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思君朝与暮 > 第3章 裂痕之下

思君朝与暮 第3章 裂痕之下

作者:钱乌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14:28:22 来源:文学城

那条由无数破碎瓷片铺就的小径,比他们最初想象的还要凶险万倍。它并非一条连贯的道路,更像是漂浮在无尽黑暗深渊之上的一串随时可能断裂的念珠。瓷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边缘锋利如刀。有些区域,瓷片堆积得相对厚实稳固,踩上去发出沉闷的“嘎吱”声;而另一些地方,小径薄如蝉翼,甚至突然中断,留下数米宽的缺口,下方就是那吞噬一切的、浓稠的黑暗虚空。

他们不得不像在刀尖上跳舞般,小心翼翼地选择每一个落脚点。有一次,小径在前方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如同岛屿般漂浮的、巨大的瓷盘残骸,边缘距离他们所在的位置有两米多远。下方是深不见底的渊薮,冰冷的寒意从下方不断涌上来。

“得跳过去。”言小时冷静地判断,他向后稍微退了几步,给自己留出助跑的空间。他的目光锐利地测量着距离、估算着脚下瓷片的弹性和那块巨大瓷盘的稳定性。

“你确定那玩意儿能撑住我们两个?”吴时月看着那块在幽蓝微光下缓缓自转的瓷盘,有些犹豫。他更能感受到那块瓷盘散发出的不稳定情绪,一种摇摇欲坠的“脆弱感”。

“不确定。”言小时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直接,“但留在这里,脚下的路可能塌得更快。根据观察,这种大型残骸的结构完整性相对较高。我先过去测试。”

他没有给吴时月反驳的机会,深吸一口气,助跑,起跳!他的动作干净利落,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紧绷的弧线,准确地落在了瓷盘的中心区域。瓷盘因为他落下的冲击而剧烈晃动了几下,边缘甚至有一些细小的碎屑剥落,坠入下方的黑暗,但它终究是稳住了。

“过来!”言小时稳住身形,朝吴时月伸出手,“助跑,不要犹豫,落地时屈膝缓冲!”

吴时月咽了口唾沫,压下心中那股因为感知到瓷盘“情绪”而产生的不安。他学着言小时的样子,后退,助跑,奋力一跃!他的动作不如言小时那样精准,带着点蛮横的冲劲,落地时一个趔趄,幸好言小时及时抓住了他的胳膊,帮他稳住了平衡。

“谢了。”吴时月喘着气,心有余悸地看了一眼脚下光滑而冰冷的瓷盘表面,以及下方那令人眩晕的黑暗。

还有更糟糕的情况。他们遇到了一片由极其细密的瓷器粉末组成的区域,看起来像是一片平坦的沙地,但一脚踩下去,立刻深陷至膝,冰冷刺骨的粉末如同流沙般带着强大的吸力,试图将他们吞噬。

“别挣扎!放松身体,扩大接触面积!”言小时立刻喝道,他自己已经半陷其中,但表情依旧镇定。他观察着周围,迅速指定了一个方向,“往那边滚动!那边的粉末颗粒更粗,流动性可能稍弱!”

两人像是陷入泥沼的困兽,艰难地在冰冷的瓷器粉末中翻滚、挪动,每一下都耗费巨大的体力,冰冷的粉末钻进衣服,带来刺骨的寒意和摩擦的痛感。最终,依靠言小时的判断和两人拼尽全力的挣扎,他们才险之又险地脱离了这片死亡“流沙”。

在这个过程中,言小时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非人的警觉和冷静。他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前方和周围的环境,大脑像一台超频运行的计算机,快速处理着视觉信息、物理参数和风险概率。

“注意脚下,左前方第三块青色瓷片,靠近边缘处有放射状结构性裂纹,承重能力不足,避开。”

“右转,那片区域釉色过于艳丽统一,能量反应与周围有细微差异,可能是不稳定区域,绕行。”

“停下!感受一下,下方的暗流方向变了,前面可能有空洞或漩涡。”

他的指令简洁、准确,没有任何多余的词汇,像一台精密的导航仪,在绝境中为他们规划着最有可能生存的路径。吴时月虽然有时会觉得他过于冷静到不近人情,但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绝对的理性,是他们活下去的重要依靠。

