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的琴弦我的歌 > 第12章 音乐会

她的琴弦我的歌 第12章 音乐会

作者:遇迟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05:31:51 来源:文学城

十一月的省城,冬意渐浓。光秃的梧桐枝桠在灰色天幕下伸展,宛如炭笔勾勒的素描。林歌裹紧大衣领口,快步走进省歌舞剧院,今天是"莫扎特音乐周"开幕排练的第一天。

作为音乐周的重头戏,省交响乐团将与音乐学院声乐系合作演出全套《魔笛》。这是F省文化厅"艺脉相承"项目的重要一环,旨在促进学院教育与职业乐团的深度合作。对所有参与者而言,这既是荣誉,也是挑战——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这部高难度歌剧的排练。

排练厅里已坐满乐手。林歌在首席位坐下,打开琴盒开始调音。她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门口,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林首席早。"第二小提琴手王明递来乐谱,"吴指刚修改的《夜后咏叹调》伴奏谱,有几个弓法需要调整。"

林歌接过乐谱仔细翻阅。作为《魔笛》中最具技巧性的唱段,《夜后咏叹调》对乐队和小提琴独奏都要求极高。她注意到吴昊在几个关键段落做了特别标记,显然是针对某位特定歌唱家。

"林歌。"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她转身,看见陈弦站在门口,身边跟着穿着深蓝色连衣裙的沈念卿。与往日的张扬不同,今天的沈念卿打扮得体,面带恰到好处的微笑。

"陈老师。"林歌微微颔首,目光在陈弦脸上停留片刻。她注意到陈弦气色好了许多,但眉宇间凝着一丝忧虑。

吴昊走上指挥台:"各位,音乐周排练正式开始。首先宣布:经过多方考虑,决定由沈念卿同学担任夜后角色。"

排练厅里响起窃窃私语。夜后是歌剧中最难演绎的角色之一,要求演唱者具备惊人音域、技巧和丰富舞台经验。将这个重要角色交给学生,无疑是个大胆决定。

沈念卿上前一步,面带自信微笑:"谢谢吴指和陈老师的信任,我一定会努力诠释好这个角色。"

林歌注意到陈弦的眉头微蹙,但很快恢复平静。她想起上周陈弦在咖啡厅里的话:"念卿的技巧足够,但夜后需要的不只是技巧,还有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深度。"

排练开始。第一幕进行曲还算顺利,乐队与合唱团已有基本默契。但进行到夜后的第一首咏叹调《噢,别发抖》时,问题开始显现。

沈念卿的音准和技巧无可挑剔,高音清澈透亮,花腔干净利落。但她的演唱缺乏戏剧张力,无法展现夜后这个复杂角色的威严与愤怒。

"停。"吴昊放下指挥棒,"沈同学,夜后在这里不是进行声乐练习,而是在表达愤怒和命令。你的声音太美了,美得失去了角色性格。"

沈念卿咬唇:"我认为夜后的音乐本身已足够表达情感,过度演绎反而会破坏莫扎特的音乐美感。"

"莫扎特的歌剧是戏剧与音乐的完美结合。"陈弦上前,语气温和而坚定,"夜后不是抽象声乐角色,她是活生生的人物。你要理解她的处境——被背叛的女王,愤怒的母亲。"

林歌静静注视着这一幕。作为首席小提琴,她深知音乐与戏剧平衡的重要性。在《魔笛》中,小提琴声部不仅要支撑歌唱线条,还要参与角色性格塑造。特别是在夜后唱段中,小提琴的演奏需要配合角色情绪变化,时而威严,时而愤怒,时而流露母性温柔。

"我们再来一次。"吴昊重举指挥棒,"林首席,注意第二乐段的连弓,要表现夜后的威严。"

林歌点头,将琴弓放在弦上。音乐再起时,她刻意加强运弓力度,让音色变得更锋利穿透。在花腔段落,她用快速精准的跳弓配合沈念卿的演唱,仿佛为夜后的愤怒添上翅膀。

这一次,沈念卿的演唱明显多了几分力度,但情感层次依然单薄。

休息时间,林歌在走廊遇见看谱的陈弦。

"很难。"陈弦头也不抬,手指轻敲谱面节奏,"夜后这个角色对她来说还是太早了。"

"但你同意了。"林歌靠墙。

陈弦叹气:"音乐学院压力很大。'艺脉相承'项目需要拿出成绩,沈念卿是重点培养对象。而且..."她顿了顿,"她父亲是文化厅领导。"

林歌轻"嗯"一声。在这个圈子待久了,她对这种事已见怪不怪。艺术与权力从来密不可分。

"最重要的是,"陈弦抬头,目光带着担忧,"我担心这样的安排对她长远发展不利。过早接触超出能力的角色,可能会毁掉优秀歌手。"

林歌看着陈弦认真的表情,忽然想起她说过的话:"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明星,而是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

"你可以指导她。"林歌说。

"我在努力。"陈弦苦笑,"但她现在更在意的是如何在音乐周上大放异彩,而不是真正理解角色。"

排练厅传来钢琴声,是沈念卿在独自练习。林歌听出她在反复打磨高难度花腔段落,却忽略了音乐中的戏剧性。

"需要帮忙吗?"林歌突然问。

陈弦惊讶地看着她:"你愿意?"

