。

接下来的谈话贺玉没让她听,“……多谢。漕运案牵连甚广,我还未摸清其中思路,行事多有掣肘,这才托你接引。你且放心,我不会真叫你担了这个责,届时一应后果皆会由闻风台承担。”

杜若兰在官场这些年做小伏低,李代桃僵的事也做了不少,这还是头一回有人要把她的李子树栽回来。

局促的情绪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入了脑子,随后被那里的小鬼当做面条般来回揉搓。她想:“漂亮话谁都会说,这没什么好意外的。”

她点了下头示意自己知晓。

说的谎总得有始有终,杜若兰还得负责把人接回客栈。当下无处可去,她给自己找了点事做,顺手打开了手里的纸包。

啊,是蓬松暄软的大包子。

三文还是四文钱杜若兰亦记不太清,还是太久没吃肉了。此刻,她坐在门槛上,吃出了一点委屈,两分惊惧,满心后怕。

雾气腾腾,氤氲进了她的眼睛,有一点疼。

她被油汪的肉馅迷了心智,抬头时见天边一轮月色皎洁,却不知煎熬的人已有一双。

梁琢自踏进门起,心便悬了起来。

屋内的气氛着实古怪:这群人大夫不像大夫,病人不像病人。可要说她们是旧识,场面也全无半分热络。

然而,眼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言多必失,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麻衣女子身上。对方虽形容潦草,腰带却束得极稳,裤腿利落收入靴中,是一身便利行动的干练打扮。

蘅娘招手唤他近前,温声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你既然是章泉府的客人,我便指给你一条明路,这位是负责审理漕运案的贺大人,你有什么冤屈,尽可同她讲明白。”

梁琢这才敢凝神细瞧,走近灯下,与贺玉打了个照面。对方面上噙着笑,一派春风化雨的和气模样。

眼下自己的身份算不得数,原以为蘅娘愿意携他入都已是恩至义尽,孰料对方竟如此仗义,还肯为他引荐审理的官员。

他一时说不准自己的心情,究竟是喜还是忧更多一点。

“义”这一字,写来容易,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他心里存着感激,对着蘅娘郑重一揖:“蘅娘子雪中送炭之恩没齿难忘。此番若能沉冤昭雪,日后贵舫但有驱策,梁某必当结草衔环以报。”

蘅娘无意这些虚礼,只说:“能早早结案也是件好事,临淮因这无妄之灾乱了多久了?江海通畅,百业才能兴旺。我泽州的商队可都盼着这一天呢。”

贺玉引着梁琢坐下,自己则坐在他对面,姿态放松,仿佛只是场老友间的叙旧:“你能安然到此便是最好的开端了,有何冤屈与我说清楚就是。”

“我不是什么章泉府的客人。”梁琢深吸一口气,既决定坦白,便不再犹豫:“在下梁琢,家父乃是镇海东军节度使,梁承。”

贺玉面露惊讶:“是吗?依你所言,如今狱中那位岂非是冒名顶替之人?”

“正是。”谈及此事,梁琢的语气都急切了几分:“我根本不知为何会变成这样!我奉诏入都,途中只是与友人小聚,再醒来便是在孤舟之上,随后便听闻漕运失窃,‘梁琢’被下狱,可我才是真的!”

他其实并不确定代他入狱的究竟是否宿连川本人,可无论哪一种,对方都不会太安全。

“莫急,慢慢说。”贺玉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稳定感,“你奉诏入都,行程不算机密。你仔细回想,与你小聚的友人,亦或是身旁随侍的人,有无被买通的嫌疑?”

梁琢皱眉思索,摇了摇头:“他是我的知交,另一位是随我自幼长大的玩伴,绝无可能害我!”

贺玉怔愣一瞬,随即安抚道:“嗯,知人知面,江湖儿女重义气,我信你的眼光。”随即话锋转向:“那么,问题并非出自身边人,那便只剩下一种可能了。”

“你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人移花接木。能做下这等事,须得对船队布局、你的行踪乃至临淮都各方局势都了如指掌才行。”

梁琢不做声了。骨头缝里忽然钻进了一条阴凉的蛇,搅得他四肢百骸都在发疼。

贺玉叹气:“实不相瞒,我也是近些日子才接手这桩案子。梁公子请想,将你迷晕送走,又安排赝品顶替你上了舰船。此计若成,你会葬身鱼腹,死无对证;若那赝品侥幸未死,便可如现在这般,成为指认你父亲‘勾结内宦,监守自盗’的铁证。”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却字字清晰:“此一石二鸟之计,既要了你父子性命,也要棣州与朝廷离心,实乃诛心之策。”

梁琢嘴唇嗫嚅,阵阵后怕袭来。他问:“我奉圣人诏令前来,背后陷害之人难道没有一点担心吗?他难道就不怕东窗事发被圣人治罪吗?”

