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 第21章 二十一. 风起与聚光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第21章 二十一. 风起与聚光

作者:风起长安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6 14:22:06 来源:文学城

机场出口处,顾涵刚将墨镜推到额上,便在人群中看见了骆嘉怡。

她依旧穿着得体的风衣,行李箱颜色沉稳,眼神却带着些许在国外打磨过的锋利和利落。他快步迎上前,接过她手里的行李,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温和。

“累吗?飞机餐有没有吃?”

骆嘉怡摘下口罩,眉眼弯弯,“还好,反正你不是都提前把我喜欢的豆花订好了?”

顾涵轻笑了一下,“你这个记性,倒是没变。”

两人并肩走向停车场,步调默契得像早就排练过似的。她自然地走在他右侧,指尖轻轻触到风吹起的一缕发丝;他下意识帮她捋顺,却没有说什么。

在外人眼里,这是一对关系极好的青梅竹马。但只有顾涵知道,自己早在很多年前就不再是“哥哥”的心态了。

车窗外是回国熟悉的城市街景,车内的对话却还停留在那些年少的日常。

“你这次打算留多久?”他问。

骆嘉怡靠在副驾驶的椅背上,“不一定,看项目谈得怎么样。”

“有我在,什么项目谈不下来。”

她歪头看了他一眼,语气轻快,“顾总今天这么自信,是不是看在我是‘亲戚’的面子上?”

他一愣,转而笑着看向前方,不动声色地将那句“不是亲戚,是喜欢的人”咽了回去。

车子缓缓驶上高架,窗外阳光穿过城市轮廓,洒落在仪表盘上。

骆嘉怡侧过身望向顾涵,笑得像是早已胸有成竹:“你们公司不是准备让祁祺演那部改编剧吗?我听说制作团队阵容不小,我也想加入。”

顾涵一挑眉,转头看她一眼,语气微顿了一下:“这事你怎么知道的?目前知道的,除了制片、投资方……也就那几个核心了。”

“我有密探呀。”骆嘉怡抬手拨了拨耳边的头发,语气带着点得意,“谁让你们圈子里消息传得慢,我可机灵得很。”

顾涵轻哼一声,没再追问,只是随口一句:“祁祺可还没确定会接。”

“他会的。”骆嘉怡斩钉截铁地说,唇边笑意更深,“我看过那本小说——人物立得住,结构完整,有冲突、有诗意,情感层次也拿捏得很好。对于一个靠角色打磨作品的演员来说,这本戏,太适合他了。”

顾涵侧目看她,眼中浮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嘉怡依旧语气平稳:“你忘了我是学设计的,咱们讲究的就是结构感和完整度。这部小说不仅结构完整,情感张力也克制又浓烈,转场干净,内核清晰。要是拍出来——只要团队不翻车,绝对是精品。”

“更何况,”她声音放轻了些,“这个故事,他会懂。”

顾涵不语,继续稳稳开着车。但心里,却隐隐觉得某些事,似乎开始变得有些微妙了。

顾涵当然知道——这部剧,祁祺会接。

他从第一次看到剧本摘要时就有预感。小说中的主角,从岌岌无名、历经挫折,到凭着一股执拗和格局,最终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那种咬紧牙关、不走捷径的成长路径,和他一手带出来的祁祺,实在太像了。

就像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样。

但真正让顾涵心里泛起微妙情绪的,不只是这个。

他瞥了一眼副驾驶安静坐着的骆嘉怡。她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知道。

她靠近那个光源,是喜欢祁祺,还是单纯想参与一个注定大放异彩的项目?

顾涵忽然有些说不清了。

他们车子驶过熟悉的城区街景,阳光斜照在挡风玻璃上,一道金黄的光落在骆嘉怡的侧脸,她正看向窗外,眼神清澈,带着少女般的笃定和决意。

他忽然意识到,那些他以为只藏在自己心里的情绪,也许,从来都不是秘密。

午后的办公室,阳光从百叶窗缝隙斜斜落下,照在白色墙面和泛着青绿的植物上。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和一群年轻女孩小声八卦的窃笑声。

“你们看今天的热搜了吗?祁祺又上榜了,还是因为机场生图!简直帅疯了!”“他每次走机场都这么低调,还被拍得这么好看,真的太难得了。” “你说他私底下会不会也那么有礼貌?啊啊啊……”

刘奕羲坐在办公桌前,手指在键盘上敲着稿子,神色不动,只是偶尔轻轻笑一笑。

她当然听见了——这不是第一次,她们围绕祁祺七嘴八舌地议论;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她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像是置身事外。

她不是不喜欢他,恰恰相反——正因为太喜欢,所以,她在意的从来不是热搜上的祁祺,不是那些被闪光灯捕捉的角度,或是被包装的完美。

她在意的是那个在剧院一把将她护进怀里的人;那个在厨房里专注地煮一锅意面的男人;那个在夜晚用语音说“晚安”的祁祺。

一个真实的、有温度的他。

她的指尖顿了顿,又继续打字。屏幕前的文档,是她的新稿开头。她刚写下第一句话:

“他总在光里,而她,却总记得他安静地站在背后那道阴影里。”

