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雪来得悄无声息,细碎的雪沫子沾湿了东三环写字楼巨大的玻璃幕墙,将窗外繁华喧嚣的世界蒙上了一层模糊的滤镜。颜旭办公室里,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一股骤然降临的寒意。
桌上,一份刚从法院送达的、措辞严谨而冰冷的文件,像一块永不融化的坚冰,冻结了空气中所有的暖意。那是一份起诉状副本。原告:通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被告:旭日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案由: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
紧随起诉状之后的,是一份同样盖着法院红章的《行为保全申请书》。通天集团请求法院在案件审理期间,立即禁止旭日通讯制造、销售、许诺销售其涉嫌侵权的“旭日-1型”智能路由交换机。
颜旭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文件,手指的力度几乎要将纸张捏破。他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文件柜前,抽出“旭日-1型”的技术档案和专利申请文件,又迅速回到电脑前,调出通天集团指控侵权的几项专利原文,目光在屏幕和纸面之间飞速扫视,嘴唇紧抿,脸色铁青。
“不可能!”他猛地一拳砸在桌面上,震得那架紫檀木算盘都跳了一下,“我们的‘旭日-1型’路由算法,是基于开源的OSPF协议做的深度优化和本地化适配,核心的路径计算和收敛机制完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他们的专利覆盖的是旧版本的基础框架,我们早就绕过去了!这分明是恶意诉讼!”
几乎是同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林浩天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只剩下惊慌和愤怒。他手里挥舞着自己的手机,声音尖利:“老颜!出事了!刚接到好几个代理商和意向客户的电话!通天集团的人已经把我们要被起诉、产品可能禁售的消息捅出去了!妈的!他们这是要赶尽杀绝!”
话音未落,桌上的电话和颜旭的手机便开始此起彼伏、疯狂地响了起来,如同催命的符咒。来电显示有熟悉的客户、合作的供应商、甚至还有几家嗅觉敏锐的财经媒体。
颜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先接起了一个重要客户的电话。
“王总,您好……”
“颜总啊!”对方打断他,语气焦急而不满,“怎么回事?外面都在传你们的产品侵权,要被法院禁售了?我们刚定的那批‘旭日-1型’,马上就要上线了,这要是出了问题,耽误了我们的系统升级,损失谁承担?你们必须给个明确的说法!”
“王总,您别急,这是通天集团的商业策略,是恶意诉讼!我们的产品绝对没有侵权……”
“我不管是不是恶意!”王总语气强硬,“官司一天不结束,风险就存在一天!这批货,我们必须暂停接收!等你们官司有了明确结果再说!”说完,便不容置疑地挂了电话。
类似的对话,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不断重复。质疑、暂停合作、要求解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客户信任,在“专利侵权”这颗重磅炸弹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下午,颜旭紧急召集了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以及刚刚聘请不久的法律顾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烟雾缭绕。
林浩天烦躁地扯着领带,来回踱步:“必须立刻开发布会澄清!告他们诽谤!不能让他们这么泼脏水!”
年轻的法务顾问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而无奈:“林总,冷静。对方提起的是正规的专利诉讼,在法律程序上,目前我们没有证据说他们是‘诽谤’。立刻开发布会,容易落下口实,可能被对方反诉我们不正当竞争。当务之急,是应诉。”
“应诉?那要拖到什么时候?”林浩天猛地停下脚步,“这种专利官司,一审、二审,打上一年半载都是短的!我们的新产品还卖不卖了?客户还敢用吗?等官司打完,市场早就丢光了!”
