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山之玉 > 第10章 梁成章

她山之玉 第10章 梁成章

作者:猫别喝我的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3:53:39 来源:文学城

噔、噔、噔。

脚步声杂乱,似有鬼追。

这人跑得急,几步跨了栈桥涉水而来,跳上船后,匆忙夺过船夫的桨就往河中央划去。

“我的桨!你作甚!”船夫惊怒。

小船已窜出十几尺,船夫扑上去夺,只抢回个沉甸甸的金线荷包。

入手一掂,嘿!满袋碎银!船夫到嘴的骂声咽了回去,挤着笑:“贵、贵人!撑船脏手,小的来!您去哪?”

那人瘫在船沿,粗喘如牛,汗湿的发黏在惨白的脸上。船夫接了桨,问:“贵人欲往何处?”

来人还在歇息,喘着气,抬手指了个方向。

船夫顺势看了过去,好悬没闪瞎眼。

这这这,他在淮水上摆渡十五载,载过的贵客不计其数,自诩看遍了天下的富贵,却也没见过这样的舫船。

过往游过的官船商舫,在他眼里与一堆漂亮木头无异,按斤两算钱的话,无非是雕花精些,漆面亮些,怜人穿得花哨些。可这艘与船夫先前见过的都不同,三层楼阁飞檐,压秤的富贵,吃水线却极浅。

船首衔一颗隋侯珠照明,隔着雨帘,幽幽散着光。待船夫靠近了瞧,偌大的船,几乎要占满整个河道,滑过水面时,一丝动静也无。

船夫手心黏腻,攥着冰凉的桨。喉咙发干,想喊,却哑了。

——这不是普通的画舫。

他心下忐忑,想起那袋银子,还是卯足了劲儿往边上靠。离得愈近,愈能感受到这庞然大物的可怖之处。

心境作祟,原本腻如绸般的细丝变成了豆子,一颗颗砸在船夫脸上,叫他几乎睁不开眼睛。

隐在水下的船体尖且细,船却行得稳。背风处站着一姑娘,双环的髻,粉裙黄衫,正倚着栏杆笑眯眯往下瞧。

她问:“客人行色匆匆,是从何处来?”

船上的年轻人听见问话,方醒神似的,可他抬眼,又被面前这巨物吓了一跳,腿霎时更软了,哆哆嗦嗦开口,就先咳了一通。蕴了一路的接头语被铁锈味死死压着,愣是吐不出一个清晰的字来。

见他面色青白,船夫甚至怀疑他下一瞬就能猝死在船上,连忙上前给他顺气。这一顺人不要紧,手顺势拍落了他袖间夹着的东西。

纸页轻盈飘落,眼看要挨着水面,却无人发觉。恰在此时,一只雀鸟自天际疾掠而下,尖喙拾起失物,展翅滑行了一段,倏而仰冲,抖落一翅水在那姑娘手边。

年轻人终于不咳了,心想:哪儿来的东西?

忆起那位指路的人,他全身汗毛都倒竖了起来,她是何时将东西放到自己身上的?自己竟然毫无察觉?

粉衫姑娘念出了纸上的字:“……剑悬金石交。哎呀,原来是章泉府的客人,失敬失敬。”

什么章泉府。

是他熟悉的那个吗?

临行前父亲还为其卡了棣州的商道而大发雷霆,叫自己有家不敢回。

他急忙否认道:“诶,我不是——”

“蘅娘子!有客来访!”姑娘对他的解释毫无兴趣,高声喊了一句,随手挥走雀儿,向船内走去。

梁琢这下急得要站起来了,“姑娘别喊!”

说完他捂住了嘴,屡屡回头,发觉栈桥已在数十里外,黑洞洞的渡口镶着两粒光,仍张牙舞爪地要来抓他。

风摇树影,烛火难明,可怖、可悲。

他捂着脸,不知自己缘何就落到了如此境地。

数日前他还沉浸在故友相见的喜悦里,对酒当歌好不快意。孰料再醒来时身处一叶孤舟,身前江水茫茫,身侧衣食兼备,唯独不见自家船队的影子。

疏于水上经验,他摇了三日橹,硬是从新手练至小有所成,方才堪堪将船靠了岸。

当即马不停蹄往临淮赶,行至半途,却闻棣州漕运失窃一事。临淮都全面戒严,路往的客船或绕行、或堵在了沿江渡口,传言比江风流散的还要快。

——他听见了自己的名字,作为棣州与某位大人物勾结的“人证”被下了狱。

彼时彼刻,就是榆木脑子都能想明白其中的关窍。

“然后呢?”粉衫姑娘问。她立在船沿,舷梯应声而落,架在两船之间。

梁琢说:“朝廷定是误会了,梁使相为人正直,怎会有不轨之心?我此去临淮,正是要面见圣人,讲明其中缘由,不至无辜冤枉了好人。”

