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云绶早早起身,先是打坐了半个时辰,然后用过几口早膳后,就去了书房看那些从岐州各个府县递上来的各种文书。
看了没多大一会儿,云绶的眉头就拧在了一起,单单从这些文书里面,云绶瞧不出岐州有任何的问题,但这几日的接触,又无时不刻让云绶觉得这岐州有点奇怪。
比如说岐州的总督丰哲茂,云绶自始至终没有提出要去府衙,丰哲茂便也对于此事只字未提,云绶左右思索不来,不过现在这些都不是十足重要的事情,云绶也只是在心上思虑一下,便将这些思绪抛掷脑后。
“公子!”曲良突然从门外窜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云绶应声抬头,将手里正拿着的一封文书随手扔在了桌案上,从曲良手里接过来了那封信。
曲良的信。
曲良的动作很快,顺着一路摸过去,这才第四天,就摸到了平州,信上说绡姬的身影在平州就消失不见了。
平州……
看到这里,云绶方才便皱着的眉头又拧了几分起来,平州是岐州来往雍都的必经之路,但也同样是下江南的必经之路,在平州失踪,而不是去往雍都,那就还有可能是下了江南,这个时候下江南,一来一往回到岐州,之后再被雍都的人寻到带回雍都,这之间断然赶不在上一世的那个时日。
接着,曲良在那封信上还提到,似乎这一路还有人在查着绡姬的踪迹。
还有人?
云绶一挑眉毛,这些人是否会是上一世寻找到绡姬的人?如果不是,那又是谁在这件事情里面插了手?
云绶想着,将那张纸揉了揉,纸张一瞬之间就化为了些许灰烬顺着云绶手掌倾斜的方向飘了下去,还随着风梢在空中打了个转,最后缓缓地落在了地上,云绶思虑一番,对着曲宁道:“研磨。”
“暗中继续,确定绡姬是就此前往雍都还是下了江南,以及那些人,尽早确定目的和身份。”写罢,云绶将那纸张提了起来,在空中摆了摆,上面的墨迹干的差不多之后,便将纸张一折,递给了一旁的曲宁。
“尽快传给你哥哥。”
处理完这些事情,云绶起身一路去向了书房后面的暖阁,去的路上正巧遇到了明鹤卿的心腹端着一大碗冒着热气的药。
“云大人。”
明鹤卿那心腹手极稳当,躬身行礼一低一起的举动之间,那碗端在他手上的药没有丝毫的波动。
云绶不觉目光在那心腹的脸上瞥了一眼,却是觉得有些眼生,心里盘算一番,确实是没见过几次,便在一同去往暖阁的时候,状似随意的问道:“你跟着你们家主子多久了?”
那心腹听闻这话,倒是没有多大反应,只当是云绶随意的一问,便答道:“回大人的话,属下跟着主子的时间不久,是从今年年初的时候,到现在只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
云绶闻言,没再说什么,只是微微颔首,但却在心里回忆了一下,却是没有想到在上一世的时候,明鹤卿身边有换过人,怎么这一世就会换呢?
一个疑问的产生,总会连带着对很多事情都产生疑问,这一个细小的事情,却是引得云绶在心里盘算起了一个有些大胆的思考。
刚想到此处,就到了暖阁,云绶伸手从明鹤卿心腹的手里接过了放着汤药的托盘上,然后对着门口明鹤卿的几个侍卫和心腹摆了摆手,兀自一个人进了暖阁。
刚一进暖阁,云绶没有在明鹤卿往常坐着的几个地方瞧见他,将药放在桌子上后,云绶往里面走了几步,就看到明鹤卿负手面对着站在暖阁左手边一面书架面前。
听到了云绶的动静,明鹤卿微微侧了一下脑袋,然后对着云绶说道:“我想听你念《资治通鉴》。”
说这话的同时,明鹤卿从桌上拿起了一本书册,走了几步,站定在了云绶的面前,将书递在了他的面前。
这番举动,将云绶又扯回到了几年前。
那年,云绶将将十岁,各自才抵在明鹤卿的胸前,两人在宫里偌大的藏书阁里,云绶一页一页的翻看着自己手中的书册,却被忽然被旁边的明鹤卿打断了思路。
云绶一侧目,就看到明鹤卿趴在他旁边的桌面眨着眼睛看着自己。
“怎么了?”云绶侧目,依旧坐的十足端正,然后看着明鹤卿淡淡的问道。
明鹤卿看到云绶搭理他了,赶忙将手中的一本崭新的《资治通鉴》推到了云绶的手边,说道:“我眼睛有些不舒服,不大想看书,我想听你念!”
吧嗒……
云绶从明鹤卿手里接过书的时候,一个没拿稳,那本书掉在了两个人的中间,敲散了云绶的思绪,云绶回过神来,脸上的神色有些恍惚,刚想蹲下去捡书的时候,明鹤卿比他抢先一步蹲了下去,将书捡了起来,然后塞进了云绶的怀里。
云绶看了看自己怀里的那本《资治通鉴》,又看了看面前一脸天真无邪的明鹤卿,这面前的一切就好似上天安排好的一样,而不是有人刻意而为一般。
暖阁内又安静了片刻,云绶的声音缓缓响起,声音似乎没有什么感情,却又像可以隐忍着什么一般,“你……是不是想起来一些什么?”
然而明鹤卿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听到一般,依旧站在原地,什么也没有说,面上也没有任何神色的变化,浑身上下的举动没有任何的不对。
就在云绶又准备说话的时候,明鹤卿忽然张嘴说道:“这是你答应好的,说要今日来了继续给我念的!”
云绶听到这话,手里的书又差点没拿住,然后愣住了。
当时的云绶明明知晓面前的明鹤卿是在耍无赖,却还是接过了那本厚厚的《资治通鉴》,随手翻了一页,开始念给明鹤卿。
“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
那日,云绶就一直缓缓地将书上的内容念给了明鹤卿,云绶语调淡淡,声音里还带着些许的稚气,却说着那些那些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对历史人物的品评,还有那些事关家国盛衰、民族兴亡的叙写,就像是一荡一荡清透的溪水席过了那些晦暗的石头,将凡尘内里最清澈干净的东西摆在了明鹤卿的面前。
明鹤卿听的很入迷,那日云绶念了多少,明鹤卿就将多少刻在了自己心里,直到在东宫用过了晚膳,明鹤卿才将云绶送回了云府,马车停在云府的门口,明鹤卿看着云绶身影停在了云府的大门前的石阶上,向他挥手。
“明天我们继续去藏书阁,你继续给我念书。”
明鹤卿眉眼弯弯笑意缠绕,又加上少年的英气布满眉宇,天边灿红的夕光撒在了明鹤卿已经初见棱角的面庞上,将往日的锐气削减了些许。
“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
摘取自《资治通鉴·周纪·商鞅事魏》
嗯,古耽应该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频道,总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总是觉得将自己内心所想表达的并不是很奈斯,所以总是卡文,总是产生各种矛盾和迷惑,还是得谢谢各位读者小可爱可以不断认可我,我一直不按时更新还陪着我。
我会尽快调整状态将更好的云绶和明鹤卿带给大家!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