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不是反派的救赎(快穿) > 第13章 薄情女帝vs逆臣贼子(13)

沈文远摆了棋局,独自对弈,在建章宫的每一日,他都能在棋、书、琴中消磨时间。

他不擅作画,太傅曾委婉说他斧凿过重,拟态无神,他也就不执着于丹青。

太监来回禀说女帝圣驾已至,他不慌不忙落了子,才出门去迎沈握瑜。

他很快注意到,女帝身后的侍女提着一盏金鱼灯,那简朴的灯在华丽繁复的宫灯中显得很扎眼。

“念之,你提着灯,与朕一同去太液池看游鱼。”沈握瑜说话的语气很柔和。

沈文远猜测女帝又想了什么法子磋磨他。

别无选择,他从女帝侍女手中接过金鱼灯,细看才发现这灯扎得有些粗糙,不像是出自匠人之手。

深秋的夜晚总是带着几分寒气,空气中匍匐着湿意,他取了凤羽裘大氅替沈握瑜披上,尔后提灯跟在她身后。

清冷的月光恣肆流泻,淌在沈握瑜身上,在她面庞上漾开轻柔的银光,如同月光倾覆在温润清透的羊脂玉上。

沈文远想心如止水,不想看她,却挪不开眼。

“陛下,游鱼恐怕潜沉在水中,不得观。”

“无妨,朕与念之十数年未曾夜游了,看看月亮也是好的。”

“能与陛下同游,是臣的荣幸。 ”

沈握瑜说话的神情恰似年少时,沈文远却不知怎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寒意。

他第一次理解了太傅的话,丹青拟态无神,琴音全无神绪!

这样的神情有些不对劲,似乎少了点什么,他说不清楚。

明明是尘封已久的记忆,想起昔年的沈瑜,却如同刀凿斧刻那般清晰。

“念之,你从前是最明白朕的,可知朕幼时为何偏爱些小玩意?”

沈文远抬头看明月,朦朦胧胧的微光,上弦月弯弯的,不似那年中秋夜游那般圆满,清辉落处,衣袂间也带了些寒气。

他说:“陛下,是叶公好龙,亦是尾生抱柱。”

倘若沈瑜还在,恐怕早已心领神会。可沈握瑜不明白,在她看来,叶公好龙和尾生抱柱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词,不该放在一起。

“念之此话何解?”

“陛下,熙宁十二年,臣在漳州为官,亲事过农耕,也算晓得各中艰辛。 ”

沈文远宕开一笔,没有正面回答她,反而说起昔年自请外放做地方官的往事。

当年先帝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僭越的长兄,英国公胆战心惊,为避锋芒,选择辞官隐退,只在朝中挂了个虚爵,蛰伏以待。

沈文远明白父亲的顾虑,自请外放去了远离权力核心的漳州。

漳州此地荒凉,离帝都十万八千里,群山环绕,林间瘴气含毒,适宜耕作的良田少,故而十分贫困,仍有买卖奴隶的恶习。

他那时还未及冠,吃了不少苦头。英国公倒把此行看作“筑心之局”,若能在地方吃得了苦,有所建树才是沈家好儿郎,否则便不值得煞费苦心栽培。

“朕自然是记得,念之当时呈递给先皇的折子,朕亦是瞧过的。”

她知道沈瑜的这部分记忆,沈瑜登基后,特意命人将沈文远呈递给先帝的奏折找出来,一封封看过。

那些奏折封封恳切,谁人看了不说沈文远是荩臣是忠良?

沈文远到了漳州,解放奴隶,兴修水利,兴办学堂,整治贪官污吏,三年时间让漳州易貌。

在他离开漳州后,当地百姓念其恩德,还修了生祠供奉。

三年之后,先帝崩逝,举国哀悼,是为国丧,按大苍律例,侄子亦要替姑母披麻戴孝。

沈文远借势回了长安,自请替先帝守陵寝一年,又博得了纯孝之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念及往事,沈握瑜眸色又暗了几分,她向来看得清权力斗争,沈文远父子打的是什么算盘,当然一清二楚。

“念之在漳州,倒做出了不少政绩,可惜未能持之以恒。”

沈文远若是一辈子待在漳州,她或许也不会被传送到此地。

他不疾不徐地道:“陛下,臣自知不是忠良之臣,贪图长安的繁华,漳州三年,倒叫臣绝了叶公好龙之心。寻常百姓造些小玩意儿,倒不为玩赏,不过是生计罢了,一年到头,巴望着好天时,也不过只是图个果腹。”

沈握瑜听他这番话,自是听出了言外之意。

沈瑜长于宫中,虽听先帝与太傅讲过民间疾苦,可学的是治国谋略,事关整个大苍,一兵一卒,一人一户,哪又能细细计量,面面俱到。

“念之想说朕不念黎明百姓之苦,只是贪图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她语调降了几分,让沈文远感觉到一股无形中的威压。

若是在往常,沈文远此刻该跪下谢罪了,可他现在似乎少了一些本该有的“谨言慎行”,他的心还在被“拟态无神”纠缠着。

沈文远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臣不敢,陛下有为天下黎民开创盛世桃源之志。”

沈握瑜不怒反笑,“你的意思是,朕纵有这般志向,也如尾生抱柱般痴望?”

