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不是反派的救赎(快穿) > 第9章 薄情女帝VS逆臣贼子(09)

未等群臣反应,黄门在女帝的示意下,宣读了先帝遗诏,竟是要立辅国公嫡子沈肃为君后。

姜昀如释重负,女帝没有冒大不韪立沈文远为君后

幸好,幸好。

英国公府败落之后,世家势力更弱,女帝谙熟制衡之道,势力少了哪一极都不好。她不会遂了文臣的心,娶寒门致仕之辈做君后。

他看着沈肃与辅国公跪下谢恩时激动的模样,俩人不仅是喜形于色,辅国公老脸上的皱纹都一条条飞扬神气起来,恐怕此刻恨不得额头上刻上“君后之父”。

沈肃此人倒也是君后的好人选,身居散职,并无实权,也没有沈文远那样远播的“贤名”。

道理他都懂,只是…姜昀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沈肃太过平平无奇,无甚才华,这般长相,长安街市上不消片刻就可以找出百余人,怎配站在女帝身侧?

姜昀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不知怎么的,他也变得如此僭越了,点点涩味如圈圈涟漪,在他心中荡漾开来。

姜昀忍不住看了一眼高坐在龙椅上的天子 ,她很平静,一如往常。陛下的心思越来越难测了。

下朝的时候,姜昀与百官走在天阶的两侧,泾渭分明,没有人想跟他走在一起 。

他是天子耳目,他们怕若是说错一句话,被他传到陛下耳中,怕是要横生祸端。

姜昀早已习惯了,他平素也不理会他们,哪里需要费这个劲?百官言行举止,就连一日三餐几个菜,在严密的监视网下,早探得一清二楚。

今日倒是例外,姜昀打量起被群臣恭维贺喜的沈肃。越瞧越觉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皇亲国戚,顶好的出身,养出个泛泛之辈,想必天资实在愚钝。

他暗自嗟叹一声,上苍造化出了陛下这么一个丰神秀骨的人物,怎生就没造一个与她相配的?

要说相配,早些年,百官私下倒以沈文远为君后不二之选,可惜偏是个逆臣。

沈文远若无不臣之心,规规矩矩地侍奉陛下,勉强算得上良配。姜昀自己都讶异,怎得又开始胡思乱想,实在是逾矩了。

流光易逝,临轩命使、纳采仪、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册后……一套繁琐的仪式下来,奉迎君后的日子在中秋后。

宫中殿廷雅乐不绝,彩旌猎猎,正使、副使、内侍等人组合而成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内谒者监恭奉册宝,持节官、持案官随行其后。

沈文远抚琴的声音隐在其中不得闻。

喧嚣繁华与他无关,他只是在建章宫弹《潇湘水云》,这首曲子本不适合大喜的日子,“**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

九嶷山乃帝王冢,大喜之日,奏大悲之乐,是为大不敬,可他不在意。

日间,任凭外边如何热闹,礼乐之声如何入耳,沈文远也未踏出宫门一步,他时而挥毫写字,时而焚香弹琴,有时从书案上寻一本诘屈聱牙的《尚书》看。

沈文远早已习惯,也不觉得枯燥,他自小便无六艺之外的消遣。英国公眼瞧着长子无甚作为,便将宝押到了他身上。

“大丈夫岂可溺于儿女私情,莫学你那不成器的兄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静心养性,君子之泽,百世不斩。”耳提面命,未曾懈怠。

沈文远年将二十五,仍未娶妻,宅邸中连妾室通房都未曾有过。莫要说人,他若对什么事物表现出了兴趣,便是害它们被毁。

他少时畜养的狸奴、沈瑜赠的小鱼,都被英国公活活摔死。

他从来没有机会“玩物丧志”。

他十数年如一日,过着苦行僧一般的日子,克己复礼如悬在头颅上的剑,生生把他雕成了天下君子的典范。

十八折降香黄檀屏风上镂刻着凤凰,用金粉点淬,有几分堂皇之势。他就端坐在屏风后抚琴。

沈文远抚琴时,神情专注,侧颜在宫灯映照下流光溢彩,像是一块温润的美玉。在书卷里沁润多年,将骨子里的戾气遮掩得很好。

灯下看美人总是赏心悦目,没有心,也能悦目。沈握瑜一来建章宫,宫人的叩拜声随之响起。

沈文远听着动静,心中虽是一惊,仍是自顾自抚琴,只等天子到了跟前,才不卑不亢地跪下行礼。

她弯腰将他扶起,沈文远抬头看见的是一双含笑的眼,像却月光下的清霜一样,冷冰冰的。

“念之方才弹错了一个音”,今日帝后大婚,沈握瑜着吉服戴金琉璃凤冠,繁琐的婚仪过后,已有几分困乏之意。

本该是帝后花烛之夜。她欲就寝,沈肃却是跪下来说要服侍她,她扫了这位君后一眼,有了些顽劣的念头,说道:“不必了,君后好生歇息。”

