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霜华引 > 第4章 祥瑞初定 琴箫共鸣

霜华引 第4章 祥瑞初定 琴箫共鸣

作者:映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8:32:47 来源:文学城

时间仿佛凝滞在藏宝阁。风无忌负手而立,目光定格在姜雪霁身上。

方才夜宴上隔得远,只觉此女容色清丽,气质沉静。此刻近观,在那足以冰封万物的寒气中安然无恙,更显得格外突兀。

风无忌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哪家的女子?”

姜垣立即顿首回禀:“启禀君上,是小女雪霁。”

“安乐公之女……”风无忌意味深长地重复了一句,目光重新落在姜雪霁身上,审视愈发锐利,“此物寒气之烈,近者立伤,触之即冻。你——为何手持此箫,周身竟无半分冻伤?”

阁内静得可怕,只闻窗外残余的雷声在远方闷响。

姜雪霁依礼屈膝,她微微抬眸,目光纯净:

“回君上,臣女不知。方才宝匣坠地,臣女唯恐国宝损毁,情急之下伸手相接,并不知为何如此。”

风无忌盯着她看了片刻,眼神深邃难辨:“相国,你见多识广。可知为何?”

百里琨的目光触及那支玉箫,面色骤然一变:“启禀君上,此箫名唤‘霜华’。秘府残卷中记载,此乃朔方雪域世代供奉的圣物,世人皆传此箫乃玄武遗泽。”

“霜华?”风无忌咀嚼着这个名字。

“是。相传其有操控风雪之能。二十年前,雪域为阻我王师北上,便是凭此箫唤来千里冰城,天地色变。”

阁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不过,神器之力非凡躯所能驾驭。”百里琨话锋一转,带出唏嘘,“那一役后,雪域疆土十冻七八,元气大伤,这霜华箫亦在动乱中不知所踪,其威名与不祥,遂渐被世人遗忘。古籍载其‘通灵择主,寒气内蕴’。今日观之,倒像是真的。”

“那怎么到我扶摇的?”

百里琨眼风扫过姜垣:“此箫是当年安乐公于边境战后所得,献于朝廷。先王因其牵涉过巨,故命封存于宝库,不予示人,至今二十载。”

这番话在殿中投下了一块巨石。众人再看那支玉箫时,眼神已截然不同。

风伯璋眼中精光一闪,立即抓住机会。他面向风无忌,语气忧急,声音却足以让周遭听清:

“父君!神器通灵,何等神异,今日却为姜氏女所掌……儿臣只怕,若有心之人借此异象,散布‘天命仍眷旧朝’的流言,以致人心浮动……那时,恐损父君天威,令天下观望啊!”

他言辞恳切,目光扫过风徽羽时,却泄出一丝得色。

风无忌目光一转,忽然落在方才在琼华殿仗义执言的崔言身上,语气玩味:

“崔卿,你方才不是为旧朝仗义执言么?此刻又当如何说?”

这话语如刀,直指核心。藏宝阁相对密闭的空间,使得质问更显咄咄逼人。

崔言脸色虽白,姿态却依旧端方。他再度躬身,声音沉静了许多:“君上明鉴。事出非常,更需谨慎。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臣仍坚持,不宜妄动猜疑。”

风无忌看着他这份不合时宜的执拗,眼底讥诮之色愈浓。

旧臣们聚集在稍远的角落,闻言一片骚动。安乐公姜垣须发微颤,他知道此刻不能再沉默。

他毅然出列,在这满是奇珍异宝的阁内撩袍跪倒在地:“君上!老臣姜垣,蒙君上不弃,赐爵‘安乐’,享此残年,唯有日夜祈祷君上龙体安康,扶摇国运昌隆!”

不卑不亢的声音在阁内:“当年臣驻守北境,于战后废墟中拾得此箫,见其玉质非凡,只当是寻常战利品,便依例献入宫中!臣若早知它便是引来千里冰封的灾祸之源,纵有九条性命,也绝不敢将其呈于御前!今日小女年幼无知,护宝心切,冲撞神器,惹此风波,皆乃老臣管教无方之过!老臣愿领一切罪责!”

姜垣再次叩首:“然‘包藏祸心’之罪,臣万死不敢承受!我姜氏满门,对君上、对扶摇之忠心,天地可鉴!望君上明察!”