"为了音乐。"林歌淡淡地说,转身走向排练厅。

接下来的几天,排练强度加大。林歌开始有意识参与沈念卿的声乐指导,从音乐表现角度提出建议,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她和林歌天天都待在一起,共同上班下班,再一起回家,沈念卿看着她们几乎形影不离的身影,要咬碎了后槽牙。

"这里,莫扎特写突强记号不是让歌手展示音量,而是表现夜后的命令口吻。"林歌在谱面上指出细节,"你可以试着唱这个词时,加强辅音的爆发力。"

沈念卿起初对林歌的介入显得抵触,但在陈弦鼓励下,开始尝试这些建议。令人惊讶的是,当她把注意力从展示技巧转向表达情感时,演唱确实发生了微妙变化。

"很好!"在一次联排后,吴昊难得露出笑容,"就是这样,保持这个状态。"

然而,就在排练渐入佳境时,意外发生了。

那是音乐周开幕前一周的彩排。进行到夜后第二首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时,沈念卿在极高音的花腔段落突然失声。刺耳破音让整个乐队停下。

"对不起..."沈念卿捂喉,脸色苍白,"我可能需要休息一下。"

陈弦立即上前查看。"声带疲劳,"她诊断,"你需要立即停止练习,至少休息两天。"

消息让所有人陷入焦虑。距离正式演出只有七天,主演却出现声带问题。

"能不能让B角顶替?"有人提议。

吴昊摇头:"B角还在上海参赛,赶不回来。"

排练厅一片沉默。这个意外可能会毁掉整个音乐周的重头戏。

"让我试试吧。"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转头,看见陈弦起身。"我对这个角色很熟悉,可以临时顶替彩排,让念卿有时间恢复。"

林歌惊讶地看着陈弦。她知道陈弦虽主攻艺术歌曲,但有演唱莫扎特歌剧的经验。在音乐学院时,陈弦就曾以演唱《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而闻名。

"你确定吗?"吴昊问,"你还要指挥合唱团..."

"我可以兼顾。"陈弦语气坚定,"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排练进度。"

于是,在接下来的彩排中,陈弦接替了夜后角色。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她的演唱展现出与沈念卿完全不同的风格。虽然没有炫技高音,但对角色的理解和音乐诠释更加深刻。

林歌特别注意到,在《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唱段,陈弦的演唱充满戏剧张力。她的声音中既有女王威严,又带母性痛苦,完美诠释了这个复杂角色内心的矛盾。

“琴瑟和鸣,高山流水。”这是陈弦脑袋里唯一想的到的词。

在场所有人都觉得,为什么她们会默契般配至此。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排练厅响起自发掌声。

"太精彩了!"吴昊激动地说,"陈弦,你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夜后。"

陈弦微微鞠躬,面带适度微笑。但林歌注意到,她额头布满细密汗珠,显然同时指挥合唱团和演唱主角消耗了大量精力。

休息时间,林歌在后台找到喝水的陈弦。

"你还好吗?"她递过纸巾。

"比想象中累。"陈弦擦汗,"特别要在这两个角色间切换。"

林歌在她身边坐下:"你演唱的夜后...很特别。"

"特别在哪里?"

"更像真实的人。"林歌思考措辞,"而不是声乐技巧的展示品。"

陈弦笑了:"这就是我一直想告诉念卿的。歌剧不是声乐比赛,角色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沉默片刻,听着外面乐队调音声。

"如果..."林歌突然开口,"如果沈念卿不能及时恢复,你会正式接替这个角色吗?"

陈弦表情严肃:"我不会。这是她的机会,我不会夺走学生的机会。"

"即使这可能影响整场演出质量?"

