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四时赶山记 > 第2章 病哥儿

四时赶山记 第2章 病哥儿

作者:菇菇弗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13:52:10 来源:文学城

翌日上午,喂完家里一口猪和一窝鸡鸭,兄弟俩挑着担走一趟,将院内大水缸添满,方各自进屋换了干净衣裳,一并往周家去。

出门前,霍凌特地牵上了大个儿。

这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因去年曾为此吃过亏。

那时有个媒人来往两村,说得天花乱坠,道外村一哥儿肯嫁过来,不嫌霍凌的行当不安稳,也乐意进山。

怎知相看时,那哥儿瞥见了大个儿,吓得脸色煞白,当场背过气去。

又是喊人又是扛着送医,掐人中给掐醒后,哥儿哭着喊着死活不嫁,细问方知是媒人从中欺瞒,人家压根不知霍凌是赶山客。

说媒不就是要捡好听的宣扬,再者霍凌生得出挑,一表人才,媒人盘算着,指不定哥儿见面瞧见那张脸就肯应了。

殊不知有人能怕狗怕到这份上,到头来媒人礼没赚着,反倒赔了一笔药钱,自此灰溜溜的,再不敢踏入下山村地界。

霍峰见霍凌牵了狗,也想起去年的糟心事,害得家里空欢喜一场。

只盼这回不白跑一趟,令老二的亲事能有个着落。

事情却不如企盼的那般顺利。

刚到周家院门口,就已听见里面的吵嚷。

领人进村的赵官媒被一群村人围着,七嘴八舌,说得她是心火直冒,口干舌燥。

叶素萍瞧见围着的人里有熟人,上前打听一番,回来后也变得愁眉苦脸。

“出啥事了,在这就闹起来。”

霍峰抱着闺女问,叶素萍瞅瞅兄弟俩,重重叹口气。

“说是送来村里的人不够数,原说至少有五六个,毕竟咱们村光棍汉子不少,还是村长特地去镇上衙门里求的,哪知人送来了,只余两个,别的都教人半路截了。”

她话音刚落,那边的声调又高起来,是赵官媒忍无可忍,站上一块略高的大石头,掐着腰同众人嚷嚷。

“你们现在同我要人,揪了我的脑袋我也交不出!已说了好几回,人是半路在双井屯时,被那沈家截去的,人家是地主大户,纳几个姑娘哥儿为奴为婢难道不正当?不仅正当,官府还要奖赏他们,许减粮税呐!”

她甩着手里的帕子拍胸脯,好似给气得胸口疼。

“我在地主老爷跟前又算个什么,人家哪条胳膊不比我大腿粗,反正现在只剩两个人,你们爱看不看,爱要不要!”

话说到这份上,也堵死了下山村诸人的嘴。

毕竟谁敢真的去双井屯,跟那地主沈家讨说法。

就因有个沈家能沾上光,双井屯的人行事素来牛哄哄的,看不起旁边几个小村屯,仗势欺人也不是头一回了。

村长周成祖见状,敲了几下子盆儿令众人安静,扬声道:“事已至此,总比没有的强,有意相看的都进院,其余的赶紧散了,别聚在这处生事!”

赵官媒冷着脸跳下石头,心道若不是背着官家差事,她堂堂一官媒,自该在城里富户的堂上喝茶吃果儿,哪至于天不亮就赶路,到此处和一帮泥腿子拉扯不休,还是早些办完差事,趁早回去要紧。

在周成祖的招呼下,她吊着眉眼进了院内,其余来相看的汉子与家里人,以及好些个看热闹的,顺势一齐涌进去。

霍家人站得算是靠前,叶素萍一看由官媒领来的人,小声嘀咕:“咋都是哥儿。”

哥儿不易有孕,故而在亲事上头不如姑娘吃香,譬如正经过礼时,按着现今行情,姑娘是能给到五两彩礼的,要是模样好嫁妆丰,还能往上再喊喊,反观哥儿,左不过三四两银就到头。

所以好人家说亲,都喜先说姑娘家,说不上才寻哥儿结亲。

不过叶素萍也只是说说而已,霍凌拖了这好几年,哪还有什么挑头。

再看来人,靠左立着的那个面盘尖尖、脸皮蜡黄,一副病容。

右边那个,该是年岁不大,手腕不及柴火棒粗,始终和左边的哥儿紧挨在一处。

至于模样,逃荒一路,都瘦脱相了,实也看不出什么,总之合在一起,都不像有力气干活的。

怪不得沈家没要。

叶素萍既这么想,在场其余人也差不多,都在交头接耳,嘟嘟囔囔。

当中属郑婆子话最多。

“那病哥儿断不能行,带回家倒赔药钱不说,治不好万一人没了,多晦气。”

“另一个矮个儿的还凑合,只是体格单薄一张板儿,怕是养胖了也生不出儿子。”

无礼且话糙,可在乡下,有几人不信这套?

