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种田日志 > 第8章 第八章:以工代兵,初显峥嵘

浅水湾的圩田在夏日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新移栽的菰苗已稳稳扎根,呈现出勃勃生机。齐墨正指导几个妇人如何利用采集来的水草和厨余制作简单的液肥,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水泊的宁静。

吴用与阮小二联袂而至,两人脸上都带着少见的凝重。

“齐娘子,情况有变。”吴用开门见山,语速比平时快了几分,“济州府派了团练使黄安,率领五百官兵,并征调附近州县乡勇,合计近千人,已到李家道口,不日便要进剿石碣村!”

阮小二咬牙切齿:“来得正好!正好拿他们祭旗,叫官府知道俺们不是好惹的!”

齐墨心中一惊,面上却竭力保持镇定。该来的终究来了。她沉吟片刻,问道:“吴先生,保正与诸位好汉作何打算?正面迎敌,我方有多少胜算?”

吴用眉头紧锁:“保正已召集众兄弟商议。我等兄弟虽勇,然初聚不久,能战者不过百余人,且兵器甲胄不全。官兵势大,若正面硬撼,胜负难料,即便胜了,也必是惨胜,恐伤及村中老弱。”

这正是齐墨最担忧的。她深知,梁山好汉早期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泊的天险和官军的无能,但第一次面对大规模围剿,风险依然巨大。

“先生,可否将周边地形图与我一观?”齐墨忽然道。

吴用虽有些疑惑,还是迅速从袖中取出一张粗略绘制的羊皮地图。齐墨接过,目光迅速扫过石碣村、水泊、芦苇荡以及官军可能的进军路线。

她的手指点在石碣村通往水泊深处的几条主要水道和陆路要冲上,脑中飞速运转。硬拼绝非上策,必须利用地利,而地利,不仅仅是可以藏身的芦苇荡……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逐渐成型。

“吴先生,阮二哥,妾身有一策,或可退敌,至少可滞敌、耗敌,使其知难而退。”齐墨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

“哦?娘子有何妙计,快快讲来!”阮小二急道。

“此法,名为‘以工代兵’。”齐墨指着地图,“我们不与他们比拼刀枪,我们与他们比拼……‘改造环境’的能力。”

她详细解释道:“官军主力必从陆路而来,欲攻石碣村,需经过村前那片开阔地,并依赖几条主要水道运输辎重甚至进攻。我们即刻动员所有能动用的人手,不在村内固守,而是外出‘施工’。”

“第一,在官军必经的陆路开阔地带,并非挖掘简单的陷坑,而是结合灌溉需求,开挖大量纵横交错的、深过一人、底部插有削尖竹签的‘沟渠网络’。将挖出的泥土堆砌成矮墙、土垒,形成阻碍。这些沟渠平时可用于排水,将来或可引水成为护村河的一部分,并非无用之功。”

“第二,在那几条主要水道的关键狭窄处,并非简单地设置木栅栏。我们连夜打下更密集、更深的木桩,木桩之间用粗大藤蔓、废弃渔网、甚至坠以巨石缠绕连接,形成水下障碍。同时,在这些障碍上游,利用旧船、竹排、大量捆扎的芦苇,构建浮动的、可随时点燃的‘火障区’。”

“第三,动员老弱妇孺,大量制作简易的远程武器。不需要强弓硬弩,只需将库房中那些不甚锋利的旧鱼叉、镰刀头,绑在长杆上,制成超长的‘矛’,用于从沟渠对岸或矮墙后刺击。再赶制一批用兽皮或厚布制作的简易大盾,用于防护箭矢。”

阮小二听得眼睛发亮:“挖沟!设障!这法子好!让他们寸步难行!”

吴用却想得更深,他抚须沉吟:“娘子此计,妙在将防御工事与日后生产相结合,沟渠、水障皆非一次性消耗。且示敌以弱,避其锋芒,以地利与工事消磨其锐气与兵力。只是……时间紧迫,恐难以周全。”

“所以需要立刻动员,分工协作。”齐墨果断道,“阮二哥熟悉地形与水道,负责带领水性好的兄弟布置水障与火障。石秀带一队人,负责指挥开挖沟渠、构筑土垒。我带其余人手和老弱,赶制简易武器和盾牌。吴先生统筹全局,并派出哨探,密切关注官军动向。”

她的安排条理清晰,责任明确,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吴用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犹豫:“就依娘子之计!小二,你即刻去禀报保正,并召集人手!齐娘子,这‘以工代兵’之策,便由你全权指挥调度!”

