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谁在凝视 > 第13章 第 13 章

谁在凝视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回头看一二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3:44:46 来源:文学城

飞机缓缓停靠在容城机场的廊桥旁。柳亦繁压了压帽檐,低调而迅速地穿过VIP通道。当她走到接机口,正猜测着周平安会派什么人来接机时,目光掠过人群,却意外地看到了周平安本人。

他一个人站在一辆光洁如镜的黑色豪车旁,司机留在驾驶座上没有下车。周平安自己则穿着一件半旧的夹克,肩头和袖口能看出细微的磨损。

柳亦繁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他的手腕——那里空无一物,没有象征身份与财富的腕表。他整个人,从穿着到气质,都与眼前这辆价值不菲的豪车以及车内那位制服笔挺的司机格格不入。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他这身行头,连当这辆车的司机都配不上。

几乎在柳亦繁看到他的同一瞬间,周平安的目光也精准地锁定了她。

尽管她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穿着普通的休闲服,把自己包裹得严实,但在周平安眼中,她依然是一个高密度的信息焦点。他的视线快速扫过她的步态——稳定得异乎寻常;掠过她帽檐下露出的那一小片额头和颈部的线条——紧绷,却依旧保持着雕塑般的优美。

对于柳亦繁此行的目的,他感到很好奇。不过此时更吸引他注意的,是她此刻的状态:那一身刻意的、几乎要融入背景的朴素装扮,非但没有消解她的存在感,反而像在一张素色衬纸上勾勒出的唯一亮色,让那份经由顶级资源和严苛自律雕琢出的轮廓与气韵,显得愈发不容忽视。

柳亦繁压下心头的诧异,调整呼吸,迈步向他走去。周平安的动作没有任何客套与迟疑,他极其自然地伸手接过她并不沉重的行李箱——动作干脆,像是完成一个既定流程——然后利落地放到后备箱,接着为她拉开了车子的后座车门。整个过程高效、直接,没有任何服务于“礼节”的冗余。

她走近,在即将弯腰进入车内的瞬间,她抬起眼,近距离地迎上了周平安的目光。在那双清澈的眼中,周平安看到了一丝疲惫,以及迅速凝聚起的、投向自己的专注。这一刹那,他感到一种极其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恍惚。

这张脸,他太熟悉了。它曾印在大学寝室床头的海报上,闪烁在深夜电脑屏幕的微光里,是他二十岁到二十五岁那段时光里,一个清晰而遥远的梦的符号。此刻,这个符号穿过了时间和屏幕,带着真实的体温和呼吸,骤然出现在他触手可及的眼前。

尽管她帽檐压得很低,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但那双眼睛,却又在看向他时瞬间凝聚起的光,却无比真切地告诉他:这就是柳亦繁。不是影像,不是符号,是真人。

一种非常纯粹的欣赏和感叹,瞬间压过了其他所有杂念。他看着她,就像看着一件曾经只能在博物馆玻璃柜后远观的绝世瓷器,此刻竟被毫无征兆地送到了他面前,允许他近距离地、仔细地观看它的釉色与胎质。那种不真实感,混合着一种男性本能的、对极致美感的震动,让他有极短暂的失神。

他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合时宜的遐想,更多的是一种“原来真的如此”的确认感。海报和荧幕终究是扁平而失真的,真实的她,那种被精心淬炼出的、几乎不属于凡俗的光彩和轮廓,确实配得上他记忆中那个最高的审美刻度。

这个认知让他心中微微一动。他之前所有的投入和计划,在这一刻忽然变得无比具体和值得——就是为了将这种此刻他亲眼所见的、活生生的、极致的美,最大限度地留存下来。

就在这刹那的交汇中,柳亦繁清晰地看到周平安眼中一闪而过的恍惚。那不是她预想中的审视或评估,而是一种近乎失神的凝视,仿佛透过她在看某个遥远而熟悉的影子。这眼神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确认感,就像在验证一个珍藏多年的想象。

这种目光让柳亦繁心头微微一怔。她立刻意识到,这不是对一个陌生女明星的打量,而是对某个早已存在于他认知中的“符号”的确认。他看的不是当下的柳亦繁,而是他记忆中的那个映像。

这个发现让她瞬间明悟——原来在他眼中,她从来都不是一个需要被评估的复杂系统,而是一个早已被定位的审美坐标。他所有的投入与计划,不过是为了将那个存在于他想象中的完美映像最大限度地留存下来。

这种认知让柳亦繁感到一种奇特的释然,却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要解读的,正是这个将“美”符号化、坐标化的“周幽王”,一个用理性逻辑来供奉感性的怪物。