法务顾问点点头,苦笑道:“这正是专利诉讼作为一种商业竞争武器的可怕之处。它的目的,往往并不是为了在法庭上赢得最终的判决。而是利用法律程序本身——调查、取证、庭审、可能的行为保全(禁售令)——来拖延时间、消耗对手的精力、财力,并最大程度地破坏对手的市场声誉和客户关系。这被称为‘专利地痞’(Patent Troll)的经典战术,只不过,这次出手的是实力雄厚的行业巨头。”
颜旭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他清晰地看到了通天集团的策略:用一项他们自己可能都知道胜算不大的专利诉讼,作为一根专利大棒,不是为了打死你,而是为了拖住你,让你在漫长的法律泥潭中失血、停滞,同时在外围用舆论和客户关系对你进行绞杀。这是一种成本极高,但对于财大气粗的通天集团而言,却效率极高的清除手段。
“我们的技术没有问题。”颜旭终于开口,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法律层面,我们必须积极应诉,组织最有力的技术证据,申请对方专利无效。这是底线,不能退让。”
他看向林浩天和市场总监:“市场层面,不能坐以待毙。立刻准备一份给所有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正式声明,用最扎实的技术对比资料,澄清我们产品的独立性和合法性,强调这是不正当竞争。态度要诚恳,证据要过硬。”
最后,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眼神锐利:“同时,通知研发部,‘旭日-2型’的研发进度必须提前!我们必须有更先进、知识产权更清晰的产品,尽快推向市场!只有用更好的产品,才能最终打赢这场仗!”
会议结束,众人面色沉重地离去。颜旭独自留在会议室,窗外已是华灯初上,雪下得更大了,纷纷扬扬,覆盖了城市的轮廓。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技术上的自信,在商业规则和法律武器的降维打击下,显得如此单薄。通天集团甚至不需要在技术上真正压倒你,它只需要动用其庞大的资源,启动一个法律程序,就足以让你这个新生的挑战者焦头烂额,步履维艰。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竞争对手,更是一个精通如何利用规则、资本、舆论等一切非技术手段,来维护自身霸主地位的商业帝国。这场战争,从这一刻起,已经进入了更残酷、更复杂的维度。专利大棒挥下的阴影,沉重地笼罩在旭日通讯刚刚有些起色的前路上。
专利诉讼的硝烟尚未散去,另一场更加隐蔽却同样致命的战争,已在无形的空间中激烈展开。颜旭和法律团队正在会议室里焦头烂额地准备应诉材料时,林浩天脸色铁青地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冲了进来,直接将它摔在颜旭面前。
“老颜!你看!这帮孙子!太他妈下作了!”
平板电脑的屏幕上,显示着国内几个主流的财经科技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几条标题耸动、内容相似的帖子被人工顶在了热门位置:
【深扒】“创新之星”还是“抄袭惯犯”?起底旭日通讯的技术发家史!】
【警惕】专利侵权只是冰山一角!旭日通讯设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后门!
【内幕】血汗工厂实锤!前员工爆料旭日通讯疯狂加班、克扣工资的黑心文化!】
点开帖子,里面充斥着看似“专业”的技术分析(实则漏洞百出)、模糊的“内部消息源”指控、以及几张经过刻意裁剪、扭曲事实的所谓“员工爆料”聊天记录截图。行文极具煽动性,将旭日通讯描绘成一个依靠抄袭起家、漠视安全、压榨员工的“行业毒瘤”。
帖子下面的评论更是触目惊心。大量新注册的、用户名毫无规律的账号,在用几乎相同的句式疯狂刷屏,重复着帖子中的指控,攻击任何试图为旭日通讯辩解的声音。
“这……这完全是污蔑!造谣!”颜旭看着屏幕上那些不堪入目的字眼,尤其是“安全后门”这项极其恶毒的指控,气得手指都在发抖。在通信行业,这顶帽子一旦被扣实,无异于宣判死刑。
“法务!立刻联系论坛和平台方,投诉删帖!发律师函!告他们诽谤!”林浩天对着刚进来的法务顾问吼道。
法务顾问一脸无奈:“林总,我们已经尝试联系了。平台方回应说需要时间审核,而且……这些帖子措辞很狡猾,尽量使用了‘据传’、‘疑似’、‘业内人士透露’等模糊字眼,很难立刻定性为违法信息。律师函可以发,但流程走下来,需要时间。而且,就算删了这几个,他们可以瞬间再发几百个……”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行政部的姑娘惊慌失措地跑进来:“颜总,林总!好几家之前联系过我们的媒体记者直接打电话到前台,要求我们就‘安全后门’和‘血汗工厂’的指控进行回应!我们……我们怎么回答?”
