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种田日志 > 第9章 第九章:秩序初立,暗流隐现

黄安退兵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在水泊周边炸开了锅。不仅石碣村与东溪村,就连更远处的村落,也听闻了“梁山好汉”凭借鬼神莫测之手段,以弱胜强,击退千余官兵的传奇。

这传奇的核心,并非某位好汉的万夫不当之勇,而是一个名字——齐墨。

“听说是位女先生,手指一点,平地起沟壑,水泊变天堑!”

“可不是!还能引天火焚船,官兵连人影都没摸着就败了!”

“那是诸葛武侯再世!不,是女中神仙!”

传言在口耳相传中越发玄奇,将齐墨的形象烘托得近乎神异。这带来最直接的变化,便是涌向石碣村和浅水湾的人口,开始急剧增加。

最初是周边村落活不下去的贫苦渔民、佃户,拖家带口前来投奔,只求一口饭吃,一片瓦遮头。随后,一些在老家犯了事、或被官府豪强逼得走投无路的江湖人物、手工业者,也慕名而来,想在这片能挡住官兵的“乐土”寻个安身立命之所。

浅水湾那片初具规模的圩田和井然有序的工地,成了吸引他们的最大磁石。

人,是发展的根本,也是混乱的源泉。

骤然增加的人口,让原本还算宽裕的粮食储备迅速变得紧张,临时搭建的窝棚杂乱无章地蔓延,卫生条件开始恶化,小小的摩擦争端时有发生。阮小二等头领习惯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对于如何管理这日益庞杂的琐事,却显得束手无策,头疼不已。

这一日,几个新来的汉子因为争抢搭建窝棚的好位置,从口角发展到推搡,眼看就要动起手来,引得众人围观,场面一片混乱。

“都住手!”一个清冷而有力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齐墨不知何时已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堆上。她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裙,面容平静,但那双眸子扫过众人,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纷乱的场面竟奇迹般地安静了下来。

“聚于此地,是为求生,非为寻死。”齐墨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若自家门前尚不能安宁,何谈抵御外侮,共建家园?”

她目光转向那几位闹事者:“你等有力气争斗,不如去疏通新规划的排水沟渠,出力多者,自有优先选择住处的资格,还可多得一份口粮。若只知内耗,便请自行离去,我处不养闲人,更不容害群之马!”

几句话,恩威并施,条理分明。闹事者面红耳赤,讷讷不敢言。围观人群中有人喊道:“齐娘子说得对!俺们听齐娘子的!”

一直在旁观察的吴用,适时地站了出来,朗声道:“保正有令,水泊之内,凡垦殖、营造、安置流民等一应内政事务,皆由齐娘子决断!众人须当遵从号令,不得有违!”

这是晁盖集团正式将内政权柄,交付到了齐墨手中。

齐墨深知,乱世用重典,亦需立规矩。她没有任何推辞,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首先,她借助吴用的文笔和自己的规划,颁布了《水泊暂行管理条例》。

第一条便是 “以工代赈,按劳分配” 。所有投奔而来的青壮,必须参与劳动,无论是垦荒、修筑、运输还是手工业生产,依据劳动强度和贡献换取“工分”,凭工分兑换口粮、盐布等生活物资。杜绝不劳而获,激励生产。

第二条,“定编户籍,划区而治” 。对所有流入人口进行登记造册,按来源、技能分组。在浅水湾旁规划出生活区、仓储区、手工业区,要求按统一标准搭建房屋,挖掘公共厕所,指定垃圾堆放点,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扫,维持基本卫生。

第三条,“技能选拔,人尽其才” 。登记时特别注意有无木工、铁匠、瓦匠、织工、郎中等特殊技能者,一经发现,立即给予更好待遇,组织起来成立相应工坊,服务于整体建设。

第四条,“纠纷调解,禁令森严” 。设立仲裁处,由齐墨、吴用及几位公认公正的老人共同处理日常纠纷。严禁私斗、偷盗、□□,违者视情节轻重,处以劳役、鞭刑乃至驱逐。初犯容情,再犯严惩不贷。

条例初颁,难免有人不适应,甚至暗中抱怨。但在齐墨坚决的执行和阮小二等人武力的支撑下,秩序被迅速建立起来。当人们发现,只要付出劳动就能获得稳定口粮,居住环境变得整洁安全,争端有人主持公道时,抵触情绪很快转化为拥护和归属感。

浅水湾的扩张速度因此大大加快。新的圩田不断被开辟出来,除了深水菰,齐墨也开始尝试引进耐涝的旱稻品种,进行适应性种植。第一批简易的砖窑、木工坊、铁匠铺冒起了烟火。甚至还有一个略懂医术的落魄郎中,被组织起来,建立了第一个简陋的“医护所”。

齐墨每日忙碌异常,巡查工地、审核账目、处理纠纷、规划下一步发展。她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将繁杂的事务梳理得井井有条。吴用从旁协助,负责对外情报和部分文书,看着齐墨将一团乱麻般的人口和资源,逐渐整合成一部开始高效运转的机器,心中的惊叹无以复加。

这一日傍晚,齐墨与吴用站在新建成的瞭望台上,俯瞰着下方灯火初上、人声熙攘的浅水湾基地。

“娘子真乃治世之能臣。”吴用由衷赞道,“短短月余,便能将这纷乱之局,梳理得如此清明,吴某佩服。”

齐墨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眼神却依旧清醒:“先生过誉。不过是形势所迫,尽力而为。如今规模尚小,尚可维持。若再扩大数倍,十倍,现有条规便需进一步细化,管理之人也需培养,否则必有疏漏。”

她顿了顿,望向黑暗中更广阔的水域:“况且,我等根基仍浅。黄安虽退,官府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来的恐怕就不是黄安这等人物了。”

吴用点头,神色也凝重起来:“娘子所虑极是。据探报,济州府已上报朝廷,恐不日将有更大规模的征剿。此外……周边一些山寨,见我等势起,亦有觊觎之心。”

内政刚有起色,外部的压力却与日俱增。

就在这时,石秀匆匆来报:“齐娘子,吴学究,哨探在西南三十里外的水域,发现陌生船只窥探,形迹可疑,不似寻常渔家,亦不似官军样式!”

齐墨与吴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看来,新的风雨,已然不远。她这初立的秩序,能否经受住下一轮更猛烈的冲击?

浅水湾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如同这乱世中一簇微弱却顽强的火种,无人知晓,它能否最终燎原,又或者,会在这四面环伺的暗流中,倏然熄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