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死对头偏要陪我捉诡 > 第21章 思诡·人皮嫁衣

死对头偏要陪我捉诡 第21章 思诡·人皮嫁衣

作者:某x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1:03:58 来源:文学城

日头挂在东方,街市上熙熙攘攘。

沈砚书与陈实刚从一家银铺出来,站在街边有些茫然。

一连问了几家,都对那根素银簪子毫无印象。

“沈大哥?陈实哥?”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惊讶从身后传来。

两人回头,只见苏小荷正挎着小布包,跑到跟前,“你们怎么在这儿?我还以为你们在衙门查卷宗呢。”

沈砚书晃了晃手里的簪子,“出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通过这簪子,查出死者身份。”

“你呢?八字的事有消息了?”

苏小荷眼睛一亮,一看便收获颇丰,“正要去衙门找你们说呢。我问了三个不同的算命先生。”

她顿了顿,神色凝重,“都说这三个八字,是万中无一的极阴命格。”

沈砚书与陈实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

“你们这边呢?”苏小荷好奇地看向沈砚书手中的簪子,“这簪子可有什么线索?”

沈砚书无奈地摇头:“问了几家,都说不认得。样式太普通,实在无从查起。”

苏小荷伸出手:“给我瞧瞧。”

她接过簪子,对着阳光仔细端详,指尖在簪身上轻轻摩挲,忽然停在某处,“等等……”

“怎么了?”陈实凑近问道。

苏小荷将簪尾转向他们,指着一处极细微的刻痕,“这个标记……像是城西玲珑阁的。他们家的银器,都会在不起眼处刻一朵小小的梅花。”

沈砚书接过簪子仔细一看,簪尾果然刻着个米粒大小的梅花印记,若不细看,几乎与普通划痕无异。

沈砚书唇角一勾,重新燃起斗志,“走,去玲珑阁。”

玲珑阁内熏香袅袅,掌柜的双手捧着那根银簪,对着光仔细端详了许久,“这确实是在小店定制的银器。”

“几位官爷稍候。”他转身从柜台后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小心翼翼地翻找起来,“凡是在小店打造的银器,无论大小,皆会登记在册。”

沈砚书微微颔首,静静等候在那。站在另一侧的苏小荷也紧张地攥紧了衣袖。

“找到了。”掌柜指着账册上的一行小字,“三月前,确实有位客人订了这支簪子,是位郑公子。”

沈砚书一只手压在柜台上,“掌柜可还记得订制这簪子的人长得什么模样?”

掌柜拧起眉头,“官爷,小老儿这铺子一天要接待几十位客人,实在是……”

当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账册上那行小字时,忽然顿住,恍然道,

“我想起来了,那位客人穿着颇为寒酸,但出手的玉料却是上好的和田玉,就是用那块玉换的这支簪子。”

“玉?”沈砚书立即追问,“那玉现在何处?可有什么特征?”

掌柜从柜台深处取出一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块温润无瑕的白玉,“便是这块了,当时那位郑公子非要打簪子。这玉料虽好,却没什么特别的纹饰或印记。”

沈砚书接过白玉仔细端详,果然如掌柜所说,玉质虽佳,刻的却是普通纹样。

三人走出银铺,苏小荷忍不住轻声叹息,“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又断了。”

三人在街边面摊坐了快一个时辰,面前的阳春面早已糊成了团。

苏小荷无精打采地搅着碗里的面条,“这下可如何是好?”

陈实用筷子戳戳碗底,眉头紧锁,“那位郑公子既然用美玉换银簪,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说不定是送给相好的姑娘。”

正说着,远处传来喧天的锣鼓声。

一支披红挂彩的送嫁队伍缓缓行来,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引得街边百姓纷纷驻足围观。

可沈砚书三人连头都懒得抬,破案线索断了,哪还有心思看热闹。

面摊老板一边下面,一边与熟客闲聊,

“瞧瞧,这是城东孙家嫁女儿,这排场,真不愧是茶商世家……”

沈砚书原本无精打采地搅着面条,忽然想到什么似的。

他放下筷子,“摊主,这两日可还有什么喜事?特别是前日?”

老板烧着开水,随口道,“黄道吉日就这么几个,哪里就日日娶妻婚嫁。”

说到这,顿在那,连滚开的水都忘了管,“还真有,前日,钦天监监正大人府上办的喜事。还有个算命先生在我面摊说,那日不宜婚嫁,可是,钦天监监正选的日子能不好?我看,那个算命先生是江湖骗子。”

沈砚书猛地站起身,“钦天监娶的女子可姓柳?”