他这番以退为进,言辞恳切,姿态极低,反让人难以苛责。

“父君!”一道清朗沉稳的声音打破凝滞,风徽羽从容出列。他先向风无忌行礼,随后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那支霜华箫上。

“世子兄长心系国安,其情可悯。”他先肯定了风伯璋,随即话锋一转,“然而,相国亦言,此物名为‘圣物’,且年代久远。其过往种种,皆发生在前朝旧世。”

他拾起地上那只被寒气冻裂的官窑茶盏碎片,声调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公请看,此箫寒气之烈,触之即伤。为何独在姜姑娘手中,戾气尽褪,温润如春?”

他自问自答,目光灼灼地望向御座:

“只因它沉寂二十载,恰是在我扶摇新朝、父君登基的青阳吉日,择主而现!这非是灾祸复苏,恰是神器有灵,感知父君德政,故褪去旧日戾气,以祥瑞之姿归顺新朝!”

“祥瑞”二字如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将一场可能引发清洗的危机,瞬间扭转为彰显君王德政的吉兆!

风无忌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激赏,此子……竟能于瞬息间,将一场足以引发朝堂清洗的祸事,扭转为彰显君德的吉兆。

相国百里琨,此刻缓转过来:“君上,老臣以为,二公子此言颇有见地。天道无常,唯德是辅。霜华择主,确可视为祥瑞之始。”

风无忌闻言,眼神示意风百里琨,君臣之间多年的默契,在此刻化为具象。似是随意地看向百里琨:“以相国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百里琨立时心领神会,目光顺势转向姜雪霁和她手中的玉箫,从容接道: “既然姜姑娘与霜华有此缘法,不如顺势而为。由她暂且保管,探究其秘,亦是美事一桩。”

高望之当即明白,这必是君上的意思,心下思忖:这样一来,一则彰显君上胸襟;二可洞悉霜华之秘;三则人在视线之内,可免无谓猜疑。

这番话,给出了一个台面上看似完美的方案。

大司田高望之立即出列附和:“君上,相国所言极是。祥瑞现世,当顺应天意。”

他巧妙地只做附和,既不得罪世子,又在君上面前露了脸。

高玥随众站在父亲身后不远处,目光却不自觉地追随着那个挺身而出的白衣身影。

藏宝阁的珠光宝气,似乎都成了他的背景。看着他从容化解风伯璋的发难,听他提出“祥瑞”之说的智慧与气度……心湖漾开圈圈涟漪。

只是当她的目光掠过手持霜华、清丽脱俗的姜雪霁时,那抹欣赏中,不由得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风无忌目光在几人间流转,又深深看了一眼跪地的姜垣,沉吟片刻,面色稍霁:"准。"

他金口一开,一锤定音,“姜雪霁,霜华箫便暂由你保管。寡人也想看看,这‘祥瑞’究竟能带来何等仙音。安乐公也请起吧。”

“臣女谢君上天恩。”姜雪霁依礼谢恩,心中却无半分喜悦,只觉手中的玉箫重若千钧。

姜垣重重叩首,这才缓缓起身。就在众人以为风波已定时,风伯璋越众而出。

他转向风无忌,语气看似恭敬却暗藏机锋:

"父君,既然是天赐祥瑞,何不让姜姑娘奏响此箫?也好让儿臣等开开眼界。"

他刻意将“祥瑞”与“妙音”联系在一起,既要验证祥瑞的真伪,也要一探姜雪霁的虚实。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姜雪霁身上。

肖氏在人群中不由握紧了手。

风无忌默然不语——在这等场合,天子的沉默本身便是默许。

姜雪霁垂首,只觉四周目光如针,袖中纤指将玉箫紧握。她依礼道:"君上洪福,臣女技艺鄙陋,恐污圣听。"

话音方落,风无忌的威压陡然沉重,令她气息微窒。

她当即深深一拜,声音清越而恭谨:"然君上若愿垂听,臣女必竭尽鄙诚,试奏此箫,敬祝君上万寿,扶摇万年。"

风无忌未予置评,深沉的眸光从她身上移开,只莫测地一点头。

“父君!”风伯璋适时出声,笑容恳切,“二弟琴艺冠绝临淄,若能与姜姑娘箫声相和,共奏祥瑞,岂非一段千古佳话?阁中‘九霄环佩’名琴正配霜华,此乃天意成全啊!”

