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思君朝与暮 > 第5章 新的起点

思君朝与暮 第5章 新的起点

作者:钱乌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14:28:22 来源:文学城

意识回归的瞬间,并非温和的过渡,而是一种粗暴的、令人极度不适的撕扯感。仿佛灵魂被强行从某个温暖的母体中剥离,塞回一具冰冷而笨重的躯壳。剧烈的眩晕如同潮水般一**冲击着大脑,强烈的失重感让四肢百骸都感到虚浮无力,胃部一阵翻江倒海。

言小时猛地睁开眼,瞳孔在实验室冷白色的灯光下急剧收缩,又缓缓适应。他发现自己依旧保持着昏迷前的姿势——站在主控电脑前,一只手还下意识地按在冰凉的键盘上,指尖甚至停留在按下某个分析指令的按键上。旁边,那台高精度环境噪音检测仪的屏幕已经恢复了平稳的绿色基线,之前那条诡异跳动、超出人耳接收范围的声波曲线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不远处,防震托盘上,那个透明的证物袋里,那块引发了一切的西周青铜碎片,正安安静静地躺着,表面那些诡异的锈蚀在灯光下显得晦暗不明,它沉默着,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切都与它无关,它只是一块年代久远的金属残片。

时间,似乎在现实世界里只流逝了微不足道的一瞬,短暂到可能只是一次心跳,一次眨眼。

他几乎是立刻猛地转头,看向身旁。吴时月也几乎在同一时间“醒”了过来。他发出一声低低的、带着痛苦意味的呻吟,用力晃了晃脑袋,仿佛要甩掉某种残留的嗡鸣感。他的脸色依旧带着穿越空间带来的苍白,嘴唇缺乏血色,眼底有着难以掩饰的深深疲惫,就像刚刚经历了一场持续数日的高烧。然而,与这疲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那双此刻亮得惊人的眼睛,里面闪烁着劫后余生、豁然开朗以及极度振奋的光芒。他看向言小时,嘴角艰难地、却无比真实地向上扯动,露出了一个混合着虚弱与极度兴奋的复杂笑容,牙齿在灯光下白得有些晃眼。

“我们……我们真的回来了?”吴时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沙哑,更像是在向言小时寻求最终的确认,确认那深海、碎瓷、巨塔并非一场荒诞的集体噩梦。

言小时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极轻微地点了点头,动作幅度小到几乎难以察觉,但他的目光已经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而冷静地扫过整个实验室的监控屏幕,以及周围惊魂未定、表情各异的同事们——

老周那只布满老茧、骨节粗大的手,还紧紧按在腰后本应配枪的位置,身体保持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战斗姿态,黝黑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尚未完全消退的警惕,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仿佛在寻找看不见的敌人。

技术员小孟,张大了嘴巴,一双灵动的眼睛此刻瞪得圆圆的,里面充满了纯粹的、难以置信的惊骇,她看看恢复正常的屏幕,又看看安然无恙的言小时和吴时月,似乎无法理解刚才那几秒钟内发生的、超越她认知范畴的诡异事件。

而林静,则相对冷静一些,她扶了扶鼻梁上那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理性的困惑与探究。她正快速操作着身边的另一台备用记录仪,调取着刚才突发事件时的所有设备日志和能量读数,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寻找解释。“不是简单的电力故障或设备干扰,”她喃喃自语,声音清晰地传到言小时耳中,“记录显示,刚才有一股强度极高、频谱异常复杂的能量脉冲,以青铜碎片为中心瞬间爆发,其特性……不属于任何已知的电磁波或声波模式。它干扰了所有未加屏蔽的电子设备,包括照明系统。”

言小时和吴时月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包含了太多信息——确认、警惕、以及一种共享了惊天秘密后的默契。他们都无比清晰地知道,刚才那短暂的一瞬,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绝非任何已知科学可以解释的集体幻觉或设备故障。那是真实不虚的、灵魂层面的穿越与冒险。

“立刻召开紧急会议。”言小时沉声开口,打破了实验室里凝固般的气氛。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紧迫感,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了现实。“我们有重大发现,关乎案件核心。”

他的语气是如此肯定,内容是如此重磅,以至于没有人去质疑他为何能在刚刚经历了那样诡异的“瞬间”后,就立刻宣称有了“重大发现”。

几分钟后,专案组那间临时会议室里,气氛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凝重和紧张。厚重的窗帘拉着,隔绝了外面依旧沉沉的夜色,只有投影仪的光芒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言小时站在投影幕布前,他甚至没有坐下。虽然精神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但他的思维却异常清晰、敏锐。他凭借着自己那堪比计算机的记忆力,将刚刚在碎瓷回响空间中,通过破解那些旋转轨迹而获得的庞杂信息,迅速地在脑中归类、整理、串联,形成了一条逻辑严密、指向明确的证据链。他操作电脑,将关键点逐一投射在幕布上——

微损破坏者行为侧写:

