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素练风霜起(探案) > 第10章 作画

素练风霜起(探案) 第10章 作画

作者:黎无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0:53:50 来源:文学城

暖阳悬于半空,春风徐徐,天色已至半下钟头。

桓榆看着乔桐叶带来的点心,觉着自己好似吃多了,这会口中有些腻味。她有些想喝浆水,再配上东街刘家的古楼子,解腻又美味。想着想着她愈发嘴馋,立刻便差人回绝了梁家的晚膳,准备带着品笺品杳二人去饭馆吃。

临行前,她唤店里小厮将一些作画工具送回梁家,又嘱托杨叔到:“杨叔,明日我要去夏府为夏娘子作画,书肆就交给你了。”

杨叔点头应下。

梁府这边得到桓榆的消息,便也减了些菜,多备了些宵夜。

梁二夫人看着面前正在用膳的官人,自己却有些吃不下。她略感烦闷,忍不住提到:“菡儿今日里来同我说,她不愿嫁入东宫也不愿去选妃宴,你真就让她去?”

梁和祥夹着菜不住嘴,“这岂是她所能决定的,父亲已经准予了,画像也递上了,还能反悔不成?”梁和祥嚼着嚼着顿住,咽下口中的饭,“再说了,女儿做皇妃你不愿意?西院忆南的名字也报上了,你就单能见西院那边被选中?”

“官人这说的什么话?”梁二夫人有些心虚,不满地白了他一眼。

“你们之间如何,我能不知道?”梁和祥抬眼望她,看透一切的模样。

“事归事。”梁二夫人收回视线,正色道:“菡儿既不愿,我难道要见得她日后谨慎如斯,不快活地过一辈子?”

“想这么多作甚,没那回事。再说,选不选得上还另说呢。”梁和祥悉心为她解释,“父亲现下最担心的就是女儿们的婚事,再就是榆娘。嫁入东宫不是很好?皇家可是个保障。”

梁二夫人听他这话,有些疑惑,侧头问道:“对了,这孝期已过,你说爷娘如今怎的还不为榆娘选亲?”

“自是,爷娘想把榆娘多在留身边几年。”

梁二夫人叹了口气:“榆娘也不容易。唉,话说,靖安坊中书令家的那位二郎君,文质彬彬的,我瞧着还不错。原先我还想给涵儿相看来着,不知配不配上榆娘?”

“你倒还急起来了,”梁和祥颇有意思地看向她,一摆手,“榆娘婚事定是爷娘做主,咱两插不上。”

“榆娘那孩子秀外慧中,定得许个好人家啊。”

“你关心,爷娘自然也关心,你可别急着去爷娘那提,说不定他们二老早已心中有数。”

梁二夫人闻言又白了他一眼,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上,双手合在筷子上作祈求状:“哎,只求这次选妃选不到咱家。”

————

东街刘家的胡饼铺子,三人都已经吃上了美食。

品杳坐在桌前左顾右盼,而后又凑近桓榆,悄声道:“姑娘,我打听到大理寺那处又去找二郎了,姑娘你说大理寺不会疑心二郎吧?”

桓榆闻言眉心一跳,咀嚼的动作停住。

“品杳,你说什么呢?别乱说。”品笺打了下她的手臂,胡饼渣伴着振动抖落在桌上。

“我,这不也是担心二郎君嘛。”品杳偷瞄一眼桓榆。

品笺辩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二郎又没做什么,大理寺总不能冤枉好人吧。”

桓榆深吸口气,喝了口蔗浆后说:“或许是有别的线索,别想太多。”她岔开话题,又吩咐品笺:“明日去夏府作画,你多带些颜料和绢帛,还有金箔银粉。”

品笺点头应道。品杳倒也不敢再提那事。三人吃完浆水和胡饼,便回了梁府。

翌日清晨,桓榆早早便来到夏府,品笺提着画箱紧跟其后。

夏府侍卫接来拜帖看过后,将她们请了进去。

桓榆见有眼熟的侍婢前来迎接,应是上回夏知书的贴身婢女,其为两人带路:“桓娘子来了,咱们娘子已经候着了。”

婢女领二人走过前堂,沿着外围廊坊进入右侧庭院,她们踏过圆形拱门,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园内有泉湖,四周有一亭立于湖边。

夏知书坐在亭间,远远瞧见桓榆便开始招手,又赶忙吩咐身边婢子给桓榆倒茶。

桓榆沿廊走近,见亭内置有杏白色屏风,一套紫檀木桌椅靠其后,桌前方还有一只木凳。靠近亭角的博山炉还飘着若有若无的白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紫丁香香气。

夏知书这边已经将桓榆作画之处搭好。

桓榆示意品笺将画箱放下,向夏知书回礼,又听她问:“桓娘子,你瞧我今日这身如何?配这园中景色会不会太艳?”她整理着鬓角发丝,又拽了拽裙边。

夏知书今日着姜黄色对襟罗襦衫,下身着齐身绯色团花纱裙,裙角随风微微飘逸。她的肩上又搭纱罗印花披帛,梳着垂挂髻,簪着翠玉步摇,耳垂边的琉璃环摇摇欲坠。

现下已至立春,二月天里园内春意盎然,有几株红梅盈盈绽放,粉白海棠紧贴枝干,周围绿柳垂落,湖波荡漾。

桓榆看看她又看了看景,淡笑摇头:“没有太艳,很好。”

