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
“倾国”项目临时筹备处的会议室里,还残留着一丝年节期间外卖餐食的混合气味。过去的半个多月,这里几乎没有真正休息过。
项目协调人苏影看着资金消耗汇总表,脸上带着熬夜后的疲惫,向导演林娜和制作人确认道:“林导,陈哥,周总前期划拨的七千万,根据已签合同和待付款项,实际发生和即将支付的总额已达到四千三百万。这个消耗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快。”
陈欣对此早有准备,他拿出详细的费用明细,一项项清晰地解释道:“苏总,这笔钱主要集中花在了最核心的刀刃上,确保了我们方向的绝对正确。整个春节假期,团队核心成员基本没有休息,才抢出了现在的进度。”
他指着明细继续说:
“第一,顶级学术顾问团队的组建与紧急启动,约1800万......”
“第二,全国范围高密度专项勘景,约1200万......”
“第三,核心美术与服化道团队的研发预付与紧急打样,约1000万......”
“第四,基础团队保障与专项保险约300万......”
林娜的语气坚定而清晰,尽管眼圈也有些发黑:“苏影,这四千三百万,尤其是团队在春节期间抢出来的这些成果,为我们买来的是项目最宝贵的根基——历史的真实感与学术的严谨性,以及最关键的时间窗口。但现在,我们卡在了下一个命门上——实景影城。没有它,所有研究成果都无法落地,时间节点也会大幅度延后。”
陈欣将笔记本电脑转向苏影,屏幕上是襄北市“汉风古城”的资料。“我们找到了最优解。它的早期华夏风格建筑基底,有巨大改造潜力,能为我们节省至少一年的搭建时间。但对方的报价加上我们的改造预算,需要一笔巨额资金,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的权限,必须由周总来决策。”
苏影深吸一口气,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紧迫性:“我明白了。我立即准备材料向周总做专项汇报。请你们准备好详细的评估报告,重点突出其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我们为抢时间付出的努力,以及当前面临的资金瓶颈。”
苏影的动作很快,一份条理清晰、数据扎实的专项报告,连同“汉风古城”的详细资料和评估,在半小时后便发到了周平安的工作终端。
几乎是报告送达的同时,周平安的手机便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正是苏影。
“周总,您收到报告了吗?”苏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她知道这个申请数额巨大。
“正在看。”周平安的目光快速扫过屏幕上的关键信息:资金消耗明细、学术成果摘要,以及最核心的——“汉风古城”的潜力分析与那笔惊人的预算缺口。他的反应异常平静。
“你怎么看?”他问苏影,语气听不出波澜。
“周总,”苏影深吸一口气,给出了专业判断,“林导现在卡在影城这个实体枢纽上,‘汉风古城’确实是目前最优解,能为我们抢下至少一年的时间。只是……对方报价加上改造预算,数额非常巨大,远超我们初期预估,这需要您来决策。”
“嗯。”周平安应了一声,视线在“汉风古城”那张颇具气势的主宫殿效果图上停留片刻。然后,他用一种近乎平淡,口吻说道:
“钱的事,你不用担心。先期给他们五个亿的额度,用于敲定这个影城和后续的初步改造。需要多少,直接让林娜那边做个预算报给晓芸,我会让她那边第一时间拨过去。”
电话那头,苏影明显愣住了,甚至出现了半秒钟的沉默。她预想了各种可能需要艰难解释的场景,却万万没料到会是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需要多少拨多少”。
电话那头,苏影明显愣住了,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五亿……额度?”她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远超她汇报时预期的申请额,也完全超出了她所能理解的资金调度范畴?!
但她立刻压下了所有的震惊和疑问,她迅速恢复了干练的语调:“明白!周总,我立刻转告陈总,让他尽快提报预算!”
“告诉他们,”周平安补充道,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东西要做得扎实,时间要抢在前面。钱,不是问题。”
通话结束后,苏影站在原地,花了十几秒钟才从周平安那句“需要多少拨多少”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平复下来。她迅速整理好情绪,快步走回项目会议室。
林娜和陈欣还在紧张地商讨着细节,看到她推门进来,两人立刻投来询问的目光。
苏影深吸一口气,脸上已不见之前的焦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难以置信的振奋和前所未有的郑重。
“林导,陈总,”她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紧绷,但语气异常清晰,“周总批复了。”
她顿了顿,仿佛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自己即将说出的内容:
“周总指示:项目全面启动。资金方面,首期五亿以上已经到位,后续根据实际需求,敞口供应。”
会议室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林娜握着笔的手停在半空。陈欣正准备点烟,打火机举到嘴边却忘了动作。就连空气中残留的那丝焦虑感,也仿佛被“五亿以上、敞口供应”这几个字瞬间抽空了。
几秒钟后,陈欣猛地吸了一口没点着的烟,重重地吐出一口气,仿佛要把胸腔里的震惊都吐出来:“……敞口供应?周老板这……是搞到金矿了?”