他不再辩驳,只是重复着那句“臣不敢”。

“罢了,良辰美景在前,朕怎能让念之因言获罪?”

到了太液池时,他才发现女帝早命人备下了宝船。沈文远心中不禁纳罕,沉船之事余波未平,她不会心有余悸吗?

隔了这十年时光,他越来越不懂女帝了。她已出落成让他心生畏惧的人了,这般陌生……

已是秋末冬初,太液池边的杨柳仍是青色的,泛着点衰颓的黄,在夜风中招展。

沈文远扫了一眼岸边的杨柳,心中有几分感慨,对沈握瑜说:“陛下,人言松柏有本心,四时常青,其实垂柳亦有本心。 ”

宝船在月光的掩映下缓缓行驶,沈握瑜听了他的话,也看起来垂柳,她淡淡地说道:“垂柳有本心又如何?青黄交杂,不够纯粹,哪里比得上松柏?”

沈文远眸色暗淡了几分,他说:“陛下,这世间哪有什么纯粹的事情,有一二分真心已是难能可贵了。”

他仰头将玉盏中的美酒一饮而尽,一杯复一杯,带着点醉意将这些话说给她听。

“一二分真心?多的是真心喂了狗 。”她不知想起什么,轻蔑一笑,随即又命人去将让侍立在船头的姜昀带过来。

姜大统领今天得了令,去存放朱批奏折的南夹道库房取东西,不是拿奏折,而且取尘封在紫檀盒中未经面世的圣旨。

半年前,这道圣旨本该宣诏,可女帝遇刺沉船,醒来后不久,就让姜昀将圣旨扔到库房去。

沈握瑜那日与昌平王聊了几句之后,似有所悟,又令人将这道圣旨找了出来。

姜昀不敢偷看圣旨,但他料想这旨意定是极为特殊,寻常圣旨交由林院编修撰写,这道旨意却是沈瑜亲御书亲笔。

他不解女帝的举动,已放弃了揣度的心思。姜昀捧着盒子来到女帝跟前,恭敬地行了礼,然后在沈握瑜的示意下,将紫檀盒打开,交给了沈文远。

夜风带着些许肃杀寒意,吹到脸上,如绵绵密密的针扎,沈文远借着宫灯的映照,很快明白了盒子中的东西是道往日的圣旨。

他没有轻举妄动,等着女帝的示意,沈握瑜笑道:“这道旨意本就是给你的,你且打开看看。左不过朕后来拟了新的旨意,它也就成了废诏,做不得数了。”

既是废诏,那便不必跪接,他缓缓取出那明黄色的圣旨。

待看清其上的文字时,骨节分明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这样一双修长的手就连微颤时也是好看的,就像弹琴时吟猱一般,小小的幅度如蝶翼如扇骨。

与揉吟不同的是,没有往日的从容自如,他止不住地颤抖,他与沈瑜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京兆尹沈文远,燃薪达旦,破卷通经,治理地方宜然也。昔任漳州 ,政绩斐然,久而益彰;清洁之|操,白首弥厉。兹特授尔复任漳州知州,携亲眷赴任,非有诏不得回……”

他死死盯着玉玺印旁的“元康三年六月十二日”,那是沈瑜落水的前一日。

也是沈瑜御笔朱批“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的后三日,他原以为这话是在威慑,是给他的最后通牒。

沈瑜不仁他便不义,何况他试图让荼刹引魂,若真有鬼神,她就能永远属于自己了。

他以为自己算是对得起她了。

可这道旨意告诉他,沈瑜原来从未对他动过杀心,是真想让他“自求多福”。

不对,也许这圣旨是近日才拟写的,故意伪造,是为了扰乱他心志。

“在怀疑这圣旨是朕近日才写的?可见你也未有一二分真心。”

风声、船桨晃动的声音,沈握瑜的声音,他好似都听不清了,只有心脏跳动的声音越来越响。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沈握瑜那双眼睛,似乎想中看出一二丝情绪,来证明他的猜测。

那双眼睛看上去如从前并无二致,可冰冷地像墨玉,也像是黑色的深渊,吞噬了一切光芒。

他想若是把手放在她眼上,肯定也会遍体生凉,就像那个本该缠绵的夜晚,沈文远抱着她,却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温暖。

记忆中,还是稚子时,沈文远牵着沈瑜的手,他们一起走过上林苑中的每一处,去看禽兽鱼鳖、奇珍异草。

她的手小小的,暖暖的。

眼中盛满了期冀与喜乐,如繁星丽天。

是墨玉还是深渊,无论是什么,对他来说都是致命的。

拟态无神!在联想到这些事物的一瞬间,沈文远心神恍惚,那些昔日时光纷至沓来,将他围困其中,早该察觉到的。

他像是参悟了什么一样,放声大笑起来,直直看着沈握瑜:“你不是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薄情女帝vs逆臣贼子(1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