风无忌唇角掠过一丝了然:“徽羽,你便去,为姜姑娘的箫声相辅一二。”

风徽羽看向姜雪霁,这次姜雪霁并未避开目光,四目相对的刹那,惊愕与尘埃落定的沉静在她眸中交替,快得恍若未觉。而他目光沉稳,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

一触即分的视线里,万千言语已悄然汇通。风徽羽转身,向风无忌坦然一揖:“儿臣遵旨。”

内侍迅速从阁中取出一张七弦古琴,置于阁内案几上。

风徽羽端坐琴前,屏息凝神。藏宝阁内幽深的光线落在他身上,仿佛披上一层朦胧光晕。

片刻后,他修长十指抚上琴弦。

“铮——”

第一个音符流淌而出,清越圆润,如碎玉投盘。旋即,琴音铺陈开来,旋律清新活泼,恰似冰雪初融、溪流潺潺,正是古曲《阳春》的基调。

此刻在他指下,更比原曲的明丽多了几分恢弘开阔的气象,仿佛春回大地,万物勃发,一派盎然生机。

姜雪霁深吸一口气,将霜华箫送至唇边。

当琴音流转到一个短暂的间歇,一缕箫音如月下初融的雪水,清泠泠地汇入。

没有预想中的寒气爆发,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那箫声空灵澄澈,温柔地环绕着雄浑的琴音。

箫音所及之处,阁内众人分明感觉到一股温润的暖意流转,如春风拂过,将先前霜华带来的刺骨寒意悄然化去。

阁内几位年迈的老臣不自觉地舒展了紧蹙的眉头,仿佛被这暖意抚平了心中的不安。

合鸣之音也愈发清越脱俗,不似凡响。烛影摇红,映照满室珍宝,也映照出各方人士复杂难言的心思。

这一次的琴箫合鸣,与风华楼那次随心而至的知音相遇截然不同。

它发生在宫闱藏宝重地,承载着“祥瑞”之名,背负着各自的命运。琴音是风徽羽的担当,箫声是姜雪霁的坦然与隐忍。

一曲终了,余音在珍玩架间袅袅回荡,久久不散。阁内凝滞的气氛为之一松,几位旧朝老臣不约而同地悄悄拭了拭额角。

那萦绕周身的融融暖意与凝滞的烛火也随之缓缓恢复正常。

阁内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由衷的喝彩!“祥瑞佳音!天佑扶摇!”

风无忌抚掌大笑:“好!琴箫合鸣,祥瑞之兆!重重有赏!”。

“祥瑞”之名,在此彻底坐实。

风伯璋立于人群中,看着备受赞誉的风徽羽和手持霜华的姜雪霁,只觉得周围珍宝都变得刺眼。他脸色阴沉如水,眼中嫉恨与怒火交织——一番算计,竟成全了他人!

见风无忌面露倦色,已有去意,高望之即刻上前恭请圣驾回宫。风无忌微微颔首,目光在姜雪霁手中的霜华箫上停留一瞬,方才转身。

侍立一旁的徐内侍立刻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扬声道:“君上起驾——”

众臣恭送,随后也怀着各异的心思,陆续退出。

风伯璋拂袖而去,经过风徽羽身边时,留下一声冰冷的冷哼。

风徽羽面色如常,依旧盈盈施礼相送。百里琨心底泛起一丝无奈的涟漪。他恪守纲常支持的嫡长这般器量,比之二公子的仁德隐忍,于国本而言,孰轻孰重?

风徽羽与虞欢喜交换了一个眼神,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正随父母准备离去的姜雪霁。

他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霜华现世,心下难安。加强今夜巡防,尤其是通往驿馆的各条道路。”

虞欢喜神色一凛,重重点头:“明白,这就去安排。”

众人踏出藏宝阁,宫苑夜风扑面而来,带着雨后的湿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肃杀。

通往宫门的漫长宫道上,车马陆续启动,灯笼在夜风中摇曳,拉长了离宫人群的影子。

藏宝阁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将那短暂的“祥瑞”佳话与无尽的纷争算计,一同锁入沉沉的宫闱夜色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