晁盖在听闻吴用转述的计划后,虽觉新奇,但出于对吴用和齐墨能力的信任,也立刻拍板支持。

顷刻间,整个石碣村及其周边如同一个巨大的工地般运转起来。没有战前的恐慌,只有一种同仇敌忾、与时间赛跑的紧张与有序。

阮氏兄弟率领众水鬼,趁着夜色,如同鱼儿般潜入水中,奋力打桩、布网、设置浮障。号子声在水面上低沉地回荡。

陆地上,火光通明。石秀挥汗如雨,指挥着数百青壮,按照齐墨划定的白线,奋力挖掘沟渠。齐墨穿梭其间,不时纠正沟渠的深度、角度,指导如何加固土垒。她的身影在火光映照下,显得异常坚定。

妇孺老人们则聚集在村中空地上,在齐墨和几位老匠人的指导下,将各种材料加工成简陋却实用的防具和加长矛。

三天后,当团练使黄安骑着高头大马,率领黑压压的官兵抵达石碣村外时,看到的并非严阵以待的贼寇,而是一片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地形。

原本可供大队人马展开的开阔地,如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深沟和土垒,仿佛巨大的棋盘,只有几条狭窄、曲折的小径可供通行。沟壑之后,隐约可见手持超长矛、依托土垒防守的人影。

黄安试图派兵试探性进攻,士兵们刚进入沟渠区域,便行动迟缓,不时有人跌入深沟,被竹签所伤。而从土垒后冷不丁刺出的长矛,更是让他们防不胜防。

“岂有此理!一群土贼,竟敢如此!”黄安大怒,下令强攻。然而,地形限制了大部队的展开,官兵的优势兵力无法发挥,只能在沟渠土垒间与防守者进行残酷的消耗战,进展缓慢,伤亡却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黄安派出的试图从水路包抄的几艘小船,也在水道狭窄处撞上了水下暗桩和缠人的渔网,进退不得。更有一艘船被不知从何处射来的火箭引燃了上游漂浮的芦苇捆,瞬间陷入火海,损失惨重。

战斗持续了大半天,官兵士气低落,疲惫不堪。反观防守一方,凭借工事以逸待劳,损失微乎其微。

黄安见进攻受阻,水陆皆不顺利,又听闻梁山贼寇诡计多端,恐有埋伏,加之天色渐晚,只得咬牙切齿地下令退兵,驻扎在十里外,再图后计。

消息传回石碣村和浅水湾工地,顿时一片欢腾!

“胜了!我们胜了!”人们欢呼着,看向齐墨的眼神充满了狂热的崇拜与感激。是她的奇谋,让他们以极小的代价,击退了十倍于己的敌人!

阮小二激动地拍着齐墨的肩膀(幸好及时收力):“齐娘子!你真是女中诸葛!俺阮小二服了!”

吴用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波澜起伏。他原以为齐墨之长在于格物稼穑,没想到临机决断、排兵布阵竟也有如此韬略!此女之才,简直深不可测!

晁盖亲自来到前线,看着那巧夺天工的防御工事,听着阮小二和吴用汇报齐墨在此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豪迈地大笑,对着齐墨郑重拱手:“齐娘子真乃神人也!晁盖代众兄弟,谢过娘子救命之恩!自此以后,水泊之内,娘子之事,便是我晁盖之事!”

经此一役,齐墨在梁山集团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她不再仅仅是备受尊重的“技术人才”,更是一跃成为在关键时刻能左右战局、拯救团体于危难的“核心谋士”与“功勋元老”。

她的“以工代兵”之策,不仅击退了官军,更向所有人证明,知识、规划与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夜色下,齐墨独自站在新建的圩田边,听着远处庆祝的隐约喧闹,心中却无比清醒。击退黄安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但经过这一次,她对自己选择的这条“技术筑基”之路,更加充满了信心。

她低头,看着水中倒映的星光,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在这乱世中,一点点开辟出的、越来越清晰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