与此同时,颜旭的手机响了,是陈瑾瑜打来的。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窗边接起。
“颜旭,我看到网上的那些东西了。”陈瑾瑜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背景音里还有报社特有的嘈杂,“你还好吗?”
“我不好,瑾瑜。”颜旭第一次在她面前流露出如此明显的疲惫和愤怒,“这是**裸的污蔑!是通天集团在背后搞鬼!”
“我知道。”陈瑾瑜语气肯定,“这种大规模、有组织、针对性极强的舆论攻击,手法很专业,不是普通网友能做到的。很可能是他们雇佣了专业的网络水军公司。”
“水军?”
“嗯,一种新兴的……灰色产业。”陈瑾瑜解释道,“通过控制大量虚假账号,在网络上集中发布、扩散特定信息,引导甚至操控舆论风向。他们利用的就是信息茧房效应——当大量重复的、片面的负面信息充斥一个用户的视野时,他会不自觉地接受并认同这些信息,很难再去接触和相信不同的声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饱和攻击’。”
颜旭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他意识到,通天集团不仅在法律层面打击他,更要在道德和信誉层面彻底摧毁他。对于一个以“可靠、实惠、有担当”为品牌核心的公司来说,这种攻击是致命的。
“我必须立刻回应!澄清事实!”颜旭急切地说。
“颜旭,你冷静点。”陈瑾瑜劝阻道,“在这种情绪化的舆论漩涡里,你越是急切地辩解,越容易落入对方的陷阱。他们会断章取义,扭曲你的每一句话,发动水军进行更猛烈的围攻。你现在需要一份逻辑清晰、证据确凿的官方声明,但即便发了,在水军的淹没下,能接触到真实信息的普通用户,恐怕也是少数。”
“那难道就任由他们泼脏水吗?”颜旭几乎是在低吼。
“我正在写一篇报道,试图从媒体角度客观分析这次事件,指出其中存在的疑点和可能存在的商业操纵。”陈瑾瑜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力,“但我必须遵守新闻规范,没有确凿证据不能直接指控通天集团。而且……我担心,我的声音,在对方精心策划的这场舆论战面前,可能也微不足道。”
颜旭沉默了。他望着窗外被夜色和灯光点亮的城市,感觉自己和他的公司,就像暴风雨中海面上的孤舟,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浪疯狂拍打。法律的、舆论的、市场的……通天集团展现出的,是一套立体而凶狠的组合拳,目的就是要将他这个刚刚冒头的挑战者,彻底按死在泥沼之中。
挂了电话,颜旭回到会议室,面对着一屋子等待指示的下属和林浩天焦急的目光,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曾经以为,商业竞争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比拼,但现在他明白了,这也是一场肮脏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战争,战场遍布法庭、媒体和每个人的电脑屏幕。
“官方声明要发,态度要坚定,证据要扎实。”颜旭的声音沙哑而疲惫,“同时,联系所有能联系到的、长期合作且有信任基础的客户,一对一进行沟通解释。至于网络上的污蔑……”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无奈,“暂时……冷处理。我们不能被拖入对方预设的泥潭。”
他知道,这个决定很憋屈,很被动。但他更知道,在对方掌控的舆论战场上,仓促迎战,只会输得更惨。这场舆论的战争,他暂时失去了主动权,只能咬牙承受着来自暗处的冷箭,等待着或许存在的反击时机。商业的残酷与人心的阴暗,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专利诉讼的阴云尚未散去,网络舆论的污水仍在泼洒,颜旭和团队还在艰难地两线作战,试图稳住摇摇欲坠的客户信心。然而,通天集团的第三记重拳,以更直接、更致命的方式,轰然而至。
这天清晨,颜旭比平时更早来到公司。冬日的阳光惨白地照进办公室,却带不来丝毫暖意。他习惯性地先打开电脑,查看生产管理系统里“旭日-1型”智能路由交换机的物料库存和生产线状态。这是他每天开始工作前的例行检查,能让他对公司的运营脉搏有个直观把握。
然而,今天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让他瞬间僵住。
核心通信处理芯片——型号CX5880,库存数量:37片。旁边鲜红的字体标注着:低于安全库存线。
颜旭的心脏猛地一缩。不可能!他清楚地记得,上周才刚审核过采购订单,向他们的核心供应商,新加坡的“科芯国际”,追加订购了五千片CX5880,预计本周内就能到货入库。这批芯片是“旭日-1型”的大脑,缺了它,产品就是一堆废铁。
他立刻抓起电话,拨通了采购总监的号码,声音因不祥的预感而有些发紧:“李总监,科芯国际的那批CX5880芯片,物流跟踪显示到哪里了?为什么库存预警了?”