“不是不是,”老板连连摆手,“是翰林院编修徐大人家嫁女儿呢!许给了钦天监监正,听说还是皇上赐的婚。”

话音未落,桌上扔下几个铜板,三人早不见了踪影,

“走,去徐府看看。”

三人来到徐府门前,只见朱门紧闭,全然不似刚办过喜事的人家。

沈砚书上前叩门,向开门的小厮亮出腰牌,“应天府办案,前来问话。”

小厮不敢怠慢,进门询问,不多时,便将三人迎进去。

徐编修在书房写字,脸色不太好看,“几位衙差有何贵干?”

手里的狼毫笔始终没停,只淡淡抬眼扫视他们一圈。

沈砚书拱手道,“听闻府上前日有喜事,不知是哪位姑娘出嫁?可有人暴毙?”

话未说完,徐编修便冷声打断,“小女确实出嫁,但府上一切安好,不曾有人暴毙。几位若是道喜,徐某心领,若是办案,还请去别处。”

“敢问府上可有一位闺名带‘柳’的小姐?”陈实追问道。

徐编修脸色骤变,直接拂袖转身,“送客!”

三人被毫不客气地请出了徐府。

“这徐编修反应未免太大了。”苏小荷小声道。

“他不说,自有人想告诉我们。”沈砚书示意街角几个束手磕着瓜子的妇人。

沈砚书独自一人走过去,亮出腰牌,正要询问,可百姓一见那亮晃晃的腰牌,个个讳莫如深,连连摆手说不知。

“这样问不出什么。”苏小荷灵机一动,“沈大哥,陈实哥,你们先去前面茶摊等我。”

约莫一炷香后,苏小荷匆匆回来,水都来不及喝,竹筒倒豆子似的,把打听到的消息全吐出来,

“打听清楚了。徐府有两位小姐,大小姐惠娘,二小姐柳娘。原先柳娘许给了姓郑的一个官员家,后来郑家没落,徐府便想悔婚,街坊都见过好几次徐府家丁把郑公子赶出门。”

她喝了口茶,继续道,“前些日子,钦天监监正不知怎的看上了柳娘,非要娶她,婚事办得特别急。”

“还有蹊跷的,”苏小荷声音更低了,“有人说徐府出嫁那日迟了一个时辰发轿,当晚还有人看见当晚徐府小厮偷偷往外运东西,这么长、这么大一个物件。”

她比划了一个约莫一人长的尺寸。

“更奇怪的是,以往惠娘每日都要出门一趟采买邻居家的菜,自从柳娘出嫁后,这几日竟再未露面。”

沈砚书闻言,啧啧称赞,“没想到你这丫头还挺厉害,整日埋首案卷倒是屈才了。”

话音刚落,苏小荷正要谦虚两句,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茶盏,茶水溅了沈砚书一身。

沈砚书几乎是跳开的。

“对、对不起!沈大哥!”苏小荷慌忙掏出手帕。

沈砚书看着胸前这片狼藉,无奈地叹了口气,接过帕子随意擦两下,“罢了罢了,习惯了。”

沈砚书赶紧找理由把苏小荷支开,“苏小荷,你,你画工好,你把郑姓男子的相貌细细画下来,咱们拿到玲珑阁,让掌柜认认。”

“好嘞。”苏小荷得到新任务蹦蹦跳跳跑远。

沈砚书换了个桌子坐下,“这个苏小荷,真不知是碰见倒霉,还是身怀绝技。”

几个人拿着苏小荷的画作回到玲珑阁,掌柜一眼就认了出来,“正是这位公子!”

“死者身份总算确定了。”陈实松了口气。

苏小荷却眉头紧锁:“若柳娘已死,那嫁进钦天监监□□的会是谁?”

他们几个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惠娘!”

还好苏小荷同时画下了柳娘和惠娘的画像。

看着画中温婉清秀的女子,他当机立断,“我今夜就去钦天监监□□一探究竟。”

陈实急忙拉住他,“沈捕快且慢,明日就是三朝回门,徐府小姐定会回府。我们不如就在这徐府外守着,看看回来的究竟是柳娘,还是惠娘?”

沈砚书略一沉吟,终是点头:“也好,那就等明日。”

陈实长舒口气,“还是陆昭了解他,临走前叮嘱我看着他点,不然又不知道闯出多大的祸。”

“你说什么?”沈砚书瞪他。

陈实慌忙摆手,“没事没事,我是说,对亏了你,咱们明天要破案了。”

第二日一早,三人便早早候在徐府对面的茶楼雅间。

从清晨到正午,徐府门前始终冷冷清清,连个寻常的宾客都不见。

日头渐高,已到了用午膳的时辰,可钦天监监正的轿辇始终未见踪影。

苏小荷焦急地频频探头,“这都过了吉时了,怎么还没来?”

