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书穿炮灰,闺蜜连夜为我改剧情 > 第40章 家乡名菜

书穿炮灰,闺蜜连夜为我改剧情 第40章 家乡名菜

作者:佰万福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15:38 来源:文学城

040

身前的篝火时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的爆裂声。

不知从哪一颗起,嘴里的瓜子没了滋味,孟锦歌吐出瓜子皮,瓜子皮掉进火焰中,很快消失不见了。

这次事件后,祖母在丧子后有了新的寄托,英国公全了他一片孝心,婆母得了国公爷半副家当,刘清衍被请封为世子,似乎只要牺牲刘清水那微不足道的名声,就能全了每个人的意。

而与这些相比,本就在长子面前略显平庸的次子,他的名声更显得微不足道了。

看着刘清水单薄的下颌,孟锦歌突然想抱抱他。

“十二岁那年进学,是我最骄傲的时候,再然后就发生了这件事,同窗间慢慢传出闲话,学堂索性也不去了,学业便荒废了。”

“大哥三岁启蒙,十岁进学,十六岁才名远扬。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我本该成为他的……”

“你只会成为你自己,”孟锦歌打断刘清水的自怨自艾。他本是鲜活的,恣意飞扬的,不该是这样。

安慰的话在舌尖转了转,孟锦歌始终想不出该怎么安慰他,“我没法说什么‘我能理解’、“感同身受”,明明什么都没有经历过,又凭什么说‘感同身受’。”

“各种安慰、劝说的话,你应该听了很多了,我再说也没什么意思。”孟锦歌心里一阵一阵发紧,她不知道要怎么说才能让刘清水好过些。

“父母不是完美的,最为子女的我们也同样如此。与其一直压在心里,你有换个角度想过么,”孟锦歌突然问他:

“你从小到大答应国公爷和婆母的事,都做到了吗?”

刘清水哑然。

他小时候似乎是许诺过父亲,要练好武功同他一样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好像也跟母亲保证过,要给她挣个诰命回来,让她能和王氏一样进宫参拜。

不过,这画风是不是不大对?

锦歌不该是先怜惜、心疼,再落泪,然后小爷我找准时机,顺势把人揽入怀中,等她靠在小爷紧实的胸膛上,定会忘了之前小爷有多窝囊。

刘清水用眼角去看孟锦歌,不自觉地摩挲着手上的扳指,寻找是否还有一振雄风的机会。

其实,孟锦歌话才出口就后悔了。

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能往他伤口上扎刀子?明明想劝慰他的,怎么说出口的话这么刻薄?看他眸子滑动,莫不是在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天啊,他都快碎了。孟锦歌,你真该死。

还好美玉适时出现,打断二人之间诡异的气氛。美玉走过来,把孟锦歌早就准备好的锦盒捧来。

刘清水气闷,再给我一盏茶,小爷定能搂住她。

同时,孟锦歌也松了口气。

不是我不想,实在是哄男人这事以前没干过。亲亲玉儿还好你来了,回头就赏你大鸡腿。

孟锦歌接过锦盒,看到美玉朝她眨了眨眼睛,堪比十年锅底灰厚的老脸,倏地就红了。

美玉掩住嘴角的笑意,转身跑远了。

打开锦盒,盒子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六只,共摆放了一十二只造型各异的正红色绒花。

孟锦歌归拢嫁妆时,第一眼看到这盒簪花,就觉着同肆意张扬的刘清水最相称不过。

几次见刘清水,他头上都簪着栩栩如生的大红色簪花,这些想来他定是喜欢的吧。

“这是我嫁妆里的‘绒花十二只’,是从江南来的新品,第一次看就觉得适合你,特意向母亲讨来的。”

孟锦歌把盒子捧到刘清水身前,语气间带了几分郑重,“祝你今后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事事顺遂。”

刘清水拿起一只绒花,每一花瓣都栩栩如生,虽然是仿花,确有盛开的奔放。

“谢过夫人,”刘清水微微侧头,“还要劳烦夫人替我簪上。”

孟锦歌接过绒花,轻轻插在刘清水发间。他本就生的唇红齿白,簪上红花更衬其容色过人。

此时大昭盛行文人清贵之气,莫说男子簪花,就是平日里女子也鲜少打扮的这样艳丽。

“其实,最初我簪花,只是因为比起大哥,似乎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注意到我。后来戴久了,也就习惯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

孟锦歌想了想,从锦盒里挑出一只蔷薇样式的绒花,顺着头顶指指进发髻正中。

刘清水轻笑,取下孟锦歌头上的绒花,待她转过头,轻轻簪在她发侧,簪子穿过发丝,在二人心间滑出一道涟漪。

英国公府的二公子才康健不久,英国公府大夫人张氏又传出身体不适的消息,听说府医没了法子,英国公接连请了两位太医进府医治,也没能传来大好的消息。

刘清水、孟锦歌急匆匆赶回城,英国公看见小儿子行动自如,还来不及高兴,就有人来报,“国公爷,大夫人不好了。”

英国公脸色一变,瞪了那婆子一眼,婆子讷讷立在一边不敢说话了。

看着被唬了一跳的儿子儿媳,英国公叹了口气,要说些什么,想了想终是道,“才回来就先回你们院子歇歇,等得空了再去看看你们母亲。”

刘清水和孟锦歌相互看看,不明所以。

刘清水以为自己不在京城的日子里,府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哪里还会回房歇着,辞别父亲急匆匆就往后院跑,生怕晚了就此和母亲天人两隔。

孟锦歌追他在后面,同样快步赶过去。才走进月亮门,就听见张氏扯着她特有的大嗓门,在屋里哭嚎:

“儿啊,你可算是好了,你再不醒,娘可要被你那媳妇欺负没了!”