与言小时依赖数据和观察不同,吴时月在这个诡异的空间里,几乎完全依赖他那天生的、强大而敏锐的共情能力。他常常会闭上双眼,屏蔽掉视觉带来的干扰,仅凭皮肤感知到的温度变化、空气中情绪因子的流动,以及那种直击心灵的“感觉”来引导方向。

“走这边……”他闭着眼,眉头微蹙,手指向一个方向,“这边的‘悲伤’感虽然浓郁,但很沉淀,没有攻击性,像是……沉睡的记忆。”

“不对!往右偏十五度!”他猛地睁开眼,眼神带着惊悸,“左边那片看起来平静的区域,有很强的‘排斥’和‘敌意’,像是有无形的守卫,不能靠近!”

“等等!你们听到了吗?那边……那边传来很微弱的‘求救’信号,很清晰,虽然弱小,但很执着!”他指向一片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堆积着大量白色碎瓷的区域,脸上露出急切。

几次三番,正是靠着吴时月这种近乎玄学的直觉,他们才得以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了突然毫无征兆整体坍塌的瓷山,或者从那些看似平静、实则内部隐藏着巨大吸力、连光线都微微扭曲的漩涡边缘擦身而过。有一次,他们刚刚离开一片区域,身后就无声无息地炸开了一团由亿万碎瓷组成的风暴,如同死亡的烟花,将那片空间彻底撕裂。

在一次有惊无险地避开了一股从侧面袭来的、带着刺骨寒意的暗流之后,言小时看着前方依旧望不到尽头的瓷片之路,难得地主动开口,对喘息未定的吴时月评价了一句,语气虽然依旧平淡,但似乎少了几分之前的疏离:“你这‘人形雷达’……还挺好用。”

吴时月正用手撑着膝盖喘气,闻言立刻直起腰,脸上虽然还带着疲惫,但那双桃花眼里瞬间恢复了神采,得意地挑了挑眉,用手抹了把脸上的不知是汗水还是周围冷凝的水汽:“那是!早跟你说了,破案不能光靠那些冷冰冰的机器和数据。感情,情绪,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也是很重要的线索!甚至可能是关键!”

言小时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前方未知的黑暗,但吴时月敏锐地捕捉到,他那总是紧抿着、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的嘴角,线条似乎极其细微地柔和了那么零点一个像素点。

随着他们不断地深入,周围的景象也开始发生诡异的变化。不再仅仅是单调地漂浮着、堆积着的瓷器碎片。开始出现一些半透明的、如同海市蜃楼般的虚幻景象,断断续续,却又带着令人心悸的真实感——

他们看到一片精美绝伦的园林在烈火中燃烧,亭台楼阁在火焰中坍塌,穿着古装的人影在惊慌奔逃,发出无声的呐喊。

他们看到装载着无数箱笼、卷轴的马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周围是模糊的、穿着不同时期服饰的兵士押送,气氛压抑而悲凉。

他们甚至看到一些穿着近代军服、面目模糊的外国士兵,正嚣张地笑着,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粗暴地塞进木箱,或者干脆随手砸碎,碎片四溅……

“是记忆碎片。”吴时月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和痛心,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这些瓷器……它们不只是在沉默。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重现当年被掠夺、被焚烧、被毁坏、被迫离开故土时的场景。它们在记录历史,用这种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

言小时沉默地看着那些如同老旧默片般闪烁、播放的幻象。他是一位科学家,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只相信客观存在的证据,相信可以被重复验证的实验结果。但眼前这一切,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科学所能解释的范畴。他注意到,在那些幻象出现和消散的时候,周围的瓷片会相应地发出极其微弱的、不同颜色的光芒,而同时,吴时月的脸色也会随之产生细微的变化,或愤怒,或悲伤,或紧握双拳。

“你能‘看到’这些幻象的细节?”在一次幻象间歇,言小时忍不住问道。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探寻吴时月感知的具体形式。

“不完全是‘看到’。”吴时月尝试着描述,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更像是……这里直接‘感受’到当时的情绪。当园林燃烧时,我感受到的是炽热的恐惧和绝望;当马车离开时,是沉重的哀伤和迷茫;当那些瓷器被砸碎时……是刻骨的恨意和无能为力的愤怒。这些情绪太强烈了,强烈到几乎能在我脑海里投射出对应的模糊画面,但我看不清具体的人脸,只能感受到那股……意绪。”