·动机:非财物窃取,倾向于仪式性破坏。具有极端完美主义倾向,对“瑕疵”有近乎病态的无法容忍,同时潜藏对“完美”本身的毁灭欲。行为带有展示性和挑衅意味,可能视自身为某种“审判者”或“净化者”。

·技能:具备极高的陶瓷材料学知识,精通修复技术与微雕工艺,能精准控制施力,避免造成结构性损坏。熟悉高端低温釉料配方及应用。

·身份可能性:博物馆内部资深修复师、相关领域研究员、或具有深厚家学渊源的古玩收藏家/破坏者。

走私网络关键节点(基于碎瓷运动轨迹模拟及能量指向性分析):

·核心中转站:东南沿海,明光码头,第三仓库区,B7库房。该地点能量标记强烈,具有“隐藏”、“等待转运”的情绪残留。

·运输路径:涉及两条主要水路和一条陆路支线,与之前掌握的零散情报有部分吻合,但此次提供了更精确的节点和时间规律。

·核心成员代号(基于情绪碎片中提取的“称呼”片段): “掌柜”(决策层)、“穿山甲”(物流负责人)、“画师”(负责赝品制作及真品伪装)。

物证关联:

·微损工具残留釉料 与走私网络中查获的特定包装材料上微量污染物,通过微量元素溯源,指向同一个海外非法实验室来源。

·被破坏瓷器的应力模型 与走私链条中几件已流失瓷器的内部缺陷特征,在数学建模上呈现高度同源性,暗示可能出自同一“诊断”或“破坏”手法。

言小时的陈述条理清晰,数据支撑看似严谨,信息量庞大且极具针对性,仿佛经过了专案组数周乃至数月的艰苦调查和情报汇总,而不是在短短几秒钟内获得的。

紧接着,吴时月站起身,补充了从那些混乱庞杂的“情绪洪流”中剥离出的心理学分析。他的脸色依旧不好看,声音也比平时低沉沙哑了一些,但眼神锐利,充满了洞察力。

“综合感知到的情绪碎片,这个犯罪团体并非普通的利益驱动型组织。”吴时月的手指在白板上轻轻敲点,那里已经写下了几个关键词:“仪式感”、“否定历史”、“系统性破坏”。“他们带有一种扭曲的意识形态,认为某些特定的历史载体是‘旧时代腐朽的象征’,或者阻碍某种‘纯粹性’的障碍。他们的破坏和走私行为,不仅仅是为了牟利,更是一种系统性的、针对我们文明记忆特定环节的否定和抹除。他们享受这种‘亲手瓦解历史’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某种扭曲的使命感或优越感。”

两人的陈述,一个冰冷精确如手术刀,一个直指人心如照妖镜,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构成了一幅近乎完整的犯罪图谱。其信息之详实、逻辑之严密,让在场的赵队和杨教授面色变得无比凝重,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投影仪风扇运转的微弱嗡嗡声。

良久,赵队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带着千斤重量。他抬起眼,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言小时和吴时月身上,问出了那个所有人都压在心底、最关键的问题:“这些信息……详细到令人震惊,甚至涉及了一些我们之前都未能掌握的核心机密。你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这些的?”他看到了之前的能量脉冲异状,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种种不可思议的猜测盘旋在脑海,但他需要从这两位当事人这里得到一个确认,哪怕是一个经过修饰的确认。

言小时和吴时月再次对视。这一次,目光交汇的时间更长了零点几秒,一种无声的协议在瞬间达成。关于“历史回响”、深海、碎瓷巨塔的经历太过惊世骇俗,也蕴含着目前无法理解的风险。在未能彻底弄清其机制和影响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不仅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专案组,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干扰。

最终,由言小时开口。他选择了最符合他身份和风格,也最接近“真相”边缘的回答,严格来说,这甚至不算是完全的谎言,只是一种高度凝练和转换后的表述:

“通过对青铜碎片释放的特定物理信号——包括其异常震颤模式、伴随的异常声波频谱以及能量脉冲中携带的调制信息——进行逆向解码、频谱分析和多维数据建模,我们成功分离并重构了部分隐含的信息片段。”他的用词极其专业、冷静,仿佛在描述一个复杂的物理实验过程,“这些信息以某种加密形式存储在碎片的能量场或物质结构中,我们刚刚成功破译了部分密码。”

吴时月默契地立刻接上,他的角度则更偏向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我们结合对之前所有相关案件卷宗、嫌疑人访谈记录的深度心理复盘和潜意识信息挖掘,对这些重构的物理信息进行了交叉验证和情境代入分析。两者相互印证,最终得出了目前的结论。”他将超自然的共情,解释为了某种极致的心理分析技术。

他们没有提起那个由执念构成的世界,没有提起那片死寂的深海和那座悲壮的碎瓷之塔。那是只属于他们两人的秘密,一个深藏在理性与感□□汇处的、不容于世的真相。

赵队深深地、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人心。他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显然并没有完全相信这番说辞,但他从两人坚定而坦荡的眼神中,看到了毋庸置疑的成果和忠诚。他沉默了几秒钟,这短短的几秒,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最终,他选择了信任,信任他们的能力,也信任他们的判断。

“好!”赵队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瞬间驱散了会议室里最后一丝疑虑和凝滞的气氛,“就按你们提供的线索,立刻部署行动!老周!”

