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岁时食肆[美食] > 第3章 元旦篇:屠苏酒

岁时食肆[美食] 第3章 元旦篇:屠苏酒

作者:莎赫札德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6 21:48:57 来源:文学城

椒柏酒和桃汤备好了,接下来便是屠苏酒。

屠苏酒并不特别,只是年前备下的库存已经被酒虫饮尽,瑶掌柜已经安排伙计去酒坊采买。这酒唯独饮用顺序非常重要,绝不能错,瑶掌柜仔细的给姜糖讲解。

“俗说屠苏酒,需以饮酒者年龄小大为序。”瑶掌柜解释道,“先小者,是因为小者长大了一岁,以示祝贺;后老者,则是因为老了一岁,所以晚些给酒。”

姜糖表示她记住了。

阿赤送餐完毕回到后厨,一直在二人身边转来转去,此刻见时机到了,终于忍不住喜滋滋地插话道:“该到胶牙饧了!”

姜糖终于看出这味甜品是阿赤的最爱,阿赤笑起来时有一对可爱的小虎牙,她便想起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奶奶说实际上此俗寄托的是追求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

灶台上的铜锅咕嘟咕嘟冒着泡,金黄的麦芽糖浆在锅里翻滚,甜香弥漫整个后厨。

姜糖握着桃木铲,小心翼翼地搅动,生怕糖浆粘锅。

尽管姜糖从奶奶那里学过许多种熬糖手艺,但此刻依旧半点不敢分神,生怕浪费了食肆里的珍稀食材。

瑶掌柜忍不住笑出声,皓腕轻扬舀起一勺糖稀,轻轻倒在青玉案板上。

糖浆缓缓流淌,三两下间竟凝结成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豹,尾巴尖还翘着一颗糖珠。

“成了!”瑶掌柜满意地点头,“胶牙饧要的就是这份甜而不腻,黏而不滞。”

做完胶牙饧,姜糖自告奋勇去做五辛盘,这是奶奶在世时最喜欢做的时令小菜之一,她熟悉极了。

姜糖还记得早些时刚到食肆时,食客里便有点五辛盘者。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说:“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后厨有现成的食材,姜糖便洗净蔬菜,放在竹编笸箩里沥水,水珠滚落闪闪发亮,让人欢喜极了。

她按住葱白,刀起刀落,“嚓嚓”几声,葱段便整齐码在青瓷盘边。蒜拍碎后剁成细蓉,辛辣味窜上来,让姜糖觉得熟悉又安心。

再将韭菜切成寸段,嫩绿的断面渗出细密的水珠。芫荽只取嫩叶,手指轻轻一捻,香气扑鼻。萝卜切细丝,姜糖刀工虽不熟练,也算是根根分明。

瑶掌柜倚在门边看着,手指绕了绕发丝,唇角微扬:“还算合格,刀工差了些,但胜在认真。”

趁着姜糖做五辛盘的时候,瑶掌柜已经将敷于散的药材配好了。

敷于散是一种中药药膳,瑶掌柜说药方出自葛洪《炼化篇》,是以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成末,用干净井水饮服,寓意去除旧疾,迎接新春。

姜糖好奇地凑近,被细辛的气味呛得打了个喷嚏:“这药……真的能喝吗?”

瑶掌柜笑而不语,取过药碾,将药材分批研磨。

柏子仁、麻仁先碾成粗末,再慢慢研细,油脂渗出,药香渐浓。细辛、干姜则辛烈之气冲鼻。炮制过的附子单独研磨,碾成极细黑粉,使其药性均匀。

药末混合后,瑶掌柜让姜糖取细罗筛过,确保粉末细腻无渣。

食肆后院有一口古井,水质清冽甘甜,阿赤已拎着木桶回到后厨,在灶上将水烧开。姜糖在瑶掌柜的指点下将药粉分成了小包,每包约一钱(3克)。

瑶掌柜取出了一整套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茶碗,碗底宽平如玉璧,碗口呈五瓣荷花形,轻盈灵动。瑶掌柜随即将药末倒入一个个碗中,药香随水汽蒸腾。

李渔接过一碗,仰头饮尽,赞不绝口:“大善!”

阿赤尝了一口,被辣得满脸通红,猛灌蜂蜜水。

姜糖捏着鼻子喝下,瞬间从喉咙暖到胃里,额头微微冒汗:“哇……!像姜茶。”

瑶掌柜轻笑:“元旦饮此,一年无病。”

将敷于散在茶水区安置妥当后,元旦七礼也已过半,但屠苏酒迟迟未归,不知道派去买酒的伙计发生了什么事。

“今日百官朝贺圣上竟未赐宴,莫非军情紧急?”

“听说圣上近日脾气暴躁,杨国忠还在排除异己……”

姜糖擦桌子的间隙听见角落里有客人在小声议论,她心中一愣,有什么念头从脑海擦过,却没能抓住。

又等了一阵,伙计终于空着手匆匆跑进来,和瑶掌柜说了些什么,“……整座酒坊都空了,一个人也没有……”。

瑶掌柜蹙眉,招呼姜糖和阿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酒坊关门了,我们只能去一趟西市买酒了。”

姜糖眼睛一亮,如今她已经意识到了offer第2条的含金量。

虽然她早上是从CBD身后的胡同进入了岁时食肆,但种种迹象表明,目前食肆真正的大门入口,必然正停靠在大唐的长安城里,不知道是在哪一年间。

——可谁会不想亲眼见证一番大唐盛世呢?