"教育比演出更重要。"陈弦语气坚定,"而且,我相信念卿能够恢复。她只需要一些指导和信心。"

“哦,那祝你的念卿加油。”林歌瞪了一眼她。

林歌看着陈弦认真的侧脸,忽然明白为什么她能成为如此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在陈弦心中,音乐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责任。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陈弦一边继续指导合唱团,一边帮助沈念卿恢复状态。林歌也尽可能提供帮助,从乐队配合角度给出建议。

令人欣慰的是,沈念卿的声带问题比预期恢复得快。在充分休息和正确发声训练后,她重新回到排练中。而且,也许是这次意外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她的态度明显谦逊了许多。

"陈老师,"在一次单独指导后,沈念卿真诚地说,"谢谢您没有放弃我。我...我终于明白您一直强调的'戏剧性'是什么意思了。"

陈弦欣慰地拍她的肩:"记住这种感觉。技巧是为表达音乐服务的,而不是赌气。"

她再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的说:“你和她…没什么好比的,你一直是我学生,仅此而已。”

音乐周开幕前一天,最后一次联排出奇顺利。沈念卿的演唱在保持技巧优势的同时,终于展现出应有的戏剧张力。乐队与歌唱家的配合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默契。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排练厅爆发出热烈掌声。连一向严肃的吴昊也露出满意笑容。

"各位,"他说,"明天就是正式演出。我相信,我们能够为观众呈现精彩的《魔笛》。"

演出当天,省歌舞剧院座无虚席。林歌在后台做最后准备,检查琴弦状态,调试琴弓松紧。这是她每次演出前的固定仪式,能帮助她集中注意力。

"紧张吗?"陈弦不知何时出现在身边。今晚的陈弦穿着黑色演出服,作为合唱指挥,她将在下半场登场。

林歌摇头:"习惯了。"

"我很期待你的独奏段落。"陈弦微笑,"特别是在《地狱之刑》那一段,你的小提琴就像是帕米娜内心的声音。"

林歌有些惊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那个段落中小提琴声部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伴奏,更是女主角内心世界的映射。

"你...很了解这部歌剧。"林歌说。

"我在写博士论文时研究过《魔笛》的配器。"陈弦轻声说,"莫扎特在小提琴声部埋藏了很多角色心理的线索。特别是帕米娜的唱段,小提琴就像是她的第二声部。"

林歌若有所思地点头。她演奏《魔笛》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如此精准地理解她对这部作品的诠释。

开场铃声响了。演员们开始各就各位,林歌深吸一口气,拿起琴弓。

幕布缓缓升起,魔笛的序曲在剧场中回荡。林歌带领弦乐声部,音色清澈神秘,完美营造出童话般的氛围。

第一幕进行顺利。塔米诺王子的咏叹调、捕鸟人帕帕基诺的喜剧段落,都赢得观众热烈掌声。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在第二幕——夜后的出场。

幕间休息时,林歌在后台看到沈念卿正在做发声练习。女孩脸色苍白,但眼神坚定。

"别紧张。"陈弦为她做最后指导,"记住我们讨论过的,夜后不是怪物,她是受伤的母亲。让你的声音诉说她的故事,而不是展示技巧。"

沈念卿点头,深吸一口气。

第二幕开始。当夜后踩着威严步伐登场时,剧场响起惊叹。沈念卿今晚的造型格外震撼,黑色长裙缀满星辰,头戴银色王冠,宛如真正的夜空女王。

《噢,别发抖》的前奏响起。林歌轻轻运弓,弦乐声部奏出急促紧张的旋律,为夜后出场做铺垫。

沈念卿开口的瞬间,林歌就感觉到她今晚状态不同以往。声音中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戏剧张力,每个音符都充满角色情感。在高音段落,她的声音如同利剑穿透乐队,却不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表达角色内心的愤怒与痛苦。

观众被完全征服。当最后一个高音落下,剧场爆发出雷鸣掌声。

林歌在乐队席中与陈弦交换眼神,两人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欣慰。她们无需开口,都能读懂对方眼中的默契。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这首被誉为花腔女高音试金石的咏叹调,是对演唱者技巧和体力的终极挑战。

前奏响起,林歌带领小提琴声部奏出那个著名的、充满愤怒与痛苦的旋律。她刻意加强运弓力度,让音色更加锋利,为夜后的复仇宣言做铺垫。

沈念卿站在舞台中央,灯光照在她身上,仿佛真的化身为被背叛的夜之女王。她开口的瞬间,声音中燃烧着真正的怒火,每个花腔段落都充满戏剧性,不再是单纯的技巧展示。

但在唱到最著名的那段高音花腔时,意外发生了——

在极高的音符上,沈念卿的声音突然颤抖。虽然她立即调整完成整个段落,但这个细微失误没有逃过林歌专业的耳朵。

更糟糕的是,这个失误似乎动摇了沈念卿的信心。在接下来的演唱中,她的声音明显变得谨慎,失去了之前的戏剧张力。

林歌注意到陈弦在合唱指挥席上皱眉。她知道,这个时候沈念卿最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批评。

在接下来的乐队间奏中,林歌刻意放慢速度,用温柔音色为沈念卿争取了几秒钟调整时间。她看到沈念卿在舞台上深吸一口气,对她投来感激的一瞥。

当演唱重新开始,沈念卿的声音恢复了稳定。虽然不如之前充满激情,但至少完整完成了整个唱段。

掌声依然热烈,但知情的人都明白,这个表演距离完美还有距离。

演出结束后,沈念卿在后台哭了。

"我还是搞砸了..."她抽泣着,"那个高音,我练习了那么多次..."