林娜缓缓放下笔,她没有看向陈欣,而是目光扫过会议室里几位核心成员,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力量:
“老陈,咱们搞艺术的,干几辈子,都未必能碰上这么一次机会。”
她顿了顿,让这句话的重量沉入每个人的心底。
“钱,到位了。信任,也到位了。接下来,不是能不能做成的问题,是必须做成,而且要做到极致,做到影史留名的问题。所有人都要清楚,我们手上托着的是什么。”
陈欣收起了脸上的戏谑,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这分量,我懂。”
在海城某高级公寓内,柳亦繁的经纪人杨薇接到了苏影的电话。通话时间很短,杨薇只听不说,最后只是沉声回了一句:“明白了,苏总,我会转告亦繁。”
挂断电话,杨薇她走进书房,柳亦繁正蜷在沙发里看一本关于古典仪态的书。
“亦繁,”杨薇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但微微颤抖的尾音还是泄露了她的激动,“苏影刚来电。周总那边,把项目的资金闸口彻底打开了。”
柳亦繁从书页上抬起眼,投来询问的目光。
“首期五个亿,已经到位。后续需要多少,直接拨付,没有上限。”杨薇说完,紧紧盯着柳亦繁的反应。
柳亦繁拿着书的手顿住了,脸上的闲适瞬间消失,被一种巨大的惊愕所取代。她沉默了几秒钟,仿佛在理解这几个字的重量,然后缓缓坐直了身体。
“五亿……起步?还敞口?”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近乎荒诞的确认意味。
“是。”杨薇肯定地点头,语气变得凝重起来,“这不是商业投资,这是……这是在铸造一座纯粹用钱堆砌起来的艺术神殿。而我们,是站在神殿最中央的人。”
一瞬间,柳亦繁脸上闪过许多情绪:震惊、一丝不安,但最终,所有这些都被一种极其强烈的、近乎战栗的责任感和表演欲所取代。
她站起身,语速加快:“立刻做两件事。”
“第一,联系我的表演指导、形体老师、台词老师,全部换成最顶级的,不计成本。告诉他们,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把我打磨到另一个维度。以前不敢想、没时间练的课程和准备,现在全部提上日程。”
“第二,重新评估我后续所有的商业合约和短期曝光计划。”柳亦繁的目光变得极其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残酷的审视,“凡是可能分散精力、消耗状态、与‘倾国’项目气质不符的邀约和代言,全部暂缓或推掉。告诉品牌方,我的下一阶段将完全专注于一个‘重要的艺术项目’,需要保持神秘感和最佳的创作状态。”
杨薇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战略意义。这不只是敬业,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只有被绝对资源加持时才敢做的“战略性收缩与聚焦”。她不再是被资本追逐的明星,而是成为了一个更大艺术资本项目的核心载体。
“我明白了!”杨薇眼中放光,职业本能被彻底激活,“我们要把你从‘商品’暂时抽离出来,塑造成一个‘纯粹的艺术品’。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比任何通稿都有力!外界会疯狂猜测到底是什么项目能让柳亦繁做到这种地步!”
“嗯。”柳亦繁走到窗边,望着脚下的城市,眼神幽深,“以前,是我们去适应项目的预算和周期。现在,是所有的资源都必须来适配这个项目,适配我需要的状态。”
她微微攥紧了手指,感受到一种甜蜜又沉重的压力。
“以前拍不好,可以怪导演、怪剧本、怪时间紧。这次……”她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容里没有得意,只有一种背水一战般的清醒,“如果最后出来的东西不够好,没有任何借口。唯一的解释就是,我柳亦繁,配不上这样的投入和信任。”
杨薇走到她身边,语气坚定:“不会的。这将是你的封神之作,不是票房,而是……在另一个维度上。”
柳亦繁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战场已经变了。竞争的不再是番位和热搜,而是能否在无限资源的托举下,触及那虚无缥缈的、极致的艺术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