突然,吴时月猛地停下脚步,身体晃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抬起手,用力地捂住了自己的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痛苦的闷哼。额头上大颗大颗的冷汗渗了出来,顺着鬓角滑落。

“怎么了?”言小时立刻察觉到他的异常,迅速上前一步,伸手扶住了他摇摇欲坠的身体,触手之处,一片冰凉的冷汗。

“好多……好多的声音……”吴时月的声音颤抖得厉害,像是在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他的眼神开始有些涣散,“它们在哭喊……在尖叫……‘回家’……‘为什么要毁了我们’……‘拼不回去了’……太吵了……太乱了……”

显然,越靠近这个空间的核心,这些来自无数破碎文物的、积累了不知多少年的执念和精神能量,其冲击力就越发强大和混乱。吴时月作为高度敏感的共情者,就像是一个不设防的信号接收器,此刻正被海量的、充满负面情绪的信息流疯狂冲击,他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甚至可能崩溃的压力。

言小时看着他痛苦不堪、几乎要蜷缩起来的样子,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他不懂心理学,也不懂如何安抚他人的情绪。在他的世界里,解决问题需要的是逻辑、数据和方案。他只能更用力地撑住吴时月的身体,防止他倒下,同时目光如同最精准的雷达般,锐利而快速地扫视着四周的环境,试图找出导致吴时月突然加剧痛苦的源头,或者任何可能缓解这种情况的方法。他发现,越是靠近前方那片更加密集的碎瓷区域,吴时月的颤抖就越厉害。

就在这时,他们的去路被一道天堑彻底阻断。

前方的小径毫无征兆地彻底断裂,一个宽达数米、边缘狰狞的黑暗裂谷,如同大地的伤疤,横亘在他们面前。裂谷之下,是比周围更加深邃、更加死寂的虚空,仿佛连接着宇宙的尽头。只有一些大小不一、极不稳定的碎瓷片,如同失重的尘埃,在裂谷中缓缓漂浮、旋转,完全无法作为可靠的踏脚石。裂谷对面,那条瓷片小径继续延伸,通往远处那座已然清晰可见的、由碎瓷堆砌的巨塔。

“怎么办?”吴时月强忍着脑海中如同针扎般的剧痛和无数混乱声音的嘶鸣,声音虚弱地问道,他的脸色依旧难看。

言小时没有立刻回答。他快步走到裂谷边缘,小心地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裂谷的宽度、深度,以及两侧岩壁(如果那能称为岩壁,更像是某种凝固的、黑暗的物质)的质地。他又将目光投向那些在裂谷中漂浮的碎瓷片,计算着它们的大小、浮空轨迹和可能的承重能力。

几分钟的沉默评估后,言小时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语气冷静地做出了判断:“直接跳跃距离太远,风险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利用漂浮瓷片作为踏脚点可行性为零,它们的运动轨迹无法预测,承重能力未知,且表面过于光滑。”

“那怎么办?难道要绕路?这裂谷看起来根本望不到头!”吴时月有些焦急,他感觉前方的巨塔对他有一种奇怪的吸引力,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只想尽快有个了结。

言小时的目光落在了他们周围散落的、相对较大和平坦的瓷片上,然后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那件特制的、具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实验服外套。他的眼神锐利起来,像是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步骤。

“或许,”他开口说道,声音平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确定性,“可以搭一座桥。”

“搭桥?”吴时月愣住了,看了看脚下锋利的碎瓷,又看了看深不见底的裂谷,难以置信,“用什么搭?用这些一碰就碎瓷片?还是用你那些高科技布条?”

言小时没有多做解释,已经开始行动。他利落地脱下了自己的外套,露出里面贴身的深色工装背心,这让他看起来少了几分实验室的严谨,多了几分干练。他又用眼神示意吴时月也照做。吴时月虽然满心疑惑,但还是依言脱下了他那件颇具标志性的皮夹克。

接着,言小时开始动手。他先是仔细地挑选着周围那些面积较大、厚度适中、边缘相对平整的瓷片,尤其注重其结构的完整性,用手指叩击,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内部是否有暗裂。然后,他利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把多功能工具刀,开始将外套和吴时月的皮夹克切割成一条条宽窄均匀的布条。