陈实沉吟道,“三朝回门是大事,按理说不该延误。”

沈砚书盯着徐府那扇始终紧闭的朱门,指尖在窗棂上轻轻敲击,

“只有一种解释,徐府早知道,今日不会有人回门。”

离开徐府后,沈砚书独自穿街过巷,径直来到钦天监监□□邸附近。

他放慢脚步,目光扫过附近,最终落在一个蜷在墙根下打盹的乞丐身上。

沈砚书不紧不慢地踱过去,一枚碎银精准地落入乞丐破旧的碗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乞丐惊醒的瞬间,他已一脚踏在对方身侧的墙壁上,俯身将人笼罩在阴影里。

“打听个事儿。”他唇边虽噙着三分漫不经心,却有十足的压迫感,“这府上今日,可有什么不寻常的动静?”

那乞丐被他突如其来的气势慑住,攥紧碗里的银子,结结巴巴道,“官、官爷明鉴,小的,小的就是突然在这打盹。”

闻言,沈砚书把那两碎银拿回来,把玩着腰间佩刀,“是吗?我再问最后一遍,你知道,还是不知道?”

乞丐被吓得眼珠子打转,连忙道,“小的,小的,想起来了,官爷,想起来了,清早就瞧见他们府上灯火通明,车马进出了好几趟,像是要办什么大事,听、听门房说,今晚监正大人要带新夫人去南风馆赴宴。”

沈砚书缓缓直起身,收回长腿,又将那两碎银抛回去,“赏你了。”

他转身走向街角,“南风馆,这位监正大人,倒是很会挑地方。”

是夜,南风馆前灯火辉煌,丝竹之声隐约可闻。

沈砚书与陈实刚走近,便被两个身形魁梧的护院拦下。

“二位留步,今日南风馆包场,须得出示请柬。”

沈砚书随手抛出一袋沉甸甸的银钱,笑得散漫,“够不够当请柬?”

那护院看都不看便将钱袋扔回,语气冷硬,“只要请柬。”

沈砚书与陈实对视一眼,默契地退到暗处。

“看来这钦天监监正防得挺严。”陈实低声道。

沈砚书唇角一勾,指了指后巷,“走,换个路子。”

二人绕至南风馆后门,恰见一个伙计从门外搬新鲜蔬菜,沈砚书悄无声息地靠近,手起掌落,那人便软软倒下。他利落地将人拖到暗处,换上那身靛蓝色伙计服饰。

“你在外接应。”沈砚书整了整衣领,对陈实说,“若一炷香后我没出来,便去衙门调人。”

说罢,他抱起一颗新鲜大白菜,低头敛目,混入了南风馆后院。

南风馆内别有洞天。

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白玉铺地,金丝为幔,四处悬着鲛绡纱帐,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梨花香。廊下侍立的皆是清秀少年,手执玉壶步履轻盈。

沈砚书又混进侍酒的男侍里,垂首端着托盘,沿着回廊疾步而行,目光敏锐地扫视四周。

越往深处,守卫越发严密,几乎五步一岗。

他闪身躲进一处假山阴影,正听见前方雅间外传来谄媚的逢迎,

“陆大人到了?您里边请。”

陆大人?

只见雅间珠帘轻晃,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他,青衫玉带,身姿挺拔如松。那人微微侧首,露出半张清冷侧脸,

不是陆昭又是谁?

他怎么会在这里?

沈砚书屏息凝神,透过假山的缝隙死死盯住那道身影。

只见陆昭整了整衣冠,竟朝着主位上一个看不大清容颜的人屈膝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那总是挺得笔直的脊梁,此刻弯折出卑微的弧度。

“干爹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这声音温顺得刺耳,与平日里那个冷冽如冰的陆昭判若两人。

沈砚书攥紧了手中的托盘,指节泛白。

更让他心头震动的是,陆昭跪行上前,亲自为那老者斟茶。

那人轻笑,随手将一块玉佩掷在地上,“赏。”

陆昭竟是毫不犹豫地俯身去捡,指尖刚触及冰冷的玉佩时,

“哐当!”

酒壶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廊下格外刺耳。

珠帘内外,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射来。

陆昭拾玉佩的动作僵在半空,缓缓抬头,只一眼,便看见了站在暗处的沈砚书。

四目相对的刹那,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思诡·人皮嫁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