当下好些人摇头,不多时,围了两圈的人走得只剩一圈,连带郑婆子也走了。

她家本还剩个小儿子没成亲,是打着省彩礼白赚个人的算盘来的,然而见这头两个都是赔钱货,如此傻事她怎会干。

就算不要彩礼,到家总还要给口饭,到时候没法传宗接代,照样白养一回。

又是个娘家根脚不在当地的,赶都不好赶。

人少了,周遭清净许多,小哥儿们仍默不作声站在那里,任人评头论足。

霍峰悄声问霍凌,“你怎么想?”

霍凌实则也不知说些什么好,只是来都来了,见大哥盯得紧,勉强问官媒娘子道:“不知这两人多大了。”

“年岁都不大,这小个子的今年十六,另外那个更大些,有个双九。”

赵官媒为打消村人顾虑,多说了几句。

“大家伙也别嫌他俩瘦巴巴的不像样,换你走上千里路背井离乡,不一定有人家气色好。到底是衙门查验过的,皆是身家清白,还不要彩礼,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好事!”

要霍凌说,眼前的赵官媒真有点像城里牙行的人牙子,想着法儿把人留下。

霍峰有意让小弟看看那年轻些的哥儿成不成,霍凌干脆地摇头,说是觉得岁数太小。

“说是十六,看着和十四五似的。”

“你小子不是只挑人家肯不肯进山,怕不怕狗,咋还挑上岁数了?还不兴人家长得显小些。”

霍峰气得眉毛一竖,有心再劝,可惜霍凌犟驴脾气上来,就是不肯。

于是眼睁睁看着林家那个结巴小子把人领去了,两边互换了名姓,原来那哥儿姓肖,叫肖明明。

林母高兴得合不拢嘴,对着村长和赵官媒谢了又谢,还说要回家取鸡蛋来送,周成祖不收,赵官媒实是瞧不上,如此才作罢。

她守寡多年,只林长岁一个儿子,还没咋学会说话的时候,就被那混账爹打坏了一只耳朵。

后来倒是能说话了,只是磕绊不利索,怎也治不好。

加上家里日子紧巴巴,拿不出像样彩礼,林长岁二十了,亲事始终没着落。

别人挑拣哥儿家能不能生养,她知自家斤两,故而不嫌,有个人总比没有强。

就算真的不能生,大不了去外村同族里抱一个,自小养大,也和亲的一样。

那头林家人打算领肖明明离开,这头霍凌更是抬步想走,周成祖见状,开口把人喊住。

他和霍家兄弟的爹霍老栓交情不差,霍峰和霍凌还要管他叫一句老叔。

霍老栓人没得早,令他每每忆起都颇是伤怀。

在他看来,霍凌这小子真真儿是什么都好,唯独脾气太硬,像是隔辈承袭了霍家太爷天不怕地不怕的匪气,认准的事八头驴拉不住。

就说娶亲这事,再不接个人过门,怕不是要打一辈子光棍。

他不得不摆出长辈架势,点了点余下的小哥儿道:“我瞧这也是个好孩子,年岁和你差得不多,能咬牙活着出关的,定也不是没胆识的,岂不正和你心意?”

霍凌这才多看了那哥儿一眼,发现比起刚刚的肖明明,这哥儿好似浑然不在意自己身在何处,神情空茫,盯着地上一块石头出神。

霍峰打量半晌,不好拂村长面子,委婉道:“是不错,就是眼神看着有些木楞。”

别是个脑子不灵光的。

赵官媒可不想费劲把人送到乡下,又原样带回去,闻言赶紧道:“哎呦,也怪不得他,谁还不是个苦命人了。”

她出城的路上听同行的流民说过几句,这会儿原样讲来。

“他本出身关内平安县,家里人丁旺,可惜逃荒路上死的死散的散,到长林县城外时,只剩他和他娘两人。”

“那他娘呢,没一起跟来?”