“谢谢,周总。”她的声音比预想中更加平静,弯腰坐进车内。

周平安似乎因为这声道谢而回过神来,他轻轻关上车门,动作依然利落,却隐约多了分难以察觉的停顿。他绕到副驾驶座上车,没有选择与她同坐后座。

引擎启动,声音低沉几不可闻。车辆平稳地滑入车道。

柳亦繁望向窗外飞速掠过的容城街景,目光偶尔掠过前座那个沉默的侧影。他并没有回头,但她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专注的压力。她知道,从她坐上这辆车的那一刻起,一场无声的、双向的凝视与解码游戏,已经正式开始了。

车子最终停在容城郊区一个略显陈旧的工业园区门口。与柳亦繁想象中气派的科技园区不同,这里的围墙甚至有些斑驳,门口的保安亭也透着一股随意的年代感。

“到了。”周平安率先下车,动作利落,那件旧夹克在工业园灰蒙蒙的背景下,反倒显得无比和谐。

柳亦繁跟着他走进“安平新材料电池有限公司”的大门。厂区不大,几栋厂房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水泥地面干净,但难免有修补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难以形容的工业气息。她想象中的尖端科技公司,应该是窗明几净、充满未来感的,而这里,更像一个务实、甚至有些过时的大型车间。

她忍不住侧过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外行人的好奇与困惑,轻声问走在身旁的周平安:“周总,这里……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我拍戏时也去过不少科技园区取景,玻璃幕墙、太空舱设计、到处都是绿植和咖啡吧…… 这里看上去……挺朴素的。”她巧妙地避开了“破旧”或“没钱”这样的字眼,但疑问的意思已经清晰地传达了出去。

周平安脚步未停,目光扫过厂区,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物理定律:“嗯,创业才三年多,起初钱少,每一分都得掰成两半花。钱都砸在研发和必须的设备上了,门面自然就顾不上了。”

他带着她穿过厂房,来到毗邻的更显陈旧的“安平高能分子实验中心”。走廊的灯光有些昏暗,墙壁上能看到管道穿过留下的修补痕迹,一些实验设备的表面带着使用多年的磨损。空气中混合着化学试剂、臭氧和旧仪器的特殊气味。

这里的“朴素”程度更甚。柳亦繁眼中的困惑加深了,她很难将眼前所见与一个足以吸引威华巨额投资的技术巨头联系起来。

周平安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在一扇紧闭的实验室门前,他停下脚步,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觉得,威华那样的集团,投资最看重什么?”

柳亦繁微微一怔,思索着回答:“应该是……技术前景和市场潜力?”这是她基于常识的判断。

“还有呢?”周平安追问,目光锐利。

“嗯……团队的实力和诚信?”她补充道。

“这些都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周平安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他们最看重的,是壁垒。是别人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复制、无法绕开的绝对技术壁垒。”

他抬手,指节在陈旧的门框上轻轻敲了敲,发出沉闷的响声。“钱可以堆出漂亮的厂房,可以挖来顶尖的人才,甚至可以买来一时的技术。但堆不出真正的、从底层长出来的原创壁垒。”

他的目光转向柳亦繁,眼神沉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去年上半年,就是在这里面,我们完成了最底层的分子锚定技术突破。基于这个,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他顿了顿,视线最终落在柳亦繁手中那部皓白色的三折叠手机上,语气变得具体而极具冲击力:

“威华愿意用一百五十亿的估值,买下这间厂子35%的股份,不是因为他们钱多没处花,也不是因为他们看上了这几栋旧厂房和老设备。”

“他们买的是这堵墙里的东西,是别人砸三百亿、五年时间也未必能追上的绝对代差。”

“比如,”他微微颔首,点向她手中的手机,那款皓白色的手机,“你正在用的,这款手机的电池,它的核心电芯和能量架构,就是这堵墙里诞生的东西之一。”

柳亦繁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握住了那部冰凉的手机。一瞬间,这部她每日依赖、习以为常的设备,仿佛骤然拥有了千钧重量。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比具体的认知狠狠击中了她——她手中握着的,不是一件普通的消费品,而是一个庞大技术帝国皇冠上的明珠,是价值一百五十亿估值的具象化证明!其最核心的诞生地,竟然就是眼前这片看似不起眼、甚至有些简陋的厂区。

她抬起头,目光再次扫过这略显破旧的走廊,扫过那些专注工作的研发人员,最后回到周平安平静的脸上。之前的困惑和诧异,此刻尽数化为一种深刻的震撼和敬意。

她深有感触地点点头,声音很轻,却充满了力量:“我明白了……这确实是,足以改变规则的壁垒。它彻底改变了我的使用习惯。”

这一刻,周平安在他心中的形象愈发清晰:一个用极致理性构筑了极致壁垒,并因此获得了极致自由的……创造者。他所有的偏执和疯狂,都源于此,也成就于此。

一种难以言喻的信任感,在这个用旧厂房和一百五十亿估值共同构筑的、充满反差的世界里,悄然生根发芽。

周平安对她的领悟似乎并不意外,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便继续向前走去。

柳亦繁快步跟上,心中的某个部分,已经为接下来的“倾国”之旅,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