长安西市,人声鼎沸。

站在西市坊前,姜糖终于明白为何今日正月初一西市也正常开放,原是官府在西市入口张贴了一张告示:“奉敕:今年元日弛禁三日,许商贾贸易,以慰黎庶,彰盛世之乐。”

胡商吆喝着波斯地毯、大食琉璃,空气中浮动着胡椒、**和酒曲的浓烈气味。

姜糖紧跟着瑶掌柜,生怕在汹涌的人潮里走丢。她虽然理智上能够接受“穿越”这件事,但真正直面时又是另一回事了。

西市满街卷发深目的胡人、骆驼背上驮着的珍奇货物,甚至还有几个昆仑奴抬着镶金象牙轿子招摇过市。

“屠苏酒,得去‘今何夕’买。”瑶掌柜步履轻盈,绛色裙裾拂过青石板,竟不染尘埃。

姜糖抬头,看见一座挂着彩帛的酒肆。

“老板娘,两坛屠苏,要天宝三年的陈酿。”瑶掌柜敲了敲柜台。

柜台后转出个爽利女子,身穿湖蓝色织金锦半臂,袖口窄而利落,方便斟酒。正红色六幅罗裙裙腰高系至胸下,内搭杏色轻容纱衫,衣领大敞,露出锁骨上一枚赤玉压胜钱,“哟,瑶掌柜,亲自跑一趟?”

她弯腰取酒时,姜糖看见她腰间挂着一只鎏金酒令筹筒和一把小银刀。

太美了,太美了,果然是大唐!姜糖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对着漂亮大姐姐流露出痴汉样。

酒刚装好,街口突然传来铜锣声,一队金吾卫持刀而来,领头的官员厉声喝道:“奉旨查禁胡风!凡胡乐、胡服、胡酒,一律收缴!”

酒肆瞬间大乱。胡商们卷起货物四散奔逃,骆驼惊得嘶鸣,昆仑奴扛着轿子横冲直撞。

“啧,来得真快。”老板娘迅速把酒坛塞进正搞不清状况的姜糖手里,从柜台下抽出一块粗布盖住招牌胡酒,随后又快速拆下耳朵上的瑟瑟珠耳环,用脚踢进布褶里。

酒肆内胡乐骤停,金吾卫的皮靴声已逼近门槛。

姜糖抱着酒坛往后退,脚跟却绊到波斯地毯的流苏——“哗啦!”

她整个人向后栽去,手肘撞上了某位官差的横刀。

那柄刀“锵啷”一声出鞘,寒光划破酒肆昏黄的灯火,不偏不倚插进柜台上的胡桃木酒桶。

桶裂,葡萄酒喷涌而出,溅了领队官差满身。

全场死寂。

领队官差抹了把脸,指尖沾到的酒液泛着金红色,像稀释的血。

姜糖被领队官差冰冷的目光吓到,准备立地滑跪道歉。那人盯着她看了片刻,目光忽地又落在了她头顶的发饰上,凝视片刻后突然开口道:“司历尺……本官眼拙,竟未识得司历大人尊驾——”

语气恭敬,态度却依旧冰冷,他向后挥了挥手:“都退下吧!这位是太史局当值的司历大人。”

众翊卫眼神一凝,立即收刀入鞘,躬身行礼。姜糖强撑着一言不发,帮瑶掌柜抱酒,故作高深的离开了,生怕领队官差发现他认错了人。

司历?这是她今天第二次听见有人说她是司历了。可是他们似乎都认错了人,自己甚至不知道司历是什么。

姜糖摸了摸头顶,那里没有什么尺子,只有一支碧玉簪子,是奶奶的唯一遗物,所以她一直佩戴在了身上。

姜糖走出酒肆,听见一旁传来压低的议论声音:

“……李憕大人死得惨啊!东都留守啊,竟被燕贼砍了脑袋挂在城门上……”

她下意识转头,看见两个文士打扮的男子正在暗处交谈,其中一人袖中垂着一张军报,上面赫然写着“东都失守,洛阳沦陷。”

——安禄山。

姜糖头皮一麻。她历史再差也知道,这是安史之乱的开始。

回程时,姜糖抱着酒坛,已经想不起司历的问题,脑子里只回荡着那句“东都失守,洛阳沦陷。”

她忍不住问:“我们刚才……是不是听到了不得了的事?”

瑶掌柜轻笑,指尖拂过酒坛上的花纹:“历史如酒,有人尝到甘醇,有人只觉苦涩。”

姜糖只觉得脑中一阵清凉,一切都串联在一起了。

今日,玄宗心不在焉,取消了元日朝贺庆典。官府却允许西市弛禁,不过是仍在试图维持表面太平,外示镇静的手段。

因此她能够在原本应该闭市的正月初一进入西市买酒,目睹胡商繁华。但长安已暗流涌动,背靠官员消息灵敏的酒坊已经关门悄悄送家眷离京。

城内只知洛阳沦陷,尚不知安禄山今日已在洛阳称帝。

原来,她竟然来到了公元756年正月,大唐盛世崩塌的前夜。

食肆的门在身后合上,长安的喧嚣戛然而止。

檐下风铃轻响,李渔正翘着脚翻看手札,见她们回来,扇子一合:“哟,买个酒也能撞上查禁?小丫头运气不错,下次带你去见识杨国忠抄家。”

姜糖:“……忽然想辞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