他踩着舷梯往舫上走,略过了粉衫姑娘落下来的目光,星星点点带着点悲悯。

站定后,他抬头向人道谢,姑娘神色如常,同他行了个文人间的礼节,随后抛下一把金叶子落在船夫脚边。

“多谢船家为我贵客引渡。”

珠光时隐时现,温润的光带隔开一艘陈旧的渡船,恍若天上人间。

梁琢的心兀自被那佝偻仓皇的背影刺了一下。但他一时理不清这种思绪,心道,这世道还是好人多一点。

客船不往临淮走,自己一时不能拿出“梁琢”的凭引,甚至被官府的差役当做了流窜的匪贼,叫他苦不堪言了好几日。

若非得人引路,如此境况,他的下场必定凄惨。那指路的人说得果然没错,这舫主人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善人,竟愿收留他一个身份不明之人。

——虽然对方认错了人。

也罢,章泉府就章泉府,总归靠的是同一片海,说不准祖上还流着相同的血脉。

梁琢调理好心态,随那粉衫姑娘入了舫内。

一时温香扑鼻,仿若另一方人间仙境。

——

烟波浩渺,杜若兰被雾气激出了一个又一个喷嚏。可她动作始终不敢太大,人坐在船头,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她的身影。

她苦恼地想,下水的又不是我,为何我会感到如此寒冷呢?

人一旦心神不宁,耳畔任何细微的动静都能成为焦灼的来源。杜若兰听着河畔杂乱的鸟鸣,兀自沉思。

不待她想出个所以然,水面涟漪乍现,两道人影接连破水而出,前一道未着惯常的官服,一身素色里衫湿了透彻,贴出底下匀称的肌骨。

她撑着船沿起身,手臂发力,还未看清如何动作,人就轻巧跃起落在了船上。

都说乱拳打死老师傅,杜若兰不好自认老,却怀疑自己能否熬过贺指挥使手下这一拳。

跟在其后的是另一道玄色身影,燕九唇色惨白,甫一落地已有欲坠之势。

贺玉仍未喊停,端坐在船中央。随行的小吏战战兢兢递来一方干巾,后背汗如雨下,一刻也不得停。

他问:“不知贺大人对长风津还有何疑虑么?”

先前秦公派人将水底翻了个天,闹腾了数日,这次闻风台又来了人,说什么也要再去水底探上一探。

他不禁想,难道这水底真有丢失的钱帛?

还是说这位指挥使有大神通,能清楚认得水底每一颗砂砾的前身?

贺玉擦着头发,平静回道:“疑虑没有,倒有一颗冒着凛风下水游玩的心。”

小吏顿觉失言,讪笑几声,不做声了。

这才瞄到窝在角落里的杜若兰,心想,她倒是好躲。

然而,个人的悲喜并不相通。杜若兰心中的惊惧并不比他少。

可怜的杜侍郎,原以为等在长风津的是焦急的摆渡人,听步涉萍形容,那船真是漏了好大一个洞,听得杜若兰心焦不已,生怕淮水又吞了几条人命。

她匆忙赶来,那的确是好大一个洞——

也是好大一艘船。

谁会用走舸摆渡呢?

她真傻,真的。她一个工部侍郎,连枪兵都没摸过,哪里会修战船。

她是如此对贺玉说的,也是如此被她拽上船的。对方的要求并不苛刻:不漏水即可。

杜若兰两手空空,却对拆东墙补西墙一事熟练于心,当即去附近的人家讨了工具来,背着几道灼热的目光拆了道舱门将窟窿补上了。

她如实向贺玉交代:这舸现下只能做应急用,万不能长久行驶,复漏只是时间问题。

贺指挥使并未在意,行至水中央,就带着身边一名下属下水探查,反复如此,距今已有半个时辰之久。

水下有什么呢?杜若兰连日泡在淮水里,心知肚明底下除了淤泥与乱石,什么都不会有。

但观贺玉越皱越紧的眉心,水下的确又像有什么东西。

杜若兰看着那只燕子,看了看起身的贺玉,还是忍不住喊住了她:“大人,还请稍作歇息吧。”

“时间紧迫,劳侍郎费心了。”贺玉答得不容置疑。

她下水前回头看了杜若兰一眼,那眼神十分微妙,上下一扫,带着几分打量和确认。

看得杜若兰心里发毛。

这次贺玉下去得格外久,再浮起时手里拎着一只泡了水的燕子。她将人抡上船,问先前那小吏,“可会划船?”