“到!”老周唰地站起身,身形挺拔如松,眼神瞬间恢复了老刑警的锐利和果决。

“你亲自带队,协调当地警方,立刻秘密封锁明光码头第三仓库区所有出入口!尤其是B7库房,一只苍蝇也不准放出去!注意,对方可能有武装,行动要快、要狠、要准!”

“明白!”老周声音铿锵,立刻拿起通讯器开始部署。

“小孟!”

“在!”小孟也从之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眼神重新充满了专注和干劲。

“你负责全程信息支援!监控码头所有通讯信号,追踪可能外逃的车辆和人员,同时协调技术部门,准备电子取证!”

“是!”

“林静!”

林静推了推眼镜,冷静地看向赵队。

“你协助言小时,准备好现场勘查的所有设备!我要你们在控制现场的第一时间,找到最直接、最关键的物证!”

“没问题。”

最后,赵队的目光落在吴时月身上:“吴时月!”

吴时月挺直了腰板,尽管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灼灼。

“你负责行动中的心理评估,协助识别核心嫌疑人!抓捕后,主导首次审讯,务必撬开他们的嘴,挖出更深层的网络和动机!”

“保证完成任务!”

命令一道道下达,整个专案组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脚步声、通讯声、设备准备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临战气息。

很快,办公室里便只剩下了言小时和吴时月两人。之前的喧嚣迅速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战前的短暂宁静。

吴时月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了骨头般,瘫倒在旁边的椅子上。他仰头看着天花板上冰冷的LED灯管,脸上却慢慢浮现出一个带着点劫后余生、又带着点戏谑意味的笑容,目光转向正在低头快速、有条不紊地检查着自己随身装备包的言小时。

“我说言大专家,”吴时月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却又有一股说不清的轻松,“咱们这……算不算是真真正正、如假包换的……过命的交情了?”他特意在“过命”两个字上加了重音,眼神里闪烁着复杂的光,有调侃,有试探,也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真。

言小时正将一把特制的微量物证取样镊子放回固定位,闻言,他那流畅而精准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没有抬头看向吴时月,依旧维持着检查装备的姿态,仿佛那镊子的摆放角度比这个问题更重要。沉默了两秒钟,就在吴时月以为不会得到回应,自嘲地笑了笑准备转移话题时,一个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单音节,从言小时的喉咙里逸了出来:

“嗯。”

虽然轻,虽然淡,虽然没有任何修饰,但那确确实实是一个肯定的回应。

吴时月脸上的笑容瞬间定格,随即,那笑容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层层荡开,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灿烂,甚至驱散了几分他眉宇间的疲惫。他没有再说什么,有些东西,心照不宣,远比语言更有分量。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酸软的四肢,走到言小时身边,用肩膀不轻不重地撞了一下对方正在整理装备的手臂,语气恢复了往常那种带着点痞气的活力:“走吧,我的好搭档。发呆时间结束,活儿还没干完呢。深海里的执念咱们安抚了,密码也破解了,可现实世界里那些该挨千刀的混蛋,还得咱们亲手去一个个揪出来,扔进该去的地方。”

言小时终于拉上了装备包的拉链,发出清脆的“刺啦”声。他抬起头,目光越过吴时月,投向窗外。

办公室的窗帘没有完全拉严,露出一条缝隙。窗外,笼罩城市的沉沉夜幕似乎正在变薄,那最深重的墨色边缘,已经被一种难以察觉的、介于藏蓝与灰白之间的色调所侵蚀。遥远的天际线之下,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坚韧的黎明微光,正努力地试图穿透云层,预示着漫长黑夜的即将终结。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属于“国宝专案组”的真正征途,也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注定要与这些超出常理的、充满悲怆与愤怒的“历史回响”纠缠不清,注定要面对更多隐藏在现实与虚幻缝隙中的未知与危险。

但这一次,当言小时的余光扫过身边那个虽然疲惫却眼神明亮、站姿依旧带着点玩世不恭的家伙时,他心中那片习惯于绝对理性和孤独的领域,似乎悄然松动了一丝。他依旧无法完全理解吴时月那种感性至上的工作方式,依旧会觉得他吵闹、冲动、不守规矩。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这么一个看似不靠谱,却在关键时刻绝对可靠,甚至能与你一同穿越生死、共守秘密的搭档在身边,这注定充满荆棘与迷雾的前路,似乎……也变得不那么令人排斥,甚至隐隐透出一丝值得期待的挑战性。

他背起那个沉甸甸的、装满了理性与秩序的装备包,与吴时月并肩,毫不犹豫地走出了依旧弥漫着紧张气氛的办公室,走向那片即将被初升朝阳照亮的、没有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现实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