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不是反派的救赎(快穿) > 第12章 薄情女帝VS逆臣贼子(12)

沈瑜对沈文远竟然真是男女之情?

情窦初开,一时意乱情迷也就罢了。

她后面既已知沈文远并非君子,而是个狼子野心的小人,难道还是余情未了?

若是傻到这种程度,当真可笑。

沈握瑜不懂,冰蛇尚且知道趋利避害,见了火便躲得远远的。人怎会如此愚钝?但也未追问沈瑾,以免露了马脚。

“自然是放下了,朕如今放不下的只有江山社稷,还有你了。”她总是能模仿得天衣无缝,一副好姐姐模样。

“放下就好,阿姐为了他受了那么多罪……”

在沈瑾的记忆中,阿姐一直是冷静自持的人,她年少时光轻松自在,一派天真烂漫,阿姐却承担起了储君的责任。

阿姐对先帝的教导一向是言听计从,唯独沈文远一事,有过忤逆,还为此受了不少苦。

她偶尔还可撒娇使性,先帝尚且由着她,对阿姐确是分外严苛。

“陛下,今日进宫,臣妹有一事相求。”沈瑾收了收快要外溢的情绪,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

“小瑾直言便是”,沈握瑜颇为宠溺地拉过妹妹的手,笑盈盈地看着她。

沈瑾面带酡红,眼中流转着小女儿的娇羞,一扫前些日子的阴霾,她说: “臣妹想请陛下赐婚。”

沈握瑜有些好奇:“已有中意的驸马人选?是哪位俊才?”

沈瑾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如炬,“大理寺少卿李洵。”

倒也合理,话本里的男女主之间总有些奇异的吸引力。

“他倒是个好人选,不过我想听听小瑾为何选他?”

“因为李洵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臣妹。”

沈握瑜有些不解,“选择”这个词不该放在这里,沈瑾是公主,天下男人都该任她挑拣。

见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沈握瑜摒退了宫人,沈瑾这才缓缓讲了沈文远叛乱那天的事。

沈文远将刀架在沈瑾脖子上时,她已方寸大乱,他情绪激动时,在她脖颈上留下细细刀痕,勾魂的鬼差似乎随时会到来,极度惊惧之下,她失禁了……

沈文远被制服时,沈瑾不愿让神策军扶着,纵使已经双脚疲软,站立不稳。

有裙襦遮盖,沈瑾又站在尸山血海中,口鼻之间本应是血腥味,应该闻不到其他味道,可不知怎的,她只能闻到溺溲的腥臊味。

一时痛苦自责,原来在她心中,下人的死亡竟不如一己尊严重要,她竟是如此可鄙之人。

不该如此,不该如此……她就呆呆地站着,无助的感觉更甚方才,直到李洵一步步走向她。

李洵在乱局之中受了些伤,一袭天青色袍服染了血,却全然不顾,任鲜血流淌,只是丢掉手上的短刀,坚定地走向她。

沈瑾看着他的眼睛,那双坚毅的眼睛里写满了温柔和关心,拒绝的话到了嘴边便说不出口。

李洵恭敬地行了礼,解下外袍披在她身上,用低沉的声音问她:“臣可否扶着殿下?”

沈瑾有些犹豫,靠近她之后,会不会闻到她身上的异味?罢了,在她在呆滞的时候,他就靠近披上衣服了,该闻到早闻到了。

她点了点头,像是抓住一根浮木一般,将手搭在了他手背上。

李洵扶着她,他刻意与神策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迂回的体贴,倒叫沈瑾觉得,他一定是知道了。

怜悯之心似乎比羞耻之心来得稍晚一些,但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更为强烈。

沈瑾看着那些横七竖八的尸体,他们当中有昌平王府的奴仆,前一天还伺候在她左右,如今已成了千疮百孔的尸体,死时眼睛充血,睁着望天,再也闭不上。

她一时心中悲痛不已,死亡离得太近,人仿佛是在炼狱中行走。

唯一来自人间的温度从李洵手中蔓延至心脏。痛苦疲倦惊惧之下,她终于可以安然地晕过去了。

“阿姐,在天下人面前,臣妹是大苍的公主,是天子的胞妹,是繁华的象征,臣妹怕在他们面前露出不好的一面,有损天家颜面,总要时时刻刻端着,可不惮于在李洵面前,做回沈瑾。”

能够尚公主是李洵莫大的荣幸,可这也意味着他在仕途上不会有什么作为,他是否会甘心?沈握瑜打算传召李洵,瞧瞧他又是如何想。

沈握瑜眼下还有更深的疑问,沈瑾为何会选择一个见过自己狼狈模样的男人?应该远离他,甚至除了他才对。

在沈握瑜以往的观察中,人往往会在功成名就的时候,选择远离“糟糠之妻”,为的就是斩断从前岁月的关联。

因为糟糠的存在,就是在时时刻刻提醒从前的卑微,为何沈瑾不是这样?

“小瑾与沈卿是两情相悦吗?”

