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旧地(现)
A市初秋的早晨,天空是洗练过的灰蓝色,带着一丝凉意。关于A市旧地将由城投公司主导公开竞拍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A市地产界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块位于城市核心区域边缘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的土地,瞬间成为了所有有实力地产公司眼中的“肥肉”。
风声很快传遍了A市有头有脸的人物圈,各种打探、游说、利益交换在暗流涌动。
顾安作为城投公司负责旧地处置的负责人,身处风暴中心。这块地曾是非法集资案的涉案财产,背负着众多受害者的血泪和期待。
如今政府将其收回并委托城投公司公开处理,既要最大限度挽回损失,又要确保后续开发符合城市长远规划,更要经得起公众和历史的检验。
为了统一思想,明确规则,也为了堵住某些人私下运作的渠道,顾安决定召开一次公开的说明会。
会议地点定在市规划展览馆的会议中心,邀请函发给了所有在A市注册、具备一级开发资质的地产公司。
安恒产业自然也收到了邀请函。当秘书将那份印着市政府抬头的正式函件放在何超桌上时,何超的眼睛亮了亮。他立刻把沈瑜叫进了办公室。
“小沈,机会来了!”何超指着邀请函,语气兴奋,“市里要开旧地竞拍说明会,顾主任亲自主持!你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去!”
逃不掉的顾安!沈瑜内心不禁肺腑,他几乎能想象到他作为安恒的代表,坐在台下,听着台上那个穿着挺括西装的顾主任用公事公办的语气宣布规则,然后再用他那深邃的眼睛盯着自己,让自己意识到对他的愧疚。
愧疚个屁!现在想起上次在“老地方”的不欢而散,沈瑜只想给顾安来一拳,解解气。
“何总,”沈瑜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这次会议规格很高,涉及政府层面的政策解读和竞拍规则说明,专业性很强。
我觉得让王副总或者李总监去可能更合适?他们对宏观政策和土地法规比我更熟悉。”他试图找理由推脱。
何超摆摆手,不以为然:“哎,小沈,你太谦虚了!这块地你盯了多久?从来公司开始前期的调研都是你一手跟进的!没人比你更了解这块地的底细!再说了。”
何超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顾主任不是你学长吗?校友情谊也是资源嘛!关键时刻,说不定能说上话呢?这事儿非你莫属!”
“校友情谊”四个字像针一样扎在沈瑜心上。他和顾安之间,哪里还有什么情谊?只剩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和难以言说的尴尬。
但何超的态度斩钉截铁,眼神里充满了信任。沈瑜张了张嘴,所有推脱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他知道,再说什么都是徒劳。
何超不知道他和顾安之间的“爱恨纠葛”,他看到的只是一个能力出众、与关键人物有“校友关系”的得力干将。
“我明白了,何总。”沈瑜无奈,这个项目目前确实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我会认真准备的。”
走出何超办公室,沈瑜只觉得脚步沉重。他回到自己的工位,看着电脑屏幕上打开的旧地项目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的资料。
为了这个项目,他熬过多少夜,跑过多少部门,查过多少资料,眼看曙光就在眼前,偏偏对方是顾安。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工作是工作,私人恩怨是私人恩怨。他不能因为个人情绪影响公司的项目。
他点开文件,开始仔细梳理竞拍可能涉及的要点、安恒的优势以及需要咨询的问题。他必须拿出最专业的态度,在顾安面前,在所有人面前,证明安恒的实力,也证明自己的能力。
会议中心,气氛庄重而肃穆。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满了A市地产界的重量级人物和各公司的核心代表。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和期待,低声的交谈如同蜂群嗡鸣。
沈瑜跟在何超身后走进会场,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席台正中的顾安。
他穿着一身剪裁精良的深灰色西装,白衬衫的领口挺括,系着一条深蓝色暗纹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露出饱满的额头和深邃的眉眼。
他正微微侧头和旁边助理低声交谈,侧脸线条冷峻,薄唇紧抿,周身散发着疏离感。这和在“老地方”那个带着醉意质问他的顾安,判若两人。
沈瑜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了几分。他迅速移开视线,跟着何超在靠前的位置坐下,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无波,他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他微微侧头,看到斜对面坐着一位妆容精致、穿着香奈儿套装的年轻女子,正是黄玉莹。她代表的是另一家实力强劲的地产公司“华创地产”。
黄玉莹的目光在他和主席台上的顾安之间扫了个来回,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沈瑜皱了皱眉,收回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会议资料上。
会议准时开始。顾安作为主持人,首先做了开场白。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
“各位同仁,上午好。感谢大家拨冗出席关于A市旧地处置工作的说明会。”顾安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在掠过沈瑜所在的位置时,没有丝毫停顿,仿佛只是扫过一个普通的与会者。
“A市旧地,编号A-07地块,原属XX公司名下。因该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犯罪,该地块作为涉案财产,已于年前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收缴,现由我司代管。”
他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地块的背景和现状,语气客观,不带任何个人情绪。
“此次处置,旨在依法依规盘活国有资产,最大限度挽回集资参与人的经济损失,同时确保该地块的后续开发建设符合A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未来发展定位。”
顾安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因此,本次竞拍并非简单的价高者得。市政府将采取‘综合评标’的方式进行。”
会场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人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个“综合评标”感到意外和压力。
顾安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竞拍方案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报价,二是开发规划方案。报价部分,我们将设定一个合理的底价,要求各公司提交密封的最高承受报价。”
“规划方案部分,要求详细阐述贵公司对该地块的开发理念、功能定位、建筑设计方案、环境影响评估、社会效益分析以及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必须符合A市东区城市更新整体规划和绿色、智能、人文的城市发展理念。”
他拿起一份文件,声音沉稳有力:“评标委员会将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城市规划专家、经济学家及社会公众代表共同组成。评标标准将严格遵循‘价格合理、规划科学、效益显著、风险可控’的原则。”
“最终中标结果,将综合考虑报价的合理性、规划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以及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度,择优选定。确保既能最大程度挽回损失,又能为A市打造一个经得起检验的优质项目。”
顾安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会场激起了更大的波澜。不少公司代表脸色凝重,显然这个“综合评标”的复杂性和高标准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这意味着,仅仅有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前瞻性的规划能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对政府导向的精准把握。
沈瑜的心也沉了沉。安恒虽然在本地深耕多年,有一定的实力和口碑,但比起那些全国性的地产巨头,在资金和品牌影响力上还是稍逊一筹。
这个“综合评标”对他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关键在于规划方案能否打动评委。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顾安的声音打断了众人的思绪,“各位对竞拍规则或地块情况有任何疑问,可以现在提出。”
短暂的沉默后,几家大公司的代表开始陆续提问。问题主要集中在保证金缴纳、规划方案提交的格式要求、评标细则的透明度以及后续开发可能遇到的拆迁安置等具体问题上。
顾安一一作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和对全局的把控能力。他始终保持着那种公事公办的冷静,回答问题时目光直视提问者,不偏不倚。
沈瑜坐在台下,默默听着。他看着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顾安,成熟了很多。
这和他记忆中那个在学生会运筹帷幄的学长,那个在学府苑公寓里平静地说“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的顾安,似乎重叠在一起,又似乎截然不同。
眼前的顾安,是A市城投部门手握实权的顾主任,冷静、专业、权威,带着一种让人难以接近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