他的动作飞快而精准,没有丝毫多余。先用布条将两块较大的瓷片并排捆绑在一起,打上一种复杂但异常牢固的绳结;然后叠加第三块,交叉固定;再连接第四块……他像是在进行一项精密的力学结构实验,每一块瓷片的角度、每一根布条的松紧,都经过了他快速的估算和调整。他充分利用了布条的韧性和瓷片的硬度,构建出一个简易的、类似浮桥或绳梯的结构。

吴时月看着他专注沉静的侧脸,那紧抿的嘴唇和闪烁着计算光芒的眼睛,不知为何,心中那因为精神冲击而翻腾不息的心绪,竟渐渐地平复了一些。这种绝对的理性和执行力,在这种绝境中,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他也开始学着言小时的样子,不再仅仅是旁观。他利用自己对瓷器“情绪”的感知,小心翼翼地触摸、感受着那些待选的瓷片,挑选那些散发着相对“平和”、“稳定”情绪,内部结构感觉更“坚固”的瓷片递给言小时。

“这块感觉还行,‘怨气’没那么重。”

“试试这块青花的,它好像……很‘想’被用上?奇怪的感觉。”

两人的配合从一开始的生涩,到渐渐有了一丝默契。一个负责结构和力学,一个负责筛选材料和感知风险。在这死寂的深海、冰冷的碎瓷之上,这无声的协作,透出一种别样的力量。

十几分钟后,一个看起来简陋异常,但结构却颇为巧妙的“瓷片浮桥”成型了。它由二十多块大小不一的瓷片通过纵横交错的布条连接而成,大约三米长,宽度刚够一人小心通过。言小时用力拉了拉几个关键节点,确认整体的强度。

“我先过。”言小时的语气不容置疑。他深吸一口气,踏上了这座自制的浮桥。桥身立刻因为他的重量而剧烈晃动起来,连接处的布条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脚下的瓷片也似乎不堪重负地“吱嘎”作响。但言小时的核心力量极强,他放低重心,脚步轻而稳,像走钢丝一样,一步步谨慎地向前挪动。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对岸,计算着每一步的落点和力度。

吴时月在岸这边,屏住了呼吸,心提到了嗓子眼,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连脑海中的嘈杂似乎都暂时被这紧张的一幕压了下去。

就在言小时即将抵达对岸,只剩最后一步之遥时,“咔嚓”一声清脆却令人心悸的碎裂声,突兀地响起!一块位于桥体中部关键承重位置的、被吴时月感知为“相对稳定”的白色瓷片,终究无法承受这持续的压力,从内部猛地裂开!

桥体瞬间失去平衡,猛地向一侧倾斜!言小时脚下一空,整个人瞬间向下坠落!

“小心!”对岸的吴时月瞳孔骤缩,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惊呼,大脑一片空白。

千钧一发之际,言小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素质。在身体下坠的瞬间,他腰部猛地发力,借助桥体倾斜的微弱力量,身体向前一荡,一只手险之又险地扒住了对岸一块突出的、相对坚固的瓷片边缘!但他大半个身体已经悬空,完全依靠单臂的力量挂在裂谷之上,身下就是无尽的黑暗虚空!他抓住的那块瓷片边缘锋利,瞬间割破了他的手掌,鲜血涌出,滴落进下方的黑暗。

“言小时!”吴时月只觉得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几乎停止了跳动。恐惧、担忧、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急切,瞬间淹没了他。他想都没想,几乎是本能地,立刻扑倒在裂谷边缘,不顾锋利的瓷片割破了他的衣服和皮肤,将大半个身体探出悬崖,拼命地伸长手臂,朝着言小时竭力呼喊:“抓住我!快!抓住我的手!”

言小时抬头,看到了吴时月因为极度用力而扭曲的脸庞,那双总是带着笑意或戏谑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纯粹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恐惧和担忧,还有一丝不顾一切的决绝。没有任何犹豫,言小时松开了那只被割伤、抓着岸边瓷片的手,用尽全身力气,向上伸出了另一只手,紧紧地、死死地抓住了吴时月伸过来的手腕!

