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锦歌,快躲起来,誉王带着亲兵杀进皇城了!”】
看着孟锦歌还是呆愣愣地看向天边,孙雨薇忍不住朝她大喊道。
躲?往哪里躲?
孟锦歌刚抬脚迈了一步,脑袋突然撞上一个无形的屏障,“砰”的一声被弹了回来,怎料退后一步,后背又撞上身后另一道无形屏障,再次被弹向身前的屏障。
反复几次,孟锦歌终于一屁股跌坐下来,才停止了这场如同永动机般的反复横跳。
不顾身边已经看傻了眼的宫人,孟锦歌换了一个方向继续尝试,结果发现竟然只有向着大殿的方向,她才能够顺畅通行。
与此同时,一个宫人从远处跑来,等不及通报,直接连跨数步冲进大殿。
“太后娘娘不好了,有贼人冲进皇宫,已经朝您这边杀过来了!”
“慌什么,还不快派人来护驾!”
虽有少许慌乱,但太后、皇后、长公主几人都是经历过战事的,片刻间已经镇定下来。
先是命令宫人立即关闭常兴殿各个出入口,并且派侍卫加强防守。
同时把常兴殿的粗实宫人分成几队,命令他们各自拿上趁手的家伙守在大殿外,而她们的贴身侍从则陪在几人左右守在殿内。
孟锦歌趁机溜进殿里,蹲在一个角落里假装自己不存在。
“可知这些贼人来自何处?”
长公主出生询问过后不经意地抬眸,正好对上皇后思量的目光,后者微微点头,看来两人是想到一处去了。
“回长公主,奴才、奴才听说、听说……”
那宫人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都什么时候了,还磨蹭什么,还不快把你知道的说出来,本宫恕你无罪!”
听到皇后厉声呵斥,那宫人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
“奴才不知那些贼人来自何处,只是听说贼人衣襟上绣着的纹样,看着像誉王府的标识。”
誉王?!
太后一掌拍在案上,斥道:“胡说,誉王是我亲孙子,他怎会突袭皇城!”
皇后娘娘与宁安长公主对视一眼,没有就此事再多言语。
“母后,还是先过了眼下这关,再详细查探,想来皇兄定不会让无辜之人蒙冤,亦不会放过一个宵小之辈。”
在宁安长公主劝慰太后的同时,皇后则派人查看太极殿各处的守卫,这一查才知道,原来太极殿竟然不知何时已经被包围了。
不知道刘清水现在是什么情况。宫里出了这样大的事,他身为侍卫定是要冲在前面吧。
愿他平安无事。
【“都什么时候了,你先想想自己吧。”】
另一边的孙雨薇急得在寝室里直转圈圈,锦歌她跑也跑不掉,躲也躲不开,这可怎么办是好。
“你是何人?”
太后突然注意到大殿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人,面生得紧,看打扮又不像是宫里的人。
“回禀太后娘娘,臣妇孟氏,是英国公的小儿媳,奉长公主之命进宫。”
突然被点到名的孟锦歌赶紧下跪行礼,心中一万个大呼倒霉,今天不仅被牵连刺客的围剿中,没想到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要被太后责问。
孟氏,原来你就是孟锦歌。
太后眼角微抬,眸子里满是不悦。
哀家就说好好的中秋宴怎么会突然闯进贼人,果然,有姓孟的女人出现准没好事。
“来人,把她撵出殿外!”
太后一声令下,几个宫人上前拉扯着孟锦歌就往外拖,谁知孟锦歌脚下如同生根了一般,竟然没有挪动分毫。
气得太后直呼放肆,皇后、长公主见状赶紧连连劝慰。
这可怪不得孟锦歌,虽然她力大无穷,但是这会儿没被拽走,完全是被剧情法则控制了走不了。
她已经发现了,如果是靠近太后皇后她们,她完全行动自如,不受任何阻碍,但若是朝着背离她们的方向走,那就是完全动弹不得。
乖乖,这是要我跟着她们绑在一条船上的意思啊。
“母后,殿外危险,暂且让孟氏在殿里避一避吧。”
皇后和长公主的连声劝慰,殿里仅剩的几个宫人又拽不动孟锦歌,太后呼出一口气,靠回椅背上,不再看孟锦歌,这是同意留她在殿里了。
瞥见太后看她的眼神,孟锦歌直觉等这次危机过后,这老太婆指不定要怎么跟自己秋后算账呢。
【孙雨薇:“锦歌,我瞅着那老太婆不像好人啊。”】
孟锦歌没有答话,暗暗在在心里给孙雨薇点了一个赞
“报——”
“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外面的贼人攻势猛烈,咱们的人快要顶不住了,还请几位主子速速移驾!”