忙不迭地跑了一路,孟锦歌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扶着石壁气喘吁吁。忍不住气自己竟然白担心一场。

这老虔婆,听她中气十足的样子,还不一定谁先没呢。

等孟锦歌气喘匀了,美玉快走两步才挑开帘子,就听张氏在里面嚷嚷:

“水哥,还有那个叫美玉的丫头,硬生生把你孔麽麽气病了!孔麽麽多体面的人啊,一手把你抱大的,如今被她骂的没脸,已经要回老家荣养,再也不回来了。”

美玉抬了一半的手僵在那里,一时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孟锦歌朝美玉递了一个眼色,让她等在院子里先不要进屋,遂扶着白莲的手绕过屏风往里面去了。

张氏气色红润,声如洪钟,要不是因为素着一张脸、又戴了顶酱色杭绸软帽,显得人有些老气,倒是比她身后的叶蓁蓁看着更鲜活。

叶蓁蓁跪坐在榻上给张氏捶背,发觉有人进来了,才把眼睛从刘清水身上挪开,抬头看见是孟锦歌,敛下眼底的情绪,招呼道,“表嫂来了,表搜快来坐。”

说着便要让出榻上的位置,张氏按住叶蓁蓁的手,白了一眼孟锦歌,,突然捂着头呻吟起来:

“哎呦,我这头一阵阵的迷糊。人老了,不中用啦。人家的婆婆都有媳妇伺候,老婆子我没福,儿媳妇伺候的饭食,半点也不曾吃过,也不知道到了底下,会不会被人笑话。”

“母亲说笑了,哪里会有‘人’笑话你,”孟锦歌翻了白眼冷冷回她。心道:都到底下了,要笑话也是“鬼”笑话

“母亲,您也甭挑我毛病,我这才回府呢,连自己院子都没回就来看您了。既然母亲想吃我亲手做的饭食,我这就去做。”

张氏气血翻涌,孟锦歌也不理她,瞪了一眼朝她赔笑脸的刘清水,转身就走。

张氏大怒:“水哥,你瞧瞧你媳妇,就是这么孝敬我的,你也不管管?”

刘清水双手被张氏攥住,想去追孟锦歌又挣托不开,无奈道,“母亲,锦歌她都去给您做饭了,您还有什么不满?”

出了张氏的西院,孟锦歌对美玉道:“你先回院子里躲着,‘孝道大过天’,现在婆母对外称病,这时候忤逆她的意思,咱们不占理。”

红荷蹙眉,担心美玉要被撵回孟家。

孟锦歌道,“我先去厨房做饭,一切等我回去再说。”

白莲思盘算着有哪些陪房精于厨艺,不想被孟锦歌直接打断,“婆母既然想吃我亲手做的,自然不能让她失望了。”

“做顿饭是没什么,端看婆母吃不吃了。”

到了夕食时分,刘清水和叶蓁蓁陪张氏说了一下午话,三人都饿了。移步至偏厅,看到孟锦歌恭恭敬敬站在门前候着,张氏这才得意地笑了笑。

张氏:“都什么时辰了,水哥身子才好可经不得饿,傻站着做什么,还不赶紧着摆饭。”

孟锦歌低头顺目应承了,指挥丫鬟把菜肴摆上桌。掀开碗盖,是一盘子黑乎乎黏兮兮的糊状物。

刘清水手举了半天,不知道该往哪下筷。叶蓁蓁捧着自己的碗低头不语,张氏的火气腾一下就起来了。

“锦歌,这是……”怕张氏又要发难,刘清水提前把话问出口。

“这是我家乡的名菜,西葫芦炖茄子。”孟锦歌笑着应声,“我问过府医了,这茄子和西葫芦都是温补的食材,我还特意放了不少肉,都是能滋养身体的,母亲快用吧。”

刘清水赶忙在一旁打圆场,“这么多菜,母亲看看还有没有喜欢的?”

随着盖碗逐一揭开,一桌子黑乎乎黏兮兮的糊状物,呈现在几人眼前。

张氏气的直接摔了筷子,“孟锦歌!你这是做了一桌子什么?”

“西葫芦炖茄子呀?”孟锦歌似乎丝毫没有听出张氏话里的不快,指着盘中的东西,笑着介绍:

“这是西葫芦炖茄子,这是茄子炖西葫芦,这是西葫芦炖肉,这是茄子炖肉,这是西葫芦茄子炖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