“我刚刷到内部消息,祁祺下周要飞法国了,好像是接了某个高奢品牌的全球代言!”这句话把刘奕羲又拉了回来。

说这话的是筱洁,项目部的年轻编辑之一,平时话不多,但只要话题涉及祁祺,就会瞬间变得活力满满。

她不仅是粉丝,还是祁祺后援会的核心成员之一,负责管理物料、应援投票、行程更新……在饭圈里,这类粉丝有个专门的称呼——数据位高的“站子管理员”,甚至不少娱乐记者,都要靠她们提供的素材与线索,才能第一时间跟进热点。

“你们知道吗?我姐朋友在那家公关公司实习,说法国那边的拍摄地已经封场了,还是品牌亲自选的。” “是不是L牌?还是D牌?总之这待遇真的很顶……”

几个同事围了上来,一边惊叹,一边打开手机刷最新八卦。

刘奕羲坐在办公桌一侧,翻着剧本资料,神情淡淡。

“哇,祁祺这咖位,是不是已经走国际化路线了?” “他这几年真的太稳了,没有什么塌房新闻,演技又好,商务又清。”

她们热烈地议论着“演员祁祺”,那个站在镜头前、风头正盛的公众人物。

而刘奕羲,轻轻按灭了电脑屏幕。

她心里清楚,她关心的不是他代言了什么牌子,也不是他这次行程保密得多么成功。

她关心的是,他会不会因为新的工作安排而更忙;会不会忘了好好吃饭;会不会太累,还是……

正出神间,办公室门轻轻敲了两下,是行政同事探头进来:“刘姐,制片那边的会议通知下来了,定在明天下午三点,投资方和平台代表也都会到。”

刘奕羲点了点头,迅速收了思绪。

她知道,这将是《风起之路》这部剧正式启动前最关键的一场会议。参与者除了她和王瑛子这类核心编剧,还有制片人、执行制片、出品公司代表、平台内容运营、导演候选人,以及财务预算与选角统筹的相关负责人。

每一个人,都是接下来几个月中,不可或缺的齿轮。

王瑛子很快走过来,把手机一扬:“看到消息没?这是正式敲钟的节奏了,接下来咱们得硬仗连着打。”

刘奕羲轻轻呼了口气,把刚刚还在心头打转的那个名字,暂时收进了心里最柔软的角落。

她知道,这部剧,是一场对自己创作力的真正考验;而对某些关系来说——也许是一场命运给予的,重新靠近的机会。

第二天下午,空气里带着微潮的味道,像一场春雨正在城市的边缘静静蓄力。

影视公司总部会议楼,十七层的圆形会议室灯光柔和,落地窗投下的是一片城市灰蓝的天色。

会议桌已经围坐了十几人,气氛安静但紧绷。会议的主题,是关于《风起之路》的项目推进会,一场集主创、平台、投资人、制片方于一体的综合统筹。

刘奕羲和王瑛子一同走进会议室,向在场的几位点头致意,工作人员迅速为她们送上会议资料。她的位置在编剧板块的中心,左右是王瑛子和项目策划,正对面则坐着制片公司副总和平台内容运营负责人。

现场出席人员包括:

制片方代表:负责投资安排、项目日程监管;

平台内容负责人:把控剧集内容方向与上线窗口;

选角导演与宣发总监:筹备未来的艺人邀约与市场预热策略;

执行制片与拍摄统筹:落地预算、拍摄计划、外联及场地调度;

项目导演候选人之一也出席列席,安静观察着主创气场;

还有数名助理、法务、及预算专员陆续入座。

不多时,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位西装挺括、神情沉稳的中年男子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位干练的助理。

正是本项目的主要投资方代表——舒恒集团董事长舒远舟,也是舒凯的父亲。

他一进门,会议桌边的每个人几乎立刻起身致意。不论是平台高层、制片副总,还是年轻的内容策划,都露出极为客气而敬重的神情。

“舒总早。”

“欢迎您莅临。”

舒远舟只是微微点头,目光扫了一圈,温和中带着不动声色的威严。他的助理则安静地将文件放到他面前的位子上,随后一同落座。

这一场会议,从这一刻起,也真正被赋予了分量。

紧接着,项目策划把刘奕羲起笔的故事大纲与人物弧线投影在屏幕上,每一幕情节的节奏与冲突,在冷色调的会议桌上被一页页铺陈。

刘奕羲低头翻着打印稿,那是她无数个夜晚删改打磨的字句。而她余光不经意扫到对面角落,平台负责人正在记录她每句话时略有沉吟,仿佛在权衡每个选角的背后,是市场,是口碑,是期待。

她知道自己是创作者,但也明白,在这里,她的每一笔,都需要落在现实与审美之间的那条线上。

但不知为何,就在她将视线投向大屏幕的那一刻,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如果他在这里,会说什么?

她立刻低下头,没有让这微妙的情绪蔓延出去。

只是指尖,轻轻按在草稿本中某一处角色名上——那个她曾在罗马街角,向一个人提及过的人物。那一页,现在在现实中被投影在全场眼前。

是的,《风起之路》要正式起航了。

她开始隐隐意识到:这个故事,终将以某种方式,把那个人,再一次带回她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