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耀川返津备考后,荣秋窈的康复生活并未孤单。一场精心策划的线上生日会,带来了朋友们跨越屏幕的温暖祝福;顾静姐的亲切探视,用家常琐事巧妙抚平了她面对“男友家人”的不安;而顾耀川每周日的奔波与那碗按母亲叮嘱熬制的家乡热汤,则让“男朋友”的关怀变得具体而真切。在三周充满善意的“共谋”与点滴温暖中,荣秋窈的身体与内心一同悄然愈合。
顾耀川走后的头几天,医院的日子,对荣秋窈来说,是缓慢而模糊的。
她像一艘在平静海面与无形暗流间摇摆的小船,大部分时间被药物和身体本能的修复需求拖入昏沉的睡眠,时间感变得错乱。
窗外的光线明了又暗,护士定时进来记录体温、更换输液袋,送餐的推车轱辘声由远及近又远去……
这些构成了她混沌感知里唯一的时间刻度。
偶尔清醒过来,意识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什么东西都朦朦胧胧,精神也像是被抽走了筋骨。
她试着拿起凌萱帮她带来的课本,但只看了几行,字迹便开始在眼前跳舞,伴随着一阵阵头晕目眩。
连手机屏幕的光都显得格外刺眼,看不了多久就眼眶发酸。
这种无力感让她沮丧,仿佛被困在了一具不听使唤的躯壳里。
就在顾耀川离开后的第二天(11月13日),晚上约七点半,她刚喝完药,精神比白天稍好一些,正靠在床头由凌萱帮着用湿毛巾擦脸,枕边的手机突然接连不断地响起了视频通话的提示音。
凌萱眼睛一亮,立刻拿起手机,手脚麻利地支在床头柜上,调整好角度,然后对着一脸茫然的荣秋窈眨眨眼:
“惊喜来啦!准备好接受‘祝福轰炸’吧!”
话音刚落,屏幕上瞬间挤进了好几个熟悉的笑脸——彭建滔、尹柯、蔡雪姐、陈桂彤、许琳娜,荣秋窈的室友们,甚至还有远在桂南的弟弟荣谦也挤在角落对着镜头挥手。
“秋窈/姐!生日快乐!” 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透过扬声器传出来,热闹非凡,瞬间驱散了病房的冷清。
荣秋窈愣住了,苍白的脸上写满了惊讶,她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生日。
看着屏幕上朋友们一张张关切又洋溢着笑容的脸,她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你们……怎么都……” 她声音有些哽咽。
“当然是某个‘有心人’组织的呗!”彭建滔的大嗓门率先响起,还故意冲镜头挤眉弄眼,
“荣秋窈同志,虽然是在医院过生日,但仪式感不能少!祝你早日康复,重回组织怀抱!”
蔡雪姐温柔地接话:“秋窈,生日快乐。好好养病,别担心学业,一切有我们。”
尹柯则言简意赅:“生日快乐,早日归队。”
陈桂彤和许琳娜叽叽喳喳地送上祝福,还“变戏法”似的各自举起了一块小蛋糕对着镜头。
荣谦则在那边大喊:“老姐生日快乐!快点好起来!妈让你放心,家里都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虽然只是隔着屏幕,但那份真挚的关怀和热闹的氛围,让荣秋窈心里暖融融的。
她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流,是开心的泪。
就在这时,视频界面突然卡顿了一下,然后,顾耀川的脸出现在了屏幕中央。
背景似乎是考研自习室的一角,他戴着耳机,神情略显疲惫,但眼神格外温柔。
“哇哦!正主来了!”彭建滔起哄道。
屏幕那边的声音瞬间小了下去,大家都默契地把“舞台”留给了他。
顾耀川看着镜头里眼眶红红、却带着笑的荣秋窈,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透过电流传来,比平时更低沉温柔:“秋窈,生日快乐。”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继续说道:“抱歉,迟到了,也不能陪在你身边。等考完试,一定给你补过一个更好的生日。”
他的目光专注,仿佛穿透屏幕在凝视她,“看到大家都很关心你,我就放心了。要听话,好好休息。”
她用力地点点头,对着屏幕露出一个带着泪花的、无比灿烂的笑容:
“谢谢……谢谢大家!谢谢……耀川。我很开心,真的。”
这个短暂却温馨的线上生日会,像一束光,照进了荣秋窈因病痛和迷茫而灰暗的住院初期,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朋友和“恋人”的温暖,也让她对“顾耀川是她男朋友”这件事,有了更具体、更温暖的实感。
第一个周日(11月16日),下午的阳光带着些许暖意。
荣秋窈已转入普通病房,床位依旧是靠房间内侧,正好是靠窗的位置。
阳光照进病房,照在她已经摘去颈托的修长的脖颈处,静谧而美好。
下午两点左右,顾耀川风尘仆仆地赶来,黑色羽绒服的肩头还带着外面冬日的寒气,发梢有些被风吹乱的痕迹。
荣秋窈很惊喜,尽管身体虚弱还是很快从50°的床上坐立了起来:“耀川!”