赵官媒摆摆手,避开那哥儿,朝霍家人压低声道:“他娘没福,在路上就害了病,没进城就咽气了。官府为防疫病,将好些人凑一起,点了把火,一并挖坑埋了。”

也就是说连个单独的坟包都没落着,这在时人眼中可谓大不孝,不然街头怎会动辄有卖身葬父葬母的惨事。

换了谁,谁心里都难过这道坎儿。

就连赵官媒都面露不忍。

“这不,他大悲一场,也病起来,好在县城里有义诊的郎中,好心给了两颗药丸子,道不是什么大病,吃几顿饱饭,养一养便好了。”

听了这故事,任谁再看小哥儿,愈觉他可怜。

分明就差一步进城了,哪怕孤儿寡母,多少是个依靠。

赵官媒方才听周成祖提了几句霍凌的境况,当下一张媒人嘴,说个不停。

“霍家小子,婶子这半辈子说成的亲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还能害你不成?你只管听婶子一句话。”

她殷切道:“你就把这人领家去,保准亏不了。一来省了抵徭役的银子,二来得个人暖被窝,好人家的哥儿,灶上的本事和针线功夫不会差,都是从小练起来的,以后啊,你只等享福!”

“至多开始时辛苦些,你家发发善心,舍他几碗汤药,救人一命又不是坏事,这可都是福报!”

眼见她越说越起劲,叶素萍想及自家在媒人手上吃过的亏,忍不住打断道:“知娘子好心,只我家也是普通人家,没那好些余财做菩萨,领不领人,还得看有没有缘分。”

赵官媒一拍手,越发高声。

“缘分好,要我说,今日能遇见那就是缘分!要不怎么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见霍凌不言语,却也没拍屁股走人,她咂摸两下,觉得有戏,走近些添了把火。

“你婶子我是从县城来的,素日行走,多少能听见些风声。像这青壮服徭役,本就是天经地义,这几年是不缺人却缺钱,上头开恩,故而许你掏钱抵,万一下一年掏钱都不好使了,那可如何是好呦!”

她绘声绘色,说那修城墙、下矿井的苦。

“那真是吃不饱、睡不暖,没日没夜埋头干,去那一趟,回来不死也得脱两层皮!身子骨累垮了,回家来卖不了力气,挣不得糊口钱,岂不更难说亲,一耽误真就是一辈子。”

赵官媒为防人砸在手里,说得嗓子发干,见哥儿还在那充木头,不由阵阵头疼,往他后背拍一巴掌。

“你这哥儿,不赶紧说两句话,要是这门亲事成了,还怕没有好日子?人家霍家是下山村顶好的人家,善心又厚道!”

哥儿教她一拍,险些没站稳,关键时候是有人伸手,使一硬邦邦的东西垫了他胳膊一下,这才没摔倒。

他受了惊,终于肯抬眸看过去,发觉眼前杵着个高壮的汉子,刚刚用的物件竟是把匕首。

这等关口,还能顾及性别之防,哥儿因意外而睁了下眼珠,倒因此活过来几分。

他站直了道谢,想了想复问道:“……大哥可是猎户?”

霍凌没想到小哥儿会对自己开口。

方才看了半晌,他真当人已经麻木了,说句不好听的,似也无多少求生之志,一阵风就能带走。

不禁让他想起自己丧亲时的痛楚,爹走得早,十几年过去连面目都模糊,可娘亲去时当真是撕心裂肺,那阵子出门看天都觉天是灰的。

“不算是。”

霍凌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腰间,他常在山里行走,遇见野物的时候多,已练就了出手快的本事,用完后随手就插回了皮鞘里。

“你为何这么问?”

“我爹……年轻时做过猎户,他那会儿也喜在腰间别一把短匕。”

霍凌摩挲了两下匕首木柄,忽而道:“你怕不怕狗?”

赵官媒在旁听着,瞪眼挑眉,心底奇了又奇。

这俩人也是厉害,问出口的话皆上下不挨着,要这么说,还怪般配。

哥儿面露不解,轻轻摇头。

“不怕,我家从前养过猎狗,家里人亦爱狗,后来我爹跌了一跤伤了腰,不再做猎户,狗也老死了,恐再伤心,这才没再养。”

他说话有些慢,嗓子也发哑,说两下便咳两下,像是已有段时日没说这么多字了。

霍凌却满意这答案,喜欢狗的人心思坏不到哪里去。

他朝门外吹声口哨,复低头看向瘦巴巴的小哥儿。

“你且先瞧瞧我的狗。”

大个儿:嗐,这个家没我得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病哥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