誉王这次是有备而来。
他的亲兵攻入皇城后,迅速分成几队人马,除了攻向圣上的大兴殿和今日来赴宴的重臣、命妇所在的常兴殿外,另派了一队人直接攻向太后居住的太极殿。
这是要擒住太后以挟持圣上。
好巧不巧的,今日皇后娘娘和宁安长公主都在太极殿陪伴太后,如果攻下太极殿,那便能一次擒住大昭最尊贵的三个女人。
得到消息的贼人更疯狂了,已经增加人手,势必要将几人活捉。
然而,大殿内的几位主子听到这个消息却并没有立即行动。
太后怒道:“哀家是誉王的亲祖母,他能把哀家怎样,还反了他不成?!”
誉王已经反了,你还在质疑什么?!
孟锦歌抿住嘴,生怕自己一时间忍不住骂出声。
太后是誉王的亲祖母,皇后却不是誉王的生母,若轮亲疏,相较于誉王的亲祖母太后和亲姑母宁安长公主,皇后作为圣上的续弦理应最先逃走。
然而,太后不肯走,皇后作为儿媳若是先行逃脱,待到危机解除,定会因此事留下话柄。
无法,皇后只能轻声劝道:“母后,到底是何人如此大胆还不得而知,母后不如先行移驾暂避?”
宁安长公主见太后仍然固执的不肯离开,也跟着劝道:
“君子不立乎围墙之下,趁着贼人未至,母后还是随儿臣先行离开吧。”
并不是太后强撑着体面不肯走,只是太极殿已经被包围了,就是逃又能逃到哪去呢?
殿外的杀伐声愈来愈近,想来再过不久那些贼人就要冲进殿内,她们不走,孟锦歌也跑不了。
见这几人仍旧在座位上磨磨唧唧,孟锦歌心下捉急,恨不得拽着几人立即就跑。
良久,太后这个久居高位的老太太,在皇后和宁安长公主的连番劝慰下,终于点头同意离开正殿,暂避开眼前的危机。
太后不疾不徐得缓缓抬起手,搭向皇后娘娘伸出手背上,突然横插进一只大手,抓着太后就朝后殿跑。
太后被拽了一个趔趄,险些一头栽倒,踉踉跄跄朝前冲了两步才看清拽着她的人是谁。
“大胆孟氏,你不怕哀家治你的罪!”
“总得有命留下才能治罪,命都没了,您老人家能治谁的罪?”
孟锦歌才跑了几步,“咣当”一头撞上一堵看不见的墙,一屁股跌在地上,要不是有宫人眼疾手快、快走两步扶了一下,甚至太后也差点被连累的跌倒。
倒在地上的孟锦歌回头看了一眼落后几步的皇后和宁安长公主,气得直捶胸口。
我就知道,落了她仨哪一个,我都跑不了!
一道血迹溅在殿门上,殿门外的宫人已经死伤殆尽,想必残余几个侍卫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没时间再磨蹭了,孟锦歌蹲下身让太后攀在背上,皇后娘娘和宁安长公主跟在孟锦歌两侧扶着,四人朝殿后跑去。
“娘娘、公主,你们快逃!”