贺玉身体微微前倾,一声苦笑:“先前审理这桩案件的正是圣人身边的秉笔秦大人。秦公权势滔天,又久居圣人身侧,纵有屈打成招之嫌,奈何我官职低微,有心想为梁使相正名,也苦无人证物证,行事多有不便。”

她话里带着无奈,目光却始终温和地落在梁琢身上。

旁侧的蘅娘不忍卒听,柔声插话:“有道是‘明德宫瓦半边秦’,这位秦公的手段了得,手眼通天,他如此布局,构陷忠良,不是存心逼着棣州反么?他坐到这个位置,私吞了漕运钱粮,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梁琢的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阉宦窃弄权柄一词,从前他只在书上看过。每每读至激愤之处,他也曾拍案而起,洋洋洒洒写下数千言的策论,痛陈弊政,仿佛自己已与古之忠良感同身受,拥有了忧国忧民的胸怀。

可直到此刻,他自己成了那片即将倾覆的扁舟,方觉那些都是作为旁观者的无病呻吟罢了。

窗明几净的书斋里哀的不是民生,是那个自以为悲悯、实则轻飘飘的梁成章。

“那、那如今狱中那人如何……”梁琢的声音带了点颤意。

“你放心。”贺玉打断他的惶惑,“说来也是万幸,他一身骨头极硬,任凭秦公如何拷打始终不肯攀咬旁人。也正如此,才让我察觉此案另有隐情,冒险将人保下。如今看来,这一步竟是走对了。”

她沉吟片刻,语气十分恳切:“梁公子,如今唯有你现身,亲口向圣人陈情,才能彻底洗刷你父子的冤屈,也能让那位义士不必再代你受过。”

梁琢胸中顿时豪气翻涌。想起父亲和挚友,一路上的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在此刻仿佛都找到了意义。他毅然道:“贺大人,你们需要我做什么?只要能揭穿奸人阴谋,还我梁家清白,梁某万死不辞!”

“好!”贺玉眼中闪过钦佩之色:“当务之急是确保你的安全,并寻机面圣。只是秦公在宫中耳目众多,我等说话行事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她转向蘅娘:“在此之前梁公子还需隐忍一二,暂不能暴露身份。烦请蘅娘子多为照看了。”

蘅娘盈盈含泪,与贺玉双手交握,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贺大人放心,我一定好生看顾梁公子,不叫他为奸人所害。”

贺玉收回手,不动声色将物件收入袖中。

梁琢看着眼前这两人,一位是冒着风险保全忠良的朝廷干吏,一位是雪中送炭的江湖豪商,心中充满了“他乡遇故知”般的温暖。

他不禁感慨,这浑浊不堪的尘世,终究还是有好人在的。

贺玉临出门时,燕九经轻巧落在了她身后,如影随形。

才甩开半日就又缠上来了。

她摘下墙上的草帽扣于头顶,伸手将等在一旁昏昏欲睡的杜若兰提了起来。

这实在是一个明亮的夜晚。月如银霜,遮去旅人身上的戾气,倒真显出几分温和似水的柔情。

蘅娘一行落在身后,两人并排走了几步,贺玉问起件事:“昨日门房说你来寻我,可有要紧事?”

她不提杜若兰都快忘了,自己原是想求她去户部说几句好话让他们放银来着。

算了,提一嘴吧,反正最坏也就这样了。

杜若兰于是将白日里涉萍讲的话一一复述给贺玉听。

贺玉没空听这风声,眼下由杜若兰告知,竟不知该做何种反应。好在有帽檐遮着眼睛,看不清她的表情。

杜若兰一提起这事就生气,先是将户部上下问候了个遍,又将涉萍那位不知所谓的二哥嘴了一通,最后发觉身侧人并非那个事事附和自己的小徒弟,当即哑了炮。

她干笑了几声:“适才戏言耳。”

贺玉却没有发笑。

她托肘沉思了片刻,说道:“明日我去请示陆公,先由内巡司放银,待漕案了结再结清账目即可。”

这下轮到杜若兰不敢笑了。

她猛然停住脚步,像是没听清,喉咙被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堵着,最终艰难地挤出一个气音:“什么?”

贺玉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补充了句:“……不是戏言。”

杜若兰无意识跟着她走了几步。

困顿多日的问题迎刃而解,可她不过是在贺玉面前抱怨了两三句。霎时间,脚下的土地变成了一片柔软的、让人无所适从的云,几步落下,轻飘飘的,根本踩不到实处。

像做梦一样。

身上的山依旧压在那儿,却有个人在旁边为她开了一扇小小的、敞亮的门,温和地对她说:“从这里走。”

杜若兰看着贺玉隐在阴影里的侧脸,再一次意识到,脱去那身官服,里头住着的人不是什么闻风台指挥使,只是贺玉而已。

七年前如此,七年后亦是如此。

诶,两个穷到一处去的孩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温水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