沈瑾看着她,颇为郑重地说道:“是,臣妹与他是情投意合。”

倘若说从前沈瑾只是欣赏李洵的正直,在这段时间的挺身相护中,又多了些别的情愫。大苍那么多才俊,待她如众星拱月,可她未曾拿正眼瞧过 。

受惊后她整日待在未央宫中,只在女帝下朝后可得安宁,其余时刻惶惶不安。

李洵乃男子,不能出入内宫,得了女帝特许,才得以在未央宫门口守着。

一日,她心绪稍宁,走到宫门口,看到李洵守在那里,不敢逾矩,也不愿远离。任夹竹桃花落了一地 ,任露水沾染了他的衣襟。

看见沈瑾,李洵呆呆的,摸了摸新冒出来的青色胡茬,似乎想掩藏,亦或是用手将它们刮去。

他像一只忘记要怎么起飞的孤鸿,只能站立在小洲中央。

沈瑾憔悴了些,穿着打扮也较平日素了几分,内趁雨过天青色云锦罗裙,外罩着流云袖云纹青衣,梳了双螺髻,发间簪着南海进贡的明珠制成的珠花。

青丝如飞瀑,面如凝脂,目如点漆,少了几分艳丽,多了几分出尘。

她越是夺目,李洵越是自惭形秽。

他甚至有点想以衣袖挡住倦容,可这不合礼数,也是唐突了她,原本不苟言笑的脸,却自作主张笑了起来。一遇见她,总是会手足无措,状况百出。

晨光微熹中,李洵的笑容也沾染了阳光,温暖极了。沈瑾也跟着莞尔一笑。

她想,以后日日常相见也未尝不可。

“我自是会答应小瑾,只是要召见了李洵之后,再来下这道旨意。”

她们又说了些体己话,讲了些小时的记忆,直至沈瑾倦了,沈握瑜差人将她送出宫,她批了会儿奏折。到了该就寝时,已是三更天,传令说要去建章宫。

此时,太监来报,说:“陛下,君后在外候了许久,带了陛下素日爱吃的点心与参汤。”

“让他进来吧。”沈握瑜揉了揉太阳穴,自从上次杖刑沈文远之后,沈肃便一直惴惴不安,总是寻着由头在她面前晃悠,像是认准了“见面三分情”,恨不得与她生出三千分情来 。

沈握瑜却总是敷衍、搪塞他。

沈肃听太监说女帝在批折子,便不许宫人去通禀,硬生生冒着寒风在政事堂外候着。又怕女帝不知他这番委曲求全,白费了苦心,遂嘱咐太监务必要说君后等了许久。

沈握瑜自然是看穿了他这微末的心思,也不想与他多费口舌,这蠢货竟不知相看两厌的道理。

有的人一见如故,有的人一见呕吐。

沈肃让太监将点心参汤奉上,自个儿手头倒是拿了些民间物什,纸制鸳鸯风筝、鲁班锁、金鱼灯,这都是沈瑜幼时喜欢的。“陛下,今儿个月明星稀,可有兴致提灯赏鱼?”

沈握瑜觑他一眼,照例敷衍道:“朕乏了,君后也早些歇息。”说完这句话,她便是要起驾去建章宫。

在女帝面前一直唯唯诺诺的沈肃,这回却挡在了她跟前 。他知道有些话不说,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提着那盏金鱼灯,用近乎哀求的声音说:“陛下当年金口玉言允诺过,要同臣一去看去赏鱼。”

“朕不记得了,夜深露中也不适合夜游。”

还有这回事?她甚至无法在沈瑜的记忆中,寻到蛛丝马迹。

沈肃却记得一清二楚。沈瑜还未被立为储君之前,总是和沈文远一起,几乎形影不离,任凭身边多少世家才俊,似乎也融不进他们之间。

那时辅国公似乎就已得了先帝的允诺,着意将沈肃按着君后培养,嘱咐他要多与沈瑜接近,莫要因为沈文远横生枝节。

沈肃便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们身后,沈文远给她带民间物什。那他也带,而且要带更多更为精巧的玩意儿。沈瑜喜欢什么,他便投其所好,可沈瑜从未拿正眼瞧他。

他一时丧气,辅国公倒安慰他:“她到底年幼,不好明珠玛瑙,偏将那些民间小玩意儿当个宝。”

先帝得了当年藻兼献给汉武帝的明珠,五寸的宝珠,光彩夺目,宫宴之上众人啧啧称奇。

惟独沈瑜将注意力放在手中的金鱼灯上了。

辅国公心道他那外甥女就是性子古怪,让人琢磨不透,傻儿子要怎么抓得住她的心?难啊,难啊。

沈肃听不懂辅国公的话外之音,说道:“明珠玛瑙家里多的是,儿子瞧着也无甚意思。殿下跟其他姑娘不一样,别人都不知道她有多好,她喜欢的那自然是极好的。”

“殿下既喜欢民间玩意儿,奴斗胆劝一句,小公爷不如亲自动手做一个,殿下必能体会爷的良苦用心。”

身边的小厮倒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是自个儿扎的金鱼灯更有心意,沈肃觉得有理,便让小厮押了几个民间手艺人回来。

他不是读书的料,也不是做手艺人的料。

手艺人敢怒不敢言,一连教了几天,沈肃双手让竹签戳得留下许多细细密密的伤痕,才做出了个歪歪扭扭的金鱼灯。

也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沈肃随父亲进宫面圣,他提着那盏不太精致的灯,满脸期冀地问沈瑜:“臣能否与殿下一道提灯赏鱼?”

沈瑜淡淡说道:“不必。”

沈肃有点着急,他将灯拎到她跟前,“殿下,这是臣自己做的金鱼灯,臣很想和殿下一起提灯赏鱼。”

沈肃刻意让灯光照在手上的伤口上,再过几天该结痂了,得尽快让她看见。

沈瑜嘴角微动,顿了顿说:“日后再说吧。”

“谢…谢殿下恩典!”

沈肃却像是得了天大的赏赐,当做沈瑜答应了他,就只差定一个佳期。

可沈瑜早忘了这事,她从没把沈肃放在心上,这世上也只有沈文远知道——她为何喜欢那些不值钱的物件。

我有时候会比较恶趣味,掩面逃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薄情女帝VS逆臣贼子(1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