沈握瑜换了身常服,起驾去了建章宫,自是不想委屈了双目。

“陛下耳聪目明。”在她靠近的那瞬间,他确实弹错了,漏了一步鹤鸣在阴。

琴声停下来,室内匍匐着幽幽兰香,他不喜欢沉香或是龙涎香。香味清清的,淡淡的,加了些杜衡和丁香,多了分草木的涩味。

她自然而然地坐在案前,指尖拂过他方才弹过的弦。沈文远的目光直勾勾地落在她身上,不为她尚属清丽的容颜,只为她发间那支点翠凤钗。

女帝罕见地梳了简单的反绾髻,除了固定发髻的金坠,只戴了一支凤钗,衬得乌发如墨。本该是多几分小女儿姿态,可那双眸子宛若月色下的雪山,总有天堑横断了所有旖旎的情思。

沈握瑜抚琴,弹了一首《酒狂》,双手在琴弦间快速拨弄。弹得一点无错,可终究少了点什么

“念之,朕忽然想起一桩年少往事。”

熏炉中的香气袅袅升起,似乎围着她的琴音升腾旋转,沈文远看着她,疏朗的眉目浮上了一层阴翳,他突然有些不想记起从前的沈瑜。

少年往事,那大约是十二岁之前的事。

“臣愚钝,少年往事大都忘记了。”

“朕四岁起便跟随太傅学琴,那时念之陪着朕,学《酒狂》时,你还为朕挨了一顿骂,跪了一夜的祠堂。”

沈文远自然记得这件往事。她七岁时 ,他九岁 ,他永远长她两岁,是兄长便要让着妹妹。更要紧的,他们之间还有君臣之别。

好在沈瑜并不任性,多数时候很好哄。

他是沈瑜的伴读,他们小时候一直待在一起。礼乐射御书数,对小孩子来说总是枯燥无味,可他们却乐此不疲,暗自较劲。

沈瑜天资过人,也肯下苦功夫,学什么都很快。《酒狂》并不是什么有难度的曲子,只是要练习跪指,手指被磨得红肿破皮,太傅让她歇息片刻,以免伤了千金之躯。

沈瑜却不肯停下 ,不肯放过他,拨动琴弦的速度更快了,酒狂弹到中段,便考验手指的灵活度。

沈文远皱着眉头看她,那双白皙的稚嫩的手上细细浅浅的小裂痕。他早将这首曲子烂熟于心,毕竟散学之后,父亲还请了大儒教他。可与她一道时,总要刻意弹错几个音。

沈瑜偏过头看他,见他微微蹙眉,突然停下双手,她说:“表兄,我们去看小鱼吧。”

中秋宫宴时,他们在大人们的觥筹交错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求得先帝许可后,两人在宫人的守卫下去太液池看了游鱼,沈文远还偷偷带了民间样式的金鱼花灯赠她。

二人得了太傅允许,身后跟着一众宫人,游船至太液池时,她笑吟吟地问他:“国公府厨子做的五香饮,表兄可带来了?”

已是暮秋,太液池的杨柳枯黄,叶子飘散在湖上,午后的阳光懒懒散散撒在叶子上,像是打了蜡一样。

湖面上吹来的风,拂过沈瑜的发,一双眼如一水盈盈,泛着点点涟漪似的。

沈文远从书袋中掏出一个银壶,给她带东西,总是要用银器盛着。他感受到宫人中一道锐利的目光投在自己身上,也许来自那时还不是神策军统领的姜昀。

他自然而然的打开银壶,仰头喝了一口,然后再递给她。

他习惯做这样的事情,可却习惯不了那种耻辱,居于人下,便不得不小心翼翼,时时让人像贼一般防着。

沈瑜接过银壶,也仰头喝了一口,回头冲他皱了皱眉,用唇语说了句“好辣”,可眼中却是盛满笑意,到底还是个小孩子,又尝试喝了几口。

沈文远本想阻止,浅尝辄止即可,见她始终笑意盈盈,不知怎的,也就并未阻止。直到姜昀跪在她跟前,“殿下恕罪,臣得验验这五香饮。”

沈瑜慌了神,想让姜昀退下,可陛下指派给他的任务就是护卫殿下周全,姜昀不得已从她手中“抢”过了银壶。

打开银壶,凑近一闻,浓烈的酒香味扑面而来,姜昀当时年方及冠,但已历练得十分沉稳,当即将银壶扣下,请了随行的太医查验。

自然是没有毒的,只是稚子喝酒伤身,姜昀面色一沉,思忖着如何回禀女帝。不管怎么样,他不动声色,面上待沈文远仍是很恭谨。

女帝并未因此事责罚沈文远,只是命人将盛酒的银壶送还英国公。

沈父揣度不了女帝的意思,却是惊出一身冷汗,先是杖责沈文远,又罚他跪了一夜的祠堂,第二天再带着他进宫请罪。

沈瑜那时为什么要让他带酒进宫?兴许只是想看看他被打得皮开肉绽,跪着请罪的模样?他不知道……

但沈文远知道,沈瑜和他本质上是一样的。在走向既定命运的路上,总会有些小小的叛离。

也许不管在哪条路上,他们总会相遇,不分个你死我活,绝不罢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薄情女帝VS逆臣贼子(0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