殿内剩余的数个宫人主动舍身挡在门前,希望以微薄之力为几位主子多争取一些时间。
殿门被破开,身后陆续响起几道惨叫,孟锦歌强忍着没有回头,一手一个拉着皇后娘娘和宁安长公主一直朝前,同时脚下的步子又加快几分。
【“右转,从小门出去。”】
【“走小路,沿着围墙一直往前走。”】
好在有孙雨薇帮忙指路,身后的追兵暂时没有追上来。
孟锦歌还好,有孙雨薇开的“力大无穷”金手指,即使身上背着太后,左右两手还各拽着两个人,她的气息也只略微变快。
但是多年养尊处优的皇后和宁安长公主的状态就不太好了。
她二人虽然没说这么,一直跟上孟锦歌的脚步不给她拖后腿,但是孟锦歌已经明显察觉到二人的步子开始变得凌乱。
【孟锦歌:“停——雨薇,皇后和长公主快要跑不动了,要不你在墙上开一个狗洞,我们直接爬出去!”】
身后的追兵还没有追过来,孟锦歌靠着墙把背上的太后放下来,假意靠着围墙喘息,实际上在同孙雨薇悄悄研究眼前的形式。
【孟锦歌:“雨薇,你还磨蹭什么,赶紧的啊?”】
然而孙雨薇这次却并没有立即照办,她想了一会儿才道:
【“我只是突然想到一件事。”】
【“锦歌,今天是你头一次进宫,如果对地形特别熟悉,不仅能一路带着她们从太极殿后殿绕到这里,更能再“碰巧”发现一个刚好能够你们通过的狗洞……”】
孙雨薇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是只听到这里,孟锦歌的额头已经出了一层冷汗。
大意了,自己只想着尽快摆脱追兵,竟差点忘了自己并不应该“熟悉”宫里的情况。
如果孙雨薇真的听自己的话在墙上开了狗洞、帮助她们逃出太极殿,那样即使今天能成功摆脱追兵,也难免太后她们日后追究起来。
一旦怀疑自己今天的“救驾”是有意为之,再把这件事和“贼寇”联系起来,那可真是有嘴也说不清了。
孟锦歌吓得倒抽一口冷气。
不仅如此,孟锦歌还想到之前孙雨薇为了帮助自己、改动小说文字后“掉头发”“掉眉毛”。
如果孙雨薇的“掉头发”“掉眉毛”是与因为她改写小说内容,那她再次改动小说会不会发生更严重的事,甚至伤害她的身体?
看来今天想要逃脱,只能想其他办法了。
孟锦歌叹了口气,背上太后,带着皇后和宁安长公主继续沿着宫墙朝前跑。
“不行了,我、实在是、跑不动了。”
又跑了一会,宁安长公主突然一屁股瘫在地上,一动不动,大有一种英勇赴死的劲头。
不行啊大姐,你活够了我还没有呢?
可没等孟锦歌把宁安长公主从地上拽起来,一旁的皇后娘娘也同样瘫倒在地,丝毫不复皇后的端庄。
“本宫也跑不动了,孟氏,你、你带着母后走吧。”
孟锦歌也想跑啊,但是她们仨少了一个,孟锦歌自己都跑不了。原地转了两圈,孟锦歌突然看到立在不远处的事物,一时间有了主意。
【孟锦歌:“雨薇,你以前给我开的金手指‘力能扛鼎’,是比喻,还是字面上的意思?”】
【孙雨薇:“啊?”】
……
后面数个侍卫手提长刀狂追不止,前面孟锦歌头上顶着一只巨大的鼎飞速狂奔,鼎里面蹲着的太后三人,还时不时探头朝后看。
太后:“孟氏,还不再跑快点,他们快追上来了。”
孟锦歌跑得很急,一时没注意脚下,踩中一颗石子,踉跄两步,脑袋上的鼎一歪,差点把太后“洒”出来。
太后怒道:“大胆孟氏,你可知罪!”
孟锦歌又是一个趔趄,太后重新栽进鼎中,连头上的凤冠也歪了下来。
还是宁安长公主暗中掐了太后一把,太后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没办法,在高位呆的太久,已经忘了怎么求人了。
“孟氏,倘若哀家今日能安全脱困,日后定当与尔厚赏。”
虽然这次太后的口气有所和缓,但听着就没什么诱惑力。
身下的大鼎摇晃几下,似是要栽倒。
皇后见状赶忙接道:“不仅仅是厚赏,本宫愿认你做义女,封县主,食邑千户。”
“儿臣谢过母后,儿臣定将殚精竭虑护佑母后!”
皇后几人明显感觉身下的鼎跑的更稳了。
孟锦歌甚至转动了一下鼎,把皇后的位置转向前面,相对于太后和宁安长公主,离身后的追兵貌似远了一些。
太后看了看身后,再低头看看自己的位置,立时明白眼前的形式。
随即扶着鼎缘冲孟锦歌喊道:“你给哀家做义女,哀家封你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
几句话的功夫,孟锦歌已经涨了两个辈分
宁安长公主同样不甘落后,立即道:“本宫在京城还有两间倌馆,里面搜罗了天下俊秀儿郎,倘若今日能平安躲过此劫,本宫赠你一间。”
“你那倌馆不是早就关门吗?怎么还在?”
面对母亲的质问,宁安长公主假意看向一旁,拢了拢散落在胸前的鬓发,状似不经意地道:
“儿臣不曾欺瞒母后。”
“之前那家确实关了,现在的这两家倌馆是儿臣才开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