夏知书嫣然一笑:“我也是挑了许久的衣裳,”她又唤向婢子,“快帮桓娘子将纸绢裱好。”

“多谢娘子,我们自己来便好。”桓榆同品笺搭手,裱好画绢,又拿出狼毫笔,摆好丹青颜料,准备开始作画。

婢女们再次为夏知书整理了下衣裙和鬓角。她坐在了木凳上面对桓榆,双手交叠在膝边,扬起唇角,保持着微笑。

桓榆坐在椅上,知会一声夏知书后,提笔开始作画。

她眯眼瞧向夏知书,沾起水墨一笔一划地描摹着轮廓……

日头逐渐高升……

将近过了有半个时辰。

片刻,廊前出现一位白衣青年,他踏步向亭边走来,喊道:“三妹,你原来在这。”

有奴婢迎上前解释:“大郎君,娘子在作画,大郎莫不稍等。”

夏知书闻言不经意间转身,见是兄长,正巧她坐了许久有些发麻,便问向桓榆:“桓娘子,可以先歇会吗?”

桓榆见状自然顺了她的意,颔首应准。

夏知书被婢女扶起身,她揉了揉腰处,松着筋骨向白衣青年走去:“兄长,你怎的过来了?”

“三妹,过些日子阿兄便去要任职了,不能带你去踏青了。”夏家郎君遗憾对她说。

“兄长任职是好事,不必顾及我,届时我也可以同纤云一道。”

“那也好,你此刻在做什么?”夏郎君向屏风处探头,问着。

“在画及笄礼的画像。”

夏家郎君闻言绕过屏风走上前,见一女子立于画前,正同身边的少女清洗笔尖。

他微凑过身去看那画。画作已至一半进度,画上少女一袭鹅黄衣裙坐在湖边,红梅盛绽,绿柳微拂,称得少女满面红润。

她言笑晏晏,双眸炯神。只是下裙尚留着白,发饰简洁,许是还未填色,但依旧能识出画中之人是谁。

夏郎君情不自禁点头,又叹道:“妙哉!此画是娘子所作?当真是鬼斧神工。”

桓榆不语,含笑道谢。

夏知书也是被此言语吸引,走上前去一观。身边婢女应声夸赞,她喜上眉梢,微扬下巴,似是十分满意。

送走夏家郎君,几人又继续作画,桓榆将为画完的地方填补完,完善了画作,便又过了将近半柱香的时辰。

临近午时,桓榆题款盖印后收了笔。装裱好画,将画作晾于高阳下片刻,便收拾着画具,准备告退。

见作画已结束,夏知书伸了个懒腰,拉过桓榆热情道:“桓娘子不若留下来用午膳,膳房已经备好了吃食。”

桓榆客气道谢:“多谢娘子款待,不必了。”

话毕,夏知书又接过婢女手中的函贴,递给桓榆:“对了桓娘子,这是我及笄礼的请帖请收下,到那日娘子定要来啊。”

“娘子厚爱,只是…”桓榆顿住,终是不忍拂了她的好意,转而又笑,“若是无事不忙,我定前来。”

夏知书闻言欢喜,还想将桓榆留住用膳,但见她去意已决,便也不好再强求。

桓榆出了夏府,便领着品笺向西市行去,打算午膳在西市解决。

西市人群熙熙攘攘,吆喝声穿透大街小巷。周边亦有胡商往来,交易繁忙。

两人沿街寻找着吃食。

桓榆正想着吃什么,倏然听见身边品笺说话:“姑娘,那人好眼熟。好像是……二郎!只是二郎这会不是在国子监上学吗?”

桓榆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远处人群中有人身着蓝衣疾行而过,果真同非晚十分相似。其身边还有一位藏青锦袍少年,亦是十分眼熟,她心下微凝,沉色道:“跟上去看看。”

她们悄声跟在二人身后,那二人出了西市向坊间走去,穿过大街小巷。

四周愈走竟愈渐僻静,坊间多是宅院住户人烟稀少,至此桓榆心中已有了些猜疑。

眼前两位少年停在一户屋宅前,宅门上方已经挂了白布,那位蓝衣少年抬手叩门。

须臾有人来开门,桓榆听见蓝衣少年开口说话,那声音是非晚无疑。她们二人又贴近墙角向宅内瞧去,开门的是位女子,果真是钟钰。

桓榆非晚还是忍不住亲自前来探查情况,甚至不惜逃了太学的课。这么看去身边那位眼熟的少年,应当就是前两日去书肆的,同他一起逃学的方郎君。

钟钰将桓非晚他们迎进屋,又合上了院门。

桓榆二人走出墙角,品笺观察着她的神色,问:“姑娘,这是什么情况?现下该怎么办?”

桓榆此刻确实有些气恼,已然告知过桓非晚许多次,不要牵涉此事,他仍是不上心。也不知大理寺那处到底同他说了些什么,他这样心急。

她思索着是此刻进去将他薅出,还是等他出来再逼问他。

这样想着,身后忽然有熟悉的声音传来:“桓娘子?”

桓榆不禁应声回首。

魏砚领着少许侍卫走来,望着她微诧问道:“桓娘子怎的在这?”

感谢喜欢,求收藏~[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作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