“抓紧了!”吴时月感觉到手上传来的沉重分量和言小时手掌黏腻的鲜血,他咬紧牙关,喉咙里发出低吼,用尽生平最大的力气,双脚死死蹬住地面,腰腹核心绷紧,一点点、艰难地将言小时从裂谷边缘往上拉。手臂的肌肉因为极度用力而剧烈颤抖,额头上青筋暴起。

终于,在吴时月感觉自己的胳膊几乎要脱臼的瞬间,他将言小时成功地拉了上来!两人一起滚倒在地,躺在冰冷锋利的碎瓷片上,都如同离开水的鱼一般,张大嘴巴,剧烈地喘息着,胸腔剧烈起伏,心脏狂跳的声音在耳边轰鸣。

劫后余生的强烈刺激,让两人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吴时月才猛地坐起身,急切地凑到言小时身边,脸上还带着未褪的惊恐,双手有些颤抖地检查着他的情况:“你没事吧?啊?伤到哪里了?手!你的手在流血!”他看到言小时手掌上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正不断涌出,染红了他白色的工装背心和身下的碎瓷。

言小时平复着紊乱的呼吸,撑着手臂坐起来,看了一眼自己血肉模糊的手掌,眉头都没皱一下,只是淡淡地说:“没事。皮外伤。”他尝试着活动了一下手指,确认骨骼和肌腱无碍。

然后,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吴时月那因为用力过度和极度紧张而泛红、甚至有些狼狈的脸上,看着他那双依旧残留着后怕的眼睛,沉默了一下,用一种极其低沉、但清晰可闻的声音,认真地说道:“谢谢。”

吴时月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从言小时口中听到这两个字。他看着对方那双总是平静无波、此刻却似乎多了点什么的眼睛,脸上那紧张的表情慢慢松弛下来,随即,一个如释重负的、带着点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又混合着真诚庆幸的笑容,在他脸上绽开,虽然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谢什么!”他用力拍了拍言小时的肩膀,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几分爽朗,尽管还带着喘息,“搭档嘛!总不能看着你掉下去喂那些黑乎乎的东西吧!”

这一次,言小时没有像往常那样,对他口中的“搭档”这个称呼表示出任何形式的反驳或漠视。他只是默默地移开了视线,但吴时月敏锐地感觉到,两人之间那种无形的、冰冷的隔阂,似乎在刚才那生死一线间,被某种东西悄然打破、融化了少许。

渡过裂谷,那座一直指引着他们方向的巨大阴影,终于毫无遮挡地、清晰地矗立在他们面前。

那是一座无法用语言形容其宏伟与悲壮的巨塔。它完全由无数各种时代、各种窑口、各种釉彩的破碎瓷器堆砌、挤压、粘连而成,像一个文明被毁灭后留下的巨大坟冢。青花、粉彩、钧窑的紫红、哥窑的金丝铁线……所有曾经代表过中华瓷器艺术巅峰的瑰宝,此刻都以最残破的姿态,构成了这座塔的基座、塔身和飞檐。塔身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巨大裂痕,如同无法愈合的伤口,从那些裂痕深处,持续不断地渗出幽蓝色的、仿佛有生命般流淌的光芒,将周围粘稠的“海水”也染上了一层不祥的色泽。塔顶高高耸起,隐没在上方深海的极致黑暗里,完全看不清全貌,只能感受到一种庞大无比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无数悲伤、愤怒、不甘、迷茫的执念情绪,如同实质性的黑色潮水,一波接一波地从塔身散发出来,冲击着吴时月的感官,让他刚刚平复一些的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甚至感到一阵阵恶心反胃。连言小时都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环境的“粘度”增加了,行动似乎都受到了无形的阻力。

“核心,就在塔里。”吴时月强忍着精神上的强烈不适,语气无比凝重地确认道。所有的情绪乱流,所有的“声音”,最终都指向这座巨塔的内部。

言小时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巨塔的基座,最终落在了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像是被强行撕裂开的、仅容一人弯腰通过的黑暗入口。那里散发出的能量波动最为剧烈,幽蓝的光芒也最为刺眼,仿佛巨塔跳动的心脏所在。

“准备进去。”他言简意赅地说道,用没受伤的手撑着地面站起身,率先朝着那个如同怪兽巨口般的入口走去。吴时月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翻腾,紧随其后。

经过裂谷边缘的生死相依,某种名为“信任”的脆弱纽带,已然在这绝境的土壤中悄然滋生。前路依旧未知,危险只增不减,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