电话那头的李总监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和难以置信:“颜总!我……我正要向您汇报!刚接到科芯国际中国区销售副总裁亲自打来的电话,他们……他们单方面通知,暂停向我们供应所有CX5880及相关衍生型号芯片!已经发货在途的批次,也被强制召回!”
“什么理由?!”颜旭的声音陡然拔高,握紧话筒的手指关节泛白。
“他们……他们说是收到了其重要客户‘通天集团’发出的正式律师函。函中声称,旭日-1型设备涉嫌专利侵权,正处于法律诉讼阶段。科芯国际作为上游供应商,如果继续向我们供货,可能被列为共同被告,承担连带法律责任。他们基于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决定……暂停合作。”
话筒从颜旭手中滑落,撞在桌面上,发出一声闷响。他愣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供应链扼杀。这是比专利诉讼和舆论污蔑更凶狠、更彻底的打击!通天集团甚至不需要在法律上赢得官司,他们只需要利用自身作为科芯国际大客户的地位和影响力,发出一封律师函,就能轻易地切断旭日通讯的生命线!
颜旭猛地冲出办公室,几乎是跑着穿过办公区,冲向楼下的生产车间。林浩天闻讯也脸色煞白地跟了上来。
生产车间里,往日里机器运转的轰鸣声已经平息了大半。几条组装线上,工人们大多无所事事地站着或坐着,脸上带着迷茫和不安。线长看见颜旭和林浩天,急忙跑过来,哭丧着脸:“颜总,林总!CX5880芯片用完了!最后几片刚被质检扣下,说是有轻微划痕……现在整条线都停了!后面还有几十台设备等着总装测试,客户天天催交货,这……这可怎么办啊?”
颜旭的目光扫过停滞的生产线,扫过那些半成品设备,它们像失去了心脏的躯壳,静静地躺在传送带上,无声地诉说着这场灾难。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息。
林浩天双眼赤红,一把抓住颜旭的胳膊,声音因极度愤怒和恐惧而扭曲:“老颜!这是往死里整我们啊!没了芯片,我们拿什么生产?拿什么交货?客户要是集体索赔,光是违约金就能让我们破产!王老三那边的借款也快到期了!这是绝境!绝境!”
颜旭没有回答,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那空空如也的芯片物料盒。他想起了邮电部展览会上,那个外方工程师傲慢的眼神;想起了华通电子突然的涨价;想起了赵资本那不容置疑的条款;想起了网络上那些恶毒的污蔑……而现在,是这最直接、最残酷的断供。
他明白,通天集团终于向他展示了其作为行业巨头的真正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竞争者,更是一个掌控着从标准、专利、舆论到核心供应链的庞大生态系统的统治者。在这个系统里,它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它甚至不需要亲自动手,只需轻轻拨动一下它掌控的某个环节,就能让像旭日这样试图挑战其秩序的小公司,瞬间窒息。
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在此刻暴露无遗。当你核心元件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而这个人恰好是你的死敌时,你所拥有的一切——技术、团队、市场——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颜旭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他扶住冰冷的机器外壳,才勉强站稳。望着停转的生产线,他仿佛听到了公司生命齿轮停止转动的刺耳摩擦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愤怒,像冰冷的岩浆,在他胸中积聚、奔涌。
他知道,旭日通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之前所有的挣扎、所有的算计、所有的妥协,在对手这记精准而凶狠的“釜底抽薪”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和不堪一击。
出路在哪里?他缓缓直起身,眼神从最初的震惊和绝望,逐渐变得空洞,然后,一种近乎偏执的疯狂,在那空洞深处,悄然点燃。
自主研发?寻找替代供应商?还是……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