"但你坚持下来了。"陈弦轻声但不失距离的安慰,"而且,除了那个小失误,你今晚的表演非常出色。你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夜后这个角色。"

林歌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她想起自己第一次担任首席时的经历——在重要演出中,她在简单音阶上出错。那种羞愧自责,至今记忆犹新。

"沈念卿。"她突然开口。

女孩抬头,泪眼婆娑地看着她。

"知道吗,"林歌说,"我听过很多夜后,有些人技巧完美无缺,但他们的演唱很快就会被人遗忘。而你今晚的表演,虽然不完美,却让人看到了真实的夜后。这才是音乐最重要的。"

沈念卿怔怔地看着她,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位总是冷着脸的首席小提琴。

这时,吴昊走过来:"念卿,文化厅的领导想要见见你。他们对你的表演很满意。"

沈念卿擦干眼泪,整理妆容,跟着吴昊离开。

后台只剩下林歌和陈弦。

"你说得很好。"陈弦微笑,"我从来不知道你这么会安慰人。"

林歌轻轻"哼"了一声:"只是实话实说。"

两人并肩走出剧院。深夜的街道很安静,只有路灯在地上投下温暖光晕。

"去喝点东西?"陈弦提议,"我知道附近有家小店还开着。"

林歌看时间,点头。

那是一家隐藏在巷子里的小酒吧,老板是个退休的单簧管手。看到陈弦,他热情打招呼:"陈老师,演出结束了?"

"结束了。"陈弦笑着回答,"老规矩。"

老板会意点头,开始调酒。不一会儿,两杯冒着热气的红酒放在她们面前。

"他的特制热红酒,"陈弦解释,"演出后喝一杯,可以帮助放松。"

林歌小口品尝。红酒中加入肉桂、丁香和橙皮,温暖的味道从喉咙蔓延到胃里,确实让人放松。

"今天谢谢你。"陈弦突然说。

"谢什么?"

"在沈念卿失误时,你给了她支持。"陈弦转动酒杯,"我知道你原本可以严格按照谱面速度演奏,但你选择了帮助她。"

林歌沉默片刻:"音乐不是战争。"

陈弦笑了:"这是我听过你说过的最感性的话。"

两人陷入舒适沉默,只有酒吧里轻柔的爵士乐在空气中流淌。

"你知道吗,"陈弦突然说,"我年轻时也梦想成为歌剧演员。"

林歌惊讶地看着她。

"在维也纳留学时,我的导师说我的声音很适合莫扎特。"陈弦眼神遥远,"我也确实演过几个角色。但后来我发现,我更喜欢教学,更喜欢看着学生们成长。"

"为什么?"

"因为舞台是孤独的。"陈弦轻轻地说,"而教学...是分享。"

林歌若有所思。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对她来说,音乐一直是个人的事业,是她在孤独中寻求的完美。

"但是,"陈弦继续说,"今晚看到沈念卿在舞台上的表现,我好像又找回了当年对舞台的渴望。特别是当你用小提琴支持她的时候,我突然明白,音乐可以是孤独的,也可以是共享的。"

林歌注视着杯中深红色液体,她没有再叫她的学生念卿,而是叫了全名。感受着话语中的温度。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认为音乐是她一个人的修行,是她对抗世界的方式。但最近,特别是认识陈弦之后,这种认知正在悄然改变。

"下周,"林歌突然说,"音乐学院有个室内乐讲座,我需要一个钢琴伴奏。如果你有时间..."

陈弦的眼睛亮起来:"我很乐意。是什么曲子?"

"弗兰克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陈弦嘴角扬起了然微笑:"那首关于对话的奏鸣曲。"

林歌轻轻点头。选择这首曲子并非偶然。弗兰克的这首作品以其深情的对话性而闻名,小提琴和钢琴如同两个灵魂的交流,时而呼应,时而对抗,最终达到和谐。

"我很期待。"陈弦的声音很轻,但眼中的光芒说明了一切。

窗外,夜色渐深。但对这两个音乐家来说,一段新的音乐对话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