小吏连连称会。贺玉仿照杜若兰先前的举动,将舸顶另一道门也拆了,扔到水里做了道浮板,又折了两根棍子给他:“见笑,司中人不堪重用,眼下不容耽搁,劳你将人送回闻风台医治。”

听着贺玉毫无“见笑”的话,小吏巴不得早点下这艘贼船,当即点头称是,驮了人往浮板上跳,连“桨”都顾不上拿就用手划起了水。

支开耳目,贺玉倚着墙,深深呼出一口气。

船身随水波轻晃,天地间只剩下两道呼吸声,驱散了耳目,她眉宇间的焦躁与凝重也烟似的散去了。

杜若兰忽然生出个荒诞的想法:折腾这么久,眼下难得的清净才是她此番下水唯一所求。

她是个极为内敛的人,至少在杜若兰看来是这样。这些年鲜少见面,听着都里的传闻,贺玉在她心里几乎变成了个无坚不摧、冷心冷肺的模样。

船上空了之后,杜若兰作为此地唯一一个长着血肉的活人,面对另一个同类的疲倦,本能觉得应该说些什么。

恭维也好、请辞也罢,哪怕没有那块板子,让她游回岸边也是可行的。

她脑子里有千种思绪,说出口的话却变成了:“你还好吗?”

贺玉往身上套着外衫,闻言应了一声“好”。

杜若兰对接下来的寒暄一点头绪也没有。按理来说,她起了这个头,对方好生应了,她应该再顺势道几句“保重”“注意”之类的贴心窝子的话。

而不是尴尬坐在原地,与贺玉大眼瞪小眼。

可眼下这种情况,她坐在一艘危船上,对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酷吏,怎么看,急需贴心窝子的话的人应该是自己才对。

沉默几息,她听见贺玉问:“你会水吗?”

什么?

杜若兰惴惴不安,河畔那只作乱的鸟雀趁机钻进她心口,胡冲乱撞。

她点头:“下官水性尚可。”

她不住想:是要灭口吗?可她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着啊?

难道这走舸的构造是什么重大机密?

又或者这水底下真有什么不能让她知道的东西?

一声哨响,那只鸟雀从她心口飞了出来,真真切切掠过上空,停在贺玉手背上。

杜若兰当即闭上了眼睛,不敢看了。

什么密信要支开下属才能看呢,那一定是要杀头的东西吧。

我是瞎子,我什么都看不见。

小钱儿,以后背靠淮河水,喝的每一口都是师傅临终前对你的祝愿。

“——杜若兰。”

贺玉首次连名带姓地喊她,平静的声音幻化成只大手,把她出逃的三魂七魄一并揪了回来,重新塞回这颗“不堪重用”的脑子里:“这舸几时会沉?”

这脑子转了转,回答道:“诶,那位津吏走了无人舀水,但船是空载,约莫还能撑上一两个时辰。”

“好。”贺玉一锤定音。

贺玉走近,她的眼神如此诚挚,随着那只垂落在身侧的手,一齐落到了杜若兰身上。

她问:“我想请你帮一个忙,可以吗?”

——有什么是闻风台做不来而自己能做的事呢?

“危险”和“警惕”的影子一瞬间膨胀得很大,肩并肩站在对岸朝杜若兰招手,诱惑着她摇头。

可眼前人,有着这样一双澄澈的眼睛,一如往昔。

杜若兰又握住了那把伞,站在御苑那条紫藤花盛开的廊下——她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好。”

“半炷香的时间,撑不住了就告诉我。”

下一瞬,杜若兰听到条“屏息”的指令,就被人拽着一同扎进了刺骨的淮水里。

行吧,她是从小凫水到大的人,这似乎也不是件难事。

而且她也确实想知道河底到底有什么勾人的东西。

杜若兰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贺玉并未带着她往下沉,反而是快速往下游的岸边游去。

临淮都城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