顾耀川看她脸上毫无血色,赶忙过来制止:“别激动!”
这时荣秋窈才发现他身后还跟着一位气质娴静温婉的年轻女子,穿着米白色的长款大衣,眉眼间与顾耀川有几分相似,但笑容却比他平日里柔和、温暖得多。
荣秋窈觉得自己刚刚的表现有些失态,马上收敛。
“秋窈,还记得我吗?我是顾静,耀川的姐姐。”
她走到床边,很自然地拉起荣秋窈没有输液的那只手。
荣秋窈对这位顾静姐有些印象,但不多。只能礼貌点头并回以微笑。
她的手心温暖干燥,带着一种安定的力量,“这小子平时嘴笨,不会照顾人,也不会说些好听的话。我过来看看你,也替我们家谢谢你,愿意包容他这个闷葫芦。”
她的话语带着家常的亲昵,没有丝毫生分,瞬间就拉近了距离。
顾耀川站在一旁,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把手里提着的果篮和营养品轻轻放在床边的桌子上,低声说了句“我去水房打点热水”,便拿起热水瓶,体贴地留出了空间给她们。
顾静便顺势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依旧握着荣秋窈的手,声音轻柔地聊了起来。
荣秋窈认真地听着,不插一言。
顾静没有问及车祸的细节,也没有刻意提及秋窈的失忆,反而聊起了顾耀川小时候的倔强和傻气,聊他因为一道数学题跟父亲较劲到半夜,聊他第一次离家住校时偷偷躲在被子里哭鼻子。
她还说起,顾耀川收到家里寄去的家乡特产时,会下意识地嘀咕一句“秋窈好像也挺喜欢这个”,或者在家看天气预报提到桂南时,会多停留几秒。
她笑着说,那傻小子提起“秋窈”这个名字时,自己都未曾察觉语气里的那点不同。
……
荣秋窈听着,苍白的脸上渐渐有了一丝浅浅的笑意,心里某个紧绷的地方,悄悄松弛了下来。
顾静没有刻意强调他们现在的“恋爱关系”,却用这些温暖而琐碎的细节,将顾耀川“男朋友”的身份,自然而然地、熨帖地编织进荣秋窈半信半疑的认知里,巧妙地驱散了她面对“男友家人”时本能的不安和尴尬。
第二个周日(11月23日),顾耀川再来时,荣秋窈的脸色终于不再像之前那样苍白得透明,有了一丝血色。
左腿的伤比右腿的轻很多,已经拆去了石膏,可以在拐杖的帮助下下床活动。
他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看起来就很保温的桶。
打开盖子,一股熟悉的、带着淡淡药材香的浓郁汤味立刻飘散出来。
是桂南家乡滋补汤水的味道。
“昨天晚上跟你妈妈通了挺长时间电话,”他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拧开保温桶的内盖,拿出干净的碗勺,动作明显比上次熟练了许多。
“阿姨很担心你,但每次给你打电话你都不多说,她就打电话给我,仔细问了你的情况。她说这个方子对你现在恢复元气、促进骨头愈合最好,在电话里一步一步教我熬了好久,火候、配料,叮嘱了好几遍。阿姨还特意说了,不要放葱花和香菜。”
他的语气很平常,仿佛这只是件理所当然的小事。
他小心地盛出小半碗澄亮金黄的汤,用勺子轻轻搅动,低头仔细吹了又吹,还用嘴唇碰了碰勺子边缘试了温度,确定不烫了,才递到她嘴边,动作虽然还带着点男性特有的笨拙,却异常专注认真。
汤水温热,带着家乡熟悉的味道,顺着食道滑下,一股暖意渐渐从胃里蔓延到四肢百骸。
荣秋窈小口喝着,抬眼悄悄看他。
他穿着简单的黑色毛衣,眼底有着浅浅的青色,是熬夜复习留下的痕迹,下巴的胡茬也比上次见时明显了些,显然备考的压力不小。
荣秋窈心底隐隐升起几分心疼。
这段时间,同学们的轮流探望,室友凌萱的插科打诨,班主任和系里老师的关怀,缓考手续的顺利落实,还有,耀川家人的关心,都像一块块坚实的砖,垒在她曾经飘摇的心岸,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她也开始尝试着再次拿起课本,虽然看不了多久就觉得